本帖最后由 鐵冰心 于 2015-6-10 09:00 编辑
從台中二高鶴拳初談肖形武術的神似形不似
一、前言 中國武術門派、套路眾多,蔚為大觀。《中國武術史》[1]中提及拳種部分有46節計75種、器械部分有27節,可見其眾多紛繁。四大門派少林、武當、峨眉、南拳內部,又有許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顯著特色,又可能發展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數量更多的較小一些的派別,猶如滿天繁星,形成了中國武術文化的大觀。從有組織、有機構的角度來說,武林集團表現為門派﹔從武術的師承、特點的角度來說,武林集團表現為拳種及套路。門派有更強的社會性,拳種、套路有更強的技藝性。這兩個從不同角度歸納出來的武林集團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而從文化運動的角度著眼,千拳歸一脈、萬手歸一路,身為中國武術的一環,其中必有互相貫通之處,而之所以分門別類也有其各具特色的一面。本篇從中國武術的一個大型態-肖形拳-入手,藉著從其中一個在台灣流傳甚廣的鶴拳,來探析肖形拳在拳與模仿動物上的如何有機的融合。既然是拳術,在這取象的意義上必定是導向更具技擊效益的方向,我們也試圖分析古人師法的角度,期待能在拳法的練習上更具效率,並理出一個較為可行且合理的進程。 二、何謂肖形拳 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候,巢居穴處。 為了生存,狩獵是獲取衣食來源所必需的生產活動,抵禦自然界的災害和禽獸的侵襲,自我防衛是必要的能力。由於人類肢體上缺乏爪牙之利,所以先民們對於動物總會有崇敬之心,在各種不同儀式中,常以「舞」的形式模仿禽獸特點,期待能獲得讓人欣羨的野蠻力量,過程中也吸收各種動物的搏殺形態。中國古代的導引術,就早有了模仿動物形態特點的練習動作,這應是肖形拳興起的原因之一。 我國古代的導引術,就早有了模仿動物形態特點的練習動作,如《莊子·刻意》載:「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到了漢代模擬動物姿態的舞和戲已有獼猴舞、六禽戲[2]、五禽戲[3]等,其中不少動作為後人創造肖形拳術所借鑒。 而本篇所討論的肖形拳不同於上述引導術中吸取幾個不同動物的動作,而是在整套拳術中突出一種動物的神態氣勢,謂之肖形拳。如猴拳、螳螂拳、蛇拳、龍拳、鷹爪拳等。模仿動物的拳術有的重其形,有的重其意。肖形拳術多重其形,如猴拳「獨立窺望」、「驚猴逃竄」、「猿猴爬樹」和鷹爪拳的「雄鷹展翅」、「餓鷹撲食」、「鷹雕入林」等栩栩如生的肖形動作,在表演中非常引人入勝。少林五拳則重其意,講究「龍拳練神」、「虎拳練骨」、「豹拳練力」、「蛇拳練氣」、「鶴拳練精」等練習要求。 現代武術中象形拳的出現相對要晚的多,主要是在1970年以後,一批如狗拳、象拳、雞拳、鴨拳、蛇拳等新興肖形拳種突顯武壇,一時間中國武壇可謂百獸群起,爭奇鬥異,不但在模仿動物的種類上有很大的超越,且每種新興肖形拳種一般都配有專門設計的服裝與道具。但是,我們需要強調的是,眾多新興肖形競技武術與我國古代武藝中的動物模仿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它們的出現實際上是近期編創的新式武術所催生的,是逾越傳統武術發展道路的一些突變現象。[4] 三、鶴拳簡介 一般認知上,鶴拳專指流傳于永春、福州、福清、長樂、莆田、連江,寧德一帶的南拳,並經過華僑傳到港澳和東南亞。正宗的白鶴拳,相傳由永春方氏七娘以少林拳[5]為基礎,融合白鶴搏殺特點所創,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流傳至今已演變為宗鶴(即宿鶴)、 鳴鶴、飛鶴、食鶴(即朝鶴,又名痹鶴)等四種不同的拳種。
宗、鳴、飛、食四種鶴拳既然同出一源,它們技法和訓練要求方面就必然有許多共同之處。 (一) 以三戰為基本;都講氣沉丹田,練丹田功,以氣補勁。技擊時都要求內外合一,借助明暗二勁。 (二) 在身法上都要求頭頂、項穩、拔背、鬆肩、鬆腰、鬆胯、提襠吊肚。 (三) 手法都要求五行變化,講相生相剋。 (四) 步法都要求穩固,五點金落地,落地生根,等等。 但是,它們作為不同的拳種,一又各有其特點和獨到之處:「飛鶴」舒展大方,動作形象;「鳴鶴」以聲催力,激烈勇猛;宿鶴注重用「宗勁」,剛柔相濟;「食鶴」輕巧快捷,靈活多變。飛、鳴、宿、食四種鶴拳,因各自特點的不同,對身法、步法、手法等方面也都有一些各不相同的要求[6]。 四、台中二高鶴拳源流 台中二高系張祖師常球別號,本名二哥,據其子伊蝶言,「常球」乃方祖師世培所賜之名「意即白鶴拳柔法,常常如球,旋轉自如……」。而二高乃日人台中廳長「技德二」稱譽,認為二高祖師德術兼修,並臻至美之境,可與新高山(玉山)、能高山(雪山)比之,並賜館名為「武德堂」。「武德殿」為日本皇家武道場,以皇家同名相贈於殖民地區武館,其攏絡之切,可見當時二高祖師的影響力[7]。 台中二高所傳鶴拳乃師承福州福清茶山人方世培,方氏事跡見載於史籍不止一處,大略上皆稱:「方世培,福清茶山人也。練拳技二十年,法曰縱鶴,運氣周其身,又聚周身之氣透雙拳而出,出時作吼聲,久久,則並聲而無之,但聞鼻息出入而已。手分金木火水土以禦人,惟水出時,被中者如中惡,而世培之身則已飛越尋丈外,幾不可見矣。」[8]由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台中二高鶴拳的原始樣貌,除了與一般南拳相似皆有吐聲揚氣的技擊特色外,還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 須配合氣功的練習,並且達到運氣周身的境界。 (二) 出拳須配合全身氣勁 (三) 以推擊為主要攻擊形式 這三點特色,在現今台中二高系統中還是絲毫不差的傳承中,所以本篇所採用的拳法,並非在民國後或者中國大陸建國後所產生的,具強烈表演性質而缺乏技擊實證的新武術,而是在動盪不安、兵荒馬亂的清末及民國初年,世世代代的傳習者,經歷了無數次的生死交關下,所驗證的實用傳統武術,在現今體操武術比賽掛帥,擂台散打佔據市場的情況下,這種傳統武術在研究及推廣是有其特別的意義。 以下就以二高鶴拳樁步、起手勢、三角馬等等構成基礎成份,來探討肖形拳在模仿動物與技擊實用上的折衝和融合。 五、人鶴之間-由自然站姿到鶴拳樁步 人體是雙足直立的動物,在放鬆的情況下,人的立姿一般在武術上都稱為自然站立,這種姿勢由頭到腳的要求為:頭頂提正,微收下顎,背項上拔,產生虛靈頂勁的拔昇感;雙肩放鬆雙手如脫臼垂於身旁,腰椎放鬆自然前榻,胯骨到腳掌皆呈鬆柔並保持靈活。一般狀況而言,腳掌平行避免前傾或後仰,腳址放鬆平貼於地面,自然呼吸。這種自然站立雖然對於身心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但對於呼吸的練習,卻沒有達到武術需求的效果。一般的呼吸狀況,主要是靠橫膈(diaphragm),它是由一薄層圓頂撞的肌肉所組成,並附著於下側的肋骨上,它被頸椎第3、4、5節的膈神經(phrenic nerves)所支配,當它收縮時,腹腔臟腑會被擠壓向下或向前,於是胸腔的垂直空間加大,而肋骨邊緣也因同時被上舉及向外移動,造成胸腔橫截面直徑的增加;而呼氣只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肌群不須用力,因為肺及胸壁都具有彈性,會在吸氣膨脹後恢復平衡的位置。 而呼吸的過程若是一個主動的意識時,它就必須要有不同肌群的協助; (一)吸氣而言它的輔助肌肉包括斜角肌(csalene muscles),它負責舉起第一、二根肋骨,以及胸鎖乳突肌(sternomas-toids),它舉起胸骨,在運動時,就會強烈的收縮。 (二)呼氣而言它的輔助肌肉包含腹直肌(rectus abdominus),內腹斜肌與外腹脇肌(intermal and extermal obliges muscles)和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us),這些肌肉收縮時,腹腔內壓增加,可將橫膈向上推;除此之外,內肋間肌(in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s)藉由推動肋骨向內向下,因而縮小胸腔容積來輔助主動呼氣,此外它們也使肋間空隙變得強硬,避免在用力時向外突出[9]。 為了鍛鍊這些肌群,以應付高速並強力的鶴拳,所以必須要有一套有效的方法來鍛鍊主動呼吸的肌群,這過程,傳統的說法稱為「打通任督二脈」,作法上鶴拳以類似鶴立的樁步並配合「宿」的心法來鍛鍊。 鶴拳樁步操作的要領為:兩腳掌平行在同一線上,開度與肩同寬,手掌下壓於膝,五指尖相對,陰手(手掌掌心向下為陰手)內撐上身重量。含胸、拔背、塌腰、胯圓、膝扣、五趾平貼、目光直視、收下顎、內心澄靜、其息深深,以數息五十為度。
這樣的樁法可以說是各派武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訓練方式,一般的武術樁步不是雙掌如抱球狀置於胸腹前(這種樁如曲手抱球故又稱渾圓樁),或作勒繩騎馬狀,雙拳置於腰際(故樁步又稱馬步),而鶴拳此種樁法基本功看似為模仿鶴立的姿態而來,其實不然,這樣的動作造成全身關節的頸張,並且在胸腔的肌肉上造成結構上的壓力,迫使吸氣時胸腔下層的進氣量大,造成所謂的「氣沉丹田」,而此種練法雖然在武術界罕見,但在氣功醫療中「打通任督二脈」有一動作稱「飛龍在天」,採取的正是這樣的上身動作,因其段練的目的在於養身,所以下肢肌群的訓練就省略了,改成雙腳踩在牆上,五指相對稱起身體,身體平行於地面[10]。 而練習鶴拳用呼吸,須氣沉丹田,注氣不注力,注意更注氣。而這「氣」,按中醫理論是指人體內能夠運行變化的精微物質,有一定的運行路線。武術家認為,這種氣的運行是可以鍛煉的。開始的基礎樁步練習著重練下丹田,即正中小腹的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的地方。練時應氣沉丹田,有節奏地呼吸,呼吸應當做到綿、細、深、勻、細、柔、有力;且意守丹田。就這樣使丹田這個位置時鬆時緊,有節奏地進行腹式呼吸。
不斷地進行樁步的鍛煉,日久會就會感到腹內有一股暖氣血在流動,全身會慢慢感到發熱。這就是氣血在人體內舒暢地迴圈流動,它循著經絡,由丹田下行至足心,然後上行經過背、頸,直到頭頂再下行經顏面、胸腹至丹田,成為橢圓形的周流形式。這種氣血運行的速度很快,周而復始,不斷迴圈就達到了「打通任督二脈」。在練丹田功時,腹部應當感到充實,並富有彈性,這樣日久會使體膚變得極其堅韌,經得住相當分量的拳腳衝擊。很多武術家在表演內功時,腹內經得起各種東西的衝擊,其原因也就在這裡。 由以上的分析和比較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鶴拳的樁步體態上有別於一般的拳法,其目的並非在模仿,而是採取這樣的姿勢是種更具效率的達到「氣運周身」好方法,不僅如此,在手腕、手臂、肩等壓於大腿上所造成的全身性關節的緊張,更能增加肌群的強度,使筋骨更能應付在格鬥時不可避免的衝撞,在則這樣也是為拉大鬆緊落差的必要練習,下階段我們將提到起手勢,在那章節結裡,在依行文理路說明何謂鬆緊落差,鬆緊落差在技擊上意義。 六、宿鶴初醒-起手勢 武術中的起手勢,南北拳法差亦非常明顯,通常南方以左掌右拳的方式為禮敬對手的姿態,稱之為「請拳」,當然因拳法門派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稱法,有的稱龍虎初現,有的稱童子拜觀音,而有些江湖意味濃厚的更稱之為「日月同天」或「五湖四海」,不管如何在南拳起手勢-請拳的辨識意味是較為濃厚的。然而北拳而言,起手勢多為出招的預備式,如開式、渾圓式、三才式等等,因此在北方拳法通稱一套拳的第一個動作為起手勢,主要是將本來正面的自然站立改成側身迎敵的三尖對照,這是北拳的特色。 而身為南拳一脈的二高鶴拳,很反常的沒有南拳的「請拳」,亦沒有北方的「三尖對照」,而是同樣的正向行拳方向,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沒有「橫走的鶴」,既然是肖形拳就模仿到底,是這樣的思考理路嗎?或者這樣的安排與鶴樁是個有機的組合,這種組合更關係到整個二高鶴拳的整體運作核心呢?以下就起手勢加以探討。 鶴拳起手勢式是由「宿」到「飛」的過程,其動作要領如下:寧神靜氣,雙腳張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垂於胯間,兩眼平視,吸氣入胸前華蓋,雙手含意相對,由吸氣造成之張力上舉,身隨手、氣上浮,雙手含意舉至定位,身體微向前傾,兩眼平視意在指端,稍停,氣轉入氣海丹田,鬆勁吐氣,墜手下身雙手順勢而下,恢復起始動作。 此起手勢與樁步最大的差別就是完全的放鬆,或許各位會覺得奇怪,雙手上舉難道不需力氣?如此如何放鬆?實際上雙手在全身完全放鬆時,自有一股推力讓手上舉,雙臂緊貼大腿或垂直向下,反而是刻意出力,為何如此,請觀察太空中無重力狀態睡著的太空人,他的雙手是自然飄起來的,再者死在水中的人也會有同樣的現象,因此這起手勢就是在利用雙臂在放鬆的情況下自然上舉,並且配合吸氣的胸腔擴張與眼神的注視造成的張力讓手臂高舉過肩,這樣的練習是相對於樁步的完全緊張的完全放鬆,而這樣安排的用意為何?這是意與氣合的一種練習,樁步所練的是筋骨與呼吸,而起手勢所專注的就是意念與內氣,這種鍛鍊要在儘量減少隨意肌的參與下,達到架式要求,也就是鶴拳拳訣中「舉意不舉力、記氣不記形」,而這裡的行氣理路主要是透過放鬆,將循環於軀幹的週天之氣導引到雙手,拳經曰:「氣由鼻收入而落咽喉,至胸前華蓋穴,沉入氣海引發湧泉。呼出氣由丹田出動上鳩尾穴經華蓋穴持百會穴,墜赦兩肩發至手掌心而出,此乃二氣交蒸之法(呼吸與內氣),發力而不會喘,此二氣順,氣順能捲掘全身之力,所謂禁在氣不在力矣。[11]」即是此意。 而這種鬆緊的練習,對於技擊有何意義呢?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習慣用力的方式方法,如搬抬東西、拉推物體等等,這是人身的「本力」。但是在武術中,「力」則僅僅是指對重物發生作用,如「舉」、「推」、「拉」的那種「氣力」。而「勁」則是指經過鍛煉後,通過人體肌肉組織的迅速收縮和放鬆而爆發出來的「力量」,武術家能一出手跌人丈外,疾如閃電飄風,販夫走卒不能。擔挑走販之人,其力僅及於肩頭手臂,不能運達全身,這就是力的表現。武術家能運週身力於一手一足或一指之端,故稱之為「勁」。這種力量在鶴拳的理論中是力與氣(呼吸與內氣)和合所產生,拳經曰「練禁者在活力之發動,氣者求於心意,由意引氣,由氣引力謂之禁(勁)也。」這句話正表示鶴拳勁的訓練和使用,都離不開意識的支配,達到意到勁到的要求,又「所謂禁在氣不在力矣」所以放鬆導氣而行的目的正是在培養勁的產生。 練習鶴拳,首先從精神上放鬆,然後肢體放鬆,鍛鍊時鬆緊互相轉換,彼此協調做到「鬆而不懈不散;緊而不僵不硬」。鬆緊是互相協調的,有多鬆就有多緊,然而在鶴拳的鍛鍊以至應用,鬆的時間比緊的多,鬆的經常性的,緊是一瞬間的,一緊就要即鬆,發力打擊時緊,一瞬間糾要即刻放鬆以備緊接著的再一次的出擊(緊)。通過鬆與緊的轉換,培養出一種均勻、整體爆發力,並使這種勁力在實戰中發揮出作用[12]。因此樁步與起手勢一緊一鬆、一練氣一用氣,正為了符合武術運作之原理而設計,而鶴的形象不過是一種提供聯想的寄託罷了。 七、飛鶴出岫-三角馬 三角馬是鶴拳迎戰的基本步法,又稱三戰馬或不八不丁步。多數的拳法在備戰姿勢上,多採側身三尖對照的方式,也就是三七步轉側身,手尖鼻尖及腳尖對成一直線,這樣的好處是將迎戰面的面積縮小,減少防禦上須兼顧的空間,對於直線的攻擊,有很好的應對,然而對於橫面的攻擊,如橫拳、斜劈、旋踢、掃腳等攻擊形式,即避免不要多費體力了。 鶴拳三角馬,基本形式為左右足平行,一腳踏出一足距離。鼻對前膝蓋骨、尻對後足跟、肘對前趾、肩對食指、後趾對前足跟。這樣的戰鬥姿勢與三尖對照最大的差別是整個正面迎敵,被攻擊的範圍變大了,但由於正身的關係,兩手的伸展幾乎是一樣的,也因此多了一手在防禦上產生功用,並且也因為這樣,讓手的伸展度比起三尖對照來得長,雙腳相對就往後收了許多,減少了被掃腿的可能。 這樣的姿勢很明顯的也是對於鶴的形象有所模仿,但這樣的考量,絕對不是為了符合鶴立的姿態,而是鶴拳整體拳法的設計理念使然,鶴拳在攻擊時基本上是「正迎側擊」與「後發先至」、「左右交接」,也就是說,鶴拳以正身引敵出擊,順勢接肢之後才有攻擊上的變化,變化不離腳步旋轉或前後來轉變體勢及重心,若單變不足就雙變,也就是左右交接來變化攻擊方向,《拳經》云:「論手法接敵他人對我上部來,我即用兩手接出,或一手取膀胱向起戰出,出左手起右邊,直手起橫力捲起,右手起左邊捲出,步步對他寸口接應,內力推出,直手用橫力繳開,呼吸沉推,節中推叫,使他手身邊而去,再沉入推按之或中節攻之;或他手收回從空檔中而入,將手尾變軟,用搖從身邊橫進,如倒脫弓鞋打倒,以破其不接。或用繳手,收落兩手,落膀胱向起,起身殺出,或用橫邊打倒,二者俱可用也。起手步步使他手由身邊去,既去必開敗,可將身足緊沉,進入發出,雖他手用力有千斤,亦無不敗之理矣。 」又云:「論接敵粘手之勢,意欲打東先打西,欲打上先打下,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有高必有低,有低必有高,有開必有合,有合必有開,有進必有退,有退必有進,破前必後趕,破後則前趕,破在左必右趕,破在右則左趕,無所不破,無所不趕,唯認子午而已,他手中欲去須當先來,欲來須當先去,必以手足出而身須沉落,身力貫於手足,氣貫手尾也。」由拳經上的描述,我們知道這樣的步法和迎敵策略,其設計用意有兩大考量: 第一、保持雙手和步伐的靈活,藉由正身來延伸手肢外擺的長度,由兩腳平分來提高轉動、換腳的靈活性。 第二、防禦和閃躲的任務交給手腳,身形則盡量維持中正,這是為了左右擺時有轉動的空間,更重要的是,身體的中正是為了氣路的通暢,這樣氣與力合,才能發揮出快速且強力的勁道。《拳經》云:「論教徒之法必以三戰為先,端正為務,然後練其手足相應,筋節和順,一氣串出。」這就是鶴拳身形應敵設計的核心,並非只是模仿鶴的體態。
来自群组: 劍膽琴心及談詩論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