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全如下:
太极拳经歌诀》六首(依《太极拳谱》沈寿点校本转录):
其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其二: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右宜有虚实处,意上离下后天还。
其三:拿往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其四: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其五:掤履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其六: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以上近定为张三丰传王宗岳《太极拳经歌诀》,亦名《乾隆手抄本太极拳经歌》六首。
第一首歌诀: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
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据人民体育出版社91年版《太极拳谱》沈寿点校本,谱后「注二」曰:【「束烈」不可解,别本有作「束肋」则可解。「束肋下气」即含有气沉丹田的意思】。「注三」曰:【「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胃音」肯定因辗转传抄而产生的讹错。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年同样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刘嗣传着《武当三丰太极拳》认为「束肋」应作「束胁」,「胃音」应作「威音」。(五指已改正作五趾)。余以为其实「胃音」是「胸背」之误,「束烈」是「束敛」之误。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胸作「匈」,曰:「今『胷』行而「匈」废也」。故前人「胸」字常写作「胷」。《辞海》「胷」是「胸」的异体字,即同字异写,同一字的两种写法。可能是转抄底本字迹,有些模糊,抄时把「胷」误作「胃」。「背」字如中间模糊两旁清晰,极容易误作「音」。「敛」字繁体作「敛」,如上半模糊缺损而祗见下面四点,也很容易被误认为「烈」(「烈」、「敛」音近)。「指」(手指)和「趾」(脚趾)两字不能通用,应作「趾」为是。至于「胃音」作「用意」或「威音」。「束烈」作「束肋」或「束翥肋」,皆于义理不合,尤「威音」乃「威音王佛」古佛的简称。明曾凤仪《楞严经宗通》一书中有云:【若存也渠本非无,至虚也渠本非有,不灭而生,不亡而寿,全超威音之前,独步劫空之后......。】此处之「威音」,亦即「威音王佛」也。如「释迦牟尼」简称「释迦」一样,与拳义毫不相涉。现按余意改正,则第一首应作: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敛下气把裆撑。
胸背开劲两捶争,五趾抓地上弯弓。
则其意甚明。就是「虚领顶劲,松肩沉肘,气沉丹田,开胯扩膝,涵胸拔背,似松非松,五趾贴地,脚心松空」。与拳意身法悉合。然余以为这些小小的谬误于太极拳实也非关宏旨,问题的关键是在此谱的第四首:
第四首歌诀: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进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其中的「拨」字,实在是事关重大,不知延误了多少孜孜于太极拳的芸芸众生,故今不揣愚昧,力辨如下。
此篇歌诀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渊源关系;此处暂且不论。但《太极拳论》在太极拳界的影响,较《歌诀》更大更为深远,而《太极拳论》中「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亦作「拨」,今于此一并论之。余以为「四两拨千斤」之句不通,应是「四两拔千斤」之误。如果按原句作「四两拨千斤」,则既不合拳理,又不合事理,也不合文理。
一、不合拳理太极拳和其它拳术的主要区别,是一个主张不用力,一个主张用力。不用力就是坚决地不用力,而是用重量和由重量转换成的浮量,及由沉浮间产生的扩散能量。反对用力既是它的原则,故决不会出尔反尔地,又提出「四两拨千斤」所谓以少力胜多力,以力制力式去破坏自己的原则。因为以少力胜多力是其它拳术普遍常用的手段和目标。把它剽窃到太极拳中来,非但没有为太极拳增光,反而失去太极拳所以和其它拳术不同的特色,而承担垢名。
太极拳主张用重量不用力量,主张力从人借。以自身的重量引出对方的力量;转换而借用之,这叫做借力打人。借力打人的条件必须自身通泰,没有丝毫僵滞之力,不但自身感觉灵敏,即使一羽、一蝇之轻微,也能借之使其落空,或翻转下坠。而「四两拨千斤」的「拨」字,本身就是力的像征,且「拨」字是手法,属于「有为法」。太极拳至高级阶段是物来顺应,「用之不必费心计」的「无为法」,属「有无界」。故绝不会用「有为法」来标榜自己。
二、不合事理重量与重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只能是那个比那个重,决不能是那个比那个有力,故只能是「拔」,不能是「拨」,「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义。此外,为甚么是「四两」拔千斤,而不是二两、三两、五两呢?因为以前民间菜市场卖菜用的衡器,通常都是一秆秤,一个砣;常用秤具的权(即秤砣)大都是四两,用四两的秤,通过杠杆作用,拔起比四两重多倍的东西,是司空见惯的常理。相反如改为「拨」字;成了「四两拨千斤」,就显得莫明其妙,不合事理了。
三、不合文理四两和千斤都是重量单位,如果没有力的参加,重量怎可以拨动重量?如果解释成为以「拨动四两重的力量,去巧妙地拨动千斤的重量」。那就不可以简单地说成「四两拨千斤」,犹如「十公斤拨廿公斤」一样,文义不通。因《王谱》「四两拨千斤」文义不通,故抄录者(或别有用心之人)妄加「之句」二字。把普通义理,变成前人之说。然既加「之句」,则必须在「观耄耋能御众」之后,加「之形」二字,以期文句对应。实则更显其妄。如云「于戏院观赏《白蛇传》之戏」一样,「之戏」、「之形」同是衍文,岂是王氏文笔,故《王谱》「之句」、「之形」四字也应一抹除为是。则「察四两拔千斤,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快何能为?」文顺意明。
为了进一步地说明,现在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整篇拳论阐述了「体、用、理」三个内容。「体」就是「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支撑八面」;「用」就是「用之不必费心计」的「偏沉则随」。「理」就达致懂劲的「阴阳相济」。而重点是在「用」,全篇都是围绕这个「用」为中心而展开论述。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拔)千斤」(之句),显非为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太极拳论》之「体、用、理」分析如下: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以上等句讲的是太极拳之「体」。
「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以上等句讲的是太极拳之「用」。
「察『四两拨(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以上讲的是太极拳之「理」。
然「体」中含「用」,「用」中含「理」,离了「体」则无「理」。可说「体、用、理」三者也是不能截然分割的。
然主要重点在「偏沉则随」,这是全篇中关键的关键。沉有顺随之意,这边偏沉,那边就浮起,这是由点及线。偏有侧之义,左侧偏沉右侧偏浮,上下左右浮浮沉沉,由线及面,由面及体。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就这样形成了一个三维空间的动态圆体(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左重则左虚,右重则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等意也都包含在其中了)。而其第一点的能量(动能之源)是由自重量(即地心吸力)开始的。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中间是不能有丝毫力的参加。只是在中正安舒的基础上,顺着对方的来力用意向一侧偏沉。这是太极拳所以用意不用力的根据,而偏沉却又是「四两拔千斤」之「理」的形象化体现。
除了此篇赫赫有名的拳谱外,我还要提醒和推荐给大家一篇较少为人注重,与四两拔千斤有关的好拳谱:《八法秘诀》。1981年香港出版的《吴家太极拳》,列此篇为诸拳谱之首。
《八法秘诀》全文如下:
掤劲义何解 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 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 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 飘浮亦不难履劲义何解 引导使之前 顺其来势力 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 丢击任自然 重心自维持 莫为他人乘挤劲义何解 用时有两方 直接单纯意 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 如球撞壁还 又如钱投鼓 跃然声铿锵按劲义何解 运用如水行 柔中寓刚强 急流势难当遇高则膨满 逢洼向下潜 波浪有起伏 有孔无不入采劲义何解 如权之引衡 任尔力巨细 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 千斤亦可平 若问理何在 杠杆之作用挒劲义何解 旋转若飞轮 投物于其上 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 卷浪若螺纹 落叶堕其上 倏尔便沉沦肘劲义何解 方法有五行 阴阳分上下 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 开花捶更凶 六劲融通后 运用始无穷靠劲义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飞势用肩 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 轰然如捣推 仔细维重心 失中徒无功(依吴公藻着一九八一年版《吴家太极拳》转录《八法秘诀》估计所作年代不会太晚,而且文浅意明,实用性强,对初学更有莫大的帮助,而其中「采劲」之诀正好作为太极拳是「四两拔千斤」的最好佐证:
采劲义何解 如权之引衡 任尔力巨细 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 千斤亦可平 若问理何在 杠杆之作用这秘诀意图形象而具体地讲说,以权引衡,而产生一沉一浮的采拔之劲的道理已跃然纸上。虽然没有明说是四两「拨」千斤还是「拔」千斤,但是「拔」不是「拨」,是用重量下用力量之义,是再也明显不过了。如果还要硬说是「拨千斤」,这就显得不仅是不合拳理而不合情理。(至于「采」怎样在十三势中使用,则非此短文范围,当另文别论)。
自武禹襄发现及公开王宗岳《太极拳论》以来,拳界奉为圭臬。由于「四两拨千斤「传抄之误长期没有得到改正。致使学太极拳者对于「无力打有力」与「少力胜多力」之间无所适从。有时甚至把「四两拨千斤」当作座右铭,造成太极拳理论混乱不纯的局面,以致太极拳水平长时期处在低级阶段。其实这篇作为太极拳最高理论著述。其论述范围也并不全面,仅仅局限在推手方面。对于太极拳「有无界」的理论,以及十三势的「体」(包括《十三势行功心解》),皆语焉不详,没有具体的讲清楚。对太极拳散手更是只字不提(可能是另有论述而遗失不传,至为可惜),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我们生活在有界,凡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太极拳的境界是见相非相的「有无界」,不是「没有」和「有」那么简单,而是「没有的有」及「有的没有」,如不知两者之间的不同,是很难掌握太极拳的。说太极拳属于「有无界」;是因为太极拳以超越「有界」的思维作指导。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世界是「有界」,而「有无界」的思辨方式与「有界」大不相同。太极拳的「根」是「无根之根」,其「方向」是「无向之向」,「中」是「不中之中」,所利用的「能量」是「不用力的能量」等等。
「有根即是无根,无根即是有根」。一个平底的茶杯有根,一个圆球无根。如果根的作用是稳定的话,圆球八面圆转而不倒,所以无根反如有根般稳定。茶杯的稳定有范围的限制,超出范围便如无根般倒下。太极拳舍己从人,根是活根,是「无根之根」。
「有向无向,无向有向」。以打手(推手)而言,如果往一个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