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所言之放松 2
松是有形向无形的转化
师授只能演示,学者需有共鸣,情景交触,方能知白守黑
松是意境上的通达,师法自然是创化的必由之路
气沉丹田与挺腰是虚实的互用,气沉丹田不用气,腰为主宰不用腰,气敛则全身有腾挪之势,空腰则四通八达,无为而无不为。
虚领顶劲有悬提之意,非精神贯注于身形之不能也。
含胸为宽胸,如靠墙坦然状(身意要放大和放开),假借无穷意,方可出神入化;
气沉丹田为收腹,保持一定的张力感,腰在腹中挺立且有悬虚感,沉有潜藏的意味,气息绵绵若存。
太极拳是人体的骨肉运动化为神气运动的过程,大多练习者往往停留在骨肉运动阶段,这是对用意不用力缺乏用心体会的结果。意是一种生态的体验,是发自内心的感悟。
体悟太极拳,重点在通。体悟拳学,精力和时间,大家都是一样的,天资尤其相去不远,可是入门路头不同。体悟太极拳,需要人的一点灵机,类似潜意识的学习经验,有身心沉浸其中的状态。太极拳是探究生命的学问,虚灵明觉之心,应感而动之意,这二者是太极拳体悟中感应的最终根据,“一气流通”即感应,是一种从隐而显,由散至聚,归寂入感的创造。
太极拳的精神元素,历代拳家又称“心法”. “静”字可谓真言之一. “静”就是精神能集中.贯注,摒除一切杂念,专心一致的一丝不苟的去练,用意才能细,身体才能随,意气转换得灵,动作方有丰富的知觉与一定的指向. 在练太极拳之前,先正身姿,呼吸自然,对旁边所发生的任何事,皆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大有孔夫子的非礼勿视与勿听的气概,无忧无虑,自问心理上安排妥当后才开始练拳. 世人之多病体弱,除外邪侵袭外,亦多因忧烦妄念而生,可见静字对健康的重要. 太极心法,前人虽有文字上的记载,却欠缺深入的剖析,只供有心人去体味咀嚼,因此有闲心与进取心者方能悟出端倪. “静”是一种心境,是自已心扉之门的打开. 如此,精神与躯体方能融汇结合,内外合一. 这种体验有如欣赏一幅幅画,又如一曲曲优美的旋律,让人不能自已.
眼为心之苗,是精神的集中体现.体现出精神的一切变动.意志.意识的一切活动及脏腑血气功能的盛衰和病变,都能通过眼神而形于外;外界的一切情景,也通过眼神反映到人的意识而影响整体.人们的一切活动必眼神为先,所以有”眼是先锋”之称。
眼神能随心意而聚散如一,故拳有开合之说. 眼神如光有投射,物本无形,影乃光之所为. “ 好山万皱无见,都被斜阳拈出来”就是这个道理.自身练拳时不能留下一片阴影--眼神如光有衍射,若从极小的狭缝中看人,你会看到伴有竖直条纹的失真人像,物理学家把这称为 “衍射现象”.老百姓则说得更加率直利落, “ 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而练太极拳恰恰可将自已或对方虚化,将人看 “扁”,如此,点、线、面、体之意方可运用自如.进退攻守易意志集中,方能产生强大的出人意料的功力.
每个人对“感觉”一词都不陌生,能给出诸多解释(对六尘的感觉),如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这不是我要讲的“感觉”。
我所讲的“感觉”是直觉,也可以說“感觉”是“知觉者”在感觉。这种感觉相当难表达,懂的人就是懂,不懂就摸不清我在说什么。
有“直觉”对练拳非常重要。我思考练拳的诸多问题,发现都是在“感觉”这个方面出了问题。有“感觉”的人练拳,都不是为了符合规律。因为那是外加的,是由外面的模子把自己限制成那个样子,並不是发自內心,只是表面在做,並沒有“感觉”的特质。练拳是要发自內心,譬如说,我们的松柔是发自內心,而不是由外在的规则限制而成。“感觉”一定是发自內心,依“感觉”来练拳,才是真修行。太极拳是从“感觉”流出來的。如果练拳不从“感觉”入手,很没有味道;如果从“感觉”入手,练拳就很有味道,进步会很快。
练拳的“感觉”沒有办法描述,是讲不出來的。它不是用一个法就可說明,而是要去领悟、去感染。学者不妨可以去和一个有“感觉” 的人多交流,多注意他和你自己有什么不同,慢慢就会被启发出来。
对“感觉”能够深入体会的时候,就越来越接近人的本来面目。你会发觉诸如语言、意义、道理、理性、原则都好像是花拳绣腿。学太极拳若从理性着手,想来想去,反而离本来面目更远。此外,“现象”(譬如形相)不是“感觉”;“结果”,“决定”,“行动”也不是“感觉”。“感觉”不假外求,本自具足。
“用理智和缜密是看不到的,反倒是恍恍惚惚才可以看到。”
“理智和缜密”是《金刚经》所不取的“有所住而生”的心,属识心;“恍恍惚惚”是“无所住而生”的心,属般若智,体悟道之“用心”。
太极拳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具备灵感,崇尚创造,崇尚幻想的一门艺术。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 www.tjczl.com 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