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团体展示] 武术与游侠(2—3)

[复制链接]
渤海大虾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9 10:00:2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

    秦收天下之兵,在民间实行禁武的方针。秦王朝二世而亡,因而对武术的发展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一度繁荣鼎盛,武术在这一时期亦随之有了很大的发展。汉、匈战争导致汉王朝对军事的依赖,更直接促进了军旅和民间对武术的重视。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史上最值得注意的是:武术著作大量出现;武术形成为初期流派;刀渐而取代了剑在军事舞台上的地位,剑逐渐转移至非军事用途并继续发达;汉刀、汉代的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活动,这时东传日本。

三 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公元265-589年)

    三百余年的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剧烈动荡的时代,也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两晋政权建立不过三十年,即爆发了所谓‘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羯、氏、羌等西、北方民族纷纷进入中原,相互混战,先后建立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汉族政权南迁之后,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而北方则由鲜卑等民族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朝代。南北对峙近三百年,史称南北朝。此一时期,战乱频繁,战争的现实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特别是民族间的战争,使得各民族的武艺得到了发展与交流。其另一特色是偏安南方长江流域的汉族政权多享乐苟安,崇尚声色玩乐。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娱乐性武术得到了较大的促进。这一时期,也是佛教、道教等迅速发展的时期,使武术与宗教活动开始有了较多的联系,武林第一门派少林派由此诞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武侠小说中都被视为中华武学的泰斗。少林寺僧众习武源远流长。早在北魏年间少林建寺初期,即有武装僧众保卫寺庙财产。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混战,割据洛阳的王世充与占据关中的李世民在嵩山一带厮杀。少林寺洞察时局,决定站在李世民一边。寺僧率众以拒伪师,帮了一代英主的大忙。李家天下坐稳后,少林寺“屡被恩宠”,还被特准建立武装僧兵。从此,少林寺形成育经拜佛与练武并重的传统。
    到了明代中叶,少林寺棍法已自成一派,寺僧参加了江浙沿海抗击倭寇的战斗,在各路应募兵马中“最为骁勇”,于是声名大震。明朝亡后,一些前朝遗老隐身少林寺,“殚精奋力于技击之练习”,为“灭胡兴汉”之谋。相传顾炎武抗清挫败,曾路过少林寺,作五言长诗追忆少林武僧隋末立功、明代抗倭的功绩,哀叹“岂无材杰人,发愤起颓废”。又传明朝宗室朱德畴入少林寺剃度为僧,后为少林寺主持,号“痛禅上人”。他曾主持制定“少林寺十戒”,第一戒即为“肄习少林技击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愿,朝朝勤修,无或稍懈。”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少林武功在顺治、康熙数十年间,即有“天下武功在少林”一说。当时的武功高手吕四娘、白泰官、马和尚、甘凤池都自诩少林真传。一些反清团体也借重少林寺的声望。《洪门问答》写道:“武从何处学习?在少林寺学习。何拳为先,洪拳为先。有何为证,有拳为证:猛勇洪拳四海闻,出在少林寺内僧,普为天下归洪姓,相扶明室定乾坤。”由此可见,武侠小说中推崇少林寺,绝非妄谈。
    少林寺深深陷入武林纠葛,还与它的松散的管理有关。早在明朝时,“中州僧众不纳度牒,今日削发为僧,明日长发为民,任自为之”。白莲教兴起后,少林寺众多俗家弟子踊跃加入,受挫时又回寺避难。社会上一些“长枪大矢、其技最悍”的强人“亦每削发变形入比丘中”。而少林僧人中一些武功高手也经常借募化之机云游四海,到处比武献技。少林寺与江湖武人的双向交流,既丰富了少林武功,又传布了少林的声望。
其最重要的特色是民族的大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使中国武术有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