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健康生活] 转载 针刺疗法

[复制链接]
chendx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7 21:33:4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针刺疗法是采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体表的穴位,运用各种方法激发经气,以调整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常用疗法。针刺疗法方法多样,诸如毫针、耳针、头针、颈针、火针、手针、足针疗法等等。近年来针刺疗法与其他治法相结合,又创造出许多新的针法,如针刺与电刺激相结合而成为电针疗法,与药液相结合而成为水针疗法等即是。
•        针刺疗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针刺的注意事项
•        针刺治病的机理
•        针刺的操作方法
•        晕针
•        针灸减肥有效吗
•        针灸减肥的科学依据
•        针灸减肥的效果
•        针灸减肥的适应范围
•        针灸治疗黄褐斑、雀斑
•        针灸美容
•        针灸美容的原理
•        针灸美容的操作步骤
•        针灸减肥的疼痛
•        留针与行针
•        针灸得气的意思是什么
•        针灸治疗头痛
•        针灸怎样治疗感冒
•        针灸治疗失眠
•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
•        什么是火针疗法
•        火针疗法的操作步骤
•        火针功效和作用
•        耳针疗法
•        耳针戒烟
•        耳针的治疗范围
•        耳针能够减肥吗
•        足针疗法
•        头针疗法
•        芒针疗法介绍
•        芒针的适应症和风险意外
•        手针疗法
•        手针疗法的操作
•        口针疗法
•        口针的穴位
•        腕踝针
•        腕踝针的治疗范围、穴位
•        平衡针灸
•        什么是腹针疗法
•        腹针疗法的常用穴位
•        什么是蜂针
•        蜂针的操作步骤
•        蜂针的治病原理
•        舌针疗法
•        舌针疗法的常用穴位
•        巨针疗法

针灸起源和发展简史
针灸的历史悠久。古书上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叫做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 000~4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距今3 000年前的商代与西周初期的甲骨文、钟鼎文里,有表示针灸的象形文字,如尹、伊、殷、燮等字,都取象于针刺(或砭刺),意思是治理。至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春秋左氏传》记载,名医医缓于公元前581年为晋景公诊病时,指出病人已病入膏肓,因而“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里所说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与火灸。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4),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制造的九针逐渐推广。九针既包括针刺工具,也包括按摩工具和外科工具。由于九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医学的发展进程。

先秦两汉时期:理论的建构

针灸的发展,从起源到理论体系的建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实践基础的时候,适逢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家著书立说,这时针灸领域也必然进行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考,也为后世的系统总结提供了不少理论素材。
进入汉代,社会渐趋稳定,为系统总结前人经验提供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同时阴阳五行学说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医学将这种哲学作为自己的说理工具,最终,医学与这种古典哲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传世经典——《黄帝内经》。其《灵枢•经脉》篇对汉以前各种不同的经络学说加以综合,并按新的理论框架重新改造,成为后世的经典说法。此外,《黄帝内经》对于腧穴、针具形制、针刺补泻等针灸诊疗各要素,也都有详细论述。
汉代还出现了中国第一部针灸腧穴专书——《黄帝明堂经》,它总结了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大量汉以前针灸治疗文献。见诸史书的同时代的医经还有《白氏内经》、《扁鹊内经》等,可以想象当时除了黄帝一派,还有其他医派,并且都有各自的一套理论,只惜俱已失传。

晋—唐时期:针灸的多元化

针灸理论在继续发展。晋朝时皇甫谧类集黄帝三经——《灵枢》、《素问》、《黄帝明堂经》而编成《针灸甲乙经》,成为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成为黄帝针派之正脉。另一方面,针灸名医诸家也不断总结前人和自己的临证经验,新的“明堂”著作(如《扁鹊针灸经》、《华佗针灸经》、《龙衔素针经》、《金腾灸经》、《释僧匡针灸经》等)不断问世。这些腧穴著作在定位、归经、主治以及刺灸方法上均有不同特点而各自成一家之言。
针灸治疗方面,有倡导“针不可灸”、“针灸并用”,更有“针可以杀生人,不可起死人”而弃针言灸者。就针刺而言,又有“火针”与“白针”并举,“气针”与“血针”并重;而灸疗方面,则出现了隔蒜、隔盐等多种隔物灸,灸法得到很大地发展;另外,这一时期,在某些专病如痨病、黄病、癫狂的针灸治疗上有较大进展,出现了针灸治疗专病的专书或专篇。

宋金元时期:规范与繁荣

宋代针灸文献特点主要体现在腧穴文献方面。首先于宋初太平年间,在系统整理前代针灸腧穴文献的基础上,编成《针经》、《明堂》各一卷,载于大型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中。之后,于天圣年间,王惟一又奉敕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具,宋代的针灸学朝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腧穴的国家标准,统一了腧穴归经、定位,规范了腧穴主治病症,成为当时针灸教育和临床的依据;绘制了最典型、最完整的经络图——《存真环中图》;出现了系统总结针法的《素问》遗篇——《刺法论》,后经元代窦太师提炼,形成刺法的规范。
这一时期在临床方面,涌现出了大批的针灸名家,如王执中、窦汉卿、马丹阳等,他们各具特色,各有绝学。为人所熟知的金元四大家同样精于针灸,其著作中关于针灸的论述也甚为精辟。

明代:针灸的集成

明代的针灸学发展主流表现在对于前代或前人针灸文献的汇编整理,出现了四部集成性的针灸全书——《针灸大全》、《针灸节要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同时四部大型综合性医书——《普济方》、《医学纲目》、《奇效良方》、《古今医统》中也均设有针灸专篇,汇集历代针灸文献。这些针灸著作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普及性,表现为大量针灸歌赋的出现,并总结出许多简便易行的灸法。
这一时期的针刺手法记述,出现繁琐玄隐的特性,在临床上“动辄以袖复手,暗行指法”,虽然也有医家反对这种做法,但是人为徒增名目,使针刺手法神秘化,是这个时代的另一倾向。

清代:针灸的简约化

在清代早期,针灸学的发展呈现出“由博返约”的趋势,针灸朝简单、安全的方向发展,与明代针灸“综合”、“汇集”、“神秘”的总特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改进针灸方法,简化操作程序,减轻病人痛苦,在保持原有疗效的基础上,提高针灸的安全度。其二,针灸著作简明、通俗,图文对照,易读易学。可以看出,清代医家努力将明代被神秘化、复杂化了的针灸重新回复其简单、实用的特点。
近现代:图存与新生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加速,西医在中国迅速发展,东西方两种异质医学矛盾日益激化,从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到民国政府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废止中医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为了挽救中华民族这份宝贵的医药文化遗产,中医界除了组织愿团进行抗议外,中医界吸收了西医的一些做法,开办新式学校,创办中医学社,发行中医刊物等等,学术上,吸收西医的先进成果,其中突出的特点是针灸著作中,开始使用现代解剖术语。

新中国的建立,中医获得了新生,针灸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在针灸作用机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它以针刺镇痛机制研究为先导,揭示了针灸作用机理的部分环节,其成果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使针灸学率先在中医学现代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迄今,针灸学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针灸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制出了许多新的针灸器具,丰富了针灸疗法;开展了针灸作用机理和针灸理论的实验研究,其中针麻的机理研究取得了骄人成果;建立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制度;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了针灸腧穴命名、定位、主治及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针灸标准化的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