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体育学院会见日本松村谦三时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练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半个世纪过去了,太极拳在中国、在世界蓬勃、广泛地发展,这里面可得益于“简化太极拳”。
1954年,李天骥师爷根据领导指示,为了适应广大群众锻炼的需要,根据杨澄浦氏太极拳的架子,主编和演示了新中国第一部简化太极拳教材,“简化太极拳”将动作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简化,去掉了原套动作中过多的重复姿势动作,集中了原套路的主要结构和技术内容整理和改编而成,从而使太极拳集中了精髓而又易学好记。
《简化太极拳》又称24式太极拳,这套拳共分八组,包括“起势”“收势”,有24个姿势动作,可连贯演练又可选择单式或分组练习。
练太极拳特点是比较沉稳缓慢,功架匀称,且平淡无华,练起来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简化太极拳的精髓是: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简称十三法。
下面就本人教、练太极拳三十多年谈些体会。
一、练习太极拳要注意做到:
(1)虚领顶劲 — 保持头部轻顶百会穴,颈部轻轻领起,切忌颈部僵直;
(2)沉肩坠肘 — 肩部向前向下松沉,肘关节始终要微下垂,切忌耸肩仰肘;
(3)含胸拔背— 胸部微向前内收,含胸有助于呼吸畅顺,含胸不是凹胸,不是内缩,“含胸则气降,挺胸则气涌,提胸则气聚,凹胸则气仰”,切忌挺胸、提胸、凹胸;
(4)气沉丹田 — 呼吸自然畅顺,切忌憋气;
(5)松腰— 俗话说:“腰为车轴。膀为轮,腰似螺丝腿为钻,腰是枢纽足为基”因此腰部要自然松垂,要活、要松,切忌后弓或前挺和板腰。
(6)松胯—胯关节是调整腰腿动作的关健,胯是腰腿的转关之处,胯关节不松开,就不灵活,腰腿也就很难相顺相随,胯部要注意下塌,切忌实胯。
(7)敛臀 — “敛臀”是在含胸拔背和松腰松胯的基础上,使臀部稍作向前收、向内收,要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切忌突臀。
(8)尾闾正中 — 腰脊部位保持自然中正安舒,切忌歪斜;
(9)虚实分明 — 两腿重心沉稳,虚实互换,切忌失重。
二、太极拳动作的基本要求
练太极拳时要使动作绵绵不断,势势相连,速度缓慢而不显停济,身躯和四肢运动要上下相随,节节贯串,前后相连,左右顾盼。“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说明在练习套路中的每个动作对身体的要求,即下肢的提腿落脚,膝、腿着力,重心变换,都以腰腿带动上身移动。肩部松沉,肘臂屈伸,手臂开合转动体现拳法形式。
三、太极拳对眼神的基本要求
眼神在拳术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拳式的神韵。在练拳过程中,眼神须与拳法、步法、身法协调一致。定势时,眼神平视前方,不可怒目,要做到势动神随,神态自然,精神贯注,二目有神,思想集中。
四、太极拳对劲力的基本要求
练习太极拳,要用其刚柔之劲,圆活之劲,不要用拙逆之力。圆活之劲,来源于腰部的运动,以缓慢的转腰运动,来带动全身运动,肩关节要松沉,不要耸肩缩颈缩膊,肘关节要随腰动屈伸灵活运动,依其身法的变换,来衬托充实拳的动作,发劲于腕,灵敏于指。显示出太极拳与其他拳术决然不同的内家拳特色。
总之,演练太极拳套路时在每一招式中,都做到以上各点,则自然会使演练速度慢而不济,势势相连,连绵不断,在均匀当中显得有规矩,有节奏。此时既可使身体锻炼外,还可使大脑入静,精神舒畅饱满,情绪稳定,其中感受,又另有一番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