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中华文化和民族体育的瑰宝,太极柔力球是球类化的太极运动。在运动理念和运动形式上无不体现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的内涵。所以“太极”是这项运动的根本和生命。我们应当将太极运动的核心思想“以柔克刚,以退为进,顺敌之势,化敌之力,引进合出,借力打力”和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动作风格,在太极柔力球运动中充分的体现出来。我们在学习太极柔力球技术和裁判之前,首先应当准确把握这项运动的风格和特色,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概念,在技术实践中要明确掌握太极柔力球的运力方法、动作核心、动作轨迹和动作的四大要素。特别是拍与孤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是我们分析每个动作正确与否的关键,这些也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根本法则。我们的规则和裁判法也是以它为核心而设立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这项运动的特色,使大家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竞赛,这是我们裁判班学习的要点之一。
下面是拍弧对应关系的内容和图示。
在“引化现象”表现为大小都是弧、大小都是圆的设定条件下应特别注重拍、弧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弧形引化过程中,拍面中心点应始终处于圆弧切点位置,且应与弧形引化轨迹中的任意一点相吻合。在引化方向拍框边缘的正中点为引化先导点,再与其相对应的处于引化方向后侧的拍框边缘的正中点为对应点,通过拍面中心点C将上述两点连接后形成的连线A——B,与弧内圆心O与拍面中心点C的连线相垂直。球拍触球面在弧形引化轨迹中,应始终对准弧内圆心方向。最后出球阶段,球拍应沿着引化圆弧切线方向运行,最后出球的瞬间,引化方向的拍框边缘应对准抛出方向。
鉴于上述的拍弧对应关系,在弧形引化过程中的任意一点上,当球拍面与引化圆弧产生较大角度并致使引化技术动作出现推、压、煽、抖、挑、扣等可见现象时,均应视为错误接抛球。
太极柔力球技术的核心是圆字和弧字,弧形引化过程就是柔力球运动击球的过程,柔力球和其它架网相隔的持拍比赛项目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每一次接抛过程都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弧形引化过程,那么这“一个弧形引化”就成为最核心的问题。“弧”是圆周上的一个线段,因此弧对圆来说,除了不密闭以外,其它圆上的所具有的性质它都应该具备。我们在做圆的时候,一定要确定它的圆心和半径,这两者中任何一个条件被破坏了,这个圆就作废了,球拍触球面在弧形引化轨迹中,应始终 终对准弧内圆心方向。
人对球拍、球的合理控制是打好柔力球的一个重要环节,球拍与球的关系与太极推手演练中双方搭手后的感觉相同球拍与球之间始终粘连相随。通过身体的旋转和持拍臂的连续划圆和手的缠旋,是球在球拍中保持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动态平衡,球只有在不断获得离心力,才能始终贴靠在球拍上,运动不停圆不停,大圆接小圆,小圆套大圆,圆圆相接弧弧相连。理解拍弧对应关系,做好“迎“纳”“引”“抛”,球入球拍后,以两脚为支撑点,双脚同时发力,是力量集中腰部,由腰部来带动干、手臂及手握的球拍和拍内的球,进行匀加速或匀减速的圆弧形运动 运动者手持一种特质的拍子以及一枚质地加重减少弹性的球,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 技术特点:从入球到出球是由迎、纳、引、抛四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的弧形引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要求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切纳入球拍。入拍后,力发于脚主宰于腰,使身体和手臂以及手臂所持的球拍和拍内的球,以身体的横轴、纵轴和矢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中使球在球拍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再以这个离心力的惯性,力达球心,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的过程。 它的接抛球过程是划一个圆弧,是有一定时间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在画弧的不同阶段选择由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球。 延长球体惯性的作用时间以接球,减缓加速度的作用力量以抛球,接触而不碰撞,传送而不打击。
柔力球原理.doc
(38.5 KB, 下载次数: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