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 太极拳的发力,很多练习者都会联想到“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句古话,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往往是:脚先蹬地,然后将力量通过腿传到腰部,再通过臂部传到手上。 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理解的对错,而先从太极拳的名字上入手。太极者阴阳也,也就是说在行拳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出相反的两个方面。事实上阴阳之理蕴涵在任何形式的动作中,即使你练的不是太极拳,不是 武术,而是其他的运动形式,阴阳也始终存在并作用于其中,只是于拳学无益而已。 太极拳所求的阴阳通常只是限于武术范畴,这是研究传统太极拳(毕竟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前提。那么,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太极拳的发力也应当符合阴阳之理。太极拳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阴阳互为其根”就是一种体现,我们讲:“发力要有根”,但并不是说力由脚起就算是有根了,根的作用在发力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在起作用,而并不仅仅作用于一开始。蹬地之后,腿的作用就不见了,力被自下而上地“抛”了上去,这时脚下空空如也,那里还有根的影子?失去了根的作用,这种被抛出的力便不是“整力”,而是“断力”,是不能够随势而变的,一旦出去便再难控制。拳论还说:“彼有力,我亦有力,我意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在研究发力时,不要仅限于弹抖力,当将阴阳劲儿作用于对方时,都在此范围内。所谓“阴阳劲儿”指的就是互为其根的力。 那么,怎么来理解“互为其根”呢?我们都知道,按照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描述,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缺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不存在。现在请你按照描述做以下动作:以陈式太极拳“掩手肱捶”的最后一个发力动作为例,发力时后脚不要蹬地,只要站稳即可,然后快速向左旋腰,带动右臂冲拳,好!你感觉到后腿的动作了么?它竟然不由自主地蹬地了!这便是上下互为其根的力,物理学上称之为“动量守恒”,而且这种发力比文章开始时提到的方法更加快速、沉稳和有力!这正是太极拳的发力方法:一切动作先从腰发,即所谓的“腰不动,手不发”,通过上下梢节的作用反弹回腰部,上下两股力量交汇于丹田,再由丹田以“上六下四”的比例重新分配后传向梢节,形成第一次弹抖,以后之余振则完全顺其自然,形式同上,只是速度越来越快,振幅越来越小,切不可做作。 这便是太极拳的发力特点: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蓄于丹田又发于丹田。由于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上下的力量总是对称的,并且大小也相等,两力对顶,既快又稳,并且可以连续爆发,“发即是蓄,蓄即是发”,使自己真正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当然,这只是复杂的发力过程中的一对儿力而已)。这种描述和“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理论并不矛盾,古人只是描述了力在人体中传导的“感觉”,而并没有上升到“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这样的高度,因为这样的两对儿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请注意“同时”两字),当快到了极限,便难以察觉了。 由于重力的存在,人只要站在地上就必然和地面产生力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力也是太极拳的主要动力源(人体的肌肉也参与做功),人体在其中充当着一种特殊的媒介,作用便是将地面的反作用力施加到对方身上。请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将一张小纸片折叠后,竖立在桌子上,让后你站在桌子旁用手指轻轻推动它。好,问题来了:大地对你的反作用力在此过程中有贡献吗?可能很多人会说没有,那么看看牛顿第三定律就知道错了!这种反作用力一定是存在的,只是力太小,人体自身难以察觉,不信的话你再推推墙壁就知道了。所以说,不论是运劲儿还是发力,不论是以身带手还是以手带身,主要的力源皆来自于脚下,只是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已,之后才能“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哲学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太极拳也是如此。正像张志俊老师在中国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上说的那样,古人在太极拳的宏观发面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在微观方面仍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极大的拓展空间。我们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同时,必须注重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太极拳进行研究,那种神乎其神的论述无益于太极拳的发展与创新,说到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就是无知的表现。“阴阳五行”等都是古人用来描述事物的工具,这也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但并不适合于我们现代人。太极拳要想得到根本的发展,就必须透过“阴阳五行”看到其本质,从而利用符合现代人思维习惯和教育背景的描述工具把太极拳传给后人,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也是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