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孙式太极拳] 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诠真(一)

  [复制链接]
yaokai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25 19:19:44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禄堂(名福全,号涵斋)是我国著名武术家,在国内外均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盛誉。他曾从李魁垣、郭云深学形意拳,从程廷华学八卦拳,从郝为贞学太极拳。后来他以郝氏太极为基础,融会互合三家之精髓而创孙式太极拳。
  1983年,江苏省开展稀有拳种普查工作,于镇江市发掘出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又称孙氏太极拳三十六手)。此拳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孙氏太极拳有明显不同。这套太极拳不计重复之处共三十六手,暗合《易经》的三十六个连体象。此拳以太极为主体,融入八卦、形意之精华而成。其基础是卍字手。五个手指分别成平、直、横、环、钩形,像一个卍字。三十六手,不仅手手带卍字,而且一招一式都要符合"平、直、圆"的要求。这种手势非常难练,没有极好的筋骨和坚强的毅力,没有悟性,是练不成的。而练不好卍字手,是不教套路的。
  1985年,中国武术协会和河北孙禄堂家乡也曾分别派人到江苏镇江调查,并为其再传弟子录了像。回去后,中国武术大型丛刊《武踪》(第2期,1985年4 月出版)先后刊登了陈登临的《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拳理根据浅谈》、《孙禄堂授拳陈健侯记》、陈九皋的《浅析卍字手》等文章。《精武》杂志(1985年第3期)刊登了张祚玉的高足周德良、孔小安、陈九皋编写的《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有图文),从而把三十六手推向了全国。《中华武术》(1986年第2期)、《体育春秋》(1986年第3期)也分别刊登了尤志心的《陈健侯逸事两则》《我跟岳父学卐字手》。在承德举办的民间稀有拳种展览会上也展出了有关三十六手的资料,陈健侯先生的照片第一次与人们见面,他那炯炯有神、银须飘飘,仙风道骨的风采,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本人最近对孙禄堂授拳陈健侯的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调查,走访了陈健侯先生的子女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查阅了《镇江文史资料》、《陈氏家谱》等。现把它写下来,作为史料保存,并飨广大武术爱好者。
  这里特声明一点:陈健侯先生一生深居简出,拒绝做官,吃素信佛,淡泊名利。本人写此文决无与别人争名利之心,而是为了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孙式太极拳的本来面貌,同时也为了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以组织力量,挽救真传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让它真正后继有人,发扬中华武术的荣光。
  孙师慧眼识俊才
  1928年6月,江苏省国术馆创办,会址设于镇江北五省会馆(现无线电专用设备厂),孙禄堂先生被任命为副馆长兼教务长。孙禄堂先生爱好《易经》,因为太极拳取名于《易经》,其一招一式都与易理相合。他每到一地,都要遍访《易》学者。到镇江不久,有一天,忽收到一封挂号信,信中是一篇谈易理的文章,题名《"乾卦"爻辞释义》。
  原来,镇江有位晚清民初的史学家陈庆年先生①,其公馆(横山草堂)就设在磨力巷。其次子陈健侯(裕业)先生,1895年生,儿时读私塾,自幼就爱好武术,练少林拳,两腿绑铅锭,练习轻功,身手敏捷,能手擒过堂双燕。1907年毕业于南京思益学校,1911年(辛亥,16岁)毕业于江南高等学堂化学系,后自学中医,悬壶济世于磨力巷。1920年原拟到德国学医,但在动身之时,父忽中风,天性至孝的陈健侯先生,就决定放弃到德国学医的计划,决计留下侍奉父亲。有天晚上,陈健侯先生侍奉父亲,因听说孙禄堂先生于镇江开设国术馆,就动了结识的念头。故利用侍病的时间写了此文,寄孙禄堂先生教正。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从"初九"至"用九",共七段爻辞,可以把它喻为炼精化气的过程。"初九,潜龙勿用",意为相火不妄动,肾精不妄泄,炼精化气就有了源泉。"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说"田",土也,属脾。精固而肾强,肾强则脾胃功能旺盛,炼精化气始有牢固基础,有利于气功向高级阶段(大人相)发展。"九三,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自强不息,持恒渐进,炼精化气才能成功。"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可喻为炼精化气的功夫正在关节点上,不可一日稍懈,不可妄动情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说肺气通于天,气功到了极顶阶段,显大人相,容顔如童子。"上九,亢龙有悔",是说在练功过程中,调气不得法,阴精不能潜存,产生阳亢,引起血压升高,肝火上腾,可能中风(脑血管意外),故"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是说练功到了太极阶段,任何一手,都能变化无穷,每一手都是一个太极,太极是个圆球,故"无首",这是大吉利的事。
  孙师读罢此文,不由颔首连连。孙师对他秘书吴心谷说:"斯人斯文,于易理医理拳理合璧成章,莫非医学家兼哲理家乎?你先前往一访。"吴心谷原是袁世凯通治局的秘书,对《老子》有深入研究。他遵师嘱上门拜访陈健侯先生,陈在陈宅"望益轩"接见了吴。吴赠送自己的著作《以"老"解"老"》给陈,两人一谈即成莫逆。陈不仅通《易》理,而且对《老子》也有独特的见解,侃侃而谈,令人折服。吴回馆向孙师作了汇报。第二天,孙师偕吴心谷同访,这次见面,在陈府的"传经堂"大厅。孙师与陈健侯先生畅谈易理,志趣契合,恨相见晚也。
  又过几天,孙师偕吴心谷再次造访。孙师云:"吾闻中医神于脉者,不问而知病,今我不言,任尔试我脉,请言气功如我者有何病焉?"陈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相互证明,可速断病情,今仅靠切脉,虽亦可断,但需倍劳吾之神。请试之。"陈聚精会神于指目,三指分别轻触探按,既毕,对孙师云:"先生六脉均从容和缓,唯右寸脉偶现数象。从容和缓反映气血充沛,右寸脉偶见数脉反映有内伤。"孙师答道:"我数年来访求拳艺高超的师友,足迹遍及南北,每到一处,请名医诊脉,都云六脉调匀,无些微瑕疵。你诊断有内伤,我不能苟同。"于是陈郑重地说道:"六脉调匀,毫无病态,世所罕见。先生右寸脉有时呈数而兼虚象,此确系内伤反映,可能偶有吐血。"孙师矢口否认。过了几天,孙师复来诊脉,陈据证察脉,仍坚执前诊意见。孙师仍矢口否认。如此数次。最后一次,孙复请陈到孙之会客室断脉,不准他人入内。陈严肃地说:"老先生脉象反映确有内伤,不速治,危矣!请人诊脉又不信医言,是戏医也。不信不治。望先生再三审思,我此次为老先生诊脉,神思高度集中,非但能确诊老先生有内伤,而且有把握断定伤于何处。若不信,请解开上衣坦露背部,我可以指出伤处给你印证。"孙师遂解开上衣坦露背部,陈即指着孙师背部肺腧穴讲道:"内伤是从此处进去的!"孙师猛然大惊,连声赞道:"神乎其技也。神哉,神哉!我内伤确系受自此处,每逢春季趋暖即复发吐血,今日我正在复发。"随即吐了一口痰,痰中带有血丝。孙师于是诚服陈的诊断,并请陈为他治疗内伤。陈为孙开了活血祛瘀益肺理气的汤药,并用自制的跌打损伤膏给他外敷。经过数月的治疗,孙师背部肺腧穴处出现一块如碗儿大的青斑。从此以后孙师内伤症状消失,宿病霍然痊愈矣。
  孙师内伤从何而来?事后听吴心谷讲才知其中原因。原来,孙师少壮时,以拳术闻名北方,北京、天津两地,曾有数十家拳技教习场被孙打翻而倒闭,于是埋下了怨恨的种子,欲伺机报仇。孙师某日在沪先施公司登电梯时,被仇人所买点穴高手暗算,伤于内,大吐血,次日《申报》头版大标题曰:太极泰斗孙禄堂死矣。孙师知为人算,闭门谢客,调气十余天始能起,但淤血未透,内伤未靖。
  孙师既钦佩陈健侯先生通达易理拳理,又佩服其医技高明,日视陈筋骨柔韧,步履轻捷矫健,学养高,善谈吐,举止温文尔雅,有儒者风度,又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于是对他的秘书说:"历代师承是师傅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师傅。遇此人不授拳,有负历代祖师。"因此孙师决意向陈亲授太极拳,遂嘱吴心谷向陈传达他的意愿。陈欣然点首说:"蒙孙师不弃愚钝,我当勉力勤学,决不负孙师厚望。"于是择吉日递帖拜师。
闭门秘授三十六手
  拜师宴是在陈宅望益轩举办的,请"一枝春"素馆(陈年轻时就受斋吃素)名师到家执箸。出席拜师宴的除孙师、吴心谷外,还有孙存周、孙掁岱以及国术馆著名拳师肖汉卿等,吴心谷为介绍人。与陈健侯同时拜门的还有其弟裕武。
  当初,国术馆授拳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拳师公开传授,即露天班学员;一种是由拳师个别亲授,如陈裕武由孙存周亲授八卦掌。至于由孙禄堂亲自秘传的只有陈健侯一人而已。
  孙师对陈说:"跟我学真传,你原先学的,都要抛弃,一切从头学起。"他与陈约法六章:①永不叛师;②不得私传(师傅批准后才能传人),法不入六耳;③不准要师傅教(意思是只有师傅想教时,才能教;徒弟不能主动提出要师傅教);④每式所教最多不得超过六遍(六次不会,从此就不教);⑤与师打斗,不要怕伤痛;⑥学到真传,不得随意伤人。孙师强调说,武功是打出来的,到了师徒对打阶段,千万不要怕伤痛。陈说:"我本是医生,有伤痛我自己会医,不劳老师座担心。"
  于是孙师开始闭门授拳。每次授拳,不得有第三者在场,即"真法不入六耳"也。第一阶段是练基本功,包括站桩、走趟子、练卍字手。站桩要集中意念,站稳脚跟,可增强体力,为走趟子练身手打下基础;走趟子意在练步法与身法;练卍字手意在练手法。其中练卍字手为最难。卍字手是孙式真传太极拳的命门与奥秘所在,也是与大众化普及式太极拳的根本区别。所谓卍字手,五个手指分别成平、直、横、环、钩形,像一个卍字。练卍字手大致是这样的:
  脚成丁八步,两手并胸前,手心朝上,两肘紧靠乳头,沉肘裹肩,含胸拔背,塌腰,下肢微蹲,同时两手相对,成下"八"字形:大拇指朝前平指;食指挺直下垂;中指平横向内,与食指成直角;无名指微环;小指微钩。这样五指成平、直、横、环、钩形,好如""字,故称卍字手。这里成下卍字手,这是第一步;然后身下蹲,卍字手向下画弧形,(此时两肩不能散开,而仍要沉肘裹肩,含胸拔背),然后翻转向上举,两食指朝天,高度与目齐,两手背要紧贴,手心向外两侧,五指仍成平、直、横、环、钩形,这动作叫"朝天一支香",也就是上卍字手,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两手向内翻转,由胸前推出(这动作为圆卍字手),两手成竖掌,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像太极。竖掌与小手臂要成直角。
  笔者不厌其烦地作如此详尽的说明,但读者可能还如在迷雾中,不知如何练。历代师承,强调真传太极拳要口授心传是有原因的,因为书面文字很难表达清楚。当然,在现代可采用录像,用慢镜头,一一分解,但在当时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只能靠师傅口授心传。卍亦作卐,它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卐字在梵文中称作Srivatsa(室利革未蹉),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周·武则天长寿二年,制定此字,读为"万"。在佛经中,才将卍字传写作卐。唐玄奘将卐译为"德",北魏菩提流在《十地经论》中译为"万"字。卍字是功德无量的,也是法力无边的。故太极拳这一手法,是孙禄堂先生从太极名师郝为真那里传下来,是严守秘密的,有些人跟孙禄堂一辈子也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现在外界知道这种手法,是由陈健侯的弟子张祚玉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传出来的。这种手法,非常难练,没有极好的筋骨,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学不成的。本人有幸,在六十年代初,承蒙陈健侯先生亲授我卍字手,但我苦练一年余,手腕也曾练得红肿发胀,但仍未合格。陈师说我的筋骨不够,卍字手未练成,以下就不教了。但是,我通过练卍字手,感到体力增强了。初练时刚练几次就感到腿酸臂疼,体力不支,后来练了几个月,就感到腿力大增,手腕灵活,手掌有力。
  话说回来,孙师授陈卍字手,陈在一个月内即练成的。孙非常高兴,于是再授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套路。此套路共一百十四式,每式之间用开合手衔接,不计重复为三十六式,故把这些套路简称为三十六手。这三十六手是:
  ⒈腰间掌(卡子手)⒉车轮手(出卍字)⒊懒扎衣 ⒋开合手 ⒌单鞭⒍提手上势 ⒎白鹤亮翅 ⒏搂膝拗步 ⒐手挥琵琶 ⒑搬拦捶 11.如封似闭 12. 抱虎推山 13. 肘底看捶 14. 倒撵猴15.海底针(吊月当) 16.三通背 17.云手 18.高探马 19.左右蹬脚 20.践步栽捶 21.撇身捶(翻身二起) 22.披身伏虎 23.野马分鬃 24.膝底搓臂 25.通背掌 26.玉女穿梭 27.下势 28.更鸡独立 29.提膝蹬跟(十字摆莲) 30.进步打捶(进步指裆捶) 31.上步七星 32.退步跨虎 33.旋手出掌(转身摆莲) 34.弯弓射虎 35.双撞捶 36.阴阳混一(合太极)
  这三十六手恰合《易经》三十六个连体象,其变化无穷。熟练后,在交手过程中,每一手皆能变成三十六手。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虚实转换,动作敏捷圆活,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孙师授拳时,强调首重顶,提要领,"见其外,知其内,诚于内,形于外,内外合而为一",即要做到内外相应,同步协调。陈在学拳时领悟老师的教导,力求做到:手与足相应,肘与膝相应,肩与胯相应,形与意相应,意与气相合,动静虚实交替;升降开合进退适度。手势、步法与体态准确,动作配合呼吸调息,手手不离捧球。意念中所捧之球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在的充气的有力度的弹性之球。恒以持之,渐以进之。由于陈能以易理构通拳理,所以敏悟力特别强,师传一手,已能悟得第二手。故三十六手,仅二个多月就学成了。第一阶段属于基本功训练,从站桩到走趟子,到练卍字手,到练三十六手套路,总共只用四个多月。
  第二阶段是授与推手。先呆步推手,后活步推手。这就是两人按相对应的站势彼此双手交互放在对方的肘臂上,一手托肘,一手仰掌于肘窝上,同时运转身体,升降进退转停,相互密切配合。练推手意在练懂劲。孙师常讲,初练拳者手足木强不灵活,动作"偏柔偏刚",身笨拙如"绳捆索绑",学成后就会"劲气内藏",如"圆球弹簧"。即由硬到软,由僵到柔,由重到轻,由滞到灵,由实到虚,这就是懂劲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就是"知己",懂得自己之劲,懂得能运用自己的整体合力。懂劲的第二步,是"知彼",知道对方之劲。掌握对方动静之机,了解对方发与否的信息,即知道对方之劲发于何时何处。孙禄堂师把此称之为"听劲"。第三步是"化劲"。能引进落空,运用四两拨千斤,把对方之劲化掉。"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舍已从人,"阶及神明"。陈健侯先生在孙师的精心训练下,仅一个多月,就顺利完成了推手任务,初步具有懂劲的功夫。除推手外,还采用了"喂手"法。
  第三阶段是"喂手",即实战前的准备阶段。"喂手"是一种授拳的方法,授拳者向受教者做示范的进攻动作,嘱对方要勇于迎战。对方如能抵挡住进攻,就达到了"喂手"的目的。如果受教者无法挡架,教者即授以避其锋锐或却敌的方法。这是却敌致胜的功夫,故可以把"喂手"看作临战前的实战演习。孙师给陈喂手,喂的是"懒扎衣",这是太极拳的第一手,又名"车轮手"。两手平行带卍字式向对方轮番猛烈进攻,颇为厉害,被誉为孙式太极拳的"王手"。陈始则不能招架,继则能避其锋锐,终能安若磐石。孙师看到这位弟子进步如此之快,既高兴又惊叹地对他的秘书说:"健侯学拳悟性高、进步快,主因是他的学养水平非一般人可比。我如不精心传授将上愧历代祖师。"秘书吴心谷答曰:"健侯学识渊博,我研究《老子》多年,尚有许多未通之处。每与之晤面,我向彼请教,受益匪浅。吾随师座此次南行,所遇学者中令我佩服的有两人,一为史学家柳诒徵②,一为精医哲者陈健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