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太极妞妞 于 2011-5-2 18:50 编辑
亚运太极高手吴雅楠谈太极膝
〔编者按〕吴雅楠在新浪《太极道》微博里将他十几年训练的体会 无私的奉献给全国的拳友,这是一篇宝贵的资料。笔者在整理过 程前征求了吴雅楠本人的意见,并且尊重原文,基本没有改动。
大家好,本人初来乍到看到大家都在谈论练太极拳关于膝盖疼的问题,本人从事专业太极训练10年有余,从未伤到过膝盖,09年和我国著名太极大师崔仲三老师一起参加武术西部行活动时针对社会体育太极拳伤膝盖的问题作过专门的报告,希望我的建议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很多练习太极拳的朋友并不知道自己练太极的目地,年轻爱好者后面再说,先以老年人为例,除了世家习拳,大多数都是退休后为了锻炼身体消磨时间才接触了太极拳,那么练习太极拳的目地就应该是养身健体为主,太极拳是一个多功能的体育运动,她有技击类(推手)、竞技类(规定套路)、传统类、养生类等等,虽然我们现在练习的多为24、42或者杨式、陈式但对于上了年龄的人来说都应该按养生类的方法去训练,也就是在意不在形,在习练的过程中多体会呼吸的方法和松沉的运用,给自己模拟一个意境使身心得到放松与锻炼,达到修身养性的目地。而就我们现在在基层交流时发现,很多人问我的问题多是仆步怎么仆的更低,蹬腿怎么蹬的更高,弓架怎么显得更低,功力怎么变得更深?这其实是错误的引导,在传统太极里蹬腿的要求是不过腰的,因为超过腰的腿法容易使自己失去重心,让对手抓住破绽,不但无法完成攻击更是自己漏洞百出。真正的太极首先根基要稳,力才能传达至膝、髋、胯、腰、胸、肩、肘、腕、指节节贯通。仔细观察练习者的腿部会发现上步迈步过大、左右弓步转换、虚步、撤步等等需要支撑腿大腿股四头肌长时间做功时,因力量不足,其他的关节和肌肉就会参与进来代替做功,这时首当其冲的就是髌骨和膝关节十字韧带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所以,我们长讲要膝盖尖延长线方向对准脚尖延长线方向,主要是为了避免膝关节错误的扭转,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际需要很长时间练习,因为它要求的是任何时候的停止支撑腿都应该达到此标准。对准只能减少受伤的几率,真正想避免就应该量力而为,业余爱好者在腿部没有一定的力量和基础时万不可下架子不可直接上套路,我推崇首先学会正确的走步子将根基打好。循序渐进才是正确习练太极拳的方法。最简单的道理,当你练习时感觉是大腿面酸、困、累、撑不住就对了,但是一定要坚持这个姿势,因为他是对的,是在用你的股四头肌做功,持之以恒难受的感觉就会逐渐消失。如果你为了减少大腿的负担建议你先休息一会,不要再练,因为接下来必然要用到你的膝关节。
说了老年人防伤,再聊聊年轻人的误区。很多人觉得太极拳又慢又软练起来可能强度不大,其实真正练懂太极拳的朋友能体会到太极拳是一项由内到外、全身心高度协调、精神高度集中的运动。当你的精、气、神、力、型达到高度的统一时,会进入一种状态,这时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的心理和行为内啡肽。科学家称内啡肽为“快乐素”,它能使人产生愉悦,这也就是为什么练完一套拳下来人会感觉非常舒服,精神舒畅的原因。同时体内还会分泌一种叫LHD—2的特质,被称为血管清洁剂,它能清除血管壁上的附着物,使血管保持弹性,降低血压。又因为太极拳始终是保持半蹲状态,其缓慢的特点可以使你逐步的进入状态,避免了强刺激。我们一般人生活中膝关节在90度至135度之间坚持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秒,无非是坐下站起之类,而太极拳最简单的一套动作也要2到3分钟,其强度是正常生活的90倍,所以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没问题,有力量而去追求低架子反而进入了误区。在专项力量上,年轻人和老年人差不了多少,因为这是相对于自己的力量而言。我看到有的朋友说他是练长拳的,改了太极拳之后力量应该不存在问题可是还是疼,这就是训练方法的问题了,长拳的弓步大腿要达到水平,所以无需要求,力点自然在大腿上,而太极因为半蹲状态可以发力的部位太多,而忽略了大腿的重要性。首先弓步完成后,后脚按延长线前移与前脚平行,其双脚宽度应与肩同宽,2、弓步完成时前脚脚尖应微内扣,后腿膝关节方向应水平面斜下约45度。上步时始终注意支撑腿膝盖与脚尖的方向,不可因迈步太大使膝盖下压
姿势正确的照片:
下面是一组错误的图片:这些问题都是业余爱好者经常会犯的毛病,这正是引发膝伤的根源
上面四张图显示了易犯错误,可以看出膝盖明显下压,内扣,所有力量和压力都集中在了髌骨下沿,长期锻炼就会出现劳损,导致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