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县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享年72岁,在当年属于高寿之人。其为人狂放不羁,被称作“扬州八怪”中的显赫人物。他不仅“诗、书、画”三绝,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粗茶淡饭。郑板桥为他在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自撰自书了一对门联,其联为: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全联寥寥几个字,高度概括了他的日常饮食生活: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喝的是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且用我国传统的瓦壶,不象同时期的那些达官贵人们满桌金器、银器,鱼肉荤腥,山珍海味,饮必玉液琼浆。显然,郑板桥的这种清淡饮食是大有益于健康的。
生性旷达。郑板桥在60岁时,还写过自我祝寿的寿联:
常为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自寿联写的是人生在世犹为到人家做客一样,不必要问为什么康健安宁,只要自己口袋里有几个余钱,酒罐里有酒,米缸里还有存粮,就可知足地吟诗抒怀了,做人应乐观,做自己喜欢的事,使自己身心处于生动灵活状态就可以了,即使到了花甲之年,也还觉得自己年轻。不要去想什么成仙得道,长生不老的事,这样只会使自己空生烦恼,只要不去听,不去看,不去想那些庸俗的声音、事物;每天寄情于书画,睡迟些,起早些,一日当作两日过,这样算来一个人就等于活到100岁了。郑板桥这种对生活采取乐观、豁达、求实的态度,无疑使他心理上保持着十分平和、愉悦、美好、宽慰的状态,这对他的长寿也是帖灵丹妙药。
“难得糊涂”。郑板桥一生坎坷,但他始终能以乐观的心情对待。他为人处事,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曾写过一个条幅:“难得糊涂”,条幅下面还有一段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其实他所说的“糊涂”是指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修养,意在劝人和励己明白事理,胸怀开阔,宽以待人。这种超凡脱俗的心理状态正是郑板桥养生长寿一个秘诀。他因帮助农民胜诉及输赈济得罪了豪绅而被罢黜官职,但他并未因此事而忧郁沮丧,悲观厌世,也不因官场失意而耿耿于怀,怨天尤人,而是毅然返回故里,寄兴于诗、书、画之中,过着恬淡、愉悦的暮年生活。他所说的“糊涂”,还帮助他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体现出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情怀。郑板桥并不是一味地糊涂的,他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对原则性问题很清楚,处理起来不失原则,而对一些非原则性的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则是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是随听、随看、随忘。这种“小事糊涂”的做法,不仅是人生处世的一种态度。总之,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实乃养心的妙招,古人说的“修成大愚方为智”就是这个道理。
“吃亏是福”。郑板桥还有一条字幅是“吃亏是福”。这条字幅同“难得糊涂”一样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计得失,求于心安,是其核心思想,也是他一生中为人处事的准则。郑板桥所说的“吃亏是福”,并非指贬低自己的人格,处处吃亏,而是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要宽以待人,不要过多计较纠缠,要学会“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不妨佯作不懂,对危害性的攻击不妨也以理智的“吃亏”化险为夷,以聪明的“吃亏”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这种“吃亏是福”能消除很多心理压力,是有益身心的保健良方。在兴化的郑板桥博物馆藏有郑氏当年给自己作品明码标价的“板桥润格”(价目单),写明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还注明“不得赊欠,不以物代银”等字样。据说这是中国艺术家第一次为自己的作品明码标价。由此可见郑板桥的“吃亏是福”并非是真的要吃亏,而是一种超脱的处世哲学。
书画健身。郑板桥的诗、书、画,艺术精湛,号称三绝。他在创作过程中善于把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独创一格,达到了一种新的艺术境界,使他精神上有所寄托,豁达乐观。他擅长于画竹、兰、石,又工于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独标风韵。他的诗直率性情,大多有寄托。这样,不仅他在写字绘画时能够静心宁气,尽情挥洒,狂放不羁地抒发胸中的郁闷,而且还在写诗时表达自己或喜或忧或怒或愤的感情,使得胸中的淤积得以释放。这也是他养生长寿的重要因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