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发帖数
  • 粉丝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太极荟萃] 一个太极拳自学过程体验者的独白

[复制链接]
jsch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21 04:36:5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来的
【作者按】本文只是本人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不是推广,也不是提倡。只是真实的反映本人自学的状态和一些有关自学的思考。我自学太极拳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健身而已,并且充分享受这个自学过程。至于成果,本人的观点是,一路走来,自认为摘得一些果实,酸甜苦辣,百味俱全。所谓“正果”,不敢奢望。认着那个方向,走一程算一程。对与不对,请读者自辩。



下定决心要学习太极拳,是因为身体的亚健康已经很严重了,以至于酿成了至少两场大病。而决心走自学的路,实属无奈。太极拳需要好的老师教才能学得好,学得快,学得正。这是常理,无人不知。我当然也知道。可是我等不及。

等不及之一是找好老师。如果不能遍访各处练习太极拳的场所,根本不可能找到好老师。而如果你没见过什么是太极拳,好老师在你面前恐怕都无缘结识。这样就引出来另一个问题,即先要认识一下什么是太极拳。好吧,那可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儿。于是,

等不及之二就是不能等到认识了太极拳才去找好老师。那是猴年马月才能实施的计划啊!但是,无论怎样花费时间,总得有个开始吧?于是,

等不及之三接踵而至:生活被各种各样的繁琐之事填得满满的,要挤出一大段完整的时间段,谈何容易!如要等到周遭的烦心事都安排妥贴了,真是黄花菜都凉了!身体也许什么时候就垮了。那就迫使你化整为零、见缝插针的安排做那些与学习太极拳相关的事。

如果要放弃学习太极拳计划,以上那些可是最好不过的理由了。可是我已经意识到,迫不及待的意识到,我等不起了。于是,删繁就简,直奔书店,买了《24式简化太极拳》的光盘。回家就走上了自学太极拳之路。以后又买了李德印的《88式杨式太极拳》、王二平的《74式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崔仲三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和杨振铎的《103式杨式传统太极拳》光盘。

不少人看不起简化太极拳。尤其是受过传统样式训练的人,更是将之说得一无是处。可它就是我的启蒙。在此我不想讨论孰是孰非。因为我不配。

当然,我现在还只能说,如果出于健身目的,并且目标仅仅是中等水平,能自学的路是可以走通的。说是自学,其实,在当今这个信息的海洋世界里,纯粹的自学是没有的。太极拳的光盘、书籍,林林总总,愈益丰富多彩地呈现在自学者的面前。要做的事就是把一些资料和信息搜集起来,选择一个同类项,选择那些能够先做起来的去做,并且:

模仿——阅读——思考——揣摩——体验

然后不断重复。“拳练千遍,拳理自明”。

外形可以照着光盘,反复模仿,尽量逼近的办法来学习。比如行拳的路线、身体的角度、肢体的高低、眼睛的跟踪和手脚的相对位置,又如动作的空间协调和时间分布,都要尽量模仿。

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拳种。那内劲怎么办?当你练到动作比较流畅的时候,你会比较容易理解内劲了。因为外形动作的流畅,是内劲传导的前提。试想,如果外形动作阻滞,内劲怎么能传导出来呢?那时就一定会产生僵硬和断劲的状况。而动作流畅起来之后,就会感到有一股暗力,随着拳架,在躯干与肢体间运行起来。所谓节节贯通,就是指动作流畅。那时来体会内劲,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不要把太极拳想象得很神秘,那样会阻碍你的学习。

太极拳的确很神奇,很玄妙。那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的事。入门其实很普通。我这几年的学习,觉得太极拳的神奇在于浅则有浅的效果,深则有深的体验,境界高低自有不同理解和收获。如果你想从太极拳拳理中获取营养,那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引人入胜的玄妙。因为这个拳种与哲学、与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一脉相承。于是就博大精深,浩瀚无垠,绵延隽永。

有一个比喻说得很贴切。太极拳拳架就像超市的货架。货架是用来陈列商品的。拳架是用来装功夫的。架子搭起来了才能陈列商品,拳架练起来了才能体会功夫。两者相辅相成,也可以交替进步。

学习太极拳,一定程度上说,内心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有好老师教授,也要有悟性才成。悟性来自于内心体验。这说明悟性的重要,也同时说明了内心体验的重要。

悟性还体现在对于信息的去芜存菁的能力上。

当然,并不一定有悟性就可以无师自通。如果要达到较高的境界,一定要有明师指导。而自学者最大的挑战在于动作走样,肢体乱动,毫无章法,并且变成习惯,不易改变。那时,就会求师不得,没有老师肯收这样的学生。所以回过头来,自学者最忌讳的东西,一定要在自学的最初阶段刻意追求形似!不要太早介入神似!太早去讲究什么神似,一定会乱动一气,乱了章法。这跟学书法又有相似之处。楷书主要训练间架结构,到了一定程度,行书就会容易上手,再高一层次就能学习草书了。如果楷书的基本技能还没有掌握就学草书,结果往往会写出那些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字来,甚至过一阵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还责怪别人,不早让自己认,时过境迁之后自己都不认识了。

自学要注意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内容上。当然,这里突出提到核心内容,并不是淡化太极拳的细微部分。所谓治大国犹如烹小鲜也!一盘龙虾,忘了搁盐,仍然是一名厨师的败笔,尽管盐的比重太小了。学习太极拳更是如此。但是,这要根据各人情况逐步深入。开始关注的内容应当允许由大及小。

我读书时,学古代汉语有一套方法。拿来一篇新的文章,先一定通读一遍或者两遍、多遍。可能只看懂一部分,因为生字、新的字义和句法等不能一下子就弄明白。但是大致上的中心意思有了概念,至少文章说什么主题,应该有点了解了。然后逐段再读。也是整段通读。了解该段落的主要意思。然后查生字、查新的字义词义,再看句法。然后连贯起来再读整段、再读通篇。这是因为古代汉语的字义、词义要看上下句才能理解,才能找准词典上的解释条目,才能进而用翻译的办法变成白话文。一上来就查字典很容易找偏了字义词义,弄拧了整篇文章的总体含义。又如成语,也要从其原义、本义出发,再学转义、引申,并懂得用法,才算真正掌握。

运用到学习太极拳上来,先要完整的了解某个套路的重要特点,结合讲解,先知道大致上整个套路的线路、方位和方向,从哪出发,回到哪儿,几个折返。然后了解大体动作要领,比如手的高度,相对位置,手掌和手臂的运行路线,从哪里出发,到哪里为终点……。然后关注手臂、手掌和手指……的动作变化,然后由表及里的理解 “劲”、“气”那些很难理解的内功知识。

当然,很多人不能达到理解那些内功的境界,那也没关系。每个人从小都学语文,可是长大以后当作家的却是少数,成为名作家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不等于说语文白学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怎么回答。大作家无需看不起大众,因为大众才是他们的读者,甚至“粉丝”。没有学过语文的人,不能成为读者或者“粉丝”。学习太极拳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是能成大器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为什么买那么些光盘呢?其实,这也是我的学习方式之一。我选定了要学杨式太极拳。但是,只学一家的,很难更深入的理解太极拳。所以选了李德印、崔仲三和杨振铎三位老师的光盘。同时也在网上找同类不同人演练的太极拳视频观摩。此外,仅看一种流派的,也是缺乏比较、对照,认识肤浅。所以找了王二平的陈式拳光盘。这回不仅是观摩了,还认认真真的学了一段日子。体会了一下陈式拳的味道,找一找陈式拳的韵味。最后再学习杨振铎老师的103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时,自认为得了要领了。当然也仰仗杨老先生讲解特别周全细致。我打算一惯到底就练这门的了。

如果只有自学的时间,还在为是否走自学的路而犹豫彷徨。我觉得: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精彩评论3

yaojiaxiu5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21 10:06:44
“模仿——阅读——思考——揣摩——体验”,说的太对了,练太极拳就是这样,还没练太极的人还等什么?“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行动起来吧!
太极妞妞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21 16:22:49
很佩服楼主的学习精神和执着也很赞赏你的学习方法!
DYM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23 10:58:55
厉害啊  有毅力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