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发帖数
  • 粉丝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太极荟萃] 学习太极拳心得

[复制链接]
tesla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6 14:44:4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自 太极论坛 _ɑ梦幻 文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的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各种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和技术结构大同小异,运动方法上均要求心静意专,呼吸自然,中正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实分明。太极拳除拳之外,尚有散打形式的太极推手,以及器械练习的刀、剑、等。

1、太极掌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1)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美国政府拨款支持关于太极拳可防止跌胶现象的科研项目。                        
  (2)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                        
  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地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①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②有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③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④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⑤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⑥畅通经络                        
  2、太极拳的调息和调心功能:
  为迎合人们的心理,种种保健营养品、保健药物、保健器材,以及某些可以不费力而得到“健康”的种种功法纷纷上市。但经过实验之后,却往往令人失望。特别是那些中青年人,对它提不起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便显现出它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了。                        
  (1)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
  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有些老年人离退休后,脱离原来适应的有规律的工作环境;无事在家,会感到生活空虚无聊。如果家庭中子女不尊和不孝顺老人,或丧偶独居,就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焦虑独疑抑郁寡欢,心理上的老化,影响到各器官的功能,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引出许多疾病。而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特别是要消除和排遣莫名其妙的牢骚情绪和猜忌多疑的心理。                        
  (2)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叶黄。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伯冷,四肢发凉,阳痿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耗过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常练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3、太极拳的特点:  1、体松心静,吁吸自然                        
  身体各部门应自然舒松,不用掘力,思想安排集中,专心引领动作。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和运动协调配合,一般规律是“虚吸实呼”“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不可勉强憋气。                        
  2、上下相随动作圆活完整                        
  动作要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下配合,完整一体,不可手脚脱节,腰身分离,割裂断劲。                        
  3、动作弧形,虚实分明                        
  动作变换要走弧形,不可直来直去,生硬转换,重心移动,要沉稳,虚实分明;不可呆滞双重。                        
  4、均匀连贯,和顺自然                        
  动作在连续柔和,绵绵不断,速度保持大全均匀,不可忽快忽慢,遇有发劲,拍脚动作,速度可以有所变化,但需保持前后衔接自然,气势不散。
  5、轻灵沉稳,刚柔相济运动要轻灵不浮,沉稳不僵,外柔内实,刚柔相济。发劲要起于腰腿,达于两手,弹性展放,刚中寓柔。如果经常练习“48式”太极拳,且能精勤研究其运动特点和要领,历久不懈。就能愈练愈精,愈精愈微。由微入妙,由妙入神。不但有益于身心,更能增进智慧。下面统计表是作者从事十余年的社会调查和观察所得数据(各年龄段调查10名)内容
状况
年龄 平均心率(次/分) 平均血压(mm/HP)爬高 饮食 发病率 心情 持人处事 40—50岁 78  25/75 有力 增加 22.3% 开朗
愉快 融洽 50—60岁 81 129—78 有力增加 26.82% 愉快
开朗 较融洽 60岁以上 84 33/81 有力 增加 34.6% 愉快 融洽                        

调查、观察、了解说明:
  心率:早晨练掌时统一测试
  血压:各年龄段中老年人练拳五年以上自己在医院所测,爬高、饮食、发病率、心情、持人处事为练48式太极掌一年后采取问卷和了解所得数据。据有关资料所得:普通老年人的血压值为154/80mmHP,血管硬化,感冒等引起的发病率为46.4%。因此,经常练习“48式”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有一位63岁的老年人说:“我是从阴府打马回阳的,自从练‘48式’太极拳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路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地改善身体各项的素质和各个系统的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改善人际关系,身心愉快,有利于健康长寿。

总结:1、太极拳作为一个完整的拳学体系,在中国武术众多的流派中,形成较晚,但发展却最为迅速,短时期内普及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并被世界各国广泛引进,以至有人认为“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半”。2、在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为适应社会而改造自身的举措。一些架式的修订、套路的改造,使更多的人得以“接近”它,因而太极拳又有了“平民拳术”的称誉.3、理论研究是某些传统武术的薄弱环节.太极拳却最大限度地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养料,甚至出现了近乎“纯哲学化”拳论.4、太极拳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武以养身”的概念,并将技击与颇养的矛盾推到拳学理论的第一线。把武作为一种服务于生命升华的手段,实现了中国武术的最佳定位。“天下不和乃兴兵和之”“止戈为武”,此为“武”之大道。

精彩评论1

hnllhq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6 14:50:03
嗯,学习取经了。正准备资料中……人到中年,才知身体重要,所以须学而习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