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基本八法
太极拳也称十三势,因为它掌运八方,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足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十三势也就是太极拳术在技击中的基本方法。其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是步法,步随身换,步法要与身法协调一致,灵活稳重。而手法也称为推手八法,即:
1. 棚:在太极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力称为棚。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承其劲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劲力,使对方的劲力既不能到达我的胸部,有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所谓棚劲。
棚劲在太极拳法中极为重要,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棚劲都不可丢失。这里应注意之处有三:第一,棚劲使沾住对方,而不是与对方向对抗;第二,棚劲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腹部;第三,棚劲要贯彻敌进我退的原则,而此处的进退都是腰腿的运动。这样,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极力将失去着力点,影响身体的平衡的稳定,并将受到我的支配。
2. 捋:在太极拳法中,将向旁侧的横力成为捋。对方向我进攻时,我沾住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在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
关键:首先,要顺对方的劲力而动,略微改变其感想;其次,要转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再次,须连着对方腕肘,并防止对方受捋肩击胯打。这样,只要将自己先安排好,对敌人的劲力采取顺应而施力的原则,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陷入被动。
3. 挤:挤是压迫,有向外之意。在太极拳法中,将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立称为挤,即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
挤劲是进攻,其目的在于排挤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的位置。因此,在挤法中,手臂要用力,而更重要的劲力却要来自腰腿,脚趾抓地,前腿弓,后脚蹬,腰部发力,直向对方中心,威力很大。
4. 按:将劲力向下称为按。在太极拳法中,用手下按,以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其实,按劲表现形式是以手向下,但是仍要贯以全身的劲力。这样就必须沉肩坠肘、松腰坐胯而气往下沉。如果同时含有向自身方向牵引的趋向,则按劲可使对方足跟离地;同时向一侧牵引,则可使对方身体倾斜;所有这些都为向前发放创造条件。
5. 采:在太极拳法中,将采制敌人的劲力称为采。按照一般的理解,采劲应是一松即紧,或一落即拔,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和采花摘页劲力相同。双方手肘相持,或腕腕向接时,下沉使对方反抗而上托,我则顺势提带使其足跟离地,就是采劲的应用。刺劲力的先决条件是对方由于上托的劲力,否则即不能采制。
6. 挒:在太极拳法中,将转移敌方劲力还制其身称为挒。应用挒手时,既要承受又要转移对方的劲力。前者是从人,后者是从己。从人要顺遂,要顺应对方劲力的方向;由己应改变其方向,使动作成弧线形式。弯弓射虎的螺旋劲就是典型的挒手。对方向我进击,无论是单手或双手,我都可以用挒劲化界,但必须使动作与身体协调一致。此外,在太极拳法中,也将扑面掌称为挒手,在四隅推手中用作换手的方法。
7. 肘:在太极拳法中,以肘击人称为肘。肘是臂中间弯曲处的股尖,击人十分锐利,而且容易击中肋部或其他重要部位,使人受伤。因此,在应用中要慎重。太极拳术中,肘法极多,应用也极为灵活多变。用肘尖沉带对方,形成牵引的劲力,也是肘法。
8. 靠:在太极拳法中,用肩背胯的外侧击称为靠。本来靠的意思是依靠,或依附,此处肩击胯打,必须是双方贴近时才能使用,也称为靠。 但是,用靠法必须谨慎,如果不是在得势得机时用靠法击人,则往往容易受到对方的转化,反而遭受对方的打击,因为应用靠劲将使自己身体的重心偏移过去,以致一击不中,自己反而失去平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