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夏的早晨,天安门东侧菖蒲河畔,林荫茂密,绿树红墙。这天,在进行太极柔力球晨练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全国人民都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温家宝总理。温总理在和外宾散步时,与晨练的人不期而遇,于是一起打起了太极柔力球。
温总理紧握球拍,舒臂展腰,接送之间,就像拍子有吸引力一样,把球紧紧地吸住,随拍摆动,众人喝彩。看到这娴熟的动作,一位老者禁不住问道:“总理经常晨练吧?”“
是的”。温总理颔首微笑了。工作繁忙的国务院总理能够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无疑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柔力球由中国人发明
说起温总理打的这种太极柔力球,是由一个普通中国人发明的,由于其奇特的健身效应,正迅速在大众间传播。
太极柔力球的设备很简单:一把略加改造的羽毛球拍,一枚质地加重而减少弹性的网球。玩法也不复杂:延长球体惯性的作用时间以接球,减缓加速度的作用力量以抛球;接触而不碰撞,传送而不打击;圆活、缓慢、动中有静。
然而,这种太极柔力球的健身原理却颇为深邃。
太极与柔力作用于健身
首先,在其“太极”效应。
中国的太极拳,集中了传统保健体操的精华:练身、练意、练气。练身则动作平稳,柔和,缓慢。练意则心静神凝,意念集中,动中求静。练气则以意领气,呼吸均匀,深沉,自然。太极柔力球的操练主要是使球体运行改变方向的时间延长,避免与球拍发生突然碰撞,但又不能停顿。这就必须做到动作缓慢、柔和、架势平稳,注意力集中。无意中吸取了太极拳健身的特点。但又不循章法,刚柔共济,以动寓静,动中有乐。其结果不仅充实了中医理论认为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神”,又增添了许多兴趣和欢乐,健身又健脑。
其次,还妙在“柔力”。
人的柔韧素质是指用力做动作时动作幅度扩大的能力,是体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动作的幅度大,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好,锻炼的效果会更好,损伤的可能性也小,动中还能生美。
太极柔力球和球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的时间延长,距离加大,双足相对固定时的接、抛动作,必然要做成弧形,或摆或转,加大肢体运动的幅度,身体重心随之升降。高难动作时则花样百出,变幻莫测,体态优美。这样,上肢的肘、肩关节,下肢的髋、膝关节,脊椎关节及附近的肌肉、肌腱、韧带都会得到牵拉性训练,加大伸展性,加强柔韧性,身体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会相应提高,而这正是中老年健身锻炼所需要的。
太极柔力球适合中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组织及器官老化,不适合较为激烈的体力竞争和重负荷,以及憋气,撞击等剧烈运动。而太极柔力球寓健身于轻松快乐之中,既是老年人的兴趣所至,又在无形中增强了体质。
众人相聚,切磋球艺,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产生比赛和竞争。没有比赛和竞争的体育项目,不会激起参与者的兴趣和迎合市场的需求,难以坚持和传播。太极柔力球在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比赛规则。比赛的形式可大致分为套路比赛和竞技比赛两种。
太极柔力球的打法,有共同的规律:“柔”是动作的灵魂,以柔克刚;“圆”是动作的核心,摆动画圆;“退”是前提,以先退后进;“整”就是整个动作要完整,连贯、流畅。
太极柔力球的套路比赛,吸取了体操的特点,有表演的性质。在比赛中,规定了“迎”“引”“抛”等必须的动作。此外,还可以有套路附加的自选动作,比如摆翻转体,前后绕环,头顶平旋等,尽可展现个人的才能和绝技。可单人表演,双人表演,多人表演。动作要求完整,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如果出现挑,推,弹的动作,要扣0.5分,出现停,即球落地,则扣1分。如果比赛中出现平托,则视为犯规;平托又叫第二动作,是运动员最容易犯的错误。
柔力球借鉴了羽毛球的比赛方法:可分单打,双打,多人打几种。基本动作仍是“柔”“圆”“退”“整”。比赛规则和扣分标准也大致相同。但最重要的是,以球落入对方的场地为赢,以掉入自己的场地为输。
太极柔力球具有民俗体育的性质,以健身和娱乐为目的,以比赛为手段,重在参与。由于产生的时间还不长,其动作,打法和比赛规则,都有待于进一步总结,提高和完善。
在工体北门有一群太极柔力球的爱好者,他们每天都要打上一两个钟头。“我练了三个月,鸭梨肚没了。”退休以前的康师傅是保管员,体重210斤。三个月的太极柔力球后,体重下降到170斤。如今,他的动作又灵活又轻快。只见他一边笑一边撩起了上衣:“你瞧肚子又平又软。”
“我的肩周炎也好了。”说话的是某杂志社的编辑,吴先生。“太极柔力球不受场地限制,一球一拍足矣。其实,不止肩周炎,对于颈椎病,中风后遗症等,凡是需要体疗的慢性病,都有很好的效果。你瞧那边的刘大姐,哪像得过脑血栓的人。”
他说的刘大姐,是某中学教师。三年前患脑中风,由于每天坚持一二个钟头的太极柔力球,现在已完全康复。听说明年还要参加舞蹈比赛呢。刘大姐高兴地说:“咱们的太极柔力球,已经传到国外去了。今年下半年有一个国际比赛,就在咱们北京石景山,可别忘了报名呀!”
中国体育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