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其它武术] 我国武术发展史

[复制链接]
ldsygthd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7-1 11:43:5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中部发现约公元前6000年至史前5000年早期新石器;诸如石刀、石斧、石镰、石铲等。   
浙江省余姚地区河姆渡村发现该时期的木器。其中有:矛、镞等。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发现公元前4800年至4300年母系氏族公社工具:诸如骨制镞、矛、鱼叉等。   

传说时代   
伏羲氏,制作“八卦图”(石刻)。   
共工氏,与姬姓部落发生部落战争。   
蚩尤以“金”作兵器与敌相搏。蚩尤勇猛,常“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另角抵则为两人徒手搏斗,后又发展为中国式“摔跤”及日本“相扑”等。   
黄帝别号轩辕氏。曾在涿鹿领兵攻杀九黎族首领蚩尤。后又在阪泉打败炎帝统率之部落。   
舜、禹二帝曾大伐九黎三苗并“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先秦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有穷氏(即现今之山东省平原县一带)部落首领后羿善射,被尊为“神射手”。   
帝予(少康子)其人曾发明甲和矛。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   
(民国期间,曾在殷墟发掘出青铜武器,有戈、钺、矛、矢镞)   
商代末年铸有铜剑。   
周代铸成铜戟与铜戈。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西周时代,盛行射术并成立射社。其中礼射最为出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周武王时代制成“象舞”、“大武舞”等。舞者手持干戈,以对击之法与音乐相配合,故称“用兵时利代之舞”。   


约公元前770——前221年   
越女尤善用剑。其次则为理石公、袁公等。   
赵文王嗜好与部下斗剑并常招募当朝勇士入宫,故有“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之称。   
首次出现《越女论剑》(摘自《庄子?说剑》)等中国传统武术理论著作。   
赵武灵王极力倡导“胡服骑射”。
   
秦、汉、三国时代   
徒手搏斗,后又发展为中国式“摔跤”及日本“相扑”等。   
黄帝别号轩辕氏。曾在涿鹿领兵攻杀九黎族首领蚩尤。后又在阪泉打败炎帝统率之部落。   
舜、禹二帝曾大伐九黎三苗并“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先秦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有穷氏(即现今之山东省平原县一带)部落首领后羿善射,被尊为“神射手”。   
帝予(少康子)其人曾发明甲和矛。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   
(民国期间,曾在殷墟发掘出青铜武器,有戈、钺、矛、矢镞)   
商代末年铸有铜剑。   
周代铸成铜戟与铜戈。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西周时代,盛行射术并成立射社。其中礼射最为出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周武王时代制成“象舞”、“大武舞”等。舞者手持干戈,以对击之法与音乐相配合,故称“用兵时利代之舞”。   

约公元前770——前221年   
越女尤善用剑。其次则为理石公、袁公等。   
赵文王嗜好与部下斗剑并常招募当朝勇士入宫,故有“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之称。   
首次出现《越女论剑》(摘自《庄子-说剑》)等中国传统武术理论著作。   
赵武灵王极力倡导“胡服骑射”。   

秦(前221——206)   
下令汇集全国民间兵器;并铸为钟鼎等。   
罢工讲武宣扬“角抵”。   
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于甘泉宫行“角抵”之戏。   
“手搏”成为一种有裁判的比赛。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公元前108年春,京师举行“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   
《汉书·艺文志》辑有兵技巧十三家,其中《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甘延寿首次采用“手博”之术考取宫廷武士。   

三国(公元220——265年)   
出现“武艺”一词。《三国志-刘封传》中载有刘封“武艺气力过人”之文字。   
邓展善拳法及刀剑,能空手入“白刃”   
魏文帝曹丕与邓展,以甘蔗为仗,较技。   

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晋(公元317——420年)   
首次出现两武士相互抓握对家腰带进行搏斗的中国式“大相扑”。   
吴末帝孙皓在宫廷内首次举行女子“相扑”大赛并以此作为消遣。

当朝射箭名手刘曜,以一箭发出洞穿寸余厚铁板,而被御批为“神射手”。     

当朝武艺大家,内外功与特绝技俱炼之。故出现击石破碎之羊侃、越屋逾墙之刘康,跳高五六尺之周文育,日行三百里且距跃三丈之黄法。  
西域地区流行“角抵”并名曰“校力”。  
祖逖“闻鸡起舞”习练武艺,终成名将。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首次出现“武术”一词。南朝宋延年《皇太子释奠会》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公元495年,“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下建立。  
公元550年,最早的枪法密谱——《马槊谱》由梁简文帝著成。  
当朝武术大家王敬则善“手搏”。  
北齐接待梁朝武士多人,并举行比武大会(含“驰射”、“拉硬弓”等)。  

隋(公元581——618年)  
公元610年,钦定“角抵”大会在端门街隆重举行。而民间则以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及七月十五“中元节”为“角抵”比赛期。  
钦定“等级佩剑制度”即帝王佩带玉器剑、金装剑,臣相则配银装剑等。  

唐(公元618——907年)  
公元618年,少林寺和尚助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乱。  
太宗时尉迟敬德善“空手夺槊”。与元吉较技,三夺其槊。  
公元643年,太子与元昌,各统一队,进行被氇甲、操竹槊、大呼交战的娱乐。  
公元657年,唐高宗从各地召募民间武术家。  
公元702年,皇帝诏曰“天下诸州宣教武艺”。  
公元703年,皇帝诏曰“天下诸州宣教武艺”。  
当朝以奖赏与称号鼓励军士习武并颁有“猛殷士”、“矫捷士”、“伎术士”等称号。  
公元767年,著名大诗人杜甫写成《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一诗。  
公元850年左右,阙名著有《剑侠传》。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  
公元923年,庄宗召见“角抵”名手李存贤并封其为“大将军”。  
当朝出现精通“角抵”与“拳法”之武术大家,诸如:李青州、王愚子、谢建、姚佶耳、李长子、石拳能等。  


宋、元、辽时代  

宋《公元960——1127》  
调露子著有《角力记》。  
宋神宗时首创“保甲法”,并强调民间练武。另在武成庙侧建有“武学堂”。  
公元1044年,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  
时有民间武术大家李全擅长枪法,圈内称其为“李铁枪”。其妻杨氏精“梨花枪”,号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全国各地先后出现“弓箭社”、“锦标社”、“英略社”等演武做功组织。  
当朝许多表演场所中,首次出现身怀各种武技的跑江湖卖艺之人,其中有擅长“角抵”、“相扑”、“拳法”、“器械”等技法演示者。  
北宋时期,每年十月十日“天宁节”,皇帝大宴之际必有宫廷禁军或御前带刀侍卫演示各种武艺精华。  
日本刀术法技法首次流入中国。  
军中将领关胜、米信等以善大刀著称。  
首次出现“十八般武艺”的之名称。  
南宋时期,钦定御前带刀侍卫选出120名膂力过人者,组成“相扑营”(别称“内等子”),专供官廷庙会与节日表演所用。  

元(公元1271——1368年)  
当朝武艺大家王英善用刀术,圈内称其为“刀王”。  
当朝武艺大家邓弼善始双剑,圈内称其为“剑王”。  
公元1356年,红巾军起主并攻入嵩山少林寺。众寺僧逃往山东避难。  
当朝首次出现武术与戏剧交融而成之“武戏”,诸如“李逵负荆”、“关大王单刀会”、“单鞭夺槊”、“三战吕布”等。  

明代  
公元1374年(洪武七年)  
陈卜一家由山西迁至河南温县,改住地名“陈家沟”。其九世孙陈王廷继承家学并创陈氏拳械体系。
  
公元1602年(万历三十年)  
姬际可生于山西蒲洲,后创“心意六合拳”。  

嘉靖年间,少林寺僧月空受当朝都督万表檄书,率僧徒三十余人从军抗倭。  
首次出现“内家”武当派与“外家”少林派之武术派别。  
明代流传的拳法有: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吕红八下、锦张乔石新技术开发区、巴子拳等。  
山东李半天以擅跌法著名。

【转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