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八段锦] 真本岳飞八段锦(金倜盦)

[复制链接]
鐵冰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2-4 11:14:4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本岳飞八段锦(金倜盦)
强身不死之道岳飞八段锦之法。创自岳武穆。盛传于北方。实为强健身体。锻炼筋骨之良法。与易筋经有异曲同工之妙。予之得授其法也。犹在幼时。佣叟归姓者能技击。以予之体弱多病也。请于予祖父。愿以八段锦之法相授。时重文轻武之见犹深。祖父心颇不然。而姑命试习之。一年而效乃大着。饮食骤增。身体大健。乃信其术之验。益勤习之。从此不复如前之孱弱多病矣。后于坊间购得八段锦小册子一本。归而演之。法乃大异。其动作竟如柔枝嫩叶。弱不禁风者。且丝毫无着力之处。竟如今日小学校中所授之柔輭体操。于是始知坊本乃东撷其萝。西挽其葛。拉杂凑合而成。借以欺人。借以渔利而已。若或询以授此者。则彼必曰。派有南北。拳有短长。子之所能。非可过人。而强人同于子也。此不通之论也。夫岳武穆为北人。八段锦为岳武穆所创。则其为北派无疑。何从而南北哉。于此亦可见坊间俗本之误人矣。兹特将昔者归叟授予之原钞本。加以按语。刊行于世。一以正坊本之误。一以使学武者得此眞本。庶可收其实益。不至走入迷途。空费光阴也。八段锦与易筋经。虽完全不同。然功效则相等。若能并习之。则获益当不止于却病健饭而已也。倜庵识于海上寄庐

眞本岳飞八段锦

△第一段拔地擎天理三焦

第一势

先将两足分开。
相离一大步。膝屈身下沉作坐马势。两手握拳。直垂于后。式如第一图。此为起手前之势。然后两拳松开成掌。后屈肘从前面向上提起。手掌向下。指尖相对。举至齐眉。式如第二图。更运足全力于腕臂。两掌向下缓缓用力捺下。两膝挺直。身卽乘势下压。以两掌及地为度。头顶向前。左右两手。指尖相向。两足跟不宜上提。气须凝固。呼吸宜轻缓。因胸腹紧压。内部受逼故也。式如第三图。






















第二势

双掌下捺及地时。卽屈指紧紧握拳。拇指第二节。与余四指之第一节相扣。上身卽缓缓收起。复坐马势。两臂用力挺直于前。拳宜紧紧如握重物。式如第四图。

然后更屈肘两拳向上缓缓提起。须用十分气力。提至齐胁为度。式如第五图。

第三势

两拳提至胁际时。卽撒拳成掌。掌心向下。指尖相向。然后用力将肘下扎。小臂及腕掌。由外向内翻起。至掌心翻至向上时。用足全力。将两掌向上徐徐托起。如托千斤重闸。至臂直为度。两手上托时。头向后仰。目视指尖。式如第六图。

托一炊时。手从左右落下。复第一图势

倜按
此段三盘俱至。为淸三焦郁热之法。两手下按。上身俯压。此属下盘。两拳上提。齐胁而止。此属中盘。翻掌上托。如举泰山。此属上盘。上中下三盘。合上中下三焦也。坊本有但以两掌举头上。向上微伸者。中下两盘。皆不顾及。祗见其谬妄耳。学者宜审思明辨之。

△第二段开弓势须如射雕

第一势

亦作坐马势如第一图。

两拳上提。右拳置左肩下。肘屈当胸而平于肩。拳背向前。拳口向上。左肘微屈向后。左拳斜举肩尖前。与右拳相对。亦拳背向外。拳口向上。上身略偏于左。头因之。目直视双拳。式如第七图。

然后左手向外托出。右手向右猛拉。右肘力向后逼。至左臂挺直。右拳至右肩前。高与肩齐为度。此时上身仍向前。而头转于左。目视左拳。式如第八图。

至左臂挺直。右臂拉足。后一呼吸后。头卽缓缓向右旋去。式如第九图。然旋卽收回复第八图势。

更隔一呼吸时。手落下复第一图势。

第二势

与第一势相同。但左右易位行之耳。左拳置右肩下。肘屈当胸而平于肩。右肘微屈向后。右拳斜举肩尖前。与左拳对相。

然后右拳外托。左拳内引。头先偏右。

更向左一旋视。缓缓旋回。余与第一势完全相同。图可参看。

倜按
开弓之势。古有一手托泰山。一手抱婴孩之训。此段虽非眞执弓抉射。亦宜体会其意而行。庶名实之相符。故外托之手。宜用十二分力量。缓缓伸出。如执弓背。后拉之手。宜拳肘肩三部相平作抱物状。如引弓弦。外托之拳。宜略向上斜。惟臂须直。符射雕意也。头旋视后方者。察引弦之手。果相平否也。坊本外托之手。有以指掌行之者。殊不合开弓之势。徒见其拙耳。

△第三段调理脾胃手单托

第一势

初亦作坐马势如第一图。

两拳上提。右拳及腰而止。拳口向外。掌心向上。近小指处。紧贴腰部。左拳高与肩平。而伸出于右肩之外约半尺处。拳口向上。掌心向外。上身遍右。目视左拳。式如第十图。

然后贴身下压。两腿挺直。左拳斜垂于右足尖外二三寸处。式如第十一图。

更将左拳从下向左宕转。齐下半身画一半大圜。上身亦因之扭绕至左方。徐徐升起。至直立时。上身向正左。左拳变掌屈置左肩前。掌心向外。指尖向上。右拳亦变掌置腰间。翻掌向下。指尖向前。式如第十二图。

更将左掌用力缓缓向上托。右掌用力缓缓向下捺。以臂直为度。式如第十三图。

第二势

与第一势相同。惟左右易位行之耳。先左拳仰置腰间。右拳举至左肩外。身偏于右。
然后贴身下压。
右拳向右拖转。画一下半身半大圜。上身缓缓升起。偏向右方。右掌屈右肩前。左掌置左腰下。
更将右掌用力缓缓上托。左掌向下用力缓缓下按。臂直为度。参看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各图。

倜按

此段乃淸理脾胃垢热之法。故必将上体俯仰旋转。使胸廓开展。脾胃翕张。而获调和之益。俯身向下时。两膝宜直。至蓄掌待发时。左掌在上。则身偏于左。略向下倾。目视指尖。至两臂举直时。身直。头略向后仰。目视手背。两臂皆斜直。左行则左膝微向前屈。右行则右膝微向前屈。惟在后之腿宜伸直。坊本有以两手交替上托。而直立之者。似与调理脾胃。未尽合也。

△第四段欲治劳伤向后瞧

第一势

亦先作坐马势。两手握拳。
提至胸次。折肘翻拳上向。交叉成十字形。拳口向上。左拳在外。右拳在内。式如第十四图。

然后将两腿缓缓直立。上身拗向左面。两拳撒开。两臂外分。右掌向上托。左掌向下捺。头旋转向后。与左肩平。不宜倾侧。目向后下视。以能见右踵为止。式如第十五图。

第二势

与第一势图相同。惟方位互易耳。两拳交胸时。右拳在外。左拳在内。
身向右拗。左掌上托。右掌下捺。头亦右旋。以目能自视左足跟为止。参看第十四第十五两图。

倜按
五劳七伤。患在肾部。故此段当重于腰。拗身转腰。卽所以使腰肾伸舒收缩。而调理其内部也。目后顾自视其踵者。所以淸相火。去邪浊也。左右互行。使无偏倚之弊。而均其力也。行此段者。为时宜稍长。着力练之。必获奇效。如初学者每以时久为苦。则可逐渐加长。亦不必过事勉强。以致疲乏。反失其效。宜愼之。

△第五段固握定睛增齐力

第一势

亦作坐马势。两手握拳。
上提齐腰而止。拳背向下。拳口向外。近小指处。紧贴腰间。肘突于后。宜紧合。不能向两旁澎出。头略上昻。两眦须睁至极度。目睛突出前视。须如金刚努目。然后将双拳用十二分力量。紧紧固握。两肘极力向后挫。须后引至不能再向后时为止。

如是运力约四十九呼吸时。松拳下眦复第一图势。惟行时能延长则更妙。初学如力不能支。卽不及四十九呼吸。亦可逐渐增长。式如第十六图。

倜按
此段完全练两臂及腿足之力。行时宜用十二分气力。且须鎭定下盘。使全身不至动摇。目怒视如临大敌者。所以凝神摄气。固全身也。行时呼吸宜照常。不宜拼气。否则行功未毕。而喘息因之。则气散而神亦耗矣。于此而欲求获其益。不待智者而知其决不能也。切宜愼之。

△第六段攀趾摇摆实肾腰

第一势

亦作坐马势。先将两手握拳。
上提至胁际。上身卽因之上升。两腿卽直立。然后贴身下压。两拳变掌。亦随之下按。至上身平置为止。式略如第三图。惟彼以两掌下按。此则两手攀住足尖。为稍异耳。更将头向左摇。臀尾卽亦向右摆动。式如第十七图。

第二势

与第一势相同。惟左右互易方位耳。待头摇臀左摆至极度时。卽摇头向右。摆臀至右方极度处。更向左行之。图参看。左右各行二十四次。然后复原势。

倜按
此段实为练腰肾无上妙法。夫摇摆者。摇其头。摆其尾也。摇头摆尾。走兽类善为之。而其筋骨。实较人为强。良亦有故。今俯身攀足。所以象兽形也。如是则全身之筋络血脉。皆紧张之极。然后更摇其头而摆其尾。则开展舒适。自得其益。且头尾向左。而腰肾之部。必突向右。头尾向右。腰肾必突向左。左右交互行之。使无偏倚之病。故曰此练肾腰之无上法也。

△第七段搬足矗立去心火

第一势

全身直立。两足紧并。双掌垂股际。两腿须用足全力。务使下盘坚实。切忌动摇。然后将左足缓缓向上举起。两手卽从左右向前挽去。攀住左足。此时右足单足着力。左足前举。膝微屈。小腿平直。两臂直举于前。握住足趾。用力向内扳。而足则须用力向外蹬。式如第十八图。

第二势

如上式举约十二呼吸时。两手撒开。与腿皆缓缓放下。然后右足前举。两手紧攀。左足单足矗立。第一势相同。


及举至十二呼吸后。更缓缓放下。如是左右交替行之。各行十二次而止。行时呼吸宜如常。图参看。

倜按
此段较以上六段为难。盖一足矗立。非具有极大力量。实不易稳固。足上举宜缓。下落宜轻。上身最忌俯仰倾侧。足矗立。正所以鎭其中。持其平。人得中平之道。则心火自去矣。心火旣去。则百病不生。一切邪魔自远。故心平气和。为养生之要诀。行时宜徐缓。若急骤行之。则非但足跟容易摇动。且神不能凝。气不能聚。决不能收其功效也。习者宜注意之。

△第八段俯仰七顚百病消

第一势

亦作坐马势。
拳变掌。上抬置肾际。掌心向上。手指相对。式如第十九图。

然后将双掌齐心向外推出。以臂直为止。此时须将掌心翻向外方。而双掌推出时。两踵卽离地上举。足尖着地。上身亦乘势向前略俯。式如第二十图。

第二势

后两臂推直后。略一顿挫。卽反掌向内。屈指握拳。猛力向内拉引。两踵着地。使足尖上翘。上身卽略后仰至正平而止。此时两手紧紧握拳置胸旁。两肘紧合。用力向后挫。至极度而止。如是一俯一仰为一顚。共行七顚而止。式如第二十一图。

倜按
八段之中。惟此段最难。而功效亦最巨。行时全身各部。莫不受震撼。血脉筋络内脏等部。乃得因之而调和。故可消百病也。其难处全在于第二势猛力拉引。身又仰后。又须以足跟着地。足尖上翘。若气充力聚。于此一拉引。鲜有不倾跌者。学者于行此段时。千万提心为要。
来自群组: 談詩論武

精彩评论1

鐵冰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2-4 11:16:06
缺圖有空補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