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拍打功二十式
拍打功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在医疗保健及抢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抢救时常使用的心肺复苏术就是拍打功的一种。民间有句谚语说得好:“拍打气畅,气长命长”,这就说明透过拍打,可以让身体的气血运行更加顺畅。
拍打二十式
现代人病痛多,拍打疗法不但直接、简单,而且有效。以拍打疗法为基础,结合中西医理论,发展出来的“长命拍式”,是一种健康疗法。每一招、每一式都有依据。全套共约18分钟,但每天基本只要2~3分钟,就能常保健康。
一、抖着去淤回春功
动作详解
全身放松,以腰为中心发力带动身体,整体从上到下抖动(图1)
抖动时注意全身放松,抖动的方式要有规律,由慢而快、由快而慢,如此反复,才能达到养生效果。
二、扭腰转臀冲任督
动作详解
全身放松,以腰为中心 带动全身,左右扭转,同时双手左右摆动。
摆动时,双手交叉以手掌拍击肚脐、小腹,后手背拍击命门。
动作由小渐大,身体顺势下蹲,并保持上身正直,前手大鱼际过肩拍击水分及对侧风门、肺俞;后手仍然以手背拍击命门(图2)。
三、叩头醒脑
动作详解
全身放松,让双手掌心相对,五指弯曲,如捧球状放在头的两侧(图3)。
由前额向头两侧相对叩击,顺序经前额、 偏头、耳上至后脑,反复数次,身体健康的青年人可加强力度(图4)
四、脾胆贯穿
动作详解
以右手鱼际轻击左肩井,同时左手掌心贴放肚脐丹田处(图5)。
以左手鱼际轻击右肩井,右手掌心则贴放肚脐丹田处(图6)
五、九指神功关井穴
动作详解
双手互搓,以双手感觉发热为宜(图7)。
双手轻拍掌,脚趾用力抓地(图8)。
双手手指弯曲,以指尖、掌根互相叩击。
双手掌心向上,如捧莲花状,将腕部大陵穴相互叩击(图9)。
双手掌心向下,虎口张开,然后左右交叉、相互撞击(图10)。
左右手其余四指张开交叉互相撞击。
翻掌以双手腕背上下叩击(图11)。
双手掌心向上,以小指侧手刀互击(图12)。
双手翻转,让掌心向下,让大拇指与食指捏成鸭嘴状,其余三指自然并拢,然后互相叩击双手合谷。
六、开天鸣鼓
动作详解
五指自然伸直,手肘微下沉,指尖朝上,以双掌相对拍击脸部(图13)。
由面部缓缓拍向两侧,经面颊、耳朵,再至耳后(图14、图15)。
双掌过耳后,慢慢转掌、抬肘,指尖相对,拍击后头枕骨,再经头枕骨顺 势而下拍击至肩部,反复数次(图16)。
七、大椎关通
动作详解
举起左手,五指弯曲,以全掌拍打颈椎,同时右手掌自胸部下移至肚脐丹田处(图17)。
换手操作,右手五指弯曲,以手掌拍打颈椎,同时左手掌自胸部下移至肚脐丹田处(图18)。
八、行气活血心肺功
动作详解
以左手掌根轻捶右肩下胸窝云门、中府两穴,同时右手掌心贴放在肚胳丹田处(图19)。
换手操作,以右手掌根轻捶左肩下胸窝云门、中府穴,左手掌心贴放在肚脐丹田处(图20)。
九、运气化血三阳功
动作详解
右手平肩前伸,掌心翻向下,左手握空拳,由右手掌背轻捶至肩颈处,反复数次(图21、图22)。
换手操作,左手平肩前伸,掌心向下,右手握空拳,由左手掌背向肩颈处轻捶,反复数次(图23、图24)。
十、舒筋活洛三阴功
动作详解
左手平肩前伸,掌心向上,右手握空拳,由肩颈轻捶至指尖,反复数次(图25、图26)。
换手操作,右手平肩前伸,掌心翻向上,左手握空拳,由肩内向指尖轻捶,反复数次(图27、图28)。
十一、前八封转小乾坤
动作详解
双手握空拳轻捶胸部(图29)。
左右手环形如八卦状正反运转(图30)。
十二、大乾坤上下齐功
动作详解
双手握空拳。
由胸部捶击至下腹。双手拳分左右上下在胸、腹部如八卦状运转捶击(图31、图32)。
十三、泌尿生殖荐尾功
动作详解
上身向前俯、弓腰、抬头。
双手握拳以手背部持续捶击腰部,并扩及荐尾部。
十四、腰肾命门先天功
动作详解
双手握空举,以拳背轻捶双腰部。
双手左右移动交互捶击命门(图33、图34)。
十五、强腿筋骨足三阳
动作详解
上身微向前俯、弓腰、头下垂,然后用双手掌心拍击臀部上方(图35)。
顺着大腿后、外侧拍击至脚后跟、踩部,如此上下反复数次(图36、图37)。
十六、充盈骨髓足三阴
动作详解
用掌拍击,由脚踝内侧开始,并顺势而上(图38)。
双掌经膝、股内侧至小腹,如此上下反复数次(图39)。
十七、延寿功
动作详解
身体自然站直,全身放松,双手握空拳,同时捶击肚脐小腹处(图40)。
捶击力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反复数次。
十八、强心功
动作详解
双手握空拳自小腹向上捶击。
顺序经膈上胸,双手并在胸部正反交互如八卦状运转捶击,胸部为脏腑要地,不宜用力过大(图41)。
十九、阴阳合乾坤转
动作详解
双手握空拳,自上往下捶击至小腹,再由下往上捶击至胸部,如此反复数次(图42)。
双手分开,自上到下捶击小腹及胸部,同时左右交互上下如八卦状捶击(图43)。
结束捶击,同时用丹田发出“嘿、嘿”两声(图44)。
二十、天人合一长命功
动作详解
轻搓双手,咽津一口(图45、图46)。
指尖朝上,掌心相对,距离10~15厘米,置放膻中前约10厘米处,感应静磁场,站约1~3分钟(图47)。
以上資資料僅供參考来自群组: 劍膽琴心及談詩論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