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还少林寺一个清白
钱大梁和释永信
【文汇网讯】「中国武术发源地少林寺正陷入史上最大危机。」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释正义」举报一事,也被海外一些媒体持续报道,并放大成整个少林寺的最大危机。有关释永信未能如期赴泰国参加交流活动的消息和猜测也成了2日中国因特网上的一个热点。「天下称第一,是禅不是拳」。少林寺能喊出「天下第一」,除了1500年的历史,还有各国媒体经常提到的设在海外的40多个少林文化中心或分支机构。在西方人看来,这些机构正在弘扬中国的软实力,而且「宣扬精神健康」的少林机构越来越受欢迎。近日,接受《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采访的一些活跃在海外的「少林人」也呼吁,希望国内有关部门尽快查清事实真相。
「还少林寺一个清白」
据泰国「头条新闻」8月2日消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未能随团抵达曼谷,参加原定的交流活动。但有报道说,活动开幕式上读了释永信的贺信。对国内有媒体称「释永信没去泰国、正在少林寺内接受宗教局调查」,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大梁通过环球网表示否认,称「该报道失实,严重误导读者」,并晒出释永信在方丈室、藏经阁接待客人的图片。
采取法律手段解决当前的风波,在释永信看来「是唯一的方法」。释永信近日表示:「这样能以正视听,还少林寺一个清白,还佛教界一个清白,我个人还无所谓。」他说:「我个人真正有问题的话,不用通过网络这种贴大字报的形式,可直接到有关部门。」释永信还表示,少林寺的网站每年都被人攻击、瘫痪好几次。
泰国之行只是少林寺及释永信今年对外交流的一站。据了解,少林寺僧人每年约有400人次到世界各地出访。释永信说,他每年都要多次出境,有的是几年前或一年前就安排的,也有几个月前安排的,但临时突然出境的情况很少。少林寺也想为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出力,计划把少林的禅、武、医、艺等文化做成一台能交流、体验和学习的综合性项目,到世界各地做一些交互。
谈及释永信在国内陷入风波时,海外一些与少林寺有各种联系的机构同样十分关注。《环球时报》记者7月底在采访纽约「少林武术中心」的果林大师和超海大师时,两人均表示「不相信这是真的,这是对师傅怀恨在心的人在进行诽谤」。据果林大师介绍,加利福尼亚州州议会已将每年3月21日定为「少林日」,美东地区也在全力推动,力争设立自己的「少林日」。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希望有关部门查清事实真相。
「中国武术发源地少林寺正陷入史上最大危机」。近日,韩国MBC电视台把释永信卷入的风波冠以少林寺寺史「之最」。在韩国,很多人都看过与少林寺有关的影视剧,并对中国武术和中国文化生成了兴趣。不少韩国旅行社的「中国行套餐」中,少林寺都是不可或缺的项目。2014年11月,中国原创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在韩国演出,韩国前总统金泳三特致信祝贺,并回忆起他2000年参观少林寺的情况。
「少林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像韩国电视台这样关注少林寺的世界媒体不胜枚举。《西班牙》等国媒体前几年也转载过有关少林寺方丈有私生子之类的传闻。但平时,有关少林文化和少林在海外影响的报道也很多。少林寺被海外舆论持续关注,离不开与少林寺有各种联系的分支机构。「练功夫摆脱日常生活烦忧。」奥地利《标准报》7月9日以此为题,报道离维也纳一家难民中心不远的「奥地利少林寺」。文章说,几个星期前,少林寺为难民提供功夫课程,讲解佛教理念。训练开始时,难民都会相互说「阿弥陀佛」,即使天气酷热,他们也练得很努力,因为这些课程让他们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平衡」。
德国少林寺坐落于柏林联邦大道215号。这座古香古色的中式建筑中,《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看到供奉的观音菩萨像、中国书画,还有身着练功服的洋弟子和中国武僧。来自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斯温学过12年功夫,他对记者表示,这座少林寺本世纪初刚成立时,德国出现了一股少林文化热,现在这股热没过去那么强了,「少林秀」也少了。不过,在他和其他欧洲习武者眼中,少林寺很纯粹,就是一个传播中国武术和佛教文化的地方。
德国少林寺据称是少林寺在海外的最大「分号」,成立14年来也经历了一番风雨。一开始该寺设有少林功夫、禅学和中国医学,但「少林寺中国医学中心」因拿不到德国有关部门发的中医工作许可而关门。2005年,因经营理念差异,德国方面突然撤资。德国投资者希望寺院能广收门徒增加收入,而少林寺方面的初衷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武术。德国少林寺的招牌2004年曾改成「少林文化中心」,不过记者看到当前其网页上又改回「少林寺」。德国少林寺的住持曾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该寺不接受国内少林寺的资助,日常经营收支相抵,收入途径就是通过设立德国少林寺公益有限公司,教授德国人学佛法、功夫。
少林寺的对外交往还加深了中国佛教与国际宗教界的交流。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很多缅甸人只看过刘德华主演的电影《新少林寺》,而且认为和尚不应打打杀杀,因为信小乘佛教的缅甸僧人没有练武的习俗。但这不影响缅甸宗教界与少林寺的交流。去年6月,缅甸宗教部代表团参访少林寺,并与释永信法师友好交谈。2013年9月,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在会见随同中国宗教代表团来莫斯科参加「红场钟楼」文化节的释永信时,连声称赞「东方武术大师有特有的智慧与情操」。去年10月,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70人到英国出席「第三届(欧洲)少林文化节」,与英国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不同宗教和派别的人士多次交流,共同传扬世界和平的理念。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大主教说,「希望这样的交流方式能在全球复制」。
在释永信看来,「少林寺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文化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亮点,一张名片」。他认为,这种文化体验性比较强,可以植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追求健康和幸福,甚至不需要语言(交流),就能从少林文化中受益。」释永信说:「少林文化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体验的文化,不受宗教、政治、国家的影响和限制,可以出去交流、交互,交到很多朋友。」据了解,现在少林寺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有交流和交互。到少林寺学习、体验的境外弟子每年在2000人左右。
美国作家贾斯汀·伯格曼2013年6月曾以「功夫和软实力:中国政府为何不能利用颇为流行的传统武术」为题撰文称,有着1500年历史的少林寺直到近年来才借助武打影片和大众旅游引起全球关注,少林寺也不再为保护其修行方式而大门紧闭。如今,在全世界已有40多家少林文化中心,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武术和禅修课堂。在某些方面,这些机构与孔子学院发挥着同样的作用──通过文化和语言弘扬中国的软实力,而且宣扬精神健康的少林文化中心越来越受欢迎。但伯格曼也提到:「尽管如此,有人还是担心少林寺变得过于商业化,并与其核心价值渐行渐远。」
「少林方丈不应身兼两职」
少林寺的「商业化」是西方媒体最关注的话题。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8日报道称,少林寺已转化为一个重要的功夫「品牌」,但其「具有侵略性」的商业化却有悖于佛教根基。文章说,许多中国人认为,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释永信的生活方式过于奢华。印度报业托拉斯称,作为中国最早拥有MBA(工商学管理硕士)学位的和尚之一,释永信被媒体称为「CEO和尚」,由于使少林寺「过度」商业化并向全球扩张,他总是处于争议中。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月29日报道称,从释永信在1999年成为方丈以来,争议就从未远离过他。在人们看来,熟谙政治且对媒体友好的释永信经常手持iPhone手机周游世界,忙着与英国女王、苹果公司CEO等政要名流交谈。文章说,释永信最受外界诟病的是一味宣扬少林品牌,并将其转化为一项庞大的商业。在今年初回应有关少林寺斥资在澳大利亚建分寺的质疑时,释永信曾对中国媒体表示:「中国人可以引进迪斯尼,为什么国外就不能引进少林寺?文化走出去是件很体面的事。」
对于外界有关少林寺过度商业化的议论,少林寺有不同的看法。释永信认为,虽然少林寺的知名度很大,但少林寺的收入、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在全国(宗教场所中)排不到前一百名。少林寺占地面积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因公共空间占去大半,僧人真正生活的空间很小。少林寺每年接待300多万香客、游客,有十多万来自境外。释永信希望,少林寺的财产归为国有,这样都更有利于保护,有利于传承。释永信说:「寺产归国家所有,僧人负责管理和使用,我认为这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有利的。」
德国柏林中国问题专家夫罗里扬·卢佩告诉《环球时报》,「所谓的少林寺过度商业化有些被夸大。实际上,少林寺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商业项目,作为经济品牌,并不意味着会破坏习武和修禅的根本。」卢佩说,实际上,西方的许多教堂也在办实体,比如房地产、出版社、学校等。不过,少林寺的一些商业行为应该有独立的CEO来经营,而不是由方丈出面。卢佩说:「少林寺的方丈是精神领袖,如果身兼两职,那么他就很难再在精神领域扮演纯粹的角色。」
卢佩给摸索着走出去的少林寺提出几点建议,也为中国的这张名片对外传播提供几个选择:一是打「少林文化中心」牌,综合性推广功夫、佛教、中医等;二是打「少林文化+商业投资」的牌,但这条路会有风险;三是突出「少林功夫牌」,这条路最好走,只突出其体育性,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
来自群组: 劍膽琴心及談詩論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