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太极史料] 李经梧先生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

[复制链接]
awagink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10 21:18:16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吕德和师兄引荐于李经梧(1912-1997)老师。后天忝列门墙;亲承教诲;得窥太极堂奥。1989年冬有一次去北戴河见老师(笔者当时生活工作于秦皇岛市),恩师取出《太极拳秘宗》嘱我抄录一份,并再三叮咛说:“你有文化(恩师十分尊重文化人),要认真研读,要多琢磨,太极道理尽在其中啊!”我一看是一本很旧的手抄本线装书;虽不破,但边角已毛边。恩师还要求抄完即送回,可见他对此书的珍重。我当时是用钢笔抄录的,月余后便将原书壁还。老师告知,这本秘谱是赵铁庵师爷珍藏的,临别郑重赠他,时约在1945年秋。我的抄本一直珍藏身边,偶尔取出翻阅。  2003年非典时期居家不出,笔者又以毛笔小楷重录一遍。适有文雅堂主人来访建议正式印行,我未允,他又提出用宣纸仿真印刷若干,我同意,于是加上朱丝栏原大印刷20册,分赠几位师兄同门及个别太极友人,今手头仅存两本。
  就我所知,老师此书很少示人,便是弟子学生也不是轻易得见。老师允我回去抄录,足见厚爱。在当时,有关秘本面市甚少,益见珍贵。尤觉可惜的是,恩师1997年5月2日归道山后,此旧本已不知去向。亦曾询问老师次子树峻师兄及长女美江师姐,均言不在手中。好在恩师命我手录一遍,得以存稿。冥冥之中,因缘甚妙。笔者虽不材,但少年嗜武好文,近年尤潜心于太极拳习研,偶笔之于文,当年师命或属偶然,而正缘此才使珍贵文献仍保存下来,以供世人研究。恩师所嘱望于笔者,复何敢辞!恩师辞世已十三载,旋又近清明节,笔者仅以此文纪念恩师。他日或师藏本又能拂尘面世,深期望焉。
  李经梧老师所藏《太极拳秘宗》系32开本大小,线装手订,深紫红色书皮,约一厘米厚,毛笔小楷,字迹端秀。尾页原跋文为:“民国癸酉重阳前七日;铁厂(音an)兄授以拳术并属抄此谱,遂不敢计字之工拙,敬录以呈。后学弟金宇宗缮本。”
  由此跋文看来,当年赵铁庵命金宇宗抄录了这本秘谱。但赵给金的底本是何人所藏已无从知晓。有一点是肯定的;金抄本是照底本抄录的“缮本”;应该是全貌,就如笔者当年抄录时一字不漏一样。因此,虽非原本,但其抄录皆忠实底本却是一致的。
  1993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曾摘录了部分《太极拳秘宗》内容。2007年当代中国出版社的《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也选录了部分《秘宗》内容,但均非全貌。
  在今天,所谓“秘笈”“秘谱”均已披露于世,已无秘可言。先有吴公藻1935年出版《太极拳讲义》,但未收入有关内容。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再版《吴家太极拳》(前书更此名)时增附杨班侯传吴全佑之“手抄秘本”,即李经梧师所藏本之泰半内容,名为《太极法说》(为论述之便,以后简称“吴本”),封面有吴鉴泉亲笔签名。扉页吴公藻记曰:“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方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一百多年。公藻在童年时即保存到如今。”  1985年上海书店又影印出版仍名《太极拳讲义》。此书所附《太极法说》算空白页计47页;相比于李经梧师所藏本(以后简称“李本”)缺少前边约三分之一内容。2005年香港杨氏太极拳创会会长马伟焕先生转赠我一本有杨振基、裴秀荣夫妇签名钤印的《杨澄甫式太极拳》(再订本)。此书由杨振基演述、严翰秀整理,200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初版于1993年)。在该书影印的“家传古典手抄太极拳老拳谱”后杨振基记述“手抄本太极拳老拳谱32解长期在我母亲处保存,1961年末我要去华北局教拳,母亲将此手抄本交与我,由于此本作为自己的内修本也就没有外传,今趁出书之机把它公布,让广大爱好太极拳者藉此有新的思索和提高太极拳理论水平,这是我所盼。”
  该书影印“老拳谱’为42页(以后简称“杨本”),其抄录内容与“吴本”完全相同(极个别字有别)。
  2008年,太极拳研究家路迪民先生由西安惠寄所著《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2008年3月人体版),其中在“经论谱”部分亦以“杨式太极拳老谱”收录“杨本”,加以标点和误字改正,并附影印原件,可惜字太小且印刷不清。路先生有篇关于“老谱”的《附考》,很有价值。他说:“《杨式太极拳老谱》,最早见于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其中载有老谱16篇,没有统一篇,且分布不集中。《大小太极拳解》在76页,《八门五步》等15篇在119-125页。在后来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又把该部分内容去掉了。” 此外,杨振锋先生所著《中国杨氏太极》(1997年8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李立群先生所著《吴式太极推手汇编》(2005年1月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等书也选入相关内容。杨著放在开首“杨式太极要论”部分仍称“太极拳老谱三十二解”,并标明“杨澄甫传”。而李著则作为“附录”选入,略加注释,并标题为“杨钰(班侯)传(杨澄甫、吴鉴泉收藏)《太极法说》(另名:杨班侯全体大用诀)”。
  上述杨家所藏与吴家所藏本内容几乎无异,只是个别字有讹误而已。
  此外,顾留馨先生在《太极拳研究》(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也选录“老谱”14条,注云:“此谱系沈家祯从杨澄甫处抄得,共有43篇论文,据云由其祖杨禄禅传下,何处得来不知。”
  还有就是吴图南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国术概论》以及后来的有关吴式的著作中(如《吴图南太极精髓》、《太极拳之研究》等),也多处涉及”太极拳源流与历史”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都在“李本”中所有。
  关于“程灵洗”、“许宣平”、“夫子李”等内容,零散见于前人著述中都明确地称为“宋氏家传源流支派论”;董英杰先生在《太极拳释义》(1997年香港版)中则改为“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而“李本”则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署名“宋远桥绪记”。这部分内容是“杨本”和“吴本”都没有的。
  “李本”实际上包括了”宋氏家传谱”与“杨式太极拳老谱”(吴家称”太极法说”)两部分内容。这是目前所知惟一的一本“两全本”。
  关于“吴本”来源,吴公藻先生明确记述是全佑得自杨班侯的端王府抄本。路迪民先生也考证:“杨家将此谱长期保密,说明吴家所藏,不是后来从杨澄甫处得到的”(见《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而且杨振基先生的记述也佐证了这一点。不过;“杨本”与“吴本”内容却无差别。
  据说吴图南先生早在清末时期(约1908-1909年间)就从一友人处得到了《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并自抄留一本,同时又抄两本分送乃师吴鉴泉和杨少侯,之后又给纪子修、许禹生各抄一份。此事见于(太极拳之研究)。
  该书是吴图南先生的弟子太极拳研究家于志均先生2008年赠送于我的。该书由吴图南讲解、马有清编著,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2005年出版,吴图南还与当时这些太极名家去访“宋氏源流”的传人宋书铭。所谓“宋氏”的始祖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安徽人氏宋远桥。
  而当时为袁世凯幕僚(相当于机要秘书)的宋书铭即自称是宋远桥的十七世孙。他精研易理;擅太极拳,拳式名三世七,因有37式故名。吴图南等人拿着从友人处所得书去访宋书铭,宋也出示了同样内容的书,但题为《宋远桥太极动源流支派论》,且吴鉴泉、纪子修.许禹生、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多与之推手而不敌(见许禹生弟子王新午1927年所著《太极拳法阐宗》)。据《宋远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所言及李师融.李永杰考证:“宋远桥既得许宣平‘三世七’之传,又得张三丰‘十三势’之传”(见《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6月版)。因此,《宋远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是一件珍贵的太极史料与研究文献。也就是说,“李本”在目前面世的同样版本中;它是相对来说内容最全面的一个手抄秘本。
  有必要对赵铁庵略作交代。赵铁庵是吴氏拳的第三代传人,他是清光绪年间生人,为吴氏太极拳“南吴北王”吴鉴泉、王茂斋两位宗师的入室弟子,也是顶门高足。据说,他当年学吴氏拳时,六个月都学不会一个“揽雀尾式”,老师说:“你就甭学了。”但赵说:“老师那我就跟着吧。”于是此后练拳最早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认真刻苦,寒暑无间,又加天资淳厚,先师王茂斋,继拜吴鉴泉,为习武终生未娶,终成炉火纯青之功夫,尽得吴氏拳奥妙。据李经梧师说,赵铁庵长于“七星手”,李师曾在太庙(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亲见赵用吴氏“抱七星式”将一个来拳场挑事的壮汉放出近两丈远,壮汉被发出倾倒在紫藤花架上,时正紫藤花盛开,花朵被震得漫天飞舞,散落一地,而壮汉已不能动弹。据某吴氏传人告知,当时王茂斋有三大高足之说:一为次子王子英,一为赵铁庵,一为修丕勋。而吴鉴泉南下传拳(原是应弟子褚民谊之请拟委之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后因故未能就任,此事允另文介绍)时,便邀赵铁庵陪同南行教拳。抗战胜利后,赵拟隐退。有种说法,赵先生去了重庆后转道赴台湾,但已更名改姓。另说抗战后不久去世,因其生平行迹神秘,待考。
  李经梧老师的“李本”即是当年赵铁庵临别赠与他的珍贵礼物。今日太极拳界知道赵铁庵的人不多了,可在当时他可是吴门翘楚。武学研究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尽管赵铁庵后来可能与大汉奸褚民谊有往来,在政治上有不够光彩之处,(他与褚同为吴鉴泉弟子;是同门师兄弟),但他的武功是理应客观看待的。据旧本(太极功同门录》(1929年印,为吴氏同门)载,第一代为吴全佑,第二代为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第三代第一人排的就是赵铁庵,足以说明他在吴氏门的位置。而在印谱的1929年,李经梧还未入门,所以谱上未列名,但赵铁庵门下已有九位弟子(今皆未闻有传人出现),可是赵铁庵却将这本太极拳者珍如拱壁的秘本送给了李经梧。
  从《同门录》也正可印证李师生前所说赵铁庵是王茂斋、吴鉴泉共传顶门大弟子的史实。正如前述,“吴本”比“李本”少了一部分“宋氏源流”等内容,那么赵氏所藏本之由来我们不易确定了。但是据吴图南所记述,当年吴鉴泉去访过宋书铭,吴图南还曾将从友人处得到的《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手抄转送给吴鉴泉一本,不知何故,“吴本”却没有这部分内容。吴公藻记述他家藏本是“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那么合理的解释是,当吴家得此谱本时,吴图南从友人处所得本以及宋书铭家藏本都还未出现。全佑拜杨门是在十九世纪后期,而吴图南得谱据其自述是在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1908——1909),宋书铭出示家藏本约在民国初年(李师融、李永杰考为约1916年前后),因此。现面世的“吴本”或即确如吴公藻所记述,是很早的。
  显然,“吴本”出于“杨本”。而吴图南本未见过影印本,来处无法详知。“李本”是赵铁庵所藏,但赵氏当年何所得也无法确知。不过以赵铁庵当年的吴门身份,他的藏本来路推断有三:一是得自吴家,但是将不同时期先后两部分内容让金宇宗合抄于一本上了。二是得自老师王茂斋门,但目前未知同门一脉有此谱传出。三是将“吴本”与宋书铭家藏本同样得到而合抄于一本。关于第二种可能的说明因为据说当年名满京城及北方的王茂斋也曾去访问过宋书铭,并有过切磋交流(据王茂斋弟子修丕勋之传人战波先生说),那么,宋氏将“宋氏源流”本转抄于王茂斋之可能不是没有。无论如何,这是一本难得的武学文献,对于研究太极拳史和太极拳功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前边这样啰唆地说明相关问题,只有一个目的,即仅可能提供可信的史实和尽可能多的信息,供热心人士探究,因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关于李经梧老师所藏《太极拳秘宗》(原封面名)的相关介绍就到此。下边主要是依据自己粗浅的理解对这本旧谱略行注释。由于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太极拳功深奥玄微,笔者的武功实修与武学知识皆有限,一定有不少浅陋,仅供高明指教。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2)
 (续上期)将李经梧老师藏“秘宗”本(以下简称“李本”)内容,与吴公藻藏““吴本”、杨振基藏“杨本”以及吴图南本与宋书铭本做一横向比较,则可知“李本”是相对最全本,“俞氏家传”部分内容与“三十二目”部分内容均有,仅欠吴图南与宋书铭本所有的“无极歌”与“太极歌“二条目。
 众所周知,关于宋书铭其人,世人尚有疑义。一是怀疑他的身世,到底是否宋远桥的十七代孙。二是既然怀疑他这个人,当然也就怀疑他拿出来的“谱”。还有就是关于吴图南藏本来源吴本人只说得自友人,并未详加交待。他自述是“在清末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时(1908~1909)”得到“宋氏源流”那本书,并抄送乃师吴鉴泉、杨少侯各一本。据李师融等考证认为吴图南、吴鉴泉、许禹生等去拜访宋书铭是在约1916年前+后。但是,在一些人的私议中,对于吴图南的年龄(当然就涉及到生年)也有疑义。而且王新午1927年著《太极拳法阐宗》中记述去访宋书铭者有纪子修、吴鉴泉、许禹生、刘恩绶、姜殿臣诸人,独未言有吴图南。是吴图南根本未去,还是他年辈轻而未见论述?存疑待考。而关于宋书铭其人,除了王新午的论述,还有他的老师许禹生1921年著《太极拳势图解》的论述,记述宋书铭“善太极拳,颇有所发明,与余素善,日夕过从,获益匪鲜”,并说纪子修、吴鉴泉、刘彩臣等均执弟子礼,其尊崇钦佩之情显然。要知道,许、王师徒的记述是在192l和1927年,其资料的可信度是较高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天不应该“信而好古”,但也不能“盲目疑古”,否则就会再次堕入上世纪初的盲目疑古思潮模式中去,而变成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于一些目前查无实据的悬案,在肯定和否定都无十足证据时应采取一种存疑待考的态度,不要遽下结论,不要“武断”。中国古文化有特殊性,确实有隐秘和口传身授的传统,这是历史事实,后人应该尊重历史和传统。对宋书铭其人其书,也应作如是观。何况,《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和《三十二目》(即《太极法说》)的道理已然受到珍重,他们是太极拳功的经典理论,与王宗岳等人的思想脉络是一致的,我们不要轻率持否定态度。
 还有,关于“杨本”(即《三十二目》)“吴本”(即《太极法说》)与“李本”中同样出现的“体育”一词,有人有异议,路迪民先生在考证杨氏“老谱”时已有辩驳,可参看。其涉及古汉语修辞,并不是“体育”一词便不可能出现于明清时代,正如“革命”“人文”二词都可以出现在《易经》时代一样。
 总之,“李本”是一本极有研究参考价值的文献,证其真也好,证其伪也好,它至少已存在了近百年。而 笔者认为,其深奥的道理以及所揭 示的拳功、所披露的历史,并不是什 么人可以随便臆造出来的,因此,我 们可以展开多方面的讨论研究,但 都无碍于它的经典价值与文献性。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其伪前,笔者 相信它的真实性。
 原文: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宋远桥绪记
 所谓后代学者,不失其本也。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业于唐于观子许宣平也①。至余为十四代焉。有断者,有继者。
 许先师系江南徽州府歙县人. 隐城阳山,即本府城南紫阳山②.结 簷南阳辟谷③。身长七尺六.髯长至 脐,发长至足,行及奔马④。每负薪卖 于市中,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 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回。所 传太极拳功.名三十七.因三十七式 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谓滔滔无间 也⑤。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名(目) 书之于后⑥。
 笺注:①“李本”将“于欢子”作“于观子”,而吴图南本作“于欢子”。笔者以为其“于欢子”无解,而“于观子”乃取于老子《道德经·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之意;②紫阳山,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许。明、清两朝归徽州府管辖;③辟谷,道家之功也;④行及奔马,长于轻身之术也。近代孙禄堂亦有类似功夫;⑤王宗岳《太极拳论》有:“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关于许宣平,《太平广记》有记.许宣平,新安歙人也。唐睿宗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时或负薪以卖,担常挂一花瓠及曲竹杖,每醉腾腾拄之以归,独吟日:“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迩来三十余年,或拯人悬危,或救人疾苦,城市人多访之不见,但览庵壁题诗曰:“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人歌陇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好事者多咏其诗。有时行长安,于驿路洛阳、同、华间传舍(按:人所止息,前往后来之客馆)是处题之。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览之,吟咏嗟叹,日:“此仙诗也。”乃诘之于人,得宣平之实。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屡访之,不得,乃题其庵壁日云云。(按:李白《题许宣平庵壁》诗载《李太白全集》卷三十: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载余。)是冬野火燎其庵,莫知宣平踪迹。百余年后,成通七年,郡人许明奴家有妪,尝逐伴入山采樵,独于南山中见一人坐石上,方食桃甚大,问妪臼:“汝许明奴家人也,我明奴之祖宣平。”妪言:“尝闻已得仙矣。”曰:“汝归,为我语明奴,言我在此山中。与汝一桃食之,不可将出。山虎狼甚多,山神惜此桃。”妪乃食桃,甚美。宣平遣妪随樵人归家,言之,明奴之族甚异之,传闻于郡人(出《续仙传》)。  又《太平寰宇记》载:城阳山,在歙县南,环回孔高,为城郭之衿带,居郡之南,故号为城阳山焉,即许宣平得道之所,亦为李白所寻不遇,今山上有遗迹存。  上引二书关于许宣平的记述,可与“李本”许宣平内容参看,中不乏互相印证处。唯“李本”谓“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回”,在《太平广记》中则为“屡访之,不得,乃题其庵壁日云云”。是另有题望仙桥诗否?待考
 原文:四正四隅云手弯弓射雁挥琵琶进搬拦笈箕式①凤皇展翅雀起尾单鞭上提手倒辇猴头②搂膝拗步肘下捶转身蹬脚上步栽捶斜飞式双鞭翻身搬拦玉女穿梭七星八步高探马③单摆莲上跨虎九宫步揽雀尾山通背海底珍珠弹指摆莲转身④指点捶双摆莲金鸡独立泰山生气野马分鬃如封似闭左右分脚挂树踢脚八方掌推碾二起脚抱虎推山十字摆莲
 此通共四十三手⑤。四正四隅, 九宫步.七星八步。双鞭,双摆莲在 外.因自己多坐用的功夫。其余三十 七数是先师之所传也。此式应一式 练成再练一式.万不可心急齐用。三 十七式却无论何式先何式后,只要一一将式用成.自然三十七式皆化 为相继不断矣⑥.故谓之日长拳。脚 跳五行.怀藏八卦。脚之所在为中央 之土.则可定乾南坤北,离东坎西。 拥捋挤按四正也.采捌肘靠四隅也 ⑦。
 笺注:①“李本”将“簸箕”误为“箥”;②“李本”将“撵”字省略为 “辇”;③“李本”之“高探马”,吴图南 本为“高探马”;④吴图南本将“弹指 摆莲”与“转身”作“弹指”、“摆莲转身”;⑤吴图南本此处作“共四十二 手”。查“李本”多出一个“八方掌”: ⑥吴图南本凡此处“李本”之“式”字 皆作“势”。查《辞源》“式”为“规格、 榜样”意。“势”为“形式、趋势”、“态势、姿态”意。二者似均可,但若用于 具体拳招,似以用势为宜。“李本”强 调“应一式练成再练一式”,此为拳 法古朴简易之证;⑦自“为中央之 土”后,吴图南本为“八门五步,以中央为准”,而无“李本”之“则可定 ……四隅也”一段。自“四隅也”之 后,“李本”为“八字歌、三十七心会 论、三十七周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用功歌”等内容,而吴图南本则无。且两相比较,前后顺序不同。读者可比照异同。不知是吴图南本与“李本”抄手讹误,还是原本便不出于一本。待考。吴图南本仅止于“授秘歌”,以后“杨本”、“吴本”、“李本”之相关内容则无。以“李本”之八卦方位看,“乾南坤北离东坎西”正是先天八卦太极图方位。俞氏所传乃先天拳,与宋氏家传三世七虽不同宗,但均名“太极功”、“十三式”或为“先天拳”道理一致也。
 原文: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沾连粘随俱无疑。操捌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果能沾连粘随意,得其寰中不支离。
 笺注:拥捋挤按,即四正,揉捌肘靠,即四隅。四正四隅即八门八卦也。此八门为显于外者,其含于内者则为八劲八法。八劲以拥劲为首,拥劲是诸劲之总劲。捌劲八卦为坎,意如水之浮力;捋劲八卦为离,如火势之空灵;挤劲八卦为震,意如雷电之闪进:按劲八卦为兑,如沼泽之沉陷:探劲八卦为乾,乃用整劲也捌劲八卦为坤,乃用断分之劲也;肘劲为八卦之艮,如山势之倾倒;靠劲八卦为巽,如风吹物也。然八劲之关键在“若能轻灵并坚硬”,“得其寰中不支离”。轻灵并坚硬是外示柔软内含坚刚。得其寰中不支离,即守中用中,力不出尖,力不方直。故八劲必以中定为体,有中定劲然后有八劲,是谓得其寰中。
 原文:三十七心会论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猴头为第 二之主宰①.心地为第三之主宰②;丹 田为第一之宾辅.掌指为第二之宾 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笺注:①猴头即喉头,男性喉 结。本书下篇即有“三要猴头永不 抛”句。即不可仰头露喉之意;②心 地,《太极拳谱》(人体版)作“地心”。 结合全段文字理解,此节所言是说 内功心法不涉外部,故名“心会论”。腰脊在太极拳中之作用是第一主 宰,这说得无比明白。腰为主轴,脊 主运化,武禹襄所谓“刻刻留心在腰骨”,“腰如车轴”(见《十三势行功要 解》、《太极拳论要解》),特别是王宗岳说“命意源头在腰隙(见《十三势歌》),都是在强调腰与脊的重要支配作用。太极拳功就内丹修为言乃动功,最终要练到大小周天通,腰与脊均为督脉所经过的地方。而在对待较技时,劲力也要相对放在后面腰脊上。所以说腰脊是第一之主宰。喉头之为第二主宰,笺注者理解是因为喉头与头顶是一体,只有收敛并上领,才能达到“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王宗岳《十三势歌》)的效果。心地之为第三主宰,古有说“心为太极”,又有“先在心,后在身”之说,心乃藏神之所,即心神为主宰。太极拳功深,是肢体自然反应,故肢体之关要是腰脊,而心神反倒退而其次。腰练的是命门,是先天气,先天气“觉知”对待在先,而心神为后天识神,相对而言倒显次要了。经梧师曾说:功夫上身后,用则有,不用则无,就是这个意思。
 丹田此指脐内下之下丹田,古有说“腹为太极”。丹田与命门前后内外作用。丹田功成可健身,命门充实可技击。丹田可以协助腰脊作用,故为第一宾辅,手足则为车轮,实施腰脊的运化与发劲。丹田与命门为根,就人身太极言,手与足皆是梢节。凡以足为根,便不是太极劲,不合太极之理。“足为跟”是指发劲之一瞬间。本质上腰(命门)与腹(丹田)为根。(待续)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3)
  原文:三十七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断续不能停①,三要猴头永不抛②,问尽天下众英豪。如询大用缘何用?表里精粗无不到。
  笺注:
  ①《李本》将“继续”误为“断续”。
  ②猴头即喉头。《太极拳谱》(人体版)将第一句“心性”间加一顿号,似无必要。此句是指练太极拳“先在心,后在身”,“心为令;气为旗”(武禹襄什三势行功要解》),势势存心揆用意”(王宗岳什三势歌》);即是第一位的要在“心”与“意”上用功夫,心性要求中和,意念要求专静,才能“无处不轻灵”。太极功乃”天人之学’,中国传统学问就在于“尽性致命”,一个人的心性将决定一个人的拳功修为深浅高下。经梧师说拳劲是人性的反映。
  笔者认为;什么人出什么劲儿。心性之秉赋,乃先天之本性,刚柔急缓大小藏露均会自然地反映在拳劲上。性功为要。意念是心性之用,要有传授,这些内容是“内功心法”。得内功心法而后才可以语“轻灵”。“静中触动动犹静”(武禹襄《十三势行动要解》)动静之机,唯轻灵者觉之。只有“遍体气流行’;才能“无处不轻灵”;才能“继续不能停”如长江大河滔滔无间,才能“表里精粗无不到”,也才能达到“周身大用的境界。而“问尽天下众英豪”,此处之“问”,是问劲的问,是身问体问,因为能周身大用,所以所向披靡。这段文字说的是练拳要松静、轻灵、圆活、连绵、中正、严密,含蓄诸要领,正是太极拳劝必须共同遵守和追求的东西。要想“遍体气流行”、“表里精粗无不到”,无疑是要达到小周天和大周天全通达的状态才可以。十二正经与寄经八脉全通畅,则意到气到;意到气也“周流而不殆”,才能身为太极,浑身是功,挨何处何处发。经梧师说挨哪儿哪儿“说话”,用招者下乘,用功者中乘,有意无意之间者上乘。“喉头永不抛”是同类太极拳论中所没有的提法;强调的是虚灵顶劲与立身中正含蓄;应予以重视。
  原文:十六关要论①
  活泼于腰,机灵于顶,神通于背②,不使气流行于气,行之子腿,蹬之于足③运之于掌,足之于指④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纵之于膝,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笺注:
  ①《太极拳谱》(沈寿点校,人体版)所选“十六关要论”顺序与此不同,是由足开始。可参看。因沈寿当年点校(太极拳谱)时未能看到李经梧藏本,所以该书中未提及。
  ②《太极拳谱》本此句为“灵通于背,神贯于顶”,又有的书为“灵机于头”。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阎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可参看。
  ③此句(太极拳谱)本无“不使气’三字。另多本将“足發”作“蹬”。蹬音拨,脚踏之意与蹬略不同。
  ④《李本》误“通之于指’为“足之于指”。十六关要中有腰、顶、背、腿、足、掌、指、耳、鼻、口、膝、身、毛十三关要都是身体的不同部位,是外面或内外交通要道,有气、髓、神三个关要是内在内容。关于腰、顶、腿、足、掌、指、耳、鼻、口、膝等,笔者不拟多言。笔者在此想特别提出的是“神通于背”、不使气流行于气、“敛之于髓”、“达之于神”.浑噩一身与“全体发之于毛’几个关要的习修。“神通于背”是指气行小周天后,神意能通达于脊背。前提是丹田、命门气足。而在正宗的太极修炼中;是有步骤阶梯的,在盘架子过程中要习练内功,内功由心法支配,其具体方法就由丹田聚气,充实命门,通贯带脉开始。这三步做到后,才有可能”神通于背”神通首先是气通。太极功以腰为主宰,但运化在夹脊,用什么运化?要有气为能量;这个能量够了,再以神意运用,始克成功。太极动成,整个人体练成圆浑的气球或气柱,背脊是十分重要的关口。就通周天功而言,夹脊又是督脉三关之一,其重要不言而喻。“不使气流行于气”,经梧师生前常讲。他教诲说前一个气是指内气,后一个气是指口鼻呼吸之气。不要让内气(丹田气)与呼吸气浑同。笔者理解,内气是丹田气,是先天气,口翼呼吸气是后天气,要让后天气返还到先天气,让呼吸气忘掉,自然与先天真气合一,因此说太极动是内丹功夫,是返还的功夫。能内呼吸而后有轻灵、有从容、有不用拙力、有小为胜大力。目前所见练拳者,多不明此理,大多强调呼吸自然。呼吸自然,
  当然无流弊,但那是“顺则几”的事儿,也就练不出“逆则仙”的太极真功夫。有不少人推手较技时三五分钟即气喘不已,正是后天呼吸之故。因不能先天呼吸,没有内呼吸;运动量大、体力消耗后只有迅速快吸才能补充氧气,由于肺叶扩张收缩加大,所以气喘大汗。
  上述体征正是练反了,练的不得法。太极动成“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王宗岳),关键在于以元神、元气(先天气)为用。一般人达不到纯用先天气,但起码要先后天合一。武禹襄说:“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太极拳论要解》,这个“在气则滞”的气就是指的后天呼吸之气。后天气是养先天气的,即以水谷饮食之气培养先天真一之气。这个真一之气武术家也称为内气。内气充沛,养若浩然,发而为劲。所谓“活泼”、“灵机”、”行、“运”、“敛”、“达”、“凝”、“自”、“纵”之用语,非气机者何?“敛之于髓”,武禹襄所谓;“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腹内松静气腾然”(《十三势行功要解》)、“心贵静,气须敛,神宣舒”(《太极拳解》)、“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太极拳论要解》),均是在说收敛气劲。太极劲前后而言走后,内外而言走内,阴阳而言走阴,刚柔而言走柔,但根本上言是走中,守中用中。就体言,中在丹田,就上下言,中在命门,就四肢百骸而言,中在骨髓。“敛入于髓”则骨坚筋韧,外柔内刚矣。故太极拳功以气机气口为关要中之关要。举凡传统技艺皆如此,不如此即不为传统技艺。欲修太极拳功,必弄懂气机,否则徒劳无益,而成操、舞而已。”“敛之于髓”、“达之于神” 的都是内气。所谓内气,有者自知,无者自不知。它确实目前还不能为现代科学所解释,但它是存在的。其实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存在”多了,不能因现代科学不能解释就武断地说它不存在。当然,内气也有它的限止,它到底能有多大能量?还待研究。
  “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真气运行于全身,内气在周身经络布满,即是混元气,是“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蒋发传诀),恰好体现的是同一旨趣。因为“腹内松静”、”虚灵在中”所以“气腾然”、“皮毛攻”、“全体发之于毛”。外面的皮毛之“发”,之“攻”,实是内气的“虚灵”、“腾然’使然。中国文化艺术技艺莫不重视“诚于中发于外”,故不懂“中”便不懂中国文化。近代武学大家孙禄堂对此体认甚深,曾说“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形意拳学》);又谓“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也。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八卦拳学》;“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拳意述真》。因为内里有一气虚无,其发露于外时测体现在皮毛上,实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浑元气是一个整体,其“合”则收敛于丹田之内成一点生机,其“开”则弥漫于奇经八脉四肢百骸八万四千毛孔。这是小大周天皆通后的动态,是“浑噩一身”的,是“遍体气流行”的。唯亲证实修者可知,非坐而论道者可梦见。
  实际上,十六关要皆系于一关,即“玄关”是也。古来丹家从不明指玄关为何物,就我师胡海牙先生指点:说在身中不是,离了此身又不是。十六关要已经暗示了玄关之用。
  原文:用功歌①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想四两拨千斤②,开合鼓荡主宰定。
  笺注:
  ①《太极拳谱》本作“功用歌”。②《太极拳谱》本为“若得”。夫太极拳者,以“懂劲”为先,懂劲以“轻灵活泼”为要。“神似捕鼠之猫”(武禹襄太极拳解)),轻也,“精神能提得起”(引同上),亦轻也,“能沾依,然后能灵活”(引同上);灵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武禹襄什三势行动要解),轻灵活泼也。“左重则主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腑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意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王宗岳《太极拳论》),亦轻灵活泼也。”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引同上),轻灵活泼,阴阳既济,乃懂劲。孙禄堂谓“学者能于开合动静相交处,悟彻本原测可在各式圆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太极拳学》)。盖阴阳既济;开合动静相交处,乃“几”也,“机”也;知机则为用,“听劲”即听此机会也。对方旧力已去新力未生,机也;而于自修则静极而一阳生为几,动静而一阴生亦为几也。知机则可制敌,知几则可采药,此炼内丹之必需也。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4)
  原文:俞莲舟得授全体俞家江南宁国府泾县人。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得唐李道子,系江南安庆人,至宋时与游酢莫逆。至明时,李道子常居武当山南岩宫,不火食,第啖麦麸数合,故又名夫子李也。见人不及他语,惟云“大造化”三字。既云唐人,何以知之明时之夫子李即是李道子先师也?缘余上祖游江南泾县俞家,方知先天拳亦如余家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而又知俞家是唐时李道子所传也,俞家代代相承之功。每岁往拜李道子庐,至宋时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往也。
  笺注:
  1、泾县西汉置县,属丹阳郡。至南宋属宁国府,至元代属宁国路,明代仍属宁国府。今属安徽省。此处之“俞家”乃指俞莲舟家。据宋远桥述,他与俞莲舟曾同上武当山访师。在“李本”的“纲目”中,此段文字当为“俞莲舟得授全体”,但在文中却未列出章节名。“全体”指“全体大用”,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可证。本段文字后尾处亦有“而后亦得全体大用矣”之语。体与用,乃中国哲学范畴,体,指实体、本质;用,指作用、现象。王夫之《周易外传》谓:“体以致用,用以备体”,有其体方有其用,用其用必有其体。在传统中,体用不二。
  2、太极拳又名长拳,此见于王宗岳《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此广为人知。而“先天拳”说,则鲜为人知,又乏人认同。综观《太极拳秘宗》全书,著者从末离开“太极”理论述说。《庄子?大宗师》有:“在太极之先不为高”,《易传?系辞》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句。一般认为,伏羲画卦为先天八卦,文五演易后为后天八卦。先天指物成之前,后天乃物成之后。此处指太极功为先天拳,笔者理解即是让我人的身体修养到“无极”状态,也即老子所谓的“唯恍唯惚”、“无为而无不为“状态。先天八卦图见载于宋代朱熹《周易本义》。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学》中谓:“先天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一阴一阳,相偶相对,乃天地自然之法象。”先天卦象是阐述天地自然之法象,那么习练太极拳,也就是让人的后天之体返还到先天的状态。此与老子“道法自然”之旨一脉相通。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以后天之练回到先天,也即回归“本本”、“本质”。个中道理深奥,颇值得今日之习练太极拳者深思,在笔者看来,世传之太极拳,多已失去了其本质内涵。
  3、此句“李本”“李道子”后失“后传”二字。游酢其人不详。此句说俞家所练太极功,是唐代李道子所传。对此,李师融考证认为唐代之“夫子李”李道子与明代之“麸子李”李姓之(张三丰弟子)非一人(可参看《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
  在这段文字中,宋远桥讲明:他家传的“三十七”与俞家所传的“先天拳”都是“太极之别名也”。这是一个重要的太极拳文献。迄今世人多对此采怀疑态度。笔者以为,对于历史文献在不能充足证其伪的时候,不妨先视为真,可以采用存疑待考的态度。太极拳之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考证太极拳功的历史时不能不正视这一点。
  原文:至明时,余同俞莲舟游湖广襄阳府均州武当山,夫子见之叫曰:“徒再孙焉往?”莲舟抬头一看,斯人面垢正厚、发长至地,味臭。莲舟心怒,曰:“尔言之太过也。吾观汝一掌必死耳。去罢!”夫子云:“徒再孙我看看你这手!”莲舟上前棚连捶,未依身则起十丈许落下,未折坏筋骨。莲舟曰:“你总用过功夫,不然能制我者鲜矣。”夫子李曰:“你与俞一诚认识否?”莲舟闻之悚然,“皆余上视之名也”。急跪曰:“原来是我之先祖至也。”夫子李曰:“吾在几韶光未语,今见你诚哉大造化也。授你如此如此。”莲舟自此不但无敌,而后亦得全体大用矣。
  笺注:
  1、现传太极拳式无“棚连捶”,今有“搬拦捶”,疑一事。然细究“搬”者,左右劲也,“棚”者上下劲也。“棚”后以“捶”击,有可能使对方腾身而起。“十丈许”显夸张语也,“未折坏筋骨”乃擒纵收放自如之太极劲也。
  2、此外“全体大用”指俞莲舟经夫子李传授后,“浑身无处不太极”,已达随心所欲之境。韶光,美好时光,春光。几韶光,指几个头之意。
  原文:余与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久相往来金陵之境。夫子李先师授俞莲舟“秘歌”云:无神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此歌余七人皆知其向。后余七人同往拜武当山夫子李不见。道经玉虚宫在太和山元高之地见玉虚子张三丰也。张松溪、张翠山师。身长七尺有余,须美如戟,寒暑为箬笠,日能行千里,自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余七人共拜之,耳提面命月余后归。自此不绝往拜。玉虚子所传,惟张松溪、张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别名也,又名长拳。十三式名目前论说列于后。
  1、金陵,即今南京。此句宋远桥记述与俞莲舟等六人交游。
  2、“李本”为“无神无象”,核对他本,应该为“无形无象”。此段文字通常被称为“授秘歌”。《太极拳谱》(沈寿点校考释、人体版)在“校记”中写:“原文伪托系唐代李道子先师授明代俞莲舟之秘歌”,未免武断。又写:“《宋谱》所撰本篇,除受时代影响之外,恐亦不无故玄虚之处。”而笔者则以为点校者忽略了太极拳功与太极思维太极文的深密关系,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精要核心之处。在笔者看来,“秘歌”所披露的太极功境界是符契中国文化思想的上乘境界的,唯其难,是为秘。无,是古典哲学的得要概念。道非无非有,亦有亦无。“拳无拳,意无意”,也是“无形无象”。道生于“无”,“无”为先天,以有形有象有招有势而求无形无象无招无势,才得“全体”,得“大用”,因“无”而“空”,无非真无,空非真空,后天仍在,但求返还先天状态而已。习练太极拳到一定程度,都会产生“忘我”状态,当然这种状态有深浅之别。庄子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为“无形无象”作解。“全体(“李本”作“身”)透空”,应指肢体的松、通到了极致,内气“周行而不殆”,内劲随心所欲的状态。杨禹廷师爷曾说:要把身体练成衣服架子。此透空之义也。李经梧老师说:(内劲)用则有,不用则无。此无形无象之义也。
  3、此句承前句,因为“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才能“应物自然”。王宗岳《太极拳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即此。“阴阳不测之谓神”,无一丝儿勉强,无一丝儿拙力,即能“应物自然”。“西山悬磬”,磬,古代打击乐器。汪永泉先生曾比喻身如古钟,悬殊挂在钟内中心的钟捶前后摆动即象征着身体重心的移动。他还指出太极身法是以肩、腰、胯、为“三圈”,三个意气圈,圈圈相合,虚悬如钟。汪说可参证领悟“西山悬磬”(见汪永泉讲授《杨式太极拳述真》人体版)。钟与磬相似,都是中空而上悬之物。“满身轻利顶头悬”、“腹内松净气腾然”(王宗岳《十三势歌》)就是对“西山县磬”的具体解释。顶头悬,才能身如磬。磬与钟都是中空之物,唯悬起始能击之有声,击之力大则动荡大、声响大,击之力小则动荡小声响小。西山,喻指腹背,西北卦位为乾,在人身为背,西南在卦位为坤,在身为腹。故西山兼有腹背之义。腹应松净,而背拔则胸涵,是要求身体中正安舒而空虚也。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便提出过“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
  4、虎,白虎,喻肺,猿,心猿。虎吼猿鸣,指心肺功能强壮,以声发力,声气相催。《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有:“虎啸一声忙采取,龙吟初勒急施为”句。盖“虎啸”、“龙吟”均指呼吸吐纳之道家内丹修炼方法。笺注者以为此处“虎吼”与“虎啸”同,全句大意指吸(拿)呼(放)之间以声气相催也。水清河静,应指身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之功已成,奇经八脉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血畅通而充沛。
  5、江海者,实指内气与神意也。意气如江海浩瀚奔涌,与下句“尽性立命”互证。《十三势说略》谓:“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武禹襄),“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引同上),又谓:“心(意)为令,气为旗”(《十三势行要解》)王宗岳早在《太极拳释名》中称“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因“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意气之“内动”而“外动”之太极拳功,从外表上看连绵不断,如江海奔涌不息,而其根本则在于内功心法的“翻江播海”。江海指丹田气海,令丹田气海之内气鼓荡,然后有养生之河车逆运“黄河水倒流”,然后有对待之“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太极拳经歌诀》)。从根本上说,太极拳功练的是“尽性立命”之功。尽性立命乃中国传统学术之旨,学文习武均需知而行之,则近“道”矣。《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道之谓教”。张三丰云:“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也”、“内药是精,外药是气。内药养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之道”(《大道论》)。
  6、太和山,即武当山。李师融在《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闸秘》中指出玉虚子非张三丰。张丰丰无玉虚子之号,玉虚子当号有其人。或为张三丰传人,待再考。
  7、此处对张三丰的记述,与《明史?张三丰传》“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欣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过目不忘。游怍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相近。可能看传世的《张三丰自画像》。
  按:“授秘歌”仅三十二个字,而其所揭示的正是上乘内家功夫“道法自然”的旨趣。尚济先生曾说:“由此可见,‘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这两句话,实是太极拳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破大力、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是‘太极精神’的核心,学者不可不察焉。”
@@@@@@@@@@@@@@@@@@@@@@@@@@@@@@@@@@@@@@@@@@@@@
:李经梧先生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中)作者:久坐必有一禅2010
  原文:后天法之缘起
  胡镜子在扬州自称之名,不知姓氏,乃宋仲殊师也。仲殊安州人,尝游姑苏台,柱上倒书一绝云:天长地久任悠悠,你既无心我亦休。浪迹天涯人不管,春风吹笛酒家楼。仲殊所传殷利亨太极拳。名曰后天法.亦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也。然而式法名目不同,其功用则一。如一家分居,各有所为也,然而非两事也。
  笺注:此段所言重点在于表明:太极拳世所流传“式法名目不同,其功用则一”,它是同出一家的。本文献强调的是无论“小九天”、“先天拳”、“后天法”、“三世七”与“太极拳”都是一脉,“根本非两事也”。安州有多处,不详此何所指。姑苏台,又名胥台,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胡镜子、宋仲殊生平不详。
  原文:后天法目
  阳肘、阴肘、遮阴肘、晾阳肘、肘里枪、肘开花、八方捶、阴五掌、阳五掌、单鞭肘、双鞭肘、卧虎肘、云飞肘、研磨肘、山通肘、两膝肘、一膝肘。
  以上乃太极功名家名目。因余身临其境,并得良友往来相助,皆非作技艺观人者也。一家人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后人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其余太极再有别名目拳法,惟太极则不能两说也。若太极说有不同,断乎不一家也。却无论功夫高低上下,一家人并无两家话也①。自上之先师而上溯其根源,东方先生再上而溯,始孟子,当列国纷纷,固将立命之功,所谓养我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欲大成者则化功也,小成者武事也。立命之道非气体之充胡能也。由立命以尽性,至于穷神达化。自天子至于庶人,何莫非诚意正心修身始也313;。书及后世,万不可轻泄传人。若谓不传人,当年先祖师何以传至余家也?却无论亲朋远近,所传者贤也!遵先师之命,不敢妄传,后辈如传人之时,必须想余绪记之心血与先师之训诲也③。
  笺注:①此段文明确说“天下太极是一家”之旨。“不能两说”,即不能妄生歧义,如佛家谓“起分别心”。无论何派何门太极本出一源,理无二致!②此处“东方”先生不详所指。然上溯至孟子,可见注者尝谓太极之产三三以道儒文化为根抵之有据。前文内“秘歌”有“尽性立命”之要诀,正与此处呼应。立命需养气,充气则命立而尽性,再至“穷神达化”。说到底,做人的道德是太极拳的开始也是目的。故陈鑫有“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之说,“诚敬”为学拳之首务。胡能,何能、不能之意。③“所传者贤”,乃是传统“徒访师三年,师访徒三年”之依据。
  原文:此书十不传
  一不传外教①;二不传无德;三不传不知师弟②之道者;四不传守不住者;五不传半途而废者;六不传得宝乏师者;七不传无纳履③之心者;八不传好怒好愠者;九不传外欲太多者;十不传匪事④多端者。
  笺注:①外教,于道言儒为外教,于儒道言佛为外教(编者:“外教”一词,语出《梁书·武帝纪下》:“川流难壅,人心睢危,既乖内典慈悲之义,又伤外教好生之德”),三此,必知此文所著年代而后知以何为外教;②师弟:师傅与徒弟;③纳履指汉张良圮桥下为黄石公拾鞋之典故;④匪,非也,匪事,是非多意。
  原文:此书有四忌
  忌饮过量之酒;忌当色者夫妇之道要将有别字认清;忌无义之财;忌动不合中之气一饮一啄在内
  笺注:可以看出“十不传”与“四忌”、“五志”等在本文献中的重要。都是在强调做人道德的重要。世上只有太极拳如此强调人品道德对于拳功的重要。大到道德,小到饮啄在内,足见立旨之高远,可知太极先贤之用心。
  原文:用功三小忌
  吃食多;水饮多;睡时多。
  笺注:对吃喝睡的要求旨在让人
  原文:四刀十三式
  腾挪闪展、左顾右盼、白鹤亮翅、推窗望月、玉女穿梭、上三开、转身踢脚、打虎二起脚、斜身踢脚、蹲身飞脚、顺水推舟、下双鞭、卧虎跳涧。
  笺注:此处十三式太极刀名目与后世所记略异,仨大体相同(可将来参见此文献最后部分今传太极刀名目)。
  原文:目录
  八门五步、八门五步用功法、固有分明法、沾粘连随、顶偏丢抗、对待无病、对待用功守中土、身形腰顶、太极圈、太极进退不已功、太极上下名天地、太极人盘八字功、太极体用解、太极文武解、太极懂劲解、八五十三式长拳解、太极下乘武事解、人身太极解、太极分文武三乘解、太极阴阳颠倒解、太极正功解、太极轻重浮沉解、太极四隅解、太极平准腰顶解、太极四时五气图解、太极血气根本解、太极力气解、太极尺寸分毫解、太极膜脉筋穴解、太极字字解、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太极补助气力解。
  原文: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採西北;挒东南;肘东北;靠西南。
  八门:坎、离、兑、震、巽、乾、坤、艮。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採、挒、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跳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于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曰八门五步。
  笺注:上段文字十分流行,言简意明,不劳多言。应该说,从此部分开始是“秘宗”的功理功法之主要部分。卦位与身、步、手密切相合,八门即八卦,五步即五行,体现完整的易经时空占位观。此中强调“中土为枢机之轴”,正是太极拳“活泼于腰”的另种说法。“杨本”、“吴本”由此后内容开始,此前无。
  原文:八门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后①,而后方能懂劲,由懂劲后始能接及神明②。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之于我也③。
  笺注:①“李本”运后失“动”字,当补上;②“始能接及神明”,“杨本”、“吴本”作“自能接及”;③“得之于我”,“杨本”无“之”字。固有之良,即人身固有之良知良能,所谓“自然”,自然而然。此处所论深契老子“道法自然”之旨。孙禄堂谓:“神气散步而为十三式(势)。至此时,血气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太极拳学》);又谓:“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日命,在人日性,在物日理,在拳术曰内劲”(《拳意述真》)。孙先生认为“内劲”是“道”,是人的“神气散步”,那么,“知觉运动”即是“神气散步”。此段文字昭示,神明变化概由“懂劲”来,“懂劲”即人身固有知觉之见微知著也。这种“懂劲”能力首要在于“听劲”。王宗岳谓:“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拳论》),可见,阴阳相济,即刚柔虚实开合相反相成的知觉反应至微至灵,称为“懂劲”。此得之难,也即我人不易返还于先天也。
  原文:固有分明法
  盖人降世之初①,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于)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孰无②?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夫运而知,动而知,不动不觉,不动不知③,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于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于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后)懂劲然也④。
  笺注:①“降世”“杨本”、“吴本”均作“降生”;②“李本”“手舞足蹈”后失“于”字,当补上。“孰”字“杨本”与“吴本”皆作“熟”,误;③“不动不觉”,“杨本”、“吴本”皆作“不运不觉”;④“李本”“夫而”后失“后”字,当补上。按:文中此段大意强调五官之能为“知觉”,四肢之能为“运动”,皆先天本能,后天迷失,必乃文乃武而运动知觉,且先知己后知彼,才可言“懂劲”。吴公仪谓.“身有所感,心有所党”、“听之谓权,即权其轻重也”,“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此为吾道之三大境界”(《太极拳讲义》)。太极功夫追求“一片神行”,应属先知先觉。故懂劲是先知己,有中定谓“管住自己”,然后听彼之劲,灵敏至极,尺寸分毫不差,才为懂劲。
  原文:沾粘连随
  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笺注:武禹襄谓:“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十三势说略》)此沾之意也。又谓:“以己粘人,必须知人”(《太极拳解》),王宗岳谓:“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太极拳论》),笺注者认为,沾粘连随,分之则四,合之乃一。是问留恋缝绻与彼走此应不是密切相关吗?沾与粘能分开吗?李亦畲说:“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孥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五字诀》)是呼吸吐纳与开合收放息息相关。吸提孥起无沾粘可平?沾粘无连随可乎?是说理必分别,而应用则只在瞬间整合。沾粘连随即知觉运动,“甚细”二字至要。
  原文:顶偏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偏者不及之谓也①,丢掉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要知于此四字之病,不但沾粘连随,断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②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沾粘连随而不许顶偏丢抗,是所不易矣。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将“偏”写作“匾”。匾,专指匾额,误。如谓物体扁平,应为扁。偏,不正。衡之,此处当为扁意,不及之意。项为过,扁为不及,盖“过犹不及”均不合拳理。丢与抗、顶与扁,均不对。欲避此四病,只有用中,守中土也。②对手,对待,即今推手。
  原文:对待无病
  顶偏丢抗失于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沾粘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偏丢抗相对于人,要以沾粘连随等待于人也。能如是,不但无对待之病,知觉运动自然得矣,可以进于懂劲之功矣。
  笺注:此段文字交待至清楚。知觉运动一沾粘连随,能沾粘连随则不顶扁丢抗,则知觉运动,则近乎懂劲。对,两人相对,待,“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武禹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武禹襄),即对待相较时之应用也。有病需治,治病即去顶扁丢抗,即李经梧老师指教的“不丢不顶,不丢顶”,“无过无不及”,仍是守中之道。
  原文: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①。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②。
  笺注:①中定是太极功之核心。“法守中土”是最高原则。标题后注“俗名站桩”,即中定不动为站桩,无极式也。王宗岳谓:“意气君来骨肉臣”(《十三势歌》),武禹襄谓:“全身意在蓄神”(《太极拳论要解》)。神与意通似。太极功以不变应万变,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个中玄妙正如孙禄堂所谓“空中”之妙,守其虚灵之中宫,而后可以“支撑八面”,可以对待。李经梧师尝谓“有中定然后有一切”。②七十二,指七十二候。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一月五候,三候一节气,一年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又认为天候七十二对应于五脏,每脏主气运七十二日。此皆古代丹道养生家修炼用语,故说“火候七十二”。也证明太极拳与内丹之关系至密。本文献认为文为体、武为用,故内外、性命、动静、文武,皆一事。
  原文: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裁亦糊涂。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7)
  原文: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笺注:腰、顶、后、前、此上下前后之圈沿也。太极圈即在此等处旋转。汪永泉有“三圈”说可参看。主宰太极圈的是中宫,也即中土,中土不离位,即中定也。中心定而外圈像水磨一样周旋,久之自然功成。天盘又名天地盘,是古代术数“六壬课”占具。由天盘(在上,以象天时)和地盘(在下,以象地)两部分组成。天盘可转动,而地盘不能动,天地盘中有轴贯穿固定,占卜时转天盘视天干地支相配位置而起课。此处喻太极圈要如天盘一样旋转周旋,用以练功。
  原文:太极进退不已功
  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既相济。先知四手得来真,采挒肘靠方可许。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万不可离太极。
  笺注:此段文字强调掤捋挤按四正手为主要,能四正而后求四隅手,此主从关系。至于四正四隅相连不断后,随意开展紧凑,只要不离太极之理。“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开与合(收敛),都是一也,整中有分(虚实)即太极。
  原文:太极上下名天地
  四手上下分天地,采挒肘靠由有去。采天靠地相应求,何患上下不既济。若(使)挒肘皆远离,迷了乾坤叹堪惜。此说亦明天地盘,进用肘挒归人字。
  笺注:“李本”在“若”后失“使”字,应补上。“杨本”“吴本”之“皆远离”均作“习远离”。“李本”在“了”字前失“迷”字,应补上。“杨本”、“吴本”之“堪叹惜”均作“遗叹惜”。此处之四手指采挒肘靠,谓此四隅手可代指天地乾坤。采天靠地,李经梧师称采天拽地,谓采往下劲也,靠,由下往上劲也,挒肘则用中盘人字功劲也。明此则天地阴阳相济于中。
  原文:太极人盘八字歌
  八卦正隅八字歌,十三之数不几何。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不断要言只两字,君臣骨肉细琢磨。功夫内外均不断,对待之数岂能错?对待于人出自然,于兹往复于地天。但求舍己无深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笺注:此谓四正四隅加五步共十三势,关要只在腰与顶不失平准。王宗岳谓:“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太极拳论》)”。肩与胯皆平衡,谓之四平。“顶头悬”谓之中轴。“满身轻利顶头悬”。太极讲随,而恶滞。偏沉谓虚实分清也。“丢了腰顶”即失平准,失中轴。“意气君来骨肉臣”,意气为内,骨肉为外。王宗岳谓“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太极拳论》),能舍己则无深病。武禹襄谓:“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十三势说略》),即上下前后左右进退皆一体也。天地人三盘,此文是说人盘之功用也。
  原文: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圣乃文乃神,则得矣。若特以武事论之于心身,用之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笺注:“吴本”、“杨本”均作“乃武乃文乃圣乃神”。“以末技云尔”。似更妥。从此段文字看,宋氏所述大有理学色彩,然已经经过太极拳家之转换化用。“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可证。“身为心之用,劲为身之用”,体用关系,纯出传统哲学。说诚,儒学之言也。“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一语,是过来人言,谓功夫上身后,可以体察,不待意矣。李经梧老师谓:“接手之际不用想.想则慢了”。身知之意。以技进道,乃祖述庄子之论。“劲由于筋,力由于骨”,是传统武学所主张。李师晚年尝说一给我一篮子鸡蛋未必提得起,但若人加我以力,则必借而还之。“故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正如本文所说:“是精气之内壮也”。“精气之内壮”,正是内家所专修。习武者当于此处用心才能知古老太极之功!
  原文: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为之武事。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在舒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于对待之际,在蓄发,当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故云武事文为,柔软体操也,精气神(气)筋劲武事武用,刚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响。不惟体育武事之功,事事诸如此理也。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内理必为血气之勇,失于本来面目,欺敌必败,内有文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的采战差微则亡耳。文武二字岂可不解哉?
  笺注:此段文字主旨是说“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此处所用之“文”与通常不同,专指太极拳功中之内在本体,也可理解为人身精神的运用与修炼。大概言之,体用是传统哲学范畴,有体方有用,传统武学养生学无不强调性命、内外双修,其实,本文献认为文为养用,武为施用,亦刚柔之义也。理与数,源于易,易象、易理、易数,可见太极之古传以易演武。采战,采补,又称采药,《金丹大要》称:“用工而进火,谓之野战”。总之,养生修内当用文功文火而采药(有大小内外之别),采药时火候有文有武,用武火者即野战也。此必师传,无法胡练“则亡耳”。“吴本”、“杨本”之“舒卷”均作“放卷”。“李本”在“精气神气”处多一“气”字。且“则亡耳”后失“自用人”几字,当补。
  原文:太极懂劲解
  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泰,性命保真矣。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著于明,不劳运动觉知也。功至此可为攸往咸宜,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笺注:自己懂劲,所谓文成,即自体成,拳论所谓“知己功夫”(采战、七十二均见前注)。此谓身体“水火既济、乾坤交泰”可养生延寿也。于人懂劲即武就,即拳论所谓“知人功夫”。既知己知人,则“从心所欲不逾短”了。
  原文: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架子,恐日久入于滑拳,又恐入于硬拳也①。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摧也。对待于人四手当先,亦自八门五步而来,占四手,手手碾磨,进退四手,中四手,上下四手,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升之中上乘矣②。
  笺注:①“吴本”、“杨本”为“一定之架子”。滑拳谓只用软也,“大松大柔”说近此。硬拳谓只用僵力也。太极拳者,阴阳并用,刚柔并济之拳也。此处提出“不得有一定架子”,不可误会,是说不能定止之意,不是说不用架势。又谓“不可失其绵软”,是说外用柔软。②“对待于人”、“杨本”,“吴本”均作“于人对待”。“四手当先”,即四正手当先。“中上乘”,“杨本”、“吴本”均作“中上成”。本文献认为长拳的开展阶段为下乘,必由之上求紧凑之中乘。
  原文: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舒、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①。盖颠之理,水火二字解之可以明矣。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譬如水入鼎内而治火之上②,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便炎上,火无上息③,亦不使润下之水渗漏④,此为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润下⑤,必至水火必分为二,则为水火未济也。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其理为三,天地人也⑥。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知道不可须臾离也。(则可与言)人,能以人弘道⑦,知道不远人,则可与言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苟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无朽⑧,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并枯荣,明神鬼之吉凶,知人事之兴衰,则可言乾坤为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夫人之身心,致知格物于天地之知能,则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由其功用⑨,浩然正气,直养无害,悠久无疆矣。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此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⑩?
  笺注:①“杨本”、“吴本”凡“舒”字均作“放”。以“武”火为立命,以“文”火为尽性,可谓火候在于文武之中。②“治火之上”之治当为“置”字。③“火无上息”乃“李本”之误,应为“止息”。“不便”应为“不使”。④“李本”之“渗漏”前失一“永”字,应补上。⑤“杨本”误“水润下”为“来润下”。⑥“李本”之“其”字当去。⑦“李本”之“须臾离也”后失“则可与言”四字,当补上。⑧“杨本”、“吴本”之“无朽”均作“华朽”,误。五岳指东、西、南、北、中五岳;四渎指江、河、湖、海四渎。⑨“李本”之“由”字可去。⑩“杨本”、“吴本”此段为“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较准确,“李本”应改。
  按:阴阳颠倒之功为太极拳功之要点。其理上文述之已明,不拟赘言。盖心为火、肾为水,意为火,呼吸为风,颠倒之功是使心火下潜,肾水上升,则颠倒矣。使真阳与真阴相聚于中宫,则既济矣。肾水坎,心火离,又谓坎离交媾也。古语云:“性要悟,命要传,只在中间颠倒颠”。火无止息,水无渗漏,永远是火烧水蒸气的样子,是谓温养,是理想的既济状态。天地人皆指大天地又指小天地,斯天人合一也。又良知良能之固有只在“养浩然气”一法中求可也。
  原文:人身太极解
  人之专毒,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头象天足象地,人中之人及中腕合之为三才。四肢四象也。肾水、心火、肝木、肺金、脾土皆属阴,膀胱水、小肠火、胆木、大肠金、胃土皆属阳,兹为内也。颅顶火①,地阁承浆水,左耳金,右耳木,两命门,兹为外也。神出于心,眼目为心之苗,精出于脑②,肾为精之本,气出于肺,胆气为肺之原,视思明,心动(神)流也③,听思聪,脑动肾滑也。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语声音,木亮、火焦、金润、土塌、水漂,鼻息口呼吸之味,皆气之往来,肺之门户④。肝胆巽震之风雷,发之声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鼻、舌,神意使之六合,以正以破六欲也⑤,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
  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脐,外七窍也。喜怒忧思悲肺恐肾惊胆(内七情也),(七情皆以心主,喜心、怒肝、忧脾、悲肺、恐肾、惊胆)思小肠、怕膀胱、愁胃、虑大肠,此内也⑥。夫南离正午火心经,北坎正子水肾经,东震正卯木肝经,西兑正酉金肺经,乾西北隅金大肠化水,坤西南隅土脾化木⑦,巽东南隅胆水化土⑧,艮东北隅胃土化火,此内八卦也。外八卦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此九宫也。内九宫亦如此。表里者,乙肝左肋化金通肺,甲胆化土通脾,丁心化木中胆通肝,丙小肠化水通肾,己脾化土通胃,戊胃化火通心,后背前胸,山泽通气,辛肺右肋化水通肾,庚大肠化金通肺,癸肾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于之内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内外也。明斯理则可与言修身之道也。
  笺注:①“杨本”、“吴本”之“颅”后为“丁火”。②“精出于脑”,“杨本”、“吴本”皆作“出于肾脑”,“李本”失“肾”字,应补上。③“李本”之“心动”后失“神”字,应补上。④“木亮”,“杨本”作“木毫”,“李本”、“吴本”为“木亮”,误,应改。“土塌”,“杨本”、“吴本”均作“土翁”。⑤“杨本”、“吴本”均无“以正”二字。⑥“李本”多出“肺”、“肾”、“胆”诸字,应去。失“内七情也”四字,应补上。⑦“李本”误,应为“土脾化土”。⑧“李本”误,应为“胆木化土”。
  按:此文献“以心为太极之主宰”,是人身全体为太极,太极身。故练全体大用。也就是说以身体为太极,一一对应。处处合于易理象数,又合于医理脏腑,医、易、武相通。
  原文: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也①。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不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②。
  笺注:①“吴本”为“无由得成也”。②“功夫无息法自修”,王宗岳此语与本文献同一旨趣。修道只能自已。紧紧把握文、体为内修,武事为外修,则可矣。修法有从内而外,又有从外而内,为中成。只修内或只修外,即小成,非内外双修也。
  原文: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①。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②。其功何以得乎?要非沾粘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而后神(而)明之,化境极矣③。夫四两拔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沾连,得其视听轻灵之功耳④。
  笺注:①“李本”于“内含竖刚”后失“而求柔软”四字。“实有心之柔软也”前失“非有心之坚刚”一句,当补上。②“无有矣”前“李本”失“化”字。③“李本”“神”后失“而”字。④“杨本”、“吴本”均作“轻灵之巧耳”。
%%%%%%%%%%%%%%%%%% %%%%%%%%%%%%%%%%%%%%%%%%%%%%%%% &&&&&&&&&&&&&&&&&&&&&&&&
李经梧先生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下)作者:久坐必有一禅2010
[转载]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8)
  原文: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元也者,太极也,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夫元者出入,方者进退①,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如心得手应②,仰高钻坚,神乎其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也。
  笺注:①“杨本”之“不离此元”后失“元也者”三字。“杨本”、“吴本”均将“元者出入,方者进退”作“元之出入,方之进退”。②“其孰能”,“杨本”、“吴本”均误作“其就能”。“如得心应手”处,“杨本”、“吴本”均作“如此得心应手”。元,通圆字。
  按:太极正功只在“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方中寓圆,圆中寓方,随方就圆,随圆带方,开中合,合中开,太极之功在焉。
  原文: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双浮为病,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①。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元,半有著落,岂出方元?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②,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元。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元也。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③。盖内之虚灵不昧,能治于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④。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元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太极大成⑤,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笺注:①“漂”字误,应为“飘”,②“为”后失“病”字,当补上。③“病”后失“手”字,应补上。④“李本”之“治于”应为“致于”。⑤“吴本”、“杨本”均作“则已极大成”。
  按:双沉、双轻为得,双浮、双重为失。“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武禹襄)。本段文字说的都是虚实关系。主张轻灵而不滞重,但要不失沉着。陈鑫说:“拳者,权也”,权衡之微妙之不易,当局者自知。于“沉实”中求“自尔腾虚”、“离虚”,这是本文献的一大独见,也是一大贡献。郝为桢当年教孙禄堂所说的如水中立足,仿佛此意。笺注者以为“超乎象外”之“象”在人身形中求之,“得其寰中”之“寰”,则应在太极圈意上领会。
  原文: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掤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使元①,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能出隅之手?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弗轻灵方元,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譬如半重、偏重,滞而不正,自然为采挒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②。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扶之而归元中,方正之手,虽然至底者,肘靠亦及此,以补其所以云尔。然后功夫能致上乘者,亦须获采(挒)而仍归大中至正矣③。是四隅之所用者,因失体而补缺云。
  笺注:①“杨本”之“方能使元”作“始圆”。②“李本”之“双重填实”失“重填”二字,应补上。③“杨本”、“吴本”均将“然后功夫”误为“春后”。“李本”后失“挒”字,应补上。
  按:本段文字说,因四正手未做好,或不得已,才有四隅手来扶正归圆。但无论四正四隅手必归乎中正始可,此太极之大本也。
  原文: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准①,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则偏,显然矣。有准顶头悬,腰之根株、下尾闾至囱门也②。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③。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即发去④,不必灵霄箭。涵养有多少,一哈而之远。口授须秘传,开门中天见⑤。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作“立如平准”。②“杨本”、“吴本”均作“腰之根下株”。③“杨本”、“吴本”均作“两平转”。④“杨本”、“吴本”均作“合则放发去”。⑤“李本”将“凌霄箭”写作“灵宵箭”,误。“一哈而之远”,“杨本”与“吴本”均作“一气哈而远”。“中天见”,“杨本”、“吴本”均作“见中天”。
  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王宗岳)乃是经典太极拳论,此文献与之均合。“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车轮两命,一互摇又转”均是太极拳准则。“涵养”乃指充实内功之养气功天,积贮愈多,则用时之“一哈”才能“而之远”。最后一句乃是过来人语,得法得诀,才能开门见天也。有种论点认为太极无秘可言,更无内功可传,是对太极拳功的一种片面见解。如是,则张三丰《内功练丹秘诀)岂非无用?关于内功,知者自知,不知者自不知。如前所述,太极拳是由拳与功、内与外、性与命内容组成的。
  原文:太极四时五气解图(编者:图刊出时略)
  笺注:披览此图,可见嘘(木、东)、呵(火、南)、哈(金、西)、吹(水、北)以及呼吸(土、中央)的吐纳关糸。李经梧老师说太极拳是导引术与吐纳术、内丹术的结合。笺注者曾从师友处学得道家六字诀法,与此大同小异,其异在于肺金之哈在“六字诀”中为“咽”,余全同。注意:中央脾土练时为“呼”,而吸则贯穿于诸脏与五方也。道家功法之一脉相承于此也可见一斑。而不知四日寸五气之练功者多矣,故云“去道日远”。
  原文:太极血气根本解
  血为营,气为卫,血流动于肉、膜、络,气流行于骨、筋、脉。筋甲为骨之余,发毛为血之余。血旺则发毛盛,气足则筋甲壮。故血气之勇力出于骨皮毛之外壮,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气以血之盈虚,血以气之消长,(消长盈虚)周而复始,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
  笺注:“李本”之“周而复始”前失“消长盈虚”四字。此段文字,所言均与中医学通。其重视“内壮”之主张昭昭。拳论讲.“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武禹襄),医理讲:“气为血之帅”。郭云深谓:“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皆此之类也。气通血旺,病患悉除而内力日增矣。
  原文:太极力气解
  气走于膜脉筋脉①,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知之②。则能用力行气。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作“膜络筋脉”。②“李本”“知力气”前失“自”字,应补上。“矣”后应加“知”字。“杨本”、“吴本”最后一句为“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侔,等同之义。
按:传统学术思想尚神意,尚气象而相对轻视形质,内壮之说亦然。气前血后,则为内壮,血前气后则为外壮。太极拳练的是气走筋膜脉络。
  原文: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炼开展,后炼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之理也。然必十寸为尺,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①。故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要知其数,非秘授而能量之者哉?
  笺注:①“杨本”、“吴本”此段为“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由尺住之功成,而后能寸住,分住毫住,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李本”无此段文字。
按:先求开展,后炼紧凑,此太极练功步骤。而紧凑后之尺寸分毫之数,则非常态可知。知数“非秘授”不可,如何知数?必“听劲”功深始能知对方之劲力及劲力源头也。
  原文:太极膜脉筋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求之。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抓膜节之半死,单脉拿之似亡①,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总之,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也?如能节拿抓闭之动,非得真传不可能也②。
  笺注:①“杨本”、“吴本”为“申脉拿之”,似错讹。②“杨本”、“吴本”均作“点传”。
  按:节拿抓闭之功,乃武当、少林派均珍视之功,因其可以迅速击败敌手也。欲行此四功,当通医理。不知此功不能用,既知此功又岂可轻用?
  原文:太极字字解
  挫揉捶打①,按摩推拿②。开合升降③,此十二字皆用手也。屈伸动静④。起落缓急⑤,闪还撩了⑥,此十二字,于己气也,于人手也。转换进退,于己身也,于人步也。顾盼前后,于己目,于人手也。即瞻前眇后,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手足无着落耳。俯为一叩,仰为一反而已矣。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对待之字以俯仰为重,时刻在心身手足,不使断之,无接则不能俯仰也。求其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似断而未断,见显似接而来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意心神体⑦,神气极于隐显,又何虑不沾粘连随哉?
  笺注:①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②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③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④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⑤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⑥此四字后,“杨本”、“吴本”均有“于己于人”四字。⑦“杨本”、“吴本”作“心身体”。
  按:用手即对待推手时之可运用之手法。于己气,于人手,是说知己与知人。转换、顾盼之类均然。有断劲、有接劲、有俯劲、有仰劲,均神意气劲之运用也。“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总是以神意为主。有类书法用笔之“笔断意连”、“迹断意不断”。断接劲路在隐显间求之,必于心身知觉中体会。
  原文: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毫于手,则可量之矣。节膜、拿脉、抓筋、闭穴(则难),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①。节不量由接而得拿②,拿不量由摩而得抓③,抓不量由推而得拿,闭不量,不能其穴,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此四者虽有高授,(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能贯通焉④。
  笺注:①“杨本”、“吴本”于“矣”字后多如下句“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李本”于“闭穴”字后失“则难”二字。②“杨本”、“吴本”作“由按而得膜”。③“杨本”、“吴本”作“由摩而得脉”。④“杨本”、“吴本”为“闭非量,而不能得穴”,“非”字不如“不”字确。“李本”之“不能其穴”应改为“不能得穴”更确。“李本”于“非自己功夫”前应加一“然”字。
  按:据笺注者知,杨家、陈家旧传均有节拿抓闭之功,今已鲜见矣。此四功法有连贯次第,如“由接而得拿”是说对待之际,先接手而后有拿劲。此皆手法细腻功夫精纯者始能为之。昔太极研究家严翰秀先生曾向李经梧师请教,说手时,“能说到即能做出”,故严先生认为李师是少见的“心知身知”之名家。有传授又需自己苦练,否则不可能功夫上身。
  原文:太极补泻气力解
补泻气力于自己难,补泻气力于人亦难。补自已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己不易也。补于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败,所由然也。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一,然其有详夫过补①,为之过上加过,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②,必更过,仍加过也。补气泻力于人之法,均为加过于人矣。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 力法。
  笺注:①“杨本”此句为“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②“过泻”,“杨本”、“吴本”均作“遇泻”。“李本”失一“他”字,应补上。
  按:补、泻二字,传统医学用之甚多。谓补不足(正气),损(泻)有余(邪气)也。太极功之论补泻可自用可施人,是说我气我力彼气彼力之增减也。结气即充实团结其气也。“以气运身”、“气敛入骨”、“气沉丹田”,即上行气与下行气之凝聚汇合于丹田也。此谓补己。补于人者,谓对待时己内气不足则需补充之,“劲由内换”、“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继续给劲也。泻力即空力法,于己身则谓用力过则松开之意,于人则谓“引进落空”,使对方如踩空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意。空力法是中上乘功夫,所谓“妙手空空”(陈鑫)。杨禹廷师爷谓把自身练成“衣服架子”,即无处不能空也。
  原文:太极空结挫揉论
  有(挫)空、挫结、揉空、揉结之辨。挫空者则力隅矣。挫结者(则)气断矣。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气隅矣。若结揉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力气败。结挫揉则力盛于气,力在气上矣。空挫揉则气盛于力,气过力不及矣。挫结揉、揉结挫,皆气闭于力矣。挫空揉、揉空挫,皆力凿于气矣。总之,挫结揉空之法,亦必由尺寸分毫量之,不然无挫揉,平虚之灵结,空何由致于哉①?
  笺注:①“杨本”、“吴本”末段为“亦必由尺寸分毫量,能如是也,不然无地之挫揉,平虚之灵结,亦何由而致于哉?”显然不如“李本”确。
  按:看来挫空、挫结、揉空、揉结均为手法劲力之细腻功夫。笺注者功浅知狭,尚难一一详注。唯师传曾谓:挫功,乃对待时吃住对方劲路而揉问之使失中也。结,应当是令对手身板硬如木棍,则可发放矣。空,则应当是令对方落空也。凿,音作,通透意。
  原文:懂劲先后论
  夫未懂劲之先,常出顶偏丢抗之病①,既懂劲故然病易出,劲既懂可以出病手②?缘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故出病。神明及犹不及,俯仰无著,亦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之病,非真懂劲,弗能不出也。胡为真懂③,因视听无由,即(未)得其确也④。知眇瞻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⑤,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于懂劲⑥,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⑦,就去则升,夫而后才为真及神明也。明也,岂可日后不慎于行坐卧走、饮食溺溷之功有关也⑧。所谓及中成大成也哉。
  笺注:①“杨本”、“吴本”之“常”作“长”,“偏”作“匾”,误。②“杨本”、“吴本”之“手”作“乎”。③胡为,何为。④“李本”“即”字应为“未”字。⑤“李本”“转换”前失“觉”字,应补上。⑥“李本”“者”字后应补“由”字。⑦“杨本”、“吴本”误“降”字为“详”。⑧“杨本”、“吴本”均无“有关也”三字。
按:此段文字论述懂劲之先与懂劲之后,极为清楚。关于真懂劲,王宗岳名论:“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此文谓.“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乃是关耍,不懂开合即不懂太极。
  原文: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
  在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成.不过末技武事而已。所谓尺于人者,非先懂劲也。如懂劲后,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能量才能节拿抓闭矣。知膜脉筋穴之理.要必定明存亡之手。知存亡之手,要必明生死之穴,其穴之数安可不知乎?知生死之穴数,乌可不明闭而不生乎?闭而无生乎存亡二字,一闭之而己①。
  笺注:①“杨本”、“吴本”末段为“乌可不明闭而无生平?是所谓二字之存亡,一闭之而已尽矣”。
  按:此文的一贯观点是得道为上,武技末事。生死存亡之手与生死存亡之穴,乃是重点。古有大穴三十六,小穴七十二之说。既需知其闭,又需知其生,是谓懂用劲之处。(待续)

精彩评论2

阿玲姐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5-6 14:47:52
大哥,长了一点,但是受教了!谢谢你的分享!希望以后多一些
awagink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5-6 16:01:39
阿玲姐 发表于 2020-5-6 14:47
大哥,长了一点,但是受教了!谢谢你的分享!希望以后多一些

感谢您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