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永摄
【本报讯】太极为中国传统运动,有增强手眼协调及促进平衡的功用,但对于有腰背痛、退化性关节炎等患者,又扭腰又举手,一招一式都痛入心。大埔那打素医院将水疗与传统太极结合,让患者在暖水池中耍太极,利用水的浮力及阻力特性,在锻炼肌肉的同时,松弛肌肉及舒缓痛楚。
记者:严敏慧
大埔那打素医院物理治疗部于○八年,率先在公立医院引入「水中太极」作为物理治疗方法,已有逾四千人接受治疗。部门经理刘永强表示,水中太极在欧、美、日等国家,已广泛用于康复治疗,他更特别到美国修读相关课程,把理论带回医院教导物理治疗师,更开班给病人做治疗。
该院一级物理治疗师张展庭表示,由于水疗能松弛肌肉、活动关节及舒缓痛楚,而太极则能增强手眼协调、促进平衡力、减轻身心压力及调节呼吸,结合水疗及太极的水中太极,将两者的特性融合,两种运动的好处直接提升。
借浮力轻松活动关节该院的水中太极招数,以杨式太极动作为基础,加上日本及美国常用的「水中Ai-Chi」招数,改良成为一套独特的「水中太极十一式」,保留云手等传统招式。刘永强表示,中国太极着重重心转移,招数简单优美但要配合呼吸,Ai-Chi则较为机械性,经常要前后左右活动。
张展庭表示,水中太极简单易学,适合腰背痛、退化性关节炎、关节切换手术后病人,以及防跌训练人士,并且没有年龄及性别限制;水疗池最深只有1.3至1.4米,就算不懂游泳也可参与。
「病人喺陆地做运动会好痛,但水里面有浮力,关节活动冇咁辛苦,水慨阻力又可以做到锻炼肌肉效果,摄氏三十三至三十四度慨池水会令肌肉松弛,耍太极会冇咁痛」。张展庭补充,每次上堂都会以小组形式进行,配以柔和音乐,若病人情况较严重,物理治疗师会个别指导。
助腰痛病人行得更远部门早前与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合作,就水中太极成效进行研究,共有八十名腰痛三星期以上病人参与。结果发现,经过六周至八周的水中太极治疗,病人步行持久力、平衡力、腰背深层肌肉都有进步,痛楚则有舒缓。例如六分钟步行测试中,水中太极组的病人能步行四百零二米,而控制组病人只能步行三百四十三米。
不过,张展庭表示,病人若有心脏病、皮肤病、血压不稳、香港脚及有伤口等,均不能参与水中太极班。每次下水前,病人都需要量度血压,糖尿病病人更要量度血糖,以免血糖过低会在池中晕眩,产生危险。现时多间公立医院的物理治疗部都有提供水中太极治疗,物理治疗师会根据病人情况再作转介。
刘永强表示,水疗结合陆上运动用于物理治疗中效果理想,除水中太极Fusion(新派)治疗,现已发展到「水中瑜伽」治疗,对改善痛症效果同样不错。
简易五式
【大鹏展翅】
前后脚弓字步企,身体向前揽水后双手打开伸展
【和谐相称】
单脚向前提起,然后慢向后踢,双手向前,保持数秒
【单鞭下势】
单脚踏出,插下,单手向横打开,换脚重复动作,犹如向前行走
【优雅接纳】
前后脚弓字步企,双手向前伸直,前脚向上踢,双手向后拨
【云手】
手向前微曲,一手上一手下,重心坐低,两手向横拨水并转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