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其它武术] 道教音乐概述

[复制链接]
ldsygthd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7-23 02:54:0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教,完全是以道家的学术思想做内容的宗教,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笼络贯串中国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虽然道家与道教,在宗教色彩上,有时混淆不清,但在实质上,道教与道家,却大有异同之处。可是,一般习惯,对道家与道教的分野,区别不清,随便就加它一顶迷信的帽子,把它送入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及,列为虚无缥渺之间了。

关于道家的学术思想,纪晓岚曾经从好的方面来看,评定它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当然,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正如天下事与物一样,都有正反、好坏的两面,道教学术思想,固然广博精微地综罗百代,但它流传久远,加上驳而不纯的结果,便变成"支离破碎,怪诞杂乱",可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抛弃一个传统文化的无尽宝藏,那是非常荒谬的举动。

道教音乐概述

道 教 音 乐 是 道 教 文 化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 因 此 , 它 一 直 伴 随 着 道 教 、 道 教 文 化 的 兴 盛 而 兴 盛 , 伴 随 着 道 教 、 道 教 文 化 的 发 展 而 发 展 。

道 教 音 乐 在 其 漫 长 的 发 展 历 程 中 , 在 三 个 方 面 体 现 出 其 文 化 特 色 : 其 一 , 保 留 有 中 国 古 代 音 乐 文 化 的 特 色 。 道 教 音 乐 自 它 形 成 伊 始 , 便 一 直 受 到 皇 室 官 府 的 扶 植 和 荫 护 , 并 受 宫 观 体 制 和 清 规 戒 律 之 制 约 , 很 少 受 社 会 动 乱 冲 击 , 得 以 自 成 一 体 的 连 续 发 展 。 同 时 , 道 教 音 乐 历 代 靠 口 传 心 授 , 传 承 方 法 隐 秘 保 守 , 特 别 是 全 真 道 要 求 更 严 。 因 此 , 道 教 音 乐 能 将 其 古 代 传 统 音 乐 保 存 至 今 。 其 二 , 道 教 音 乐 与 民 族 、 民 间 音 乐 密 切 关 联 。 道 教 音 乐 的 发 展 史 就 是 一 部 不 断 吸 收 、 融 化 民 族 、 民 间 音 乐 成 分 , 以 丰 富 自 身 的 历 史 。 道 教 音 乐 是 一 种 带 有 中 国 各 地 地 方 音 乐 特 点 的 宗 教 音 乐 , 这 表 现 在 , 同 一 法 事 中 的 同 一 曲 调 , 各 地 的 行 腔 、 旋 律 润 饰 都 带 有 地 方 音 乐 色 彩 , 特 别 是 地 方 戏 曲 和 民 歌 音 调 的 特 色 ; 同 一 法 事 中 的 同 一 首 经 文 , 各 地 选 用 本 地 音 调 配 曲 , 各 不 相 同 。 其 三 , 与 佛 教 音 乐 相 互 影 响 , 相 互 吸 收 。 千 百 年 以 来 , 互 为 影 响 、 融 摄 的 佛 道 两 教 , 在 法 事 音 乐 上 也 保 持 着 一 定 的 共 性 因 素 , 以 至 在 道 教 的 课 诵 、 斋 醮 等 科 仪 音 乐 中 , 能 较 明 显 地 感 受 到 道 曲 与 佛 乐 的 近 似 关 系 。

道 教 音 乐 的 内 涵 、 精 神 、 韵 味 和 道 教 教 义 、 教 规 、 宗 教 思 想 是 相 一 致 的 。 道 教 音 乐 的 作 用 从 宗 教 角 度 来 看 , 在 于 宣 扬 教 义 , 澡 雪 精 神 , 使 人 净 化 , 使 人 豁 达 ; 从 实 践 的 角 度 来 观 察 , 道 教 音 乐 的 功 能 在 于 敬 神 和 娱 人 。 道 教 音 乐 是 出 于 对 道 教 诸 神 的 崇 敬 , 对 道 教 教 义 的 崇 信 , 对 道 教 教 规 的 崇 尚 而 产 生 的 , 因 而 , 道 教 音 乐 多 追 求 庄 重 、 肃 穆 的 情 调 , 表 达 与 道 教 思 想 相 一 致 的 风 格 , 以 配 合 宗 教 仪 式 特 定 氛 围 的 需 要 。 围 绕 道 教 仪 式 「 请 神 → 礼 神 → 谢 神 」 的 固 有 程 序 , 道 教 音 乐 有 赞 美 「 三 清 」 、 诸 神 的 颂 歌 ; 有 表 现 神 仙 应 召 而 来 的 飘 拂 飞 翔 之 声 ; 有 表 现 镇 邪 避 魔 的 庄 严 威 武 之 曲 ; 有 表 现 仙 境 佳 所 的 云 乐 之 歌 等 。 敬 神 可 以 说 是 道 教 音 乐 的 核 心 和 主 旨 。 另 一 方 面 来 看 , 道 教 仪 式 除 了 面 对 各 界 神 灵 , 也 面 向 于 一 般 的 俗 民 百 姓 , 道 教 音 乐 从 功 能 意 义 上 亦 带 有 娱 人 的 作 用 , 如 有 些 称 作 「 阴 调 」 、 「 耍 曲 」 的 韵 曲 , 就 是 唱 奏 给 斋 醮 道 场 上 的 一 般 民 众 听 的 , 目 的 是 唤 起 参 与 者 的 宗 教 审 美 体 会 , 提 高 他 们 参 与 仪 式 的 兴 趣 。

道 教 音 乐 具 有 地 域 性 特 色 。 道 教 音 乐 的 表 演 者 部 分 是 宫 观 所 在 地 的 出 家 道 士 或 生 活 于 民 间 的 在 家 道 士 , 因 此 , 其 科 仪 音 乐 势 必 或 多 或 少 带 入 当 地 民 族 民 间 音 乐 的 成 分 、 素 材 、 程 式 、 结 构 、 表 演 习 惯 。 同 时 , 道 教 音 乐 的 接 受 者 是 当 地 的 道 徒 和 民 众 , 为 了 让 道 教 音 乐 更 好 地 为 听 众 所 接 受 , 焕 发 他 们 的 参 与 意 识 , 各 地 道 教 音 乐 常 吸 收 地 方 音 乐 , 使 之 更 富 地 域 性 。

道教音乐分类

声乐

道教音乐-声乐 - 阴韵

「 阴 韵 」 为 用 于 外 坛 斋 醮 的 「 韵 腔 」 , 多 在 「 赈 济 」 、 「 放 施 食 ( 焰 口 ) 」 等 户 外 或 在 斋 主 家 中 举 行 的 科 范 仪 式 中 唱 诵 。 其 接 受 的 对 象 包 括 信 众 和 看 斋 的 一 般 民 众 。

道教音乐 -声乐- 阳韵

「 阳 韵 」 为 用 于 内 坛 祀 典 仪 式 中 的 「 韵 腔 」 , 一 般 在 殿 堂 内 部 唱 诵 , 其 接 受 对 象 主 要 是 持 修 道 教 徒 及 天 灵 地 祇 和 各 界 神 明 。

器乐

道教音乐 -器乐- 正曲

正 曲 是 由 乐 器 或 法 器 演 奏 的 器 乐 曲 。 主 要 用 于 内 坛 阳 事 ( 祈 福 ) 太 平 斋 醮 科 仪 及 外 坛 阴 事 ( 超 幽 ) 荐 亡 斋 醮 科 仪 程 序 进 行 的 中 间 , 在 转 坛 之 际 演 奏 。

道教音乐 - 器乐- 耍曲

耍 曲 的 曲 牌 是 吸 收 民 间 音 乐 发 展 变 化 而 成 , 主 要 用 于 为 俗 民 做 道 场 , 在 开 坛 之 前 和 收 坛 之 后 演 奏 , 带 有 很 强 的 娱 乐 性 质 。

道教音乐流派

道教音乐流派- 正一道音乐

正 一 道 早 期 的 斋 醮 仪 式 简 单 易 行 , 道 乐 形 式 也 比 较 简 单 。 六 朝 以 后 , 北 魏 寇 谦 之 的 《 云 中 音 诵 新 科 之 诫 》 , 是 正 一 道 音 乐 较 早 的 书 面 记 载 。 此 后 , 有 南 朝 刘 宋 时 的 陆 修 静 撰 订 斋 醮 仪 轨 , 使 正 一 道 音 乐 初 具 规 模 。 此 后 各 朝 各 代 , 不 断 更 新 改 造 , 日 趋 完 善 。 元 代 以 来 , 道 教 形 成 正 一 全 真 两 大 教 派 , 北 方 以 全 真 为 主 , 正 一 则 为 南 方 道 教 的 中 心 , 正 一 道 音 乐 随 此 而 在 南 方 , 特 别 是 江 南 一 带 广 为 流 布 。

正 一 道 音 乐 主 要 运 用 于 诸 如 设 坛 、 上 供 、 焚 香 、 升 坛 、 画 符 、 念 咒 、 发 炉 、 降 神 、 迎 驾 、 诵 经 、 赞 颂 等 斋 醮 仪 式 中 , 根 据 法 事 情 节 的 需 要 , 来 组 合 串 联 各 种 道 曲 。 法 事 不 同 , 音 乐 的 组 合 也 相 应 发 生 变 化 。 正 一 道 使 用 的 音 乐 有 独 唱 ( 通 常 由 高 功 、 都 讲 担 任 ) 、 齐 唱 、 散 板 式 吟 唱 和 鼓 乐 、 吹 打 以 及 合 奏 等 多 种 形 式 。 器 乐 形 式 常 用 于 法 事 的 开 头 、 结 尾 、 唱 曲 的 过 门 以 及 队 列 变 化 等 场 面 , 而 且 在 法 事 过 程 中 , 音 乐 的 演 奏 可 根 据 主 持 醮 仪 的 高 功 在 供 香 、 步 罡 、 绕 坛 、 礼 拜 等 许 多 宗 教 仪 式 动 作 的 需 要 , 采 取 坐 乐 和 行 乐 的 形 式 演 奏 , 以 协 调 出 坛 法 师 的 动 作 。 声 乐 形 式 是 正 一 道 斋 醮 音 乐 的 主 要 部 分 , 其 声 乐 题 材 主 要 有 「 颂 」 、 「 赞 」 、 「 步 虚 」 、 「 偈 」 等 格 式 。 正 一 道 音 乐 最 明 显 的 特 点 是 地 方 性 。 其 主 要 表 现 在 如 下 方 面 : 不 少 宫 观 所 用 道 乐 , 虽 在 总 体 风 格 上 有 一 定 的 趋 同 性 , 但 各 地 的 行 腔 、 旋 律 润 饰 都 带 有 地 方 特 点 而 显 得 各 不 相 同 。 如 苏 州 道 乐 的 赞 、 颂 、 偈 等 , 虽 在 名 称 、 经 词 上 与 毗 邻 的 上 海 道 观 一 样 , 但 韵 曲 的 风 格 则 各 有 不 同 , 即 使 是 同 一 首 唱 偈 , 苏 州 道 乐 的 唱 偈 带 有 浓 郁 的 本 地 民 歌 ( 吴 腔 ) 韵 调 。 同 一 法 事 中 的 同 一 首 经 文 , 各 地 一 般 都 选 用 本 地 音 调 配 曲 , 诸 如 「 步 虚 韵 」 、 「 吊 挂 韵 」 等 , 几 乎 是 一 个 地 方 一 个 样 子 , 有 所 谓 : 「 三 里 不 同 道 , 十 曲 九 不 同 」 。 除 地 方 性 特 点 外 , 正 一 道 音 乐 还 具 有 一 定 的 民 俗 性 。 如 江 浙 一 带 的 正 一 道 音 乐 , 大 多 采 用 了 民 间 的 「 江 南 丝 竹 」 和 「 十 番 锣 鼓 」 音 乐 。 许 多 道 乐 曲 牌 就 是 道 士 们 从 民 间 传 统 音 乐 中 吸 收 发 展 而 来 的 。

正 一 道 中 , 除 一 部 分 出 家 住 观 道 士 外 , 还 有 一 部 份 散 居 民 间 不 出 家 的 火 居 道 士 , 这 类 道 士 长 期 在 民 间 行 法 布 道 , 与 民 间 艺 术 长 期 融 会 在 一 起 , 也 加 强 了 正 一 道 音 乐 的 地 方 性 、 民 俗 性 特 点 。 正 一 道 音 乐 使 用 的 乐 器 无 统 一 定 制 , 除 钟 、 鼓 、 磬 等 法 器 大 致 统 一 外 , 其 他 所 使 用 的 乐 器 多 有 地 方 特 点 , 如 上 海 、 江 苏 、 浙 江 一 带 正 一 道 所 用 的 乐 器 多 为 : 笛 、 弦 子 、 鼓 、 钹 、 笙 、 箫 、 古 提 琴 、 双 青 、 云 锣 、 大 锣 、 小 锣 、 大 小 唢 呐 、 二 胡 等 。 而 北 方 山 西 、 陕 西 、 河 南 一 带 正 一 道 所 用 的 乐 器 则 多 以 管 、 唢 呐 、 笙 和 笛 为 主 。

正 一 道 保 持 最 完 整 的 乐 谱 资 料 是 清 嘉 庆 四 年 ( 1 7 9 9 ) 苏 州 玄 妙 观 道 士 曹 希 圣 将 吾 定 庵 所 收 集 、 整 理 的 道 乐 乐 谱 汇 编 成 的 《 均 天 妙 乐 》 ( 分 上 、 中 、 下 三 册 ) 、 《 古 韵 成 规 》 、 《 霓 裳 雅 韵 》 三 部 乐 谱 , 三 部 乐 谱 用 工 尺 谱 法 记 录 , 教 内 称 为 「 曹 谱 」 。

道教音乐流派 - 全真道音乐

全 真 道 音 乐 始 于 何 时 , 目 前 尚 无 确 考 , 但 规 范 、 统 一 于 全 真 道 内 所 使 用 的 音 乐 , 是 在 王 重 阳 创 立 全 真 道 以 后 才 逐 步 形 成 的 。 未 形 成 全 真 道 之 前 , 全 真 道 音 乐 应 是 与 其 他 道 派 音 乐 同 一 源 宗 的 。 起 初 是 受 原 始 巫 祝 乐 舞 的 影 响 , 后 又 历 经 各 历 史 时 期 的 发 展 和 演 变 , 逐 渐 理 顺 成 形 , 最 终 因 教 派 的 分 野 而 形 成 了 具 有 全 真 道 之 个 性 特 徵 的 全 真 道 音 乐 。

全 真 道 音 乐 主 要 用 于 修 持 、 庆 祝 、 祈 祷 等 法 事 之 中 。 修 持 法 事 中 的 音 乐 , 就 是 「 早 坛 功 课 经 」 和 「 晚 坛 功 课 经 」 音 乐 , 庆 祝 法 事 的 音 乐 , 主 要 在 庆 贺 神 仙 、 祖 师 的 圣 诞 等 活 动 中 进 行 , 祈 祷 法 事 音 乐 大 多 用 于 祈 晴 祷 雨 、 超 度 亡 灵 、 赈 济 等 仪 式 之 中 , 如 「 放 施 食 」 、 「 上 祖 师 表 」 等 。 这 些 法 事 中 的 音 乐 , 以 声 乐 形 式 为 主 体 , 另 有 以 打 击 乐 为 主 的 器 乐 形 式 。 日 诵 早 晚 课 全 为 声 乐 咏 唱 , 有 钟 、 鼓 、 木 鱼 、 铃 、 铛 、 钹 、 磬 等 小 件 法 器 伴 奏 , 有 些 宫 观 加 有 少 量 管 弦 乐 器 伴 奏 。 庆 祝 法 事 和 祈 祷 法 事 中 的 音 乐 , 以 声 乐 形 式 为 主 , 间 或 有 规 模 较 大 的 宗 教 乐 舞 场 面 , 配 合 这 种 场 面 , 往 往 有 鼓 、 大 钹 、 大 铙 等 大 件 法 器 以 及 少 量 吹 管 乐 器 加 以 伴 奏 。 仪 式 进 行 中 , 有 时 还 穿 插 演 奏 一 些 相 对 独 立 的 乐 器 曲 牌 , 如 某 些 宫 观 演 奏 的 「 铙 牌 子 」 及 各 种 短 小 的 「 耍 曲 」 等 。

全 真 道 音 乐 中 的 声 乐 演 唱 形 式 有 由 高 功 、 都 讲 担 任 的 独 唱 及 齐 唱 、 散 板 式 吟 唱 等 ; 器 乐 形 式 以 合 奏 为 主 , 少 见 有 独 奏 或 重 奏 形 式 。 全 真 道 音 乐 最 突 出 的 特 点 是 其 统 一 性 和 相 对 稳 定 性 。

全 真 道 音 乐 的 传 承 , 历 来 严 谨 、 规 范 , 通 行 于 全 真 道 内 的 音 乐 以 《 全 真 正 韵 》 亦 即 教 内 通 称 的 「 十 方 韵 」 为 范 本 , 各 宫 观 均 准 规 严 行 。 经 韵 的 承 传 , 全 凭 上 师 密 传 , 口 传 心 授 , 故 其 音 乐 型 态 上 有 着 高 度 的 统 一 性 。 从 现 今 各 主 要 全 真 宫 观 的 音 乐 上 看 , 各 地 所 诵 之 「 十 方 韵 」 无 论 是 韵 腔 风 格 , 还 是 具 体 的 旋 法 、 节 奏 都 大 同 小 异 , 在 道 内 有 「 死 全 真 」 之 说 , 意 即 全 真 道 音 乐 是 不 得 随 意 改 动 的 , 因 此 便 形 成 了 全 真 道 音 乐 固 有 的 统 一 性 和 相 对 稳 定 性 的 特 徵 。 全 真 道 音 乐 历 代 少 有 记 录 , 见 诸 于 文 字 记 载 的 资 料 也 较 少 。 唯 有 在 清 代 后 期 由 四 川 成 都 二 仙 庵 雕 版 印 刷 的 《 重 刊 道 藏 辑 要 · 全 真 正 韵 》 , 为 目 前 所 见 最 完 整 的 一 部 全 真 道 乐 谱 辑 。

道教音乐形式 - 咏唱式

一 种 歌 唱 性 很 强 的 经 韵 唱 诵 方 式 。 这 种 唱 诵 法 具 有 细 腻 悠 扬 、 抒 情 表 意 的 特 点 。 运 用 这 种 唱 诵 法 唱 诵 的 韵 腔 最 多 , 韵 腔 的 旋 律 性 最 强 。 各 种 「 韵 」 ( 如 《 澄 清 韵 》 、 《 幽 冥 韵 》 、 《 悲 叹 韵 》 ) 、 「 赞 」 ( 如 《 大 赞 》 、 《 小 赞 》 、 《 中 堂 赞 》 ) 、 「 引 」 ( 如 《 幽 魂 引 》 、 《 梅 花 引 》 、 《 小 救 苦 引 》 、 《 大 救 苦 引 》 ) 、 「 偈 」 ( 如 《 大 偈 子 》 、 《 小 偈 子 》 、 《 刀 兵 偈 子 》 ) 以 及 《 步 虚 》 、 《 吊 挂 》 等 等 , 都 是 运 用 这 种 唱 法 咏 唱 的 。 此 种 唱 法 , 往 往 有 法 器 和 笙 管 笛 萧 及 弹 拨 拉 弦 等 乐 器 进 行 伴 奏

道教音乐-形式- 念唱式

念 唱 式 的 声 乐 形 态 , 音 乐 起 伏 曲 折 不 大 , 音 调 平 稳 规 整 , 是 一 种 似 念 似 唱 的 形 态 , 旋 律 精 简 , 少 用 拖 腔 , 呈 公 式 化 有 规 律 性 的 上 下 句 式 结 构 。 这 种 唱 法 多 在 道 士 每 天 早 晚 课 中 所 诵 习 的 诸 尊 神 、 真 仙 之 训 诫 文 诰 的 「 宝 诰 腔 」 的 唱 诵 中 。 该 唱 法 的 形 式 是 由 于 宝 诰 腔 的 腔 体 结 构 和 腔 调 旋 律 特 徵 所 决 定 的 。 宝 诰 腔 旋 律 简 练 , 不 用 衬 字 、 衬 词 , 没 有 拖 腔 , 上 下 句 结 构 规 整 。

道教音乐形式 - 吟诵式

专 用 于 诵 念 咒 语 而 形 成 的 「 吟 诵 式 」 声 乐 形 态 。 这 种 诵 念 唱 法 , 韵 腔 旋 律 性 较 弱 , 以 近 语 言 性 音 调 沿 着 五 声 音 阶 的 框 架 , 一 字 一 音 , 在 较 狭 窄 的 音 域 内 展 开 , 句 未 结 尾 落 音 趋 规 范 化 , 可 细 分 为 「 有 节 拍 」 的 吟 诵 和 「 无 节 拍 」 的 吟 诵 , 上 下 两 句 无 限 反 覆 , 直 至 将 咒 语 念 诵 完 毕 。 这 种 韵 腔 形 式 , 有 道 士 称 之 为 「 棒 棒 经 」 。

道教音乐 形式-朗诵式

唱 中 夹 说 白 的 「 朗 诵 式 」 声 乐 形 态 。 这 一 唱 诵 法 是 一 种 按 照 自 然 语 言 声 调 而 略 为 戏 剧 化 了 的 经 韵 音 乐 , 韵 曲 的 旋 律 材 料 基 本 上 集 中 在 几 个 音 上 , 通 常 表 现 为 , 在 一 段 或 几 段 经 韵 唱 完 后 , 插 入 一 段 有 一 定 韵 律 的 经 文 道 白 或 咒 语 , 然 后 再 接 唱 经 韵 。

道教音乐 形式-乐器种类

道 教 科 仪 中 使 用 的 乐 器 , 早 期 只 有 钟 、 磬 、 鼓 等 敲 击 法 器 。 后 逐 步 加 入 了 吹 ( 吹 管 乐 器 ) 、 拉 ( 拉 弦 乐 器 ) 、 弹 ( 弹 拨 乐 器 ) 等 乐 器 。 全 真 道 与 正 一 道 所 用 乐 器 有 一 定 区 别 , 全 真 道 以 吹 管 乐 器 和 法 器 为 主 , 另 加 有 少 量 拉 弦 、 弹 拨 乐 器 ; 江 南 正 一 道 历 来 重 视 斋 醮 音 乐 , 所 用 乐 器 多 而 齐 全 , 计 有 : 笛 、 唢 呐 、 笙 、 二 胡 、 琵 琶 、 扬 琴 、 三 弦 等 等

道教音乐形式 -器乐曲牌

道 教 音 乐 中 用 各 种 乐 器 演 奏 的 曲 牌 音 乐 , 按 照 其 在 科 仪 进 行 环 节 之 演 奏 场 合 , 又 可 细 分 为 如 下 几 种 形 式 : 第 一 种 器 乐 曲 牌 的 演 奏 , 大 都 在 斋 醮 科 仪 开 始 之 前 运 用 , 以 吸 引 百 姓 群 众 前 来 看 斋 和 扩 大 声 势 。 第 二 种 是 过 场 音 乐 的 演 奏 。 这 种 过 场 音 乐 的 演 奏 又 分 为 两 种 情 况 : 一 种 是 在 经 文 唱 诵 中 , 于 经 韵 与 经 韵 交 接 的 间 隙 中 演 奏 过 场 音 乐 ; 另 一 种 是 在 科 仪 活 动 中 , 通 过 过 场 音 乐 演 奏 , 起 到 转 换 法 事 程 序 的 作 用 。 器 乐 曲 牌 中 , 有 一 些 是 道 教 音 乐 之 专 用 曲 目 , 如 《 木 本 经 》 、 《 白 鹤 飞 》 、 《 路 罡 调 》 等 。 也 有 些 曲 目 如 《 小 开 门 》 、 《 将 军 令 》 等 , 可 在 某 些 戏 曲 、 曲 艺 、 地 方 乐 种 中 见 到 。 然 而 , 这 类 世 俗 的 通 用 器 乐 曲 牌 一 旦 进 入 道 教 音 乐 的 玄 门 之 内, 与 钟 鼓 法 器 之 声 结 合 , 混 响 于 宫 观 殿 堂 内 外 , 音 乐 气 质 早 已 超 尘 脱 俗 , 呈 现 出 明 显 的 仙 乐 妙 音 之 韵 味 。

道教音乐 形式-法器种类

法 器 是 道 教 在 举 行 宗 教 仪 式 时 显 示 法 力 的 一 种 象 徵 性 器 物 。 宫 观 中 的 法 器 平 时 皆 陈 列 于 法 坛 的 法 器 架 上 。 通 常 用 的 法 器 有 两 类 : 一 类 为 仰 启 神 仙 、 朝 敬 祖 师 及 为 了 驱 恶 镇 邪 的 器 物 , 如 朝 简 、 如 意 、 玉 册 、 玉 印 、 宝 剑 、 令 旗 、 令 箭 、 敇 令 牌 、 天 蓬 尺 、 镇 坛 木 ; 另 一 类 为 各 种 打 击 法 器 , 常 用 的 有 大 铙 、 小 铙 、 大 、 小 、 铛 子 、 手 铃 、 大 小 木 鱼 、 大 鼓 、 小 鼓 、 大 铁 磬 、 大 铜 磬 、 小 铜 磬 。 道 教 科 仪 音 乐 中 所 使 用 的 法 器 , 主 要 是 打 击 法 器 。

道教音乐形式- 法器曲牌

法 器 曲 牌 在 道 教 音 乐 中 虽 为 数 不 多 , 但 地 位 却 十 分 重 要 , 在 咏 唱 韵 腔 时 , 有 时 丝 弦 、 吹 管 等 伴 奏 乐 器 可 以 略 去 不 用 , 然 而 法 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法 器 牌 子 又 分 为 铙 牌 子 与 铛 牌 子 两 类 。 演 奏 铙 牌 子 之 用 的 法 器 是 大 铙 、 小 铙 、 大 以 及 大 、 小 木 鱼 、 大 、 小 鼓 和 大 、 小 磬 ; 演 奏 铛 牌 子 使 用 的 法 器 是 小 、 铛 子 、 手 铃 以 及 大 、 小 木 鱼 、 大 、 小 鼓 和 大 小 磬 。 铙 牌 子 常 作 为 各 类 法 事 科 范 仪 式 程 序 的 转 换 、 连 接 而 单 独 演 奏 ; 同 时 还 在 各 类 韵 腔 、 器 乐 曲 牌 的 演 唱 、 演 奏 中 作 为 引 子 、 尾 声 、 间 奏 使 用 。 铛 牌 子 则 常 作 为 韵 腔 、 器 乐 曲 牌 的 伴 奏 法 器 , 起 到 击 拍 数 板 、 烘 托 宗 教 气 氛 的 作 用 。

道教音乐谱辑- 玉音法事

概 说:《 玉 音 法 事 》 是 保 存 至 今 的 最 早 一 部 道 教 音 乐 之 声 乐 谱 集 , 大 约 问 世 於 北 宋 政 和 年 间 ( 1 1 1 1 - 1 1 1 5 ) 。

内 容 与 形 式 该 书 分 上 、 中 、 下 三 卷 , 卷 上 和 卷 中 载 赞 词 及 其 曲 谱 , 卷 下 载 斋 醮 法 事 及 赞 词 。 《 玉 音 法 事 》 上 卷 、 中 卷 所 载 声 赞 使 用 的 谱 式 非 常 独 特 , 它 既 不 是 古 琴 所 用 的 减 字 谱 , 也 不 是 琵 琶 用 的 工 尺 谱 , 而 是 一 种 形 似 曲 线 婉 蜒 之 状 的 曲 线 谱 , 亦 称 曲 折 谱 , 或 步 虚 谱 , 是 一 种 源 远 流 长 、 传 播 广 远 的 中 国 古 老 的 乐 谱 形 式 , 其 发 生 发 展 的 过 程 与 道 教 音 乐 有 密 切 关 系 。 其 初 始 至 迟 可 追 溯 到 汉 代 , 《 汉 书 · 艺 文 志 》 所 载 二 十 八 家 歌 诗 篇 目 中 即 有 声 曲 折 之 名 。

《 玉 音 法 事 》 共 辑 道 曲 五 十 首 , 现 收 入 於 《 正 统 道 藏 》 第 三 百 三 十 三 册 。 由 於 时 代 久 远 , 且 曲 谱 晦 涩 深 奥 , 至 今 《 玉 音 法 事 》 所 用 之 乐 谱 无 人 能 识 , 还 是 一 部 有 待 破 译 的 天 书 。

道教音乐谱辑- 全真音韵

概 说: 《 全 真 正 韵 》 是 未 入 《 道 藏 》 的 一 部 全 真 道 所 通 用 的 经 韵 谱 辑 , 全 称 为 《 道 藏 辑 要 · 全 真 正 韵 》 , 系 清 康 熙 年 间 进 士 彭 定 求 编 修 的 《 道 藏 辑 要 》 中 的 一 卷 。 时 下 一 些 道 观 和 道 人 收 藏 的 多 是 清 末 ( 1 9 0 6 ) 贺 龙 骧 、 彭 瀚 然 在 成 都 二 仙 庵 重 刊 的 《 道 载 辑 要 · 全 真 正 韵 》 。

内 容 与 形 式: 该 谱 辑 共 收 录 了 当 时 及 之 前 全 真 道 常 用 的 经 韵 五 十 六 首 。 曲 目 除 记 有 经 词 外 , 还 附 有 「 当 请 」 谱 , 即 在 经 词 旁 侧 记 有 「 当 」 ( 铛 子 ) 、 「 请 」 ( 钹 ) 、 「 鱼 」 ( 木 鱼 ) 等 法 器 演 奏 的 状 声 字 , 并 用 圈 点 注 明 「 板 眼 」 记 号 。 这 种 谱 式 并 未 标 出 旋 律 曲 调 , 但 实 际 上 「 当 请 」 除 了 作 为 击 节 数 拍 以 控 制 声 韵 的 长 短 与 速 度 外 , 还 演 化 为 道 内 传 授 道 乐 的 一 种 手 段 。 由 於 该 谱 辑 无 经 韵 旋 律 记 录 , 离 开 经 韵 老 师 的 亲 传 嫡 授 便 不 能 直 接 依 谱 诵 唱 。

现 状 :一 九 九 零 年 十 月 , 玉 溪 道 人 闵 智 亭 将 嫡 传 的 五 十 多 首 「 全 真 正 韵 」 及 他 本 人 整 理 校 正 的 十 五 首 全 真 道 常 用 经 韵 , 嘱 托 王 忠 人 、 刘 红 两 位 学 者 做 了 整 套 录 音 , 後 由 武 汉 音 乐 学 院 道 教 音 乐 研 究 室 记 谱 、 编 辑 , 於 一 九 九 一 年 由 北 京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公 司 , 出 版 了 用 简 谱 记 写 、 由 道 教 大 师 闵 智 亭 亲 传 的 《 全 真 正 韵 谱 辑 》 。

各地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 - 北京白云观道乐

概 说: 北 京 白 云 观 道 教 音 乐 用 的 韵 腔 , 属 於 全 真 正 韵 ( 道 内 亦 称 全 真 正 韵 为 「 十 方 韵 」 , 因 通 用 於 十 方 丛 林 而 有 此 名 ) 。八 十 年 代 初 , 原 白 云 观 监 院 黄 信 阳 从 浙 江 温 州 带 入 部 份 经 韵 , 经 住 观 各 方 道 士 , 特 别 是 玉 溪 道 人 闵 智 亭 的 指 点 , 成 为 规 范 的 全 真 韵 斋 醮 科 仪 音 乐 。

内 容 与 形 式: 北 京 白 云 观 道 乐 分 为 两 类 : 一 类 为 道 士 在 各 种 法 事 中 唱 诵 的 经 韵 音 乐 ; 另 一 类 为 作 为 经 韵 伴 奏 的 器 乐 音 乐 。 音 乐 风 格 上 与 全 国 全 真 道 十 方 丛 林 所 通 用 的 「 十 方 韵 」 相 同 近 似 。

北 京 白 云 观 曾 有 独 属 于 自 己 的 「 北 京 韵 」, 据 老 道 长 介 绍 , 北 京 白 云 观 在 清 代 以 前 一 直 沿 用 「 十 方 韵 」 , 到 了 清 末 , 白 云 观 方 丈 孟 永 才 为 了 留 住 游 方 道 士 长 住 观 内 , 曾 经 把 「 十 方 韵 」 改 为 地 方 韵 ─ ─ 「 北 京 韵 」 , 直 至 一 九 四 七 年 白 云 观 被 查 封 。 後 来 , 「 北 京 韵 」 随 著 高 龄 老 道 长 羽 化 或 游 方 他 去 而 失 传 , 现 今 白 云 观 内 已 无 人 会 唱 诵 「 北 京 韵 」 。

道教音乐 - 龙虎山道教音乐

概 说: 龙 虎 山 被 视 为 道 教 最 早 的 发 祥 地 , 道 教 正 一 派 之 祖 庭 , 在 道 教 宫 观 中 享 有 非 凡 地 位 。 龙 虎 山 道 教 音 乐 历 代 少 有 系 统 的 文 献 记 载 , 对 其 系 统 性 的 研 究 延 至 九 十 年 代 中 期 才 开 始 进 行 。

内 容 与 形 式 及 特 点: 从 音 乐 结 构 和 内 容 上 看 , 龙 虎 山 道 乐 有 经 韵 和 曲 牌 两 大 类 , 经 韵 音 乐 又 分 为 「 弋 阳 腔 」 和 「 上 清 腔 」 两 个 腔 系 。 「 弋 阳 腔 」 是 以 江 西 弋 阳 一 带 的 方 言 、 民 歌 为 基 础 而 形 成 的 一 种 腔 , 这 一 腔 系 的 韵 腔 旋 律 及 经 韵 的 唱 诵 有 很 突 出 的 地 域 性 民 俗 风 格 , 用 同 一 基 本 旋 律 的 腔 型 套 用 不 同 经 词 的 同 曲 异 词 现 象 比 较 普 遍 。 这 一 腔 系 多 在 弋 阳 籍 和 相 邻 地 区 籍 道 人 中 流 传 , 主 要 用 於 乡 间 道 场 。 「 上 清 腔 」 是 天 师 府 道 乐 的 主 要 韵 腔 , 风 格 上 与 「 弋 阳 腔 」 有 一 定 的 差 别 。 韵 腔 旋 律 以 「 羽 」 音 为 调 式 比 较 常 见 , 音 乐 形 态 上 具 有 江 南 民 间 音 调 及 本 地 民 间 音 调 的 特 点 。 曲 牌 音 乐 於 数 量 上 所 占 比 例 不 大 , 但 使 用 灵 活 并 富 於 变 化 , 且 具 有 很 强 的 功 用 意 义 。

道教音乐 - 茅山道教音乐

概 说: 茅 山 道 教 音 乐 以 及 斋 醮 活 动 , 经 隋 唐 之 兴 盛 , 在 宋 、 元 二 朝 又 受 宫 廷 的 宠 幸 , 文 史 资 料 颇 丰 。 在 以 明 正 统 年 间 版 《 道 藏 》 的 《 茅 山 志 》 以 及 嘉 靖 中 《 茅 山 志 合 编 》 中 , 茅 山 受 皇 命 所 举 行 的 醮 事 和 醮 事 的 节 日 次 序 、 唱 曲 等 , 甚 至 醮 事 所 用 的 法 器 、 乐 器 、 演 唱 和 演 奏 人 员 配 备 等 , 都 有 较 为 详 细 的 记 录 。

特 点: 茅 山 的 道 教 宫 观 甚 多 , 其 中 最 著 名 的 是 「 三 宫 五 观 」 , 三 宫 为 九 霄 宫 、 元 符 宫 、 崇 禧 宫 ; 五 观 为 德 佑 观 、 仁 佑 观 、 玉 晨 观 、 白 云 观 、 乾 元 观 。 「 三 宫 」 沿 传 正 一 道 统 ; 「 五 观 」 则 习 传 全 真 道 派 , 因 此 , 茅 山 道 教 兼 具 正 一 、 全 真 之 两 派 特 徵 。 五 十 年 代 起 , 茅 山 三 宫 五 观 的 道 士 联 合 起 来 , 破 除 门 户 观 念 , 统 一 称 为 「 茅 山 道 院 」 。 由 於 受 战 火 和 「 文 化 大 革 命 」 的 灭 顶 摧 毁 , 现 时 的 茅 山 道 乐 尚 未 恢 复 至 从 前 的 鼎 盛 面 貌 。 基 於 正 一 、 全 真 相 互 并 存 的 历 史 和 现 实 状 况 , 茅 山 道 乐 正 一 、 全 真 风 格 兼 具 , 且 有 茅 山 自 身 之 特 点 。

道教音乐 - 苏州道教音乐

概 说: 苏 州 的 道 教 音 乐 久 负 盛 名 , 历 代 又 不 断 地 丰 富 发 展 , 它 吸 收 民 间 传 统 音 乐 , 特 别 是 昆 曲 、 江 南 民 间 音 乐 、 江 南 丝 竹 、 民 歌 、 小 调 的 精 华 , 把 道 教 音 乐 的 经 韵 乐 章 与 民 间 音 乐 相 融 合 , 形 成 了 一 种 具 有 道 乐 韵 味 和 民 间 音 乐 特 色 的 宗 教 音 乐 。

内 容 与 形 式 及 特 点: 据 苏 州 玄 妙 观 老 道 长 介 绍 , 其 道 乐 都 有 师 传 关 系 , 要 求 严 格 , 且 大 都 是 从 幼 年 就 开 始 苦 习 勤 练 , 因 此 每 个 人 都 学 会 了 多 种 乐 器 的 演 奏 , 并 达 到 较 高 的 水 平 。 清 嘉 庆 四 年 ( 1 7 9 9 ) , 苏 州 道 士 曹 希 圣 编 辑 了 《 钧 天 妙 乐 》 、 《 古 韵 成 规 》 、 《 霓 裳 雅 韵 》 三 集 道 乐 曲 谱 , 是 苏 州 道 乐 的 珍 贵 资 料 。 苏 州 现 行 道 教 为 正 一 派 ( 即 天 师 道 ) , 正 一 派 道 士 有 文 班 、 武 班 之 分 , 苏 州 道 士 素 以 文 班 著 称 , 文 班 又 以 擅 长 道 教 音 乐 扬 名 。 擅 长 各 种 器 乐 演 奏 是 苏 州 道 乐 的 主 要 特 点 , 如 演 奏 大 、 小 笛 曲 ; 慢 、 中 、 快 鼓 段 独 奏 , 以 及 称 为 「 梵 音 」 的 吹 打 乐 , 都 表 现 出 苏 州 道 乐 丰 富 而 鲜 明 的 特 徵 。

道教音乐 - 武当山道教音乐

概 说: 武 当 山 道 教 音 乐 所 用 之 韵 腔 主 要 是 「 全 真 正 韵 」 , 即 「 十 方 韵 」 , 同 时 , 由 於 受 地 域 文 化 和 自 身 历 史 传 承 的 影 响 而 逐 渐 形 成 的 地 方 性 特 点 , 又 使 武 当 山 道 乐 带 有 较 强 的 个 性 色 彩 , 构 成 了 既 有 统 一 於 「 十 方 韵 」 风 格 特 徵 的 共 性 , 又 具 有 地 方 性 特 色 之 个 性 的 道 乐 体 系 。 加 上 , 从 古 至 今 , 道 教 中 的 诸 多 教 派 曾 传 入 或 影 响 过 武 当 山 , 现 今 更 是 全 真 、 正 一 两 派 齐 栖 一 山 , 便 使 得 武 当 道 乐 集 多 种 风 格 於 一 身 ,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 武 当 韵 」 。

内 容 与 形 式 及 特 点: 武 当 道 乐 分 为 「 韵 子 」 ( 声 乐 部 份 ) 和 「 牌 子 」 ( 器 乐 部 分 ) 两 大 类 , 再 根 据 演 唱 ( 奏 ) 场 合 与 对 象 的 不 同 , 又 将 「 韵 子 」 分 为 「 阴 韵 」 和 「 阳 韵 」 ; 「 牌 子 」 分 为 「 正 曲 」 和 「 耍 曲 」 两 小 类 。 「 阳 调 」 和 「 正 曲 」 多 运 用 於 殿 堂 之 内 , 是 宗 教 内 部 活 动 中 常 用 的 音 乐 ; 「 阴 调 」 和 「 耍 曲 」 运 用 於 殿 堂 之 外 的 场 合 为 多 , 「 阴 调 」 主 要 用 於 阴 事 道 场 , 「 耍 曲 」 则 主 要 是 作 娱 乐 性 表 演 。

道教音乐 - 上海道教音乐

概 说: 上 海 道 教 的 音 乐 是 随 著 道 教 仪 式 的 传 入 而 逐 步 发 展 完 善 的 。 由 於 历 史 上 上 海 道 教 曾 受 茅 山 、 龙 虎 山 等 影 响 , 因 此 , 现 时 仍 在 演 唱 、 演 奏 的 上 海 道 曲 中 , 尚 可 看 到 它 同 苏 南 道 曲 、 江 西 龙 虎 山 道 曲 所 保 持 著 的 渊 源 关 系 。 近 一 百 年 以 来 , 上 海 的 社 会 生 活 有 过 急 剧 的 变 化 , 上 海 道 教 在 适 应 社 会 变 化 过 程 中 , 从 仪 式 到 音 乐 也 更 加 注 重 为 群 众 所 喜 闻 乐 见 , 因 而 , 上 海 的 道 教 音 乐 同 民 间 音 乐 的 关 系 , 特 别 是 与 江 南 丝 竹 的 关 系 更 为 密 切 , 形 成 了 具 有 上 海 风 格 和 特 色 的 道 教 音 乐 。

特 点: 唱 诵 经 韵 时 , 句 与 句 之 间 , 用 曲 调 型 的 伴 奏 加 以 连 结 , 使 唱 腔 的 层 次 分 明 , 演 唱 者 有 足 够 的 呼 吸 ; 首 句 的 曲 调 , 往 往 使 用 不 同 於 後 面 反 复 咏 唱 时 的 曲 调 , 有 时 甚 至 在 反 调 上 起 句 , 慢 慢 转 入 正 调 , 造 成 曲 调 和 调 性 上 的 变 化 ; 伴 奏 乐 器 除 了 以 曲 笛 、 锺 鼓 为 主 奏 乐 器 外 , 还 比 较 注 重 拉 弦 弹 拨 乐 器 的 运 用 , 使 音 乐 更 加 优 雅 而 丰 满 。

道教音乐 - 山东崂山道乐

概 说: 据 崂 山 的 道 士 说 , 早 在 西 汉 时 崂 山 就 有 了 道 士 和 庙 观 , 经 文 和 经 韵 音 乐 也 随 之 产 生 。 崂 山 的 道 乐 分 布 在 一 百 二 十 多 处 宫 观 之 中 , 依 地 理 状 况 而 分 「 内 山 派 」 和 「 山 外 派 」 。 从 道 乐 属 性 上 看 , 崂 山 属 於 「 全 真 」 派 , 故 其 道 乐 以 全 真 正 韵 为 主 体 , 但 它 又 与 山 东 一 带 的 地 方 语 言 和 民 间 音 乐 联 系 紧 密 , 所 以 , 崂 山 道 乐 除 与 通 行 全 国 的 「 十 方 韵 」 有 大 体 上 的 共 性 特 徵 外 , 又 以 具 有 地 方 特 色 的 「 崂 山 韵 」 而 闻 名 於 道 内 。

崂 山 韵 及 其 特 点: 「 崂 山 韵 」 分 为 韵 腔 与 曲 牌 两 大 类 , 从 风 格 上 看 , 「 崂 山 韵 」 整 体 上 仍 具 有 「 十 方 韵 」 的 音 乐 特 色 , 但 以 「 崂 山 」 命 名 的 「 崂 山 韵 」 , 如 「 崂 山 吊 挂 」 、 「 崂 山 步 虚 」 等 经 韵 , 就 显 露 出 十 分 鲜 明 的 地 方 特 色 。 多 数 经 韵 虽 未 以 「 崂 山 」 标 名 , 但 於 演 唱 风 格 、 旋 法 特 徵 及 结 构 特 徵 上 , 具 有 很 浓 郁 的 山 东 地 方 情 调 。

道教音乐 - 三秦道教音乐

内 容 与 形 式: 西 北 三 秦 之 地 的 陕 西 , 是 道 教 萌 芽 与 繁 荣 之 源 地 。 陕 西 道 教 音 乐 分 声 乐 和 器 乐 两 种 形 式 。 现 今 楼 观 台 、 八 仙 宫 及 华 山 等 宫 观 内 , 只 有 声 乐 形 式 加 上 法 器 伴 奏 , 没 有 器 乐 形 式 。

声 乐 : 声 乐 亦 即 经 韵 唱 诵 , 上 述 宫 观 一 直 沿 用 著 全 真 道 十 方 丛 林 通 用 的 「 全 真 正 韵 」 , 在 唱 诵 方 式 , 曲 调 旋 律 等 方 面 , 这 些 宫 观 基 本 上 完 全 一 样 , 没 有 什 麽 区 别 。 各 宫 观 之 间 有 密 切 的 交 往 关 系 , 如 某 宫 观 举 行 大 的 仪 式 缺 乏 人 手 , 另 一 宫 观 即 会 派 道 友 前 往 相 助 , 形 同 一 个 大 的 家 族 。 彼 此 间 如 此 交 往 , 更 稳 定 和 保 持 了 这 一 统 一 性 。

器 乐: 器 乐 形 式 以 陕 北 佳 县 白 云 山 的 道 乐 为 集 中 代 表 , 其 主 要 为 吹 打 形 式 , 乐 器 有 笙 、 管 、 海 笛 ( 小 唢 呐 ) 、 小 鼓 、 小 钹 、 铛 、 大 锣 等 , 管 和 海 笛 为 主 奏 乐 器 , 所 奏 之 乐 称 为 「 笙 管 曲 」 , 其 曲 目 有 : 「 上 南 坡 」 、 「 柳 青 娘 」 、 「 万 年 红 」 、 「 读 书 人 」 、 「 下 河 调 」 、 「 哪 吒 令 」 、 「 老 八 板 」 、 「 一 句 半 」 、 「 千 声 佛 」 等 等 。

道教音乐 - 川西道教音乐

概 说: 地 处 西 南 地 区 的 四 川 , 是 道 教 创 始 人 张 陵 创 教 传 道 之 地 。 从 地 理 位 置 上 看 , 四 川 全 真 道 与 北 方 全 真 道 属 於 南 北 不 同 的 方 位 , 然 而 , 在 道 乐 体 系 中 , 四 川 全 真 道 乐 与 北 方 全 真 道 乐 却 是 一 脉 相 承 。

内 容 与 形 式: 四 川 道 教 音 乐 按 其 风 格 流 派 , 可 分 为 静 坛 音 乐 和 行 坛 音 乐 两 种 ; 按 其 形 式 和 内 容 又 分 为 声 乐 和 器 乐 两 类 。 静 坛 音 乐 , 指 在 道 教 宫 观 内 活 动 , 由 全 真 道 士 掌 握 的 音 乐 。 这 类 音 乐 宗 教 气 氛 浓 厚 , 曲 调 典 雅 肃 穆 。 行 坛 音 乐 , 指 在 民 间 道 场 活 动 , 由 在 家 的 各 派 伙 居 道 士 所 掌 握 的 音 乐 。 这 类 音 乐 有 明 显 的 民 间 色 彩 , 世 俗 气 息 浓 郁 , 与 地 方 音 乐 关 系 密 切 。 声 乐 以 经 腔 的 音 乐 性 之 强 弱 为 标 准 , 可 分 为 韵 曲 、 吟 诵 曲 、 朗 诵 曲 等 形 式 。 器 乐 分 为 细 乐 和 大 乐 两 类 。 细 乐 又 称 「 小 乐 」 , 通 常 指 以 笛 子 或 铛 子 、 钹 子 为 主 奏 乐 器 , 配 以 其 他 发 音 柔 和 音 量 较 小 的 乐 器 组 成 的 乐 队 所 合 奏 的 音 乐 ; 大 乐 是 民 间 道 坛 以 唢 呐 、 大 锣 等 为 主 奏 乐 器 , 配 以 其 他 发 音 刚 强 、 音 量 较 大 的 乐 器 合 奏 的 音 乐 。 这 类 民 间 道 坛 所 采 用 的 器 乐 形 式 , 多 用 於 民 间 坛 门 仪 式 中 , 作 为 各 种 法 事 的 启 坛 、 过 坛 和 下 坛 音 乐 。 它 与 川 剧 舞 台 上 或 民 间 轿 房 中 所 使 用 的 曲 牌 多 数 相 通 或 近 似 。

道教音乐 - 东北道教音乐

内 容 与 形 式: 东 北 全 真 道 音 乐 分 声 乐 与 器 乐 两 个 部 份 , 从 使 用 情 况 来 看 , 以 声 乐 形 式 为 主 , 器 乐 形 式 为 辅 。 声 乐 部 份 所 采 用 的 经 韵 为 「 东 北 新 韵 」 , 即 道 内 所 称 的 「 东 北 韵 」 。

东 北 韵: 「 东 北 韵 」 产 生 於 近 代 , 据 道 士 传 说 , 百 余 年 前 , 有 阚 氏 二 兄 弟 , 原 为 戏 曲 演 员 , 因 不 得 志 到 千 山 无 量 观 蓄 发 作 了 道 士 , 二 人 用 毕 生 的 精 力 , 创 制 了 「 东 北 韵 」 。 在 「 东 北 韵 」 问 世 以 前 , 东 北 地 区 道 教 中 主 要 流 传 的 是 由 山 东 传 入 的 「 崂 山 韵 」 , 「 东 北 韵 」 产 生 以 後 , 很 快 在 东 北 地 区 道 教 中 传 开 , 现 在 东 北 地 区 全 真 宫 观 所 用 的 道 教 音 乐 皆 有 「 东 北 韵 」 。

分 类 及 特 点: 「 东 北 韵 」 有 两 种 不 同 的 分 类 方 法 , 第 一 种 是 按 经 文 内 容 和 使 用 场 合 而 分 「 阳 韵 」 和 「 阴 韵 」 两 类 。 阳 韵 也 称 神 韵 , 其 经 文 内 容 是 颂 扬 天 宫 妙 境 和 神 仙 功 德 法 力 , 用 於 早 晚 功 课 、 纪 念 、 吉 祥 道 场 、 水 陆 道 场 的 拜 坛 。 阴 韵 又 称 鬼 韵 , 其 经 文 内 容 是 超 度 亡 魂 , 祝 愿 亡 灵 升 天 之 类 , 用 於 水 陆 道 场 、 赦 孤 等 。 第 二 种 分 类 方 法 是 按 经 韵 本 身 的 特 点 , 而 将 其 分 为 大 韵 、 小 韵 、 走 马 韵 、 忏 韵 和 诵 经 调 五 类 。 「 东 北 韵 」 的 经 韵 曲 调 历 来 无 有 乐 谱 传 世 , 师 徒 相 传 全 凭 口 传 心 授 , 配 合 这 种 口 传 心 授 , 「 东 北 韵 」 传 有 法 器 与 经 文 相 配 合 的 总 谱 , 其 书 写 格 式 为 竖 行 直 书 , 左 侧 汉 字 为 经 韵 唱 词 , 右 侧 三 行 为 法 器 鼓 、 忏 钟 、 格 、 磬 等 的 演 奏 谱 。

道教音乐 - 台湾道教音乐

概 说: 台 湾 道 教 依 方 位 而 分 , 有 南 、 北 两 派 ( 亦 可 细 分 为 中 部 、 南 部 和 北 部 ) 。 南 北 两 派 虽 都 是 同 属 天 师 道 正 一 派 , 但 无 一 本 科 仪 是 相 同 的 。 科 仪 中 的 音 乐 更 是 风 格 迥 异 : 中 部 与 南 部 道 曲 有 阴 柔 之 美 , 唱 念 之 法 注 重 顿 挫 , 即 唱 腔 中 音 与 音 之 间 , 常 运 用 喉 咙 特 殊 的 振 动 产 生 具 有 特 色 的 韵 味 ; 北 部 的 道 曲 则 较 具 刚 健 之 美 , 但 唱 念 之 法 则 为 圆 腔 式 , 歌 唱 方 式 与 一 般 的 民 歌 相 同 。

中 南 部 道 乐 源 流 与 特 色: 中 、 南 部 道 教 音 乐 之 源 流 可 归 纳 为 : 「 道 教 固 有 音 乐 」 、 「 南 管 音 乐 」 、 「 北 管 音 乐 」 以 及 「 其 他 民 间 音 乐 」 等 四 大 系 统 。 「 道 教 固 有 音 乐 」 是 指 经 韵 乐 章 具 有 自 身 固 有 特 点 , 少 见 与 其 他 民 间 音 乐 形 式 相 联 系 。 「 南 管 音 乐 」 是 保 存 於 福 建 泉 州 地 区 的 中 原 古 乐 , 南 部 醮 场 、 功 德 的 仪 式 中 , 吸 收 有 南 管 曲 调 , 道 士 们 多 称 为 「 南 曲 」 。 「 北 管 音 乐 」 是 流 行 於 台 湾 原 属 漳 州 籍 住 民 的 民 间 音 乐 , 道 乐 中 吸 收 的 北 管 音 乐 , 主 要 来 自 北 管 的 锣 鼓 乐 , 俗 称 「 牌 子 」 。 「 其 他 民 间 音 乐 」 是 指 道 士 偶 尔 演 奏 的 诸 如 车 鼓 弄 音 乐 ( 民 间 艺 人 称 为 「 军 鼓 谱 」 ) 、 台 湾 的 「 广 东 音 乐 」 ( 一 九 四 九 年 前 传 入 台 湾 ) 等 其 他 民 间 音 乐 。

道教音乐 - 香港道乐团

在 本 馆 同 仁 的 努 力 及 社 会 各 界 的 热 心 支 持 下 , 香 港 道 教 乐 团 几 经 蕴 酿 筹 措 , 目 前 已 在 蓬 瀛 仙 馆 正 式 成 立 。

道 教 音 乐 渊 源 甚 古 , 历 经 千 百 年 而 悠 久 传 承 , 道 教 音 乐 已 成 为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一 朵 奇 葩 。

从 道 教 音 乐 的 构 成 因 素 来 看 , 它 包 含 有 中 国 传 统 民 间 音 乐 的 多 种 养 份 , 如 戏 曲 、 说 唱 、 民 歌 、 器 乐 等 等 ; 又 由 於 历 史 上 各 朝 帝 王 及 宫 廷 乐 工 曾 参 与 过 道 教 音 乐 的 创 作 , 如 唐 玄 宗 、 明 成 祖 等 都 谱 写 过 不 少 道 曲 , 使 得 道 教 音 乐 中 又 含 有 部 份 古 代 宫 廷 音 乐 的 色 彩 ; 古 时 一 些 文 人 墨 客 也 曾 为 道 教 度 曲 唱 经 , 因 此 , 道 教 音 乐 中 又 有 几 许 文 人 音 乐 的 遗 。 可 以 说 , 道 教 音 乐 是 集 中 国 传 统 音 乐 之 大 成 者 。

从 道 教 音 乐 的 功 能 上 看 , 它 既 是 道 教 徒 举 行 宗 教 法 事 活 动 所 不 可 缺 少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份 , 又 是 以 一 种 艺 术 形 式 感 化 俗 民 百 姓 而 传 教 布 道 方 式 , 所 以 , 道 教 音 乐 具 有 宗 教 学 、 社 会 学 等 多 方 面 , 多 层 次 的 功 能 。 於 道 教 内 部 而 言 , 道 教 音 乐 是 道 徒 行 法 布 道 的 仪 式 内 容 , 是 道 徒 与 各 界 神 明 沟 通 的 特 殊 " 语 谈 " ; 於 道 教 外 部 观 之 , 道 教 音 乐 又 是 娱 神 乐 人 的 一 种 有 著 欣 赏 价 值 的 艺 术 形 式 , 有 陶 冶 性 情 的 社 会 功 能 。

道 教 音 乐 分 为 两 种 形 式 , 其 一 是 由 人 声 唱 诵 的 " 经 韵 音 乐 " , 其 二 是 由 乐 器 奏 的 " 曲 牌 音 乐 " 。 " 经 韵 音 乐 " 在 唱 诵 时 , 往 往 有 乐 器 和 法 器 伴 奏 , 所 使 用 的 乐 器 和 法 器 , 因 各 地 宫 观 之 性 质 与 条 件 不 尽 相 同 , 於 数 量 和 种 类 上 也 就 多 寡 不 一 。 一 般 说 来 , 大 致 有 鼓 、 钹 、 木 鱼 、 磬 等 法 器 , 乐 器 有 笙 、 笛 、 箫 、 管 、 二 胡 、 琵 琶 、 三 弦 等 等 。

道 教 分 为 全 真 、 正 一 两 大 派 系 , 在 音 乐 上 , 全 真 道 音 乐 与 正 一 道 音 乐 也 有 著 各 自 各 相 异 的 一 些 特 点 。 香 港 道 教 宫 观 大 都 属 於 全 真 派 , 从 音 乐 特 点 上 看 , 除 含 有 些 许 与 大 陆 全 真 道 音 乐 共 通 的 因 素 外 , 更 多 的 是 香 港 道 教 自 身 的 一 些 地 方 性 风 格 。

香 港 道 教 乐 团 的 成 立 , 肩 负 著 重 大 的 责 任 和 义 务 , 其 宗 旨 是 , 以 艺 术 化 的 方 式 和 手 段 , 通 过 道 教 音 乐 的 展 示 和 表 演 , 让 社 会 上 更 多 的 人 了 解 道 教 , 关 心 道 教 , 让 中 国 的 传 统 文 化 精 神 , 在 道 教 音 乐 的 展 示 中 得 以 弘 扬 、 宣 传 。 使 社 会 环 境 在 良 好 的 秩 序 中 得 以 净 化 , 使 人 们 的 精 神 境 界 在 道 德 的 感 召 下 得 以 升 华 , 最 终 实 现 天 下 之 大 同 。

精彩评论2

cwgs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7-25 14:08:04
假如这里有音乐响起就好了!
duoqinghudie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4-4 04:54:53
不错辛苦了,继续支持哦!每人都多多为论坛做贡献,论坛明天会更美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