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說明:本篇創建於十多年之前,純屬筆者研究、探討、修煉、整理易筋洗髓經方面的個人心得,從未向社會公開相關內容,而當時知道了解易筋經的人也比較少。隨著研究的加深,逐步發現了達摩易筋經洗髓經對中國本土的修煉之術影響非常之大,其中尤其是對道家內丹方面的影響。由於中國本土歷來存在著三教合流之傾向,儒釋道三家,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才形成了中國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易筋經方面的法門,已經受到普遍的關注。而本網站,易筋經的資料是作為氣功資料介紹的,在佛教方面版面,有好像是以念佛等法門為主,而與道家內丹修煉相結合起來討論的,好像只有發在貴版面合適。而且筆者在貴版面發表了易筋經方面的故事之後,關於易筋洗髓經來源與歸屬已經受到質疑,也感到有必要作進一步的討論,學術總是越討論越明白。但站規森嚴!各版版規亦森嚴!如果版主覺得本帖與貴版面宗旨不符,則可以果斷刪除,本人絕無二議!(2009.07.07日)
引 言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1普濟《五燈會元》卷一P10,中華書局1984.10.第一版)這個著名的“拈花微笑”的傳法故事據傳便是禪宗的開始,被認為是禪的第一樁公案。又傳說禪就這樣代代相傳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時,曾在南朝齊梁之際來到中國,把印度禪學的奧旨傳給了中國高僧慧可;可又傳僧璨,璨傳道信,信傳弘忍,忍傳慧能,於是禪宗即在中國廣為傳布,經久不衰。
胡適於1934.12月在北平師大文學院作《中國禪宗的發展》的系統演講中說:“凡是在中國或日本研究禪學的,無論是信仰禪宗,或是信仰整個的佛教,對於禪學,大都用一種新的宗教的態度去研究,只是相信,毫不懷疑,這個第一個缺點。其次則缺乏歷史的眼光,以為研究禪學,不必注意他的歷史,這個第二個缺點。第三就是材料問題:……中國現在所有關於禪宗的材料,大都是宋代以後的;其實禪宗最發達的時候,卻當西元七世紀之末到十一世紀……,這四百年中間,材料最重要,可是也最難找;正統派的人,竟往往拿他們自己的眼光來擅改禪宗的歷史。……從前的人,對於材料的蒐集,都不注意,這個第三個缺點。”(#22《儒佛道三字經》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6.P69)
對“禪”的研究,曾有過以胡適為代表的以“懷疑”為出發點,從史學考證的角度切入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成果。但是,胡適的方法並不為禪學正統派人士所接受,如鈴木大拙評論胡適說:“儘管他對歷史知道得很多,但他對歷史背後的行為者卻一無所知。……胡適對禪的本身尚且沒有討論的資格,更不必說去討論它的諸般歷史背景了。?”(#23《鈴木大拙論中國禪宗》,李淼《中國禪宗大全》P1063)而筆者認為,禪的實踐的本身固然是最為重要的,但以“歷史眼光”來梳理禪的歷史同樣也是重要的。其理由是十分明顯的,如果依據非正宗的、或旁枝末節的方法來進行禪的實踐,就肯定會將其實踐引入歧途。“只是相信,毫不懷疑”的宗教態度的本身,就是與禪的精神相違背的。而“疑”的本身,就是禪的根本精神!從“疑”字出發,來梳理禪流傳的歷史,進而找出禪的真諦,才能為禪的實踐找到真正可以信賴的依據。因此,“歷史眼光”與禪的實踐兩者的有機結合,方是研究禪的完善的方法。
從歷史上看,宗教與神話曾是形影不離的一對孿生兄弟,但宗教是以探討宇宙人生之真諦,尤其是以探討生命的歸宿為宗旨。這種探討需要的是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的精神,來不得半點虛假,從這一點上來說,宗教與科學完全可以找到相同的旨趣。倘若將宗教與神話混為一談,則勢必將宗教引向迷信與愚昧而進入歧途。故需仔細地剔除神話,考證史料,發掘宗教中的合理內核,造福人類,這也是當前宗教研究中的一項有現實意義的任務。
對於禪學的學術研討中,胡適先生所說“必須先搜求唐朝的原料”這一論點,無疑是具有啟發性的。他所提出的整理國故的方法:“歷史眼光,系統整理,比較研究”,亦可作為整理禪學的總原則。那麼,除了上述學者們對禪宗發展史中諸多重大問題已作的討論外,我們若要搜求唐朝的,乃至更早的原料,還有什麼是值得注意的呢?筆者認為,近代面世的《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就是具有非常價值的原料,這是一個來自於達摩和慧可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它的“系統整理,比較研究”,其意義之大,足以重論是非,並可能導致重寫一部涉及禪宗、武術健身、內丹修煉的發展史。
第一節《易筋洗髓經》的面世
《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全書共十八卷,清朝儒士周述官編撰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周述官在該書《敘》(P4)中說到於癸巳年秋(1893)在資陽通慧寺中遇少林僧靜一空悟老師及得書的經過:“悉師從嵩山少林來,盡得少林術,是達摩嫡派,深通如來《易筋》《洗髓》等經,拜倒求度,……臨別授以《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六卷。卷分上下,共十二卷。”
周述官修煉見效後,遵師囑旁搜博引丹經醫書,將十二卷本的《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加以補充,增至十八卷,訂為十冊,親自書寫三部,並改名為《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後簡稱《增》書),於1895年傳授其弟子張瑤,周述官去世之後,張瑤據周述官的手寫本於民國十九年(1930)予以石印,此書方得面世,但流傳絕少,迄今為止,未見有關目錄學著作著錄。1990年11月,中國中醫研究院王敬等人據民國十九年石印本校勘後收入《中國古代秘傳氣功》?(中國醫療氣功叢書《中國古代秘傳氣功》?中國中醫研究院王敬等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3.本文所引《增》書的頁碼均按此書。)一書出版後,遂使該書得到廣泛流傳。
第二節《增》書的組成
《增》書的第一卷是《演說易筋洗髓合編》,包括十四個篇目,從篇目⑷《李衛公序》至⑹共三篇屬《易筋經》部分,其中⑹《翻譯易筋經原文》即達摩古《易筋經》梵文原本的譯本,為西竺高僧般剌密諦所譯。
從⑺《翻譯洗髓經序》(慧可著)、⑻《翻譯洗髓經原文》至⑼《翻譯經義後跋》(慧可著)等三個篇目是由慧可譯、著的《洗髓經》部分。其中《翻譯洗髓經原文》是達摩從西土攜來的梵文古經,並由慧可譯成中文,是全書最精華的部分。
第二卷《推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共四十七篇,均為周述官尊師囑所增演。
第三卷至第十四卷凡十二卷,共十二圖,即是靜一空悟老師所傳的“圖說”部分。
綜上所述,周述官師承於靜一空悟老師的《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一書,在剔除了周述官所增演的部分以後,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㈠、《易筋經》:包括“李(靖)衛公序”、“牛將軍序”及“翻譯《易筋經》原文”,計三篇;
㈡、《洗髓經》:包括慧可著“翻譯《洗髓經》序”、 “翻譯《洗髓經》原文”,和慧可著“翻譯經義後跋”,計三篇;
㈢、《內功圖說》,圖集共十二篇。
總計,靜一空悟老師所傳的二經有文字六篇,圖集十二篇。這正是周述官在《跋》中所說:“敇《易筋》《洗髓》二經,並十二圖,如來真諦,祖師秘傳。敋”(P58)
尤為可貴的,周述官在抄寫與整理《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時,保持了靜一空悟所傳經文的原始面貌未動,而將所增演的部分另立章目,不與原經相混淆;這就使得這部經典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與文獻學價值,使今人得以窺見達摩祖師從印度所攜來之古經較真實的面目,並據此重新認識達摩禪的真諦之所在。因此,上述二經文字共六篇,圖幅十二篇可作為《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即達摩《易筋洗髓經》)古經的原始部分。特別是慧可翻譯《洗髓經》原文及序、跋,因在周述官之前未曾流入民間,故其最可靠地保持著它的原始面貌,為研究達摩禪的真諦提供了珍貴的素材,這樣說應該說是合理而且可取的。
第三節《易筋洗髓經》的流傳情況
一、《易筋洗髓經》溯源
慧可翻譯《洗髓經》?原文說:?“如是我聞時,佛告須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於此。”(P21)由此可知,《易筋洗髓經》是佛祖釋迦牟尼傳授給須菩提,後來長期在佛家內部代代相傳,最後傳到了達摩手裡,由達摩攜來中國的佛家真經。相信《易筋洗髓經》中包含有古印度瑜伽的內容,釋迦牟尼將其係統化與完善,然後進一步向其弟子和信徒們傳授,後來在佛教內部流傳過程中,歷代宗師可能對其還有所增益,故稱《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
二、達摩將《易筋洗髓經》傳慧可
慧可譯《序》說:“《易筋》、《洗髓》,俱非東土之文章,總是西方之妙諦。不因祖師授受,予安得而識之。……予何人斯,幸近至人,耳提面命,頓超無上正傳正覺。得《易筋》、《洗髓》二帙。……予得師傳,行易筋已效。將《易筋》原本一帙,藏之少林壁間,俟有緣者得之。惟《洗髓》一帙,附之衣缽,遠遊雲水。後功行至,果獲奇應,曾不敢輕以告人。?又恐久而失傳,辜負祖師西來之意。於是不揣鄙陋,翻為漢語。…… ——釋慧可謹序。”(P20~21)
從慧可譯《序》我們可了解如下情況:①《洗髓》《易筋》均由達摩從古印度攜至嵩山少林。但因少林僧眾“固執宿習”,對“第一義諦”不能領會,唯有慧可“頓超無上正傳正覺”,於是達摩將《洗髓》《易筋》天竺文原經二帙最終傳予弟子慧可;②慧可得師傳後,進行了認真的修煉,先是在達摩的直接指導下修煉易筋功夫,收到了成效;③後來慧可將《易筋》天竺文“原本一帙,藏之少林壁間”,以待“有緣者得之”。這個“原本一帙”後來的命運又當如何,也就成了一個千古懸案;④慧可獨攜“《洗髓》一帙,附之衣缽,遠遊雲水。”這導致了《易筋》《洗髓》之道一分為二,?習《洗髓》?者,僅能收心養性;習《易筋》者,僅能強筋壯力,千餘年來,兩書未合;⑤慧可在攜《洗髓》天竺文原本雲游過程中,修《洗髓》功至效驗,不敢輕以告人,又恐久而失傳,辜負“祖師西來之意”,在此心態下,將《洗髓》譯漢語,並為之作序。原序未交待兩件重要的事,其一,《洗髓》天竺原本的下落;其二,慧可將《洗髓》的中文本傳予何人。在《易筋》與《洗髓》二經一分為二的情況下,《易筋經》單獨走上了一條曲折漫長的流傳之路,演化出一個個感心動魄、蕩氣迴腸的故事。
三、《易筋經》的流傳
①由李靖《序》知,被慧可藏之於少林壁間的《易筋》《洗髓》,後為少林僧所得。《易筋經》由其中一僧攜帶登峨嵋山,由西竺高僧般剌密諦譯為漢語。少林僧修煉成效後,遠遊四海,二傳徐鴻於海外。徐鴻三傳虯髯,虯髯四傳李靖。李靖為《易筋》作序時為唐貞觀二載三月三日(629年)。
②據牛皋《序》,岳飛曾師事一位阿羅漢狀的神僧修煉《易筋》功夫,神力成功之後,神僧囑其相隨入道,而岳飛沒有聽從,反去作人間勳業。及至岳飛遇難之前,神僧經牛皋轉一函給岳飛,並將岳飛功夫始末告訴了牛皋。岳飛得函後,自知時運不濟,將《易筋》一冊交牛皋,並囑其流傳下去。但因牛皋不識“誰具作佛之志,堪傳此冊”,故又將“此冊傳於嵩山石壁之中,聽有道緣者自得之”。是時為1142年(宋紹興十二年),自李靖作序至牛皋作序並再次藏書於少林石壁,時隔513年。
③據周述官《合編序》,《易筋》、《洗髓》在後世祖師手裡又合成一函,後又經少林諸老師的反复摩挲,方知兩經所出一轍,於是匯成一帙,並取名為《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至於此事是何時何人所為,未有交待。要注意“合成一函”與“匯成一帙”的意義是不同的,前者是機械的將其放置在一起,後者是從義理上的貫通。由此可見,兩經匯合是經過了若干代祖師的努力。
④1893年周述官於成都昭覺寺中,於來自嵩山少林的靜一空悟老師處得《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即《易筋》《洗髓》?《內功圖說》三合一中文本) ,與牛皋藏書石壁又隔751年。此事標誌著,“教外別傳”的達摩禪終於傳到教外。
綜合上述各序,可整理出《易筋》《洗髓》的流傳年譜如下:
《易筋》《洗髓》經流傳年譜
1、470年左右,達摩持梵文本《易筋》、《洗髓》兩經到達中國。
2、520年~526年,慧可(487~593)?於嵩山少林寺參謁達摩,從學六年(《續僧傳·慧可傳》),從達摩得梵文《易筋》、《洗髓》兩經傳授,修煉《易筋》見效後,將《易筋》梵文原本藏之少林石壁,而只攜《洗髓》梵文原本並達摩所傳衣缽雲遊,功至效驗,將《洗髓經》譯中文。
3、528年,達摩滅化,葬熊耳山。(梁大通二年,據南懷瑾《禪話》P21所引宋《傳燈錄》。但據唐·道宣《續僧傳·卷十六·達摩傳》:“(達摩)自言年一百五十餘歲,遊化為務,不測於終。”故知達摩究竟何時入滅仍是個謎,此列達摩滅化時地,僅備一說。)
4、數十年後,某少林僧得《易筋經》於達摩面壁處,並攜其登峨嵋山,由西竺僧般剌密諦譯為漢語。僧修煉成效後,遠游海外,二傳徐鴻於海外,徐鴻三傳虯髯,虯髯四傳李靖。
5、629年,李靖為《易筋》作序(時為唐貞觀二載三月三日。)以528年起計,至李靖作序時隔101年,而《易筋》已過四傳。
6、1142年,(宋紹興十二年)牛皋將“此冊(《易筋》)傳於嵩山石壁之中,聽有道緣者自得之”,與李靖作序時隔513年。
7、1893年,周述官在四川昭覺於少林僧靜一空悟處得《易筋》、《洗髓》和《圖說》的三合一本《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
9、1895年,周述官將《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增演後改名并序。
10、1930年,(民國十九年)周述官的弟子張瑤將《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付諸石印公佈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