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少林武术] 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复制链接]
yaokai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7 19:01:4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林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少林禅武医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态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少林禅武医的历史渊源

      目前,少林寺禅武医的传承人和代表人物是在嵩山三皇寨隐居修行的释德建法师。2003年,登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根据少林寺永化堂祖谱《无言道公一系法嗣》、清道光十年(1830年)海发及湛谟所立《重修石沟寺碑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史兆祥所书“慧心妙术”匾,以及吴山林、张庆贺所述考证,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传续为:正道→圆会→通理→行海→超然→同禧→玄贵→祖双→青泰→静典→真传→如祥→海发(法)→湛谟→寂勤(吴古轮)→吴山林(寂勤俗子)→行性(张庆贺)→德建。(1)

      少林寺永化堂的开山祖师无言正道,是明末的少林高僧,不仅佛法精湛,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是明末禅宗曹洞大师少室常润在少林寺的入室弟子。在近代,传续中的海发、湛谟、寂勤(吴古轮)一系成为少林寺禅武医的重要传人。清代的禁教与禁武对少林功夫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总体情况是这样的:清廷的禁教在初期是针对民间秘密反清组织的,对少林寺僧习武没有限制,寺僧仍然可以公开习武,但规模不大。从雍正开始,视少林寺僧的传武为聚众反清性质,因而遭到压制。由此,武僧习武由公开变成隐蔽。而清末因朝廷禁武而隐居少林寺下院石沟寺的海发、湛谟、寂勤成为传统少林功夫的重要继承者,并为传统少林武术的传递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002年,登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嵩山文化研究专家吕宏军先生受命研究传统少林功夫,他在观看了吴山林弟子行性法师(张庆贺)及其衣钵传人释德建演练传统“心意把”后专程寻访了少林寺下院石沟寺。发现寺院中海发、湛谟于道光十年(1830年)立的《重修石沟寺碑记》至今尚存,寺院北侧海发、湛谟练功的几孔古窑洞至今也尚见在。他在石沟寺寻访时,村民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海发、湛谟、寂勤等武僧在寺院练武的传奇故事,如湛谟“过河不湿鞋”、寂勤“挟石成粉”等。据他调查考证,道光时在石沟寺练武的海发、湛谟一系武僧,后来成为少林寺武功的重要传人。现在寺院及登封、偃师、巩义一带社会上所传的许多功法,都是海发、湛谟一系门人传下来的。他还在少林寺释德建处看到了一块清同治举人史兆祥于光绪二十年(1895年)赠送给其先祖湛谟大师的木匾,上书“慧心妙术”四个大字。可见湛谟不仅是一位拳术大师,而且精通禅医。吕宏军先生在《清代少林寺习武何以曲折》一文中指出:
“海发、湛谟之后的湛举、寂勤、吴山林(寂勤俗子)、张庆贺(行性)以及现在传承衣钵的释德建等成为少林寺近现代重要的传统少林武功传人。”(2)

少林禅武医的主要特征

      禅是要体会的,有时是不可说的;禅医是要体验的,也是要看结果的。那么认识少林禅武医,最直观的莫过于先从禅武切入。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历史上传承的少林武术的特征和功用一直遵循着这样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为了保护寺院及参与社会战争;二是为了修身养性和强健筋骨。少林武术的招招势势,也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原则进行的。当历史进入20世纪后,少林武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异变,其特征和功用由以健身强体和格斗搏击向艺术化、体操化方向转化,并形成了具有竞技体育特征的武术。吕宏军先生认为:

     “一般说少林武功传下来主要有三支,传到德建合一大和尚这一支是属于少林南院这一支,遵循正宗传统少林禅武医路子的一支,德建合一是其代表。其他的多走上了竞技武术的路子。登封众多武校所练之武术多为竞技武术,大都是那两支的传承。传统功夫与竞技武术,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竞技武术容易普及,适合年轻人演练,实用性强,可以很快出成绩。特别是在中华武术很快将走向国际竞技体坛的今天,竞技武术易于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使正在探讨的对武术技能实施段位制管理成为可能。但竞技武术文化积淀不足,少了禅意的融通和禅医的调理,正像其他很多体育项目一样,过度的体力透支和伤痛容易给身体带来隐患。传统的少林功夫应是禅武医合一的,不仅适合青年人练,而且一直到老,都可以练。六十年代初,中国武术研究院的名家李天骥先生来到少林寺搞武术调查,看到当时已经近八十岁的吴山林练心意把,为之震惊,写在了他的调查报告中。吴山林老先生活到了九十五岁,去世前还不断地练。目前,少林功夫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求的少林武功不是目前那些规范化、表演性的竞技武术,而是承继困难、濒临危机的传统少林功夫。”(3)据吕宏军先生介绍,“传统少林功夫”和“竞技武术”这两个概念,就是李天骥先生来河南搞武术调查时提出来的。

      德建法师继承下来的传统少林拳法,由他们师徒演练出来,其风格劲道迥异于我们平时看到的少林武术表演。吕宏军先生在《少林武学变异》一文中说:

      “为研究传统少林武术的特征,笔者曾多次观看少林曹洞三十一代弟子、传统少林功夫重要代表者德建所演练的少林武术,其演练的技法特征与《拳经》所载少林寺玄机和尚拳法及少林寺白衣殿南北壁上武僧演武图甚为相同。归结《拳经》、清代抄本《少林寺拳谱》及德建所演练的传统少林武术,其总的特征是立足实战、朴实无华、刚柔相济、攻防严密、变化多端;其功用概括起来就是修身健体和格斗搏击。”(4)

      1998年11月,我和德建法师应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邀请访问了日本。在日本香川县少林寺拳法联盟总部,释德建法师应联盟会长宗由贵女士之请,为在场的联盟骨干们讲解少林寺白衣殿壁画所展示的传统拳谱,并为众人演练了罗汉护身捶、认手通背拳,其中揉进了“心意把”的几个基本式,当时令在场的日本少林拳法高手们感到极为震惊,满堂喝彩。一位八段(日本拳法联盟的最高段位)高手激动地喊道:“我终于看到了‘心意把’!”他们都是多次到过少林寺的人,无一不惊呼德建法师演练的拳法只在白衣殿壁画上见过,一直认为业已失传的少林传统拳法竟然又重现眼前。

      我和德建法师的义父和恩师、少林寺永化堂十七代传人行性法师(张庆贺)相识于1998年,至2004年7月法师圆寂,六年间多次聆听教诲。行性法师为人谦和,不善言辞,在贫困山村隐居多年,粗衣素食,以精湛医术济世救人。附近百姓大多领教过他的高明医术,却无人知晓他是身怀绝技的禅武高人。其淡泊、深邃、安贫乐道的个性可见一斑。我在《解读行性法师》(5)一文中表述过禅武医的“行意禅”和“心意把”。

      当年行性法师跟随吴山林大师行禅,修的是行意禅,也叫菩萨行。禅武、禅医都是行意禅。禅为心宗,修禅先修心。首先要持戒律,洗心性,正品德,积善行。要常怀一颗平常心、自然心、慈悲心、济世心。行禅最难的就是修自己的心性,佛教术语名称叫树禅念、禅观。可以这样讲,修禅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佛教讲护法伏魔。护法,首先是自己依法修行;伏魔首先是降伏自己的心魔。我们都是凡人,经常受凡事困扰。修成菩萨不易,但做事一定要有一颗菩萨心。心存恶念的人绝对修不了禅,因为恶念是禅念的大敌。行意禅专修禅武、禅医,皆与“行气”有关,只有心静如水,空灵自然,古井无波,忘我无我,才能意气合一,进入禅的境界。一个人心存魔障,品行不端,绝对不可能开启禅关,也就根本谈不上领悟禅的奥妙了。

      “禅机即气机”。“行意”之“行”,是指行气,行动。“行意”之“意”,是指心法。“行意禅”的修持不是单一的打坐入定,打坐只是其中的一种形态。站桩、做功架、演武等运动状态下依心法皆可行气、入定。修持者达到一定功力之后,在禅定的状态下可以有意识地内视,探究自身气血运行的规律,通过养气、理气、行气,使真气(禅气)在周身运行,直达末梢发际,畅通无阻,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无我无敌,无坚不摧。如果为人治病,则运用自身之真气影响、引导对方的气脉产生良性互动,辅之以点摩和药物,帮助患者打通窍道,克治病灶。行性法师称此为行意禅、菩萨行之要义。

      少林传统武术中的“心意把”是一种高深的禅武功夫,是修炼禅武医的不二法门。行性法师继承吴山林大师衣钵,研修禅武医近60年,将“心意把”推演出800多把(式),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他对“心意把”的诠释是:“‘心意把’是无上禅,是禅武的最高体现。”“心意把”又名锄镢头,是少林寺僧人千百年来自耕自种,自食其力,在田间劳动时受锄地、镢土、摇辘轳等动作的启发,悟出的一门上乘功法。“心意把”仅一大式和几个侧式。吴山林大师曾经告诉行性法师,只要练好“心意把”一个侧式,领悟其中奥妙,就能身随意转,顺应万变,变化莫测,直至自创一个武术流派。 “心意把”三字,各有其深刻的含义.“心”即心法;“意”即意气合一;“把”即把握火候分寸。“心意把”首先是禅,一是修菩萨心,广积善念。用度世的佛法化解武功中之戾气,融禅于武,这是禅定。二是修光明心,身心融于自然,即达到心、身、目三空,这是生慧。三是修淡泊心,严守戒约,平心性,伏心魔,这是持戒。这其中包括了佛家的戒、定、慧。从当年海发、湛谟传寂勤(吴古轮)、吴山林大师传张庆贺大师(行性法师),到张庆贺大师(行性法师)传德建禅师,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认为从品德到功夫都有很好的基础了,才能传授“心意把”。
少林传统医学称为禅医,是历代寺内名僧将僧众行医之经验与禅武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的中华医学分支。据史书记载,少林历代皆有名医。特别是自唐朝建国之后,少林僧兵逐日强大,为了及时治疗僧众练武时的损伤和疾病,便产生了专门的僧医,从而奠定了少林医学的基础。行性法师继承少林禅医之大成,蛰居深山僻壤,为百姓行医治病,留下了许多传奇美谈。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林寺德禅方丈患风瘫,靠行性法师每日为其点摩行气,使方丈得以长寿。1995年6月,一位患恶性脑肿瘤的意大利女士,在意大利几家大医院都已无法可医,经朋友引荐到行性法师门下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大见好转,启程回国前在医院检查,发现脑肿瘤已变小,癌细胞无再增生。随后,在患者的请求下,法师又派弟子德建专赴意大利继续对其调理医治一个月,并教其自我调理之法。半年后,女士给法师来信,说脑肿瘤已全部消失,身体完全康复。两年后,这位女士结婚成家,并生育一子。行性法师诠释是:

      少林医学谓之禅医,其基础理论包括病理、药理、养生、保健等,都是以“禅机”和“气机”为基础,强身先修心、修德,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人体有千窍百脉,窍脉通则气血畅,身心强健。窍脉不通则气血滞淤,病则由此而生。禅医一道,气化、点摩、用药、养生都以打通气脉窍道为基本理念和主要方法。

      我们都知道少林僧人平时用于健身的《易筋经》,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遥想当年,从达摩祖师开始,历代高僧坐禅久了,就要活动活动,舒展一下筋骨。通过坐禅反观自己身体内部机制和舒展筋骨,逐步体验掌握了身体经络气血与脏腑、骨骼、肌肉之间的关系。经为周身之气血通道,络为络脉,于是有了气化。坐禅、练武、劳作、处世等都会出现气血的毛病。用力用气过了,与人相处不和谐,七情六欲失所,都会造成气滞、血淤、五脏劳损。于是就要疏通窍脉,调整气血,通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积累,少林才形成了独特的气化功夫。所以少林禅武医是由禅而武,由武而医,即所谓禅通武达医理明是也。

      当年我拜师学艺,本意不是想学禅和学武,而是想学医,淳全师傅将我介绍给吴山林大师,大师教我先练站桩,他称作连环桩和辘轳功,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练心意把的基本式。老师说,如果你没有达摩面壁九年之精神,对禅没有悟性就学不好少林禅医,如果不练少林功夫,自己对人体的经络、气脉的运行导引没有亲身体验,很难对人体的经络、气脉了解透彻,就无从施治;而没有上乘的功夫,也就不能运用手法、气功为病者施治。这样我才从学禅开始,进而学武、学医,以禅统武,以武明医,以医通禅,承继了老师的衣钵。

      综上所述,少林禅武医的主要特征是“行意禅”、“心意把”和“气机”。“行意禅” 是少林禅武医的思想内涵,“心意把”是少林禅武医的系统修习法门,而“气机”则是少林禅武医的实践运用载体。从海发至吴古轮(寂勤),而又至行性法师,他们在坎坷的境遇中苦苦修持,把少林禅武医这一珍贵遗产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既继承了古代禅法,又删繁就简,以适于现代社会节奏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探索出了适合现代人修持养生、增进身心健康的路子。少林释德建法师继承了行性法师的衣钵,成为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第十八代传人、吴古轮大师少林禅武医一脉的第四代传人,正肩负着少林禅武医在太平盛世中传承发扬的重任。

少林禅武医的科学测试与临床实践

      2007年首届嵩山少林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后,释德建法师和他领导的嵩山禅武医研究院抱着济世的宗旨,积极践行少林禅武医文化为社会服务,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特别是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少林禅武医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禅机即气机,所谓气,就是内气。心静真气生,以意养气,理气,行气是修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培养及调整内气不但有助强健自身身体,甚至能用以治病。用气以治病,就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气功疗法。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气可被理解为一种精神能力(mind-power),就是意念。多年来,西方科学家已进行过一些有关另类治疗的研究,指出一个人的精神是跟身体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精神能力,可强至影响身体状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精神能力或是通过修禅产生的气如何影响别人的大脑活动,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邀请德建法师做实验对象,在印堂位置发内气,并同时用仪器测量德建及被发功者的脑电波。此外,同时找来12位没有修练内功的成年人作同样的点穴姿势,以测试德建的内功是否独特,还是一般人都可以有同样的效果。经过科学实验,测试出德建法师的内功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脑部运作。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人脑功能促进中心总监陈瑞燕是国际知名的脑功能科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曾在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及学会发表文章过百篇,研究报告收录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包括美国《自然科学》杂志,并出版多部专著;2003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美国心理学会授“早期成就奖”以表彰她对脑科学研究及发展的贡献;2006年,其应用影像磁力共震研究刺激丹田对大脑活动的论文在美国中医学杂志发表。近两年来,陈瑞燕教授与释德建法师共同编制及研究一项以中国禅宗修行方法为基础的身心治疗法,并进行了一连串的临床研究及科学实验,以探讨这项疗法对心理及身体健康的效用。(6)初步结果显示,与以西方理论为依据的心理治疗法相比,这项身心疗法在某些方面更见优势,特别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对中国人更为适合。这项疗法源于传统的少林禅武医修行方法,配合德建法师近20年的经验发展而成,由四个元素组成,包括禅修(修心性、正品德、慈悲行)、饮食(忌食肉、蛋、荤菜及辛辣)、内养功(自然及自为丹田呼吸法等)及通窍(通清窍及浊窍)。这项疗法不但讲求个人心性的培养,还注重和谐社会的建立,更适合中国人。多年来,德建法师采用这项疗法,已经改善了很多患者的病情,因而促使研究人员进行科学及临床实验,研究这项疗法对人类的益处,从而使现代人更加了解及重视中国传统修禅及养生的学问。

      在香港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中,50名约49岁的自愿者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研究,通过随机分派,分别以小组形式接受德建身心疗法或传统的西方松弛疗法。从抑郁量表评估,结果显示两组参与者的心理状况均获改善,但是接受德建身心疗法对情绪较低落者的心理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参加者在一个月后接受脑电波测试,相比之下,练习德建丹田呼吸法参加者的专注力和脑部松弛状况量度指数分别比练习西方传统松弛疗法参加者高一倍及七倍,部分参加者的脑功能提升至“集中同时放松”的顶尖表现。此外,其脑部的“快乐指标”明显提升,此结果亦通过统计学的可信度测试。“快乐指标”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发表的一项情绪指标,以脑电波量度及比较大脑左右前额叶的电流活动,指标数值越高,表示人感到越快乐。另外,有别于心理治疗,参与德建身心疗法人士的肠道健康情况亦有明显改善,表明德建身心疗法不但提升心理质素,也改善身体健康。
除了临床实验外,研究人员亦进行了一项功能性磁力共振研究,以了解德建身心疗法中的自为丹田呼吸法与脑部活跃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练习自为丹田呼吸法时,脑部前额叶会变得活跃起来。相反,一般以肺部呼吸却没有此反应。前额叶主管分析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所以自为丹田呼吸法可能有助提升脑部功能,以及自我管控能力。以上研究成果,已被美国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实证辅助另类医学》杂志收录发表。

少林禅武医的保护和发扬

      2003年,我与人合著《嵩山访禅记》一书,向世人推出少林禅武医文化以及行性、德建两代传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省市有关领导重视。时任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李克同志亲自为此书作序。(7)2007年5月,首届嵩山少林禅武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登封市举办,省市有关领导和来自日本、韩国和香港、澳门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省委徐光春书记亲自发来贺词,贺词中强调:“以少林为代表的嵩山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枝独秀。少林三宝禅武医在少林寺和嵩山地区传承了千百年之久,近年来才被世人揭秘,很快就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少林禅武医在文化上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地域、国界和宗教,研究开发少林禅武医可以大大丰富少林文化品牌的内涵,同时进一步发掘其服务于社会的潜能,将有助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树立生活自信。”(8)

      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今天,进一步加大对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需要业已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坚实的基础。希望省市有关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确立和扶持少林禅武医的重要传承人和代表人物,加快少林武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等,使少林禅武医这一珍贵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注释:
(1)见《登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传续公函》
(2)、(5)《嵩山论剑——少林禅武医探秘》(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ISBN 978-7-5348-2700-6)
(3)、(7)《嵩山访禅记——禅宗祖庭少林寺禅武医探秘》(中华书局.2003.ISBN 7-101-04107-8)
(4)《少林禅武医——正论篇》(香港禅武医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3.ISBN 978-988-18055-1-5)
(6)《德建身心疗法》(香港中文大学人脑功能促进中心.2008. ISBN 978-988-97126-4-8)
(8)见2007年5月15日《河南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