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杆兵
秦良玉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上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片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这四首诗是明朝的崇祯皇帝送给一位万里勤王的奇女子的,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秦良玉。崇祯一生为人忌刻,对秦良玉却是个例外,除了秦良玉确实英勇善战,大概只能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生物学原理来解释了。秦良玉名声远播,日本的井上祐美子写过一部《女将军传》,就是讲得这位明朝女性传奇的 一生。在风雨飘摇的明末乱世,她本着精忠报国的信条,四处征战,不畏艰险,屡建功勋,比之引狼入关的吴三桂、屈身事敌的洪承畴,她显得如此坚定和无私,让多少须眉男子自愧不如。
秦良玉(公元1574年—公元1648年),字贞素,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是位出身大户的苗家女子,她的父亲是明朝嘉靖时的贡生,满腹经纶,秦良玉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没有象当时汉族姑娘那样缠足,她非常喜欢与兄弟们一起喜欢舞枪弄棒,等她长大成人的时候,不仅武 功高强,而且精通兵法。她人才出众,名动一方,如愿嫁给了一位称心如意的好丈夫,这就是当时的石砫宣抚使马千乘。马千乘的祖先来自陕西扶风,据说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 后裔,因为军功被册封为四川石砫的土司,管辖当地归顺大明的少数民族,马千乘同样是武功超绝,与妻子非常投缘。秦良玉帮助丈夫训练了一支部队,这就是名留青史的“白杆兵”,正应了她幼年时期的豪言壮语,“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所谓白杆兵就是手持白杆长矛的士兵,白杆长矛上面配置带刃的钩,下面配置铁环,作战时持茅砍杀,行军时钩环可做翻山越岭的工具,悬崖峭壁,白杆兵人人可以如履平地。万历二十七年,朝廷派兵剿灭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发动 的苗人叛乱,马千乘率领三千白杆兵助阵,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很快攻克了播州城外的邓坎,活捉了守将杨朝栋。马千乘夫妇乘胜前进,连破七塞,催枯拉朽,杀进了播州城,杨应龙绝望之下,带领全家自焚身亡,白杆兵名列川南路战功第一,威名远播,秦良玉一战成名。
俗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马千乘不幸惹上大祸,本来他已中暑,因为对太监邱公公招待不周,竟然被邱公公投入狱中,在狱中延误病情,一代才俊,竟然冤死云阳狱。朝廷得到奏报,深为惋惜,鉴于马千乘的儿子马祥麟年纪尚幼,下令让秦良玉代领其职,成为石砫女土司,为朝廷守土安民,保一方平 安。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经历了损失惨重的萨尔浒之战,八万军人死于努尔哈赤的 后金军铁蹄之下,全国震动,朝廷赶紧调兵支援,石砫的三千白杆兵被调往前线,大明朝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明神宗死后,明光宗在位一个月就一命呜呼,懒于政事的明熹宗成为大明皇帝。在这种情况下,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和秦民屏率领白杆兵渡过浑河,与三万后金军展开惊天动地的血战。
明军的增援部队全部是川浙的精锐,训练有素,他们赶到的时候,沈阳已经失陷。与川军对决的后金军是四个旗的兵力,双方杀得血肉横飞,白杆兵冲锋陷阵,沙场上留下了三千具后金军的尸体,虽然后金军人数占优,却讨不到丝毫便宜。在这紧要关头,努尔哈赤通 过汉奸找到了明军的炮手,将沈阳城墙上的大炮对准了沙场上的白杆兵,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明军的火炮利器却被后金军用来对付明军,后金骑兵又从两翼进攻,白杆兵几乎阵亡殆尽,秦邦屏殉国,秦民屏重伤,秦良玉率领百余白杆兵,拼死杀进重围,救出了秦民屏,抢回了秦邦屏的尸体。后金军杀向了浑河桥南的浙军大 营,浙军凭借火器优势,牢牢压住了后金军的进攻,遗憾的是,火药用完了,又无法及时补充,浙军只能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肉搏战,最终寡不敌众,少数人突围出去,总兵陈策、童仲揆都战死沙场。史书上曾有如此的评论,自从后金军发难以来,明军望风而逃,罕有阻其锋芒者,唯独这一战,明军以万余人抵挡数万人,杀敌 数千人,虽然最后几乎全军覆没,但他们威武不屈的气概,至今动人心魄,自此,“川兵名始重”。
浑河血战以后,秦良玉率领三千白杆兵奔赴榆关(山海关),这里是后金进入中原的咽喉要道。秦良玉坚守不出,后金军也无可奈何。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被敌人射中眼睛,血流满面,他伸手拔出箭簇,向敌人连发数箭,当场让敌人倒下几具尸体,后金军只能止步于山海关前。秦良玉叫人赶制了冬衣分给明军士卒,自己 向明熹宗陈述了伤亡情况,明熹宗深受感动,册封秦良玉为二品官员和诰命夫人,追封秦邦屏为都督佥事,马祥麟也加官进爵,实现了出征前建功立业的誓言。
朝廷继续征兵,秦良玉回石柱办理相关事宜,此时猓猡族的奢崇明正在聚众谋反。奢崇明的二万士卒本来奉命北上援辽,奢崇明心怀异志,竟然带兵围困成都。他听说秦良玉回川,马上派人携厚礼上门贿赂,秦良玉不为所动,立斩了来使,带领上万人马,赶赴成都,解了成都之围,随后克复了重庆。皇帝得报,十分欣 慰,进封秦良玉为总兵,秦民屏为副总兵,马祥麟为宜慰使,重赏了白杆军人。秦良玉指挥有方,先后攻克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彻底夷平了奢崇明的叛乱。当地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一睹大明女将的风采,虽然她韶华已逝,依然保留着英姿飒爽的绝世风姿,让大明百姓叹为观止。有一官员心生爱慕,在庆功宴上悄悄拉住她的衣角,秦良玉神女无心,伸手割断了衣角,让倾慕者知难而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贵州水西地区出现了一个占山为王的匪首,名叫安邦彦,他召集流民,攻占了贵阳以西的大片地区。秦良玉率领白杆军人入黔,打垮了安邦彦,将之斩于马下,激战之中,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也壮烈牺牲。
乱世之中,雪上加霜。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熹宗去世,年轻的明思宗(崇祯帝)成为大明皇帝。后金军趁机进攻,1629年,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道,扑向北京,永平四城失守。各地勤王部队赶到京畿外围,大多却犹豫不前。秦良玉捐出家财,充作军饷,激励士卒奋勇杀敌,白杆军人勇不可当,与后金军展开殊死搏斗,很快光复了永平等地,京师这才转危为安。明思宗见到了万里赴戎机的女将军,自然感慨万千,多少须眉目男子畏敌不 前,互相推攘,而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竟然是位红妆女将,在晚明腐烂透顶的世风中,秦良玉依然保留着对家国的一片冰心,不计个人得失,不计私人利益,为大明留住了最后的时光。公元1636年,后金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大明外患不断,内忧纷扰,朝廷更加倚重白杆兵。
今天的北京城骡马市大街北面,有 “四川营”这个地址,这里就是秦良玉当年带兵驻扎的地方。勤王的将领中,只有白杆兵是女将带队,引起了京师百姓极大的兴趣,明朝时期的汉族女子喜欢把脚缠成三寸金莲的模样,甚至缠到无法下地走路、需要别人抱出抱进的地步,一个女人如此武功高强、勇猛无敌那自然是天大的奇闻。秦良玉治下的川兵还在这里纺纱织 布,力争自给自足,后人就把这里叫作棉花胡同。后来此地设置了四川会馆,里面有副墨迹,生动地表现了后人的缅怀之情,“出胜国垂三百年,在劫火消沉,犹剩 数亩荒营,大庇北来桑梓客。起英雄于九幽地,看辽云惨淡,应添两行热泪,同声重哭天涯”。
崇桢六年(公元1633年),白杆兵的精锐被留下来拱卫京师,秦良玉回四川“专办蜀贼”,与多如牛毛的农民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后人有一本《蜀碧》揭露了张献忠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就是张献忠对待百姓的态度,几百年后,这种藐视一切的兽性依然让人不寒而栗。
崇桢七年(公元1634年),张献忠陷夔州,围太平,秦良玉昼夜兼程,打退了农民军。崇桢十三年(公元1640年),罗汝才的农民军攻克巫山,进犯夔州,秦良玉率领白杆军人在马家寨、留马垭、仙寺岭大战罗汝才,杀掉农民军首领东山虎,将罗汝才阻于巫山。明末乱世,饥荒遍地,民不聊生,流民揭杆而起, 汇成了燎原之势,白杆军人有限,农民军却源源不断,数量上逐渐占据了优势。史书记载,张献忠的部队用人血浸过的米豆喂马,虎狼之师所到之处,百姓民无遗类。他们遇上孕妇,必然刨开她的肚子,将胎儿挖出,抛在空中,用刀尖接住,观赏胎儿最后的挣扎,他们把这叫做雪鳅。他们抓到儿童,就用柴草把孩子们围住, 然后点燃柴草,在圈外用矛戟乱砍乱刺,直到孩子们个个血肉模糊、不成人形,农民军把这叫做贯戏。秦良玉为守护一方平安,弹精竭虑,忧思如焚。
张献忠、罗汝才的 农民军大举入川,秦良玉与张令两人成犄角之势拱卫重庆。张献忠连破官军于观音岩、三黄岭,在竹箘坪射杀张令,秦良玉的三万部众赶去救援,几番恶斗,终因寡不敌众,几至全军覆没。秦良玉单骑去见四川督抚邵捷春,提出挽救之策,“现在事情紧急,尽发溪峒卒,可得二万人。我出一半军粮,官府出一半军粮,足以破敌”,但四川府库空虚,已无存粮,无力集合一支足以抵挡农民军的队伍,邵捷春没有采纳秦良玉的建议。当时,秦良玉的一位族人秦缵勋充当农民军的耳目,被秦良玉发现,秦缵勋杀掉狱卒越狱逃跑,被再度抓获,秦良玉把他交由法办,明正典刑。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的数十万农民军涌入四川,在夔州打败了秦良玉的白杆军,随后占领了四川全境,只有石砫在秦良玉的守护下得以保全。秦良玉发布《固守石砫檄文》,慷慨陈辞,“我的两个兄弟皆死于王事,我以妇人之身蒙受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断不能以余生事奉逆贼”,她发布命令,“有 从贼者,族无赦”,七十岁的秦良玉依然豪气冲天,她依然为大明王朝守着一片蓝天,不幸的是京城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明思宗不愿南逃,在煤山上自缢身亡,李自成就在京师做了大顺帝国的皇帝,仅仅历时几十天,农民军就象山崩一样的败亡了,此时张献忠还在四川大杀百姓,直到现在四川还能见到当时留下的万人坑, 整个县城的百姓都被张献忠屠戮殆尽,只有秦良玉所在的石砫能把农民军挡在家门之外。
满清入关了,清军南下了,江南地区遭遇了空前激烈的抵抗,也遭到了极为惨烈的屠杀,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秦良玉接受了南明政权的任命, 接受了太子太保和忠贞侯的封号,准备带兵为南明效力。就在此时,郑芝龙不顾大义,投降满清,出卖了隆武帝,反清大业至此功亏一篑,清军进入四川后,杀人无数,致使千里荒无人烟,引发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但在秦良玉有生之年,清兵未能踏入石砫一步,秦良玉始终是大明的忠臣。公元1648年,秦良玉抱憾而终,享年七十四岁,下葬于龙河北岸的回龙案(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墓碑上刻着南明对她的封号,她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一生,充满传奇又充满遗憾,正如古人所 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作为一个女人,秦良玉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