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发帖数8
  • 粉丝1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生活] 推荐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读一读吴思著《潜规则》

[复制链接]
希溪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9 20:22:26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书发人深省,对于了解社会运行的真实法则颇有助益。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什么是潜规则?就是不成文的见不得光的一些暗箱操作的规定和原则,它最早产生与人们的贪婪和私欲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发展壮大,滋生繁衍,如今已经无孔不入的渗入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


  有些人正义凛然,揭竿而起,大呼倒潜;有些人事不关己,对错不究,闲看天边云卷云舒;也有些人坚决拥护,孜孜不倦,乐此不彼。所谓江湖风云就是息久必闹,闹久必息,一切风轻云淡后很多东西本来啥样结果它还是啥样,潜规则这东西就如同自古流传的赌博色情等东西一样,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并且大有与时俱进,欣欣向荣之势,特别是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那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登峰造极。

[编辑本段]
吴思先生与《潜规则》  吴思,1957年生于北京。1978~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1993年,出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7年至今,供职于《炎黄春秋》杂志,先后任执行主编、副社长、总编辑。著述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曾获评为《新周刊》2004新锐榜“年度知道分子”。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的作者吴思先生是发现和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潜规则”的第一人。用作者的话来说,他当初(十年前)发现“潜规则”概念时,“心中窃喜”!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种因长期潜心研究而豁然开朗的重大发现,不仅在作者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也让中外历史文化研究者及广大读者倍感震惊!从此,“潜规则”一词,便滥觞于各大媒体的显要版面,也让数百万乃至数亿读者耳熟能详。为此,有媒体称作者的惊人发现,成就了中国“21世纪第一词”,作者也荣膺“潜规则概念之父”的桂冠。


  什么是潜规则?作者在书中有详尽的阐述。简单地说,就是在我们的现实“规则”之后所隐藏着的另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才是人们(尤其是官僚权势集团)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与他们的利害计较紧密相联。作者是这样论述的:“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是一些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我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姑且称之为潜规则。”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内容大体都在讲“淘汰清官”,解释清官为何难以像公开宣称的那样得志得势,为何经常遭遇被淘汰的命运,以至青天大老爷竟成为我们民族梦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少清官,甚至淘汰清官,选择恶棍,正是官场“潜规则”发挥效应的结果。《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好看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让你拨开层层迷雾看清历史的本质与真相,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洞穿历史的内核,还将尘封的历史复活,在历史人物命运及日常生活细节中,感受一种独有的来自历史本身的巨大的、悲天悯人的力量——这也正是历史本来应该具有的、但一直以来很少能有的力量。


  比如,作者在揭示官场中“淘汰清官”的潜规则时,作者写道:海瑞是一个肯定不贪污不受贿,也不接受任何“灰色收入”的清官。这位清官在浙江淳安当知县的时候,穷得要靠自己种菜自给,当然更舍不得吃肉。有一次海瑞的母亲过生日,海瑞买了二斤肉,这条消息居然传到了总督胡宗宪耳朵里。第二天,总督发布新闻说:“昨天听说海县长给老母过生日,买了两斤肉!”


  海瑞最后当到了吏部侍郎,这个官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副部长。这位副部长去世之后,连丧葬费都凑不齐。监察部的部长助理王用汲去看,只见布衣陋室,葛帏(用葛藤的皮织的布,比麻布差)还是破的,感动得直流眼泪,便凑钱为他下葬。当时有一个叫朱良的人去海瑞家看,回来写了一首诗,其中有四句可以作为海瑞真穷的旁证:“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这就是辛勤节俭了一生的清廉正直的官员应得的下场么?


  作者在论述“新官堕落定律”时,也这样史论结合: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讨过饭,打过仗,从一个马弁干起,最后得了天下,对人情世故的了解相当透彻。他当然明白自己给官员定的工资不高,所以,在地方官上任之前,他经常要找他们谈一次话,讲讲如何正确对待低工资,如何抵抗贪污受贿的诱惑。他会给自己的部下算一笔很实在的利害关系帐。


  朱元璋说,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井底之泉。井虽然不满,却可以每天汲水,泉不会干。受贿来的外财真有益处么?你搜刮民财,闹得民怨沸腾,再高明的密谋也隐瞒不住。一旦事发,首先关在监狱里受刑,判决之后再送到劳改工场服苦役,这时候你那些赃款在什么地方?在数千里之外呢。你的妻子儿女可能收存了,也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些赃物多数藏在外人手里。这时候你想用钱,能到手吗?你家破人亡了,赃物也成了别人的东西。所以说,不干净的钱毫无益处。


  这样的利害分析也算得透彻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派下去的官员,如同冒着枪林弹雨冲锋的战士,一排排地被糖衣炮弹击中倒下。前赴后继,一浪接着一浪,一代跟着一代。后来,朱元璋当皇帝当到第十八个年头(公元1386年),这种现象见得多了,便总结出了一条规律。朱元璋说,我效法古人任命官员,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当官当久了,全都又奸又贪。我严格执法,决不轻饶,结果,能善始善终干到底的人很少,身死家破的很多。


  请留意中间那一句话:“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当官当久了,全都又奸又贪。”这就是新官堕落定律。


  这部以历史为解读对象的著作中,作者以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叙述了历史上值得人们思考的大大小小的无数案例,在生动、有趣地讲述官场故事的同时,作者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并将其名之日“潜规则”,进而指出潜规则的产生在于现实的利害计算与趋利避害。书中对于潜规则的定义、特征,潜规则阴影下皇帝、官员、百姓的不同处境与抉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土壤,以及潜规则何时会萎缩,均有论述。潜规则现象产生、盛行于我国的封建社会,但它一时还难以消失,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最后根除潜规则。

精彩评论5

希溪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9 20:22:54
潜规则有哪些特点
  1、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
  2、这种行为约束,依据当事人双方(各方)给对方带来利益或者给对方带来的伤害能力,在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中自发形成,可以使互动各方的冲突减少,降低交易成本;
  3、所谓约束,就是行为越界必将招致报复,对这种厉害后果的共识,强化了互动各方对彼此行为的预期的稳定性;
  4、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
  5、通过这种隐蔽,当事人将正式规则的代表屏蔽于局部互动之外,或者,将代表拉入私下交易之中,凭借着中私下的规则替换,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
  在潜规则的生成过程中,当事人并不只是交易的两方,而应加上代表正式规则的第三方。当事双方利用潜规则进行私下交易的时候,他们实际上联合形成了一个对抗第三方正式代表的联盟(正是众多的而强大联盟的形成,才使得潜规则具有长期的、强大的甚至稳定的对抗能力)。而潜规则的“潜”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策略,他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更高层次的正式制度和规则的存在。。
希溪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9 20:23:34
[编辑本段]对待“潜规则”四种合理的态度
  
  对于“潜规则”,有四种合理的态度应对。
  其一,对“潜规则”言,不排除其有合理的地方,那么,就让合理的地方“露出表面”,大家共同遵守就是了,不要让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都“潜”下去;
  其二,对决策者言,那些“不露在表面”的,就要让它总也露不出来,灭其于初始状态,等这些个“潜规则”大行其道,那就晚了;
  其三,对官员言,要独善其身,不按“潜规则”做事;
  其四,对社会言,要大张旗鼓地提倡规则意识,坚决反对“潜规则”意识。
希溪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9 20:24:05
情感的4个潜规则
  我们在情感生活中总是遇见很多为什么,这些问题与我们在书本中学习到的并不一致。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许情感中的游戏规则和现状你还不了解。
  1.剩女理论
  这是最近各个媒体都在关注的问题。于是我经常遇见朋友向我提问,为什么报道上总是说出生比例是男婴多于女婴,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嫁不出去的女人多于男人。是不是媒体对此的宣传有失偏颇,为什么不造出一个“剩男理论”?
  事实上,在我们当今社会,尤其是大城市里,待嫁的女性是多于男性的,深圳的男女比例去年已经高达1:7。原因很简单,农村女性涌到城市,在城市安家落户,也许只需要一张车票;而农村男人如果想在城市里安顿下来,却需要一栋房子,甚至更多。所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致使农村女性停留在城市里,而农村男性只能回家继续务农。于是,越发达的地方女性越多,男光棍往往集中在最穷的农村。
  2.男人折现女人折旧理论
  在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情况下,一个男人年轻的时候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可能性极小。如果女人对此男人要求:“你既然爱我就要给我买房买车,否则你拿什么爱我!”男人就傻眼了。而女人就那么几年的青春,过了最美好的那几年,容颜老去。就算保养得再好,也只能用风韵犹存来形容,理论上说,无法与妙龄少女一争高低。
  所以说,女人应该学会如何在折旧和折现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够在婚姻中立于不败之地。
  3.第二春理论
  有些人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中年男人喜欢找年纪小的女孩子。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那么大,可能有共同语言吗?事实上是,那些男人寻找的并不是与他们有共同语言的红颜知己,而是寻找自己的青春。只有青春年少的女孩子,才能带给他们青春的感觉,我们简称这种现象为第二春现象。
  美中不足的是,尽管中年男人很乐意寻找第二春,但是都是建立在家庭稳定富足的基础上。正所谓饱暖思淫欲。
  4.情感匹配理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这句话同样适用情感生活。门当户对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打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由恋爱进而为自己选择了伴侣,离婚率仍然越来越高。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原点。其实所谓匹配并不是钱财的匹配,更多的是感情中的两个人能够有效地沟通。而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能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平等对话的前提是,两个人的实力势均力敌。灰姑娘要永远懂得,嫁给王子一入豪门深似海,麻雀跃上枝头不一定变成凤凰。
希溪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9 20:25:12
消费潜规则:

  消费潜规则是指没有显现出来但已是心照不宣的消费规矩,不成文、不公开在消费领域内得到大多数人的默许和遵守成为相关法律法规之外的另一套行为准则和规范 ,某些商业销售、餐饮住宿、旅游娱乐、装修物业、美容、教育培训中介和农资产品等消费领域中存在的“潜规则”。如吃饭不能自带酒水,使用消毒碗筷、毛巾要另外付费……
  娱乐圈、行业、职场、学校等等,可以说所到之处,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为得到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的潜规则。有时已经触犯了法律有时已经违背了道德和良心。
天上来客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27 11:28:25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