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术——中华佛教文化的瑰宝
朱明忠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门派林立。在中华武林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要数少林、武当、峨眉三大门派。峨眉武术,得名于峨眉山。峨眉二字,广而言之,又是古代巴蜀(今四川和重庆)的代称。因此,峨眉武术也可称之为“巴蜀武术”。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武术发源于峨眉山,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峨眉山佛门僧徒苦心磨砺、不断创新的结果。峨眉佛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峨眉道教和巴蜀民间文化的深刻影响,故而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独具风格的巴蜀佛教文化。峨眉武术,就是巴蜀佛教文化中的一支艳丽多姿的鲜花,亦是中华佛教文化中的一大瑰宝。
一、峨眉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峨眉武术的起源和发展与峨眉山佛教和道教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据《峨眉山志》记载,峨眉山建佛寺始于魏晋,其中以魏晋僧肇所建的黑水寺为最早。唐宋时期,随着佛教的兴起,峨眉山的佛寺逐渐增多。到了明请时代,峨眉山佛教达到鼎盛时期,峨眉山则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并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一般认为,道教传入峨眉,始于三国时期。到了唐宋时期,道教发展昌盛,与佛教旗鼓相当,道教称峨眉山为“第七洞天”。明代,道教日趋衰败;至清代,有与佛教合流之势。
佛道两教传入峨眉山以后,僧人和道人在参禅静坐、念经拜佛之余,也经常习练拳脚、弄枪使棒,一则为强身健体,二则也为保寺护院。由于他们平时参禅打坐,具有深厚的内功;再加上僧道两家在练拳使棒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各创新路,因此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峨眉武术。峨眉武术兼有佛家和道家之长,既吸收了道家的动功,又吸收了佛教禅修的静功,故而创造出一套动静结合的练功方法。这种方法与各种拳术、器械、散打及气功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庞大的峨眉派武术体系。
有文字记载的峨眉武术,始于南宋时代。南宋时期,峨眉山有个法号德源的和尚,他原是一个游方僧,武艺高强,因其眉毛为白色,故人称“白眉道人”。[1]德源和尚创编了一套拳术,称为“白眉拳”,一直流传至今,主要流行于四川、广东、香港、澳门一带。此拳的特点是模仿山中的白猿,在草地上跳跃翻滚,舞手动脚,敏捷异常。德源法师不仅武功非凡,而且文才出众。他收集峨眉僧道武术之长,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此书乃是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文字记载。从此以后,峨眉山佛教才有了较为系统的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中华武林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格。
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考证: 峨眉武术中最重要的一支——峨眉临済气功术也产生于南宋时代。[2] 峨嵋佛教,从唐代起就出现了许多宗派,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他宗派都逐渐消失,唯有临済和曹洞两派一直流传至今。所谓“峨眉临済气功”,乃是南宋末年峨眉山佛教林済宗白云禅师所创立,一直在临済宗内部流行,不得外传,故称“临済气功”。据说,白云禅师原来为道家,后转入佛门,并且对医学颇有研究。他集医、道、释、武术精华于一身,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临済气功。此气功术,迄今大约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
古代有关峨眉武术的文字记载,确实甚少。现在可以查寻到的资料,有明代炕倭名将唐顺之[3] 所著的《荆川先生文集》,此书内有诗一首,题为“峨嵋道人拳歌”。全诗共三十行,每行七言,对峨眉拳术进行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例如,诗中曰:“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 这四句是写峨眉道人的个人表演,他起勢蹬足,石破砂飞,足见得力量之大;接着道人行走往来如穿梭,身段玲珑,翠袖翻卷,姿势十分优美。“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 这四句是写道人武功精深:软若无骨,伸缩、开合、变化自如;行动敏捷,臂肘之快如全身是手。“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这四句写道人掌握的技能很多,表演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余奇未竟”,令人怀想。接着写道人跳上蒲团,立即入静,由大动转入大静,安详自然,没有过硬的 功夫是绝对办不到的。全诗记述了峨嵋拳从起式到收式的整个表演过程,同时也描述了峨眉拳的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
明末清初武术专家吴殳所著的《手臂录》一书,曾对峨眉枪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吴殳(1611—1695年),[4] 又名乔,号仑尘子,江苏娄江县人。少年酷爱武术,曾从朱熊占学习峨嵋枪法,从渔阳老人学习剑法,从郑华子学习马家枪法,对各种兵器都有研究。明朝灭亡,清人入关后,他不求仕途,专攻武术,并著书立传。他的《手臂录》一书,是以精确解释各种枪法而著名的。他在此书中论述峨眉枪法说:“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空室,练习二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 枪法一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施,破诸武艺。” 在峨嵋枪法中,有治心、治身、动静、攻守、审势、形势、戒谨、扎手、倒手、破诸器、身手法等等技法,大大丰富了 峨眉武术的理论。
二、峨眉武术的特点
峨眉武术,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风格立身于中华武术之林,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与少林派、武当派相比较,峨眉派武术的风格和特点是什么呢?
事实上,峨眉、少林和武当三派武术都遵循着“体用兼备,内外皆修”的原则,但是在具体实践上,又各具特色,尤其在“内外”、“刚柔”和“长短”三个方面更是各有专长。
现代武术专家万籁声在他的《武术汇宗》一书中写道:“少林为外功,武当为内功,各有精微造诣。”[5] 武术界一般认为:少林以攻架见长,多用长手,被称为外家拳术;武当以呼吸见长,以静制动,多用短手,被称为内家拳术;而峨眉派的特点介于两者之间,力求内外并重,刚柔兼备,长短并用。
峨眉武术要求动功与静功并重。动功有十二庄:“天、地、之、心、龙、鹤、风、云、大、小、幽、冥”。 静功有六大专修功:“虎步功、重捶功、缩地功、悬曩功、指穴功、涅槃功”。其中,尤以“指穴功”——“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最有威力,既可以按摩治病,又可以防身制敌。
为了进一步了解峨眉武术的特点,下面我们专门介绍一下动功——“十二庄”和静功——“天罡指穴法”。
“十二庄”和“天罡指穴法”同属峨眉临済气功的内外攻法。据傅伟中编《峨眉临済气功——峨嵋十二庄述真》一书介绍:临済气功是南宋峨眉山金顶临済宗的白云禅师所创立,一直在佛门内秘传,故民间知者甚少。峨嵋十二庄,是根据人身经络气脉的平稳与否,施展个别的架勢、气运和观照等法术,以达到祛病延年和防身制敌对目的。古曰: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庄”,十二庄,即十二种通经活络的“道路”。十二庄又分别以十二个字标名,可分别称之为“天字庄”、“地字庄”、“之字庄”、“心字庄”、“龙字庄”(即游龙庄)、“鹤字功”、“风字庄”(即旋风庄)、“云字庄”(即拿云庄)、“大字庄”、“小字庄”、“幽字庄”’、和“明(冥)字庄”。十二庄还分为文武两勢和大小练形法。祛病强身者可以练习文勢和小练形法,以达治病之目的。体格健壮者可以直接练习文武两勢和大练形法,这样一方面可借此功为他人诊治疾患,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功防身制敌。
“天罡指穴法”是在动功——“峨嵋十二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融气功、按摩、点穴、布气和武功为一体,又可以称为“气功导引、点穴、按摩法”。此法分小导引二十八勢、大导引八勢。小导引主要用于治病兼救治气功偏差;大导引主要用于救治气功偏差兼及治病。[6]要使“指穴法”产生满意的疗效,必须有十二庄的深厚功力,又能明了经络在里表两支循环运行的规律及其盛衰偏胜的观症不可。此法用于武功自卫方面,可以点穴制敌。据传,当初创立此气功流派时,曾多次与其他流派较量,此功屡胜不败,被公认为气功中最高明的一套。
峨眉武术,除拳术和气功之外,还包括器械。峨眉器械中,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鞕、鐧、錘、抓、镋、棍、槊、棒、拐、流星。在全国武林中,峨眉武术的剑术和枪术最为著名。
峨眉剑起于何时,无从考证。峨眉剑是峨眉僧人在“白猿剑二十四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除了具有一般剑法轻松潇洒,优美大方的特点外,还特别注意实践,着眼于点、劈、刺、撩的发劲,动作严谨,衔接巧妙,招式凶猛,方法独特。其特点在于:击法明快,剑法多变,以快为上,以巧取胜。总之,在技击上,峨眉武术强调手脚灵快,以柔克刚,借力使力,以窃打人。应当说,内外并重、刚柔相济、快巧结合,则是峨眉武术的基本特点。
三、峨眉武术的门派
峨眉武术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许多门派,每一个门派在拳术和器械的使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清初,峨眉山白龙洞的湛然法师著有《峨嵋拳谱》一书,书中写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据武林专家分析,这四句诗乃是描述当时峨眉武术门派林立,兴旺发达的形势。所谓“八叶”,“叶”是指拳术技击风格而言,“八叶”即八个具有不同拳术风格的门派。所谓“五花”,“花”是从流行的地区而言,‘五花’即指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五个流派。“五花八叶扶”, 意味着五个不同地区的流派和八个拳术门派是犬牙交错,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
峨眉拳术的八大门派是“僧、岳、赵、杜、洪、化、字、会”。下面对这八个门派作一简介:
(一)僧门
僧门指峨眉山佛教所创立的武术门派。此门特点是拳、掌、肘、腿并重,高桩长手,以前虚后实的含机桩式为主。拳术有火龙、练步、大连环、虎豹、六通等,以火龙拳为代表。器械有峨嵋双钩、双匕首、峨眉刺、棍、刀、铁尺等。
(二)岳门
相传,此门的拳术是由岳飞所授,故称“岳门”。出拳时,前手需外旋成圆,有“不画圆不成拳,敌方手来无法拦”之说。此门矮桩见长,出手较重,强调靠身打法,面对面迎战敌手。拳种有金锁手拳、二十连拳、游禽拳等,器械多用棍,以对打为主。
(三)赵门
据传,赵门的拳术具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太祖的拳术风格,故称“赵门”。此门技击方法与少林武术有联系,讲究翻滚跳跃,舒展大方,善用腿功。拳种有梅花肘、黒虎拳、奇门拳等,器械有勾镰、双刀等。
(四)杜门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善擒拿术的江西武术大师杜观印,曾来四川向此门派传授擒拿术,故称“杜门”。杜门讲究跌法,主要以破坏对方的重心取胜。拳术有问津拳、鹞子拳等,器械有枪、棍、大刀等。
(五)洪门
此门的代表为洪拳,颇有名气,在 四川流传甚广。洪拳的特点是正门攻敌,大开大合,重手重脚,刚劲有力。洪门除洪拳外,还有大八仙、二路红、火焰烧山、燕青红等拳种。器械有棍、五秀刀、蟠龙枪等。
(六)化门
化门亦称“蚕闭门”。“蚕”,指行拳时如蚕之吐丝,连绵不断。“闭”,指应敌时紧封敌手,避实就虚。此门的特点是“掌不离肘,肘不离怀”,发拳时每一手挠头钩挂,手脚轻快。化门的代表拳种是三十六闭手。俗称“天罡星三十六”,也是四川南拳。器械有双锏、棍、白鹤单刀等。
(七)字门
此派拳术的收势,必摆成规定的“之”字形或“一”字形,因而得此名。字门的特点是,攻架起伏较大,腿法少,出拳时用鼻发声。拳种有:九锤拳、七锤拳、八卦力、亭子功、定子功等。
(八)会门
此派亦称“慧门”,与字门的拳术动作相仿,主张“观师默像”, 因此迷信色彩较浓重。其代表拳种为神拳,此拳内练气功,外练拳技,以达强身御敌之效果。据说,历史上的 “白莲教”和 “红灯照”等民间组织都练习过此拳。
以上八个拳派虽然风格各异、特点不同,但是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长进。如僧门虽以高桩见长,但多学岳门的矮桩。洪门虽有大开大合,刚劲有力的特点,但又兼学化门的小巧柔化,多用手腕的风格。
“五花”是指流行于四川不同地区的五个武术流派。它们是:(1)流行于成都地区的黄陵派;(2)流行于川东地区的点易派;(3)流行于川西地区的青城派;(4)流行于川北地区的铁佛派;(5)流行于川东地区的青牛派。
湛然大师在《峨眉拳谱》中所说的流派,是指清初或清朝以前所形成的峨眉武林流派。这些流派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逐渐消失,有的一直流传至今。到了清代,峨眉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而道教却日趋衰退,出现了“佛道融合”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峨眉武术也有新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门派。例如,清朝末年,峨眉子午门武术的创立就是“佛道融合”的一个典范。
峨眉子午门武术,是清末峨眉山的神灯长老与清虚道人所共同创建的。神灯长老师是峨眉山太空法师的弟子,清虚道人是峨眉山九老洞的道长,两人都擅长峨眉武术,并先后去河南少林寺取经,练就一身少林功夫。后来,清虚道长还专程去湖北武当山学习武当派武功。僧道二人回到峨眉山后,苦心磨礪,共同探讨少林、武当和峨眉三打派武术之精华。清虚道人目睹神灯长老童颜鹤发,武艺精湛,便拜长老为师。师徒两人将三派武术精华熔为一体,自成一派。此派内则练气,以静制动,外则练力,体壮筋强。由于这种武功多在子午二时辰练习,故称“峨眉子午门”。
子午门武术除子午拳之外,还有子午刀、子午剑、子午棍、子午枪等器械。其风格以子午拳为代表。子午门的创建和形成,充分体现出峨眉山僧、道两家为发展峨眉武术携手并肩,同心协力,互相切磋,不断创新的风气。
四、峨眉武术与现代生活
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经过千百年的开拓和锤炼,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这个体系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之精华,融会了武功、气功、医疗、健身、养生等功能,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独具特色的风格,而著称于世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和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中华武术也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中国功夫”、“少林神功”、“太极拳” 和“按摩点穴” 等等与中华武术相关的东西,都成了不少西方人所极力追求的神奇之事。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起得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在医疗保健、强身健体方面,还是在擒拿警卫、防身制敌方面,以及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峨眉武术,作为中国武林的重要一支,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峨眉武术能够流传于社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应用之,就是最好的证明。据上所述,峨眉的临済气功自南宋创立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它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并行之有效的气功术,习练它既可以使人祛病延年,又可以防身制敌。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种气功术一直在佛门内部秘密传授,不能外传,因此社会上的普通百姓了解和修习这种气功的极少。峨嵋临済气功真正走出佛门,面向社会,那只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周潜川居士,一个是已故中国佛协副会长巨赞大师,一个是傅伟中先生。山西省的周潜川居士(1907—1972年),法名镇键,原籍四川省威远县人,生前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医师。此人终生修习峨眉临済气功,对临済气功颇有研究,他在解放以后撰写了《峨眉十二庄释密》、《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两书均于1959年出版)和《峨眉天罡指穴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三部著作。应当说,这些书的出版对峨眉临済气功走出佛门,流传社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此外,1958年周潜川先生还把自己一生研究的峨眉临済气功密要心法全部传授给巨赞大师(1908—1984年,江苏江阴人)。从那时起,巨赞大师便与周先生共同研究此功法、功理以及普及提高的工作。[7] 后来,巨赞大师又把峨眉临済气功传于傅伟中先生。傅伟中先生自幼体弱多病,从少年时就开始修习武术,钻研气功,以强健体魄。中年以后,拜巨赞大师为师,潜心学习临済气功,并有深刻的体会。他遵照巨赞大师的要求,将导师的教导和自己长期修炼临済气功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两本书。一本为《峨眉临済气功——峨嵋十二庄述真》,另一本为《峨眉临済气功——峨眉天罡指穴法》,两书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为了弘扬峨眉武术文化,实现巨赞大师“得之于民,还之于民”的夙愿,1985年傅先生还在河南省举办了数届“全国峨眉临済气功外气诊治训练班”、“全国峨嵋临済气功辅导员培训班”和“全国峨嵋临済气功患者健身班”, 在南京举办了“全国峨眉临済气功外气诊治提高班”,面授和训练了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香港、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的数千名学员,均获得圆满成功,得到国内外气功界人士的好评。[8]经过巨赞大师和傅伟中先生的多年努力,才使使长期沉寂于佛门的峨眉气功真正走上社会,并且走出国门。今天,峨眉武术早已流传于社会,名扬于四海,放发出它自己应有的光彩。
--------------------------------------------------------------------------------
[1] 、骆坤琪编:《峨眉山掌故传奇》,第111页,西南交大出版社,1990年。
[2] 、参见傅伟中编:《峨眉临済气功——峨眉十二庄述真》,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2年。
[3] 、唐顺之(1507--1560年),字应德,号荆川,江苏武进县人,明朝的抗倭名将。他精通武术,研究武术理论,著有《武编》一书,介绍明代以前的 各种武术器械化和各派拳术的练法。他的文章、随笔和诗歌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荆川先生文集》。
[4]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第54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
[5] 、万籁声:《武术汇宗》,第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6] 、参见巨赞编著,傅伟中整理:《峨眉临済气功——峨眉天罡指穴法》前言,北京体学院出版社,1989年。
[7] 、参见傅伟中编著《峨嵋临済气功——峨嵋十二庄述真》序二,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年。
[8] 、同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