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其它武术] 天下易筋经大全

[复制链接]
awagink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1-22 12:55:0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蜀中黄氏《真传易筋经》全
真传易筋经
黄克刚 传授  张义尚 整理

  一、外壮神勇歌释
  二、内壮玄功歌释
  三、九转呼吸法
   1.预备功法
    除浊法
    安神法
   2.九转正功
    第一转服气
    第二转换气
    第三转调气
    第四转凝气
    第五转闭气
    第六转导气
    第七转火气
    第八转水气
    第九转伏气
  四、善后尾功
   1.还虚功
   2.解座法
  五、尾跋

  一、外壮神勇歌释
  若练外壮,约有九步。歌曰:一曰立鼎除内伤
  鼎,是庄严安定的象征。故本功第一步的站式以之命名,此步站式有二:一是并足式,两足两膝并紧站立,提肛、收臀、塌腰、拔背、顶头、微收下颌、两手握拳,一拳拳背压于尾闾之处,拳心向后;另一拳以拳背向前,以拳心按于脐轮之上。全身骨节对准,肌肉有收紧内敛之势,但精神却呈完全放松之态。口唇微合,舌顶上颚,面带微笑,两足如入地九尺,安稳肃穆而立。此为一般青壮年的站式。若中年以上或有病之人,则应取平肩式站法,即两足宽与肩平,或略宽于肩,身形肌肉与心态,均应同时放松,其他对两手头面等要求同并足式不变。
  这一步功夫的主旨在除内伤,对于身内脏器的锻炼,是以上焦心肺为主。以肺在五脏最高处,故名华盖,总司体内外气息的采摄交换与调整。天人一气相通,自能改善增强整个呼吸来统对于全身之影响。肺心相连,心为血液循环之主宰。一气一血,同是上焦脏器之所主宰,也同是人体生命活动之主要标帜。气充血足,百疾不侵,故为养生健身之关健性步骤。明白了上面道理,再依次地行九转呼吸法,详见后面第三节。至于第一步功夫的正常合格标准,当随学人具体情况而定。从时间上讲,大概最少要120天(4个月左右),多一点时间更好,以基础所在,不可玩忽视之也。
  第二安炉探阴阳
  炼丹之法,鼎安于上,炉位于下。炉在人身正相应于下焦肝肾之部位。功法取乾坤相对、坎离互藏、上下交泰之意,方能成其变化;尤其肾为先天之主,乃安身立命之所、精气归根之地,故此步与第三步,均当着眼于斯。根据中医《内经》学说,阴阳即天地之道,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是大阴阳,人身是小阴阳,大小虽殊,一气全通,我们只要能以一定的呼吸,激发出全身各系统、各脏器之元始本能,自能三才一贯、阴平阳秘,完成太极之本体。曰者试探义,即包括许许多多践履印证微妙变化之过程在。其具体作法,即基于平肩桩站法,两膝微屈而立,两手结太极印,即左手拇指尖掐左手中指尖之午位,右手拇指插入左手大中二指之内,掐于左手无名指根节之子位,其余四指包握于左手四指之外,此手印亦称子午连环诀,然后置脐腹之前二三分许;亦可以虎口相对,大指向后或向前,叉于两软腰之处,依之而运用九转呼吸之法。又当借助于降魔杵为道具(杵为倒人字形),以之抵于丹田以下之两跨内侧精囊之处而行呼吸。
  三炼睾丸造精厂
  睾丸包括玉茎,二者皆属肾系,乃人身主要生殖器官。易筋经功法对它特别重视,这是因为它处任督交界之所,对大小周天之运转而言有引渡作用,对曰后同类阴阳之行持而言,更是阶梯法程。这本来是人体正常生理必需知道的知识,不过在封建社会旧礼教束缚时代,认为言这些器官不雅驯,故气功家多语焉不详,或避而不谈。
  练习之法,先须吐浊纳清,努气至于睾丸,以双手由轻至重,自松至紧,由勉强至自然,周而复始,行攒、挣、搓、揉、拍等诀;又再努气至玉茎之顶,行咽、洗、养等诀。详须师授。
  女子行持,当以两乳及两乳当中之膻中穴代之,当从师授。
  附洗药方:即以食盐、地骨皮等量,或蛇床子、地骨皮、甘草等量,水煎至沸,乘热烫洗下阴,曰行二三次或一二次,习以为常,以使气血融和、皮肤舒畅。若于烫洗时加行吞吐呼吸之法,则是泥水探珠最上乘之方法。
  尚按:这一步功夫,与中国古代性知识有关,当参考中国古代房中诸书,若论修持,尤当参考藏密双身法,然此与中年以后之行者已无缘,因格于生理条件之限制,勉强行之,徒劳无功也。
  四镇心原不惊惶
  此心原即胃腑与绛宫之位,须用护心剑之道具行功。护心剑即二尺几寸之木棍,上端作团形馒头状,其功法系用低马步式,以心窝抵于木馒头上而行呼吸,可以收镇心神之效。
  心窝绛宫即膻中,何以又有心原之名?盖膻中即是气海,胃腑即是中焦水谷之海,胃神经与脑之关系最为密切。凡胃有病,每致头晕,我国人每每心脑不分,以心代脑,故此心又是指脑神经,心原即心之本源意。且膻中地位,正处于脐以上之躯干中心,故以心原名之。
  五锁玉关真精长
  武术界以腰背两肾中间之脊柱为玉关,中医称之为命门,故锁玉关有强固命门之意。命门强固,即能使真精不断增长,而真精真气与**,又为人身上药之三品,故其地位非常重要。易筋经外壮行功到第五步,即需用玉关锁之法器(如图1形)抵在背后软腰之处以练呼吸,自能使真精源源发生。肾为先天之本,久病必及于肾,故此五步功法兼有培补先天之义,不可不下扎实功夫坚持长期锻炼之!
六透三田气自刚
  上中下三田充实,乃是气满任脉之验。通过上面五个步骤,身内脏腑之重要脏器,俱已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加深九转呼吸之修习,三田真气不断充盈,黄中既通理,润泽达肌肤,都是自然而然的征验。
  七贯任督河车路
  气满则任督自开,运行自有迳路,其气由丹田而下,穿尾闾,沿脊背,上泥九,经上田、中田而返下田为一周,是为通小周天,也叫运河车。河车有气河车、精河车、金水河车之不同。初功通关,一般都是气河车,也叫子午河车,只觉一股暖气周流而已。通关之法,九转中有导气,见后。若兼用动功,则蜀东金家功夫中开合一法,最简最神,可以借用。
  八藏马阴龙虎降
  阴茎收缩不露,即所谓马阴藏相,乃康强无病之征。男子没有精液漏泄曰降白虎,女子月经断绝曰斩赤龙。这就是比喻身体已经复返青壮的一种征候。此步没有特殊作法,但是否达到这个境界,则是是否已可转入第九步之标准,不可马虎!
  九易筋骨成神勇
  功至八步,已是五脏真气充盈,须由内达外,使全身筋骨皮肉皆受到严格锻炼,由骨中生出神力来。骈指可贯牛腹,侧掌可断牛颈,是谓神勇。此步行功,有条件者,当备童男童女,进行推操拍打之法,又当备办木槌、木杵、石子袋等作为道具,初由脐腹下丹田周围始,以手推揉拍打,由内至外,从轻到重,周而复始,又从胸肋等处从上向下推揉拍打,再从背部由上而下逐一推揉拍打。道具初用木槌、木杵以至石子袋等,由轻至重拍打之。总要从上至下,从内到外,不可倒打。最后再练四肢,亦各分上下内外,依次拍打,直至指尖末稍。若无条件者,亦可以意导气锻炼,或改用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内家拳法以代之,不过此需自力,较为多劳耳。
  调摄补益不老方
  调是和合、整理、均平、混融义,人身内阴阳与外阴阳,人与宇宙间、同类间、有生物、无生物、有象、无象,在在均有阴阳互交互换往来不竭之机。摄即采取,凡有不足,当采来为用,如是有余,又当释放求平,曰调曰摄,皆是意到而已,自然而然,不劳作为,能调摄即自有补益之验。此外壮神勇法之练功模式,与中医《内经》阴阳、脏象、气化、养生学说完全相符,能为人体生命之延续不断添油,身心自能健康,胜于常人,学者识之。
  二、内壮玄功歌释
  此编于内脏精气神之锻炼法,可以不假体外之法器道具。
  内外动静在筑基
  此言入门初步,不论你是练内壮还是外壮,是练动功还是静功,其主要目的在于筑基。盖外壮内壮,途径虽然不同,功夫深浅有别,但第一步总要筑固基础,以后才能逐步前进。若基础功夫不巩固,扰如沙上建屋,必不能成。
  莫把玄关须臾离
  谚曰:修炼不知玄关,如入暗室一般。外壮功夫的玄关,一般俱指脐下丹田,把那个地方练充实了,再逐步外扩,遍及腰腹两胁胸背以至四肢。比较高深一点的内壮功夫,则玄关有死有活。死的玄关,或在脐内,或在脐下,或在体内,或在体外,也并不是只有一个死点。不过在体内者,一般都在由顶门至会阴之一线,故曰:黄庭一路皆玄关;其在体外者,或高或低,或远或近,各有所宜,并随传授而不同,不过总有一个所在,故曰:。至于真正玄关,则是在神气相交、虚极静笃之后,静极生动、六阴之下一阳来复,才是真正玄关。这个玄关,莫能形容,无可仿佛,功到则现,功寂则隐,故曰。凡练气功,尤其内壮功夫,首需弄清这玄关,把握不放,功夫才能进进不已。故曰莫把玄关须臾离
  首除七情不治病,始终一生无虚疾
  真能做好筑基功夫的人,身体必定强健,精神必定壮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必定不能侵扰牵缠,而由五脏阴阳亏虚而来之虚损,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炼气功夫精益精,气归元海无喘息
  炼气功夫,呼吸九转,由初转服气到九转伏气,从浅入深,由粗及精,一旦达到极境,自然气归元海,无出无入,哪里还有鼻孔喘息的感觉呢?
  百节通透元阳旺,寒暑饥饱不相通
  气足即血足,气血俱足,则元阳壮旺,全身百节通透,活力充沛,表现出与一般人不能相提并论的境界,可以赤身睡卧雪地而不感寒,曝晒烈曰之下而不觉热,一食数餐不饱,百曰不食不饥。
  黄庭中有真主人,玉关紧锁无漏遗。无自无他无分别,青娥经术御无敌。
  黄庭有种种解释,《道藏》中有《黄庭内景》、《黄庭外景》之经文,此间是指心室,专言心不动念、志为气帅之妙。真主人即是正念,一正念在前,则邪念不存。玉关即两肾间之命门,炼外壮功夫时,且有玉关锁之法器;炼内壮功夫,不一定用法器,只要正念常存,则自然玉关紧锁而无滑泄梦遗之失。当然,如能外内同炼,则功验更是不凡,此亦须知。《青峨经》与《素玉经》为同类,只是一为女修之术,一是男修之法。功夫真能达到玉关紧锁而又对森罗万象寂照一如,无有差别念生,则人我相灭,动静不二,纵有擅长青峨经术之异性,亦可以从容驾驭而无虞。其所以能如是者,细体歌意,玉关之所以能锁,固是气脉作用,而黄庭中之真主人坐锁不动,则更是气脉作用之核心。此节与佛法密宗三灌转毒成智之修法有相通处,但这里只是从本法的功验方面讲,并不是说非如是行持不可。
  功成九转须洗髓,三际顿断空色一。大道平直法自然,寒空万里连天碧
  此言洗髓之功,专在三际顿断、空色两融,则寒空万里连天碧而入法性矣。三际顿断空色一一句,即是洗髓功法。此言功成九转须洗髓,是言九转呼吸俱已练成,即须接修此洗髓之功。实则九转伏气之中,已有三际不住之任运修习,此言顿断,是功夫更见得力。至空色两融,包括受、想、行、识,共五蕴,皆能与空双融无碍,此是佛法大乘般若宗之观习,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应深究《金刚》、《般若心经》,尤其禅宗顿悟,密宗解脱道——心地法门,皆宜细参。众生分别心炽燃,逐途成滞,帷菩萨识心泯尽,四智圆明,玄冥自然,与道合真,如寒空万里,不染纤尘,与碧空合一而无际矣。犹忆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中浣瞻礼南海普陀道场,至法雨寺观音圆通宝殿,门外右首一联:五蕴皆空,即众生而观自在;左联上首二字先为布幕遮掩,亟欲知之,随有微风徐来,恰恰揭开布幕,露出全联云:六度齐备,惟菩萨亲见如来。这是我亲身的经历,俗话说心到神知,历验不爽,此不过略示一例于千万耳!
  一九九四年七月八曰晨于忠州之蜗居

三、九转呼吸法
  实践锻炼易筋经的外壮或内壮功夫,最中心秘密的口诀,唯是九转呼吸法。此法因为过去非常秘密,故在古本易筋经中,没有透露,黄师传功时,对一般人只说呼吸有九转,也没有发挥。我既得师秘传,今特将师授口诀,结合个人经验,扼要叙述如后。
  1.预备功法
  易筋经的呼吸锻炼,若练外壮神勇,一般系从立鼎安炉的站功姿式下手;若以内壮为主的,则以坐法为先,双趺最好,单趺或自然盘次之,天王坐法也可以。
  其次,除浊气。以鼻吸体外清新空气入内,直入下腹,吸气已,随以口默念字,以吐胸隔以上之浊气。次又如上吸气,默念字以吐中焦之浊气。三又吸气一口,默念字以吐下焦之浊气。如是连作三遍,共吐九口浊气。此为早课必行之功。余时炼气,则以鼻吸口呼一至三遍已足,无需念字。
  再次,安神。口唇闭合,眉心舒展,面带微笑,舌尖轻抵上鄂齿间,两目向前平视,凝光不动。俟凝定,渐渐内收,由两眼当中的鼻梁处(山根穴)入内,再向下行,直注于脐后腰前微下之丹田中,两耳也随之入内,倾听丹田所在之处。
  2.九转正功
  此为练气正行。练气,有刚气、柔气、中和气之别。刚气,呼吸有力,气入充满全身;柔气,多用自然体呼吸,气之出入,当以意念相主宰,只在丹田有感应;中和气则介于刚柔之间。本法属中和气,则更偏重于柔。又有顺呼吸和逆呼吸的不同,顺呼吸是吸降腹膨,呼升腹缩的自然呼吸;逆呼吸则是吸升腹缩,呼降腹膨的反自然呼吸。本法一般是顺呼吸,个别特殊体质,感到逆呼吸较舒适,也可用逆呼吸。若呼之与吸,俱全身肌肉向内收缩,逼气入骨的,则为内壮呼吸,但初学是不能随便采用的。
  此下分别介绍九转功夫
  第一转 服气
  除浊定神已,即以两鼻孔徐徐细、匀、深、长吸气,直入脐后腰前而微下之丹田,同时舌尖微向上舐,整个腰腹下部即自然四向膨胀为度;吸后就呼,中间不可停顿,仍要细、匀、深、长,直趋两鼻孔而出,舌尖同时微微下移,腰腹全部也就自然四面向中心收缩,以帮助压气外出。出入的气,细如一线,往来到底。出完即吸,吸后即呼,如胶似漆,绵绵不缀。这样一住一来,不断地吸气呼气,舌尖随着不断地轻轻上下动摇,腰腹部也随着不断地四向外张内缩,并且口鼻不可见呼吸之形,自己不得闻呼吸之声,外相要好似无呼无吸一般。如口中津液充满,即分小口微微仰头吞下,以意送到下丹田。初时鼻孔里还感觉有气出入,后来功夫深了,就只觉腰腹外膨,气即摄入,腰腹内缩,气即挤出,鼻孔如同虚设一样了。
  此功夫专修,早上一次,上午二次,下午一次,晚上一次,共五次。若业余修习,早午晚各一次。初学每座三十分钟左右,以后渐加至一点以上,量力而行,总以不感疲劳勉强为原则。若计数修习,一呼一吸为一度,初学四十九度,渐加至一百余度,最多不超过三百六十度为准。
  第二转 换气
  练气功夫,很难一帆风顺,初学服气,往往不能完全如法,此须集中精力,克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自能走上合法的正轨。但已上正轨之后,又经若干时曰,可能又出现呼吸不匀,心气不能一致,甚至气喘如牛,心乱如麻。这是脏腑受炼而起急剧变化之故,名之为换气,是好现象,不要惊疑害怕。当将全身放松,心神放自在,照样锻炼下去。所以换气的口诀,只有坚韧二字。
  换气,是炼气中的一个过程,大抵初学炼气的人,多数要经过这个阶段;还有炼不如法,身体或精神上有勉强不自然时,也能出现这个现象,说他是好,因已有明显变化之故,但终究要超越它,故有放松、自然之诀。若是在先已练过气功,或者资质特别相应,也有可能不出现这一过程,总要任其自然,有了不惊疑,不有也不着急,才能顺利前进,不入岐途。
  第三转 调气
  经过换气阶段,渐渐又可达到呼吸合法的境界,名为调气,调气的意义有二:一是有为功夫,就是使不调者仍归于调;二是功夫的阶段,则是指气已调顺的境界。什么是调气的有为功夫呢?服气时的呼吸要求,是呼吸细匀深长,此调气的呼吸要求,则专在自然从容四字上留意。应当能调到几许细即几许细,几许匀即几许匀,几许深即几许深,几许长即几许长,做到自在悠闲、缓急中度,一点没有勉强为准则。呼吸已调的境界又怎样呢?气息往来自然、栽畸而有力、舒适,即已是达到了调气的境界。
  功到调气阶段,大脑宁静程度一天比一天加深,就有种种证验感觉发生,或身轻如毛,或体重如山,或四体动荡,或觅身不得,或有寒热骤生,或有见闻异境,其他尚多,难以尽举,此当不惊不喜,不见不闻,专心行持,他非所知,是为至要。
  第四转 凝气
  于空气清新所在,以两鼻从容细匀深长吸气,纳入丹田。于吸气的终了,即心气相合,凝住于丹田而不动,用以增益气神,填补虚损,约经三、五秒钟,稍觉不耐,即将气缓缓放出,同时存想清新之气并未随出。每次停住的时间,随功力进展,逐步增加,由数秒渐增至十秒、二十秒、三十秒,以至一分、二分、三分等,缓缓而进,总以呼气时仍然从容自在为度。
  此凝气功夫,只限于凝住丹田,若于丹田以外有任何肉体或精神上的紧张不自然,都是错误。前此一至三转,忌饱腹行动,此功则正宜饱腹从事。于每座功完,最后一口气呼出时,更应神入丹田,觉气亦安住丹田,并未随呼而出;并且一直存住下去。斯后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当常保此意态而勿失,切要勿忽。天气晴明之时,每早宜于朝阳初出之际,增加对曰行动,最少四十九度,能增长胆力,亦是要着。
  按前此流传的内养功,即是本法的利用。不过内养功的停气法,以字句作限制,最多不超过九字(即入气出气各占一字,中间停气七字)。本法最初停气的时间。亦只一字、二字,后则可以尽量延长。
  又高级层次至此,当修体呼吸。体呼吸法亦有浅深层次,当根据学人之资禀量级而有多种变化,须量体裁衣,勉强不得。此赖明师之指点,非纸笔文字之所能为力矣。
  第五转 闭气
  此是大停气功夫,前此凝气,至不耐即出,此则须尽力多住,此为不同之处。抱朴子曰:鼻中引炁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炁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炁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曰还一曰矣。即是此法。此须有前面回转为基础,若无墓拙,是不能修习的。若勉强为之,无益有损。
  按此转即是修刚气,不过是由渐而至,与下手直接修习为有别。此种修法,在佛法密宗及印度瑜伽教中特别强调,但对修习者的年龄限制很严,一般都要在三十五岁以前,并且还要体质强壮的才能胜任。
  第六转 导气
  导气是在闭气功夫已稳固之后的作法,功至此步,须练幻身。先存想身如水晶,透亮光明而空彻,心中有白亮号字上升出顶门,摄集宇宙间所有精英,化为白色金刚;再由顶门下入心中,自身即化为金刚,坚固至极,无物能坏。
  再入正修,此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密语通关。诀曰:字导气起丹田,即用气之后,存想心气凝结于丹田,现一白色字。字导气至命门字下行而穿尾闾至命门,转成白色字。字导气在夹脊字沿脊上行至夹脊变成白色字。字导气至顶门,由上行过玉枕,入泥丸,变成白色字。字导气至喉间,泥九之下行至喉,变成白色字。字导气至心原字下行入心间。变成白色字。此字又下行至丹田,化白字轮流一周。至此方让气出,又再闭气行之,周而复始,每座最少修一百零八转(观想字如图2)。
  
第二阶段,是导气四末。即闭气以后,存想气透手指足趾之末稍,更或从四末而出,至一尺二尺,以至十步百步外等。目前所讲的发放外气,即是此类。此是气的利用,作用很多,治病亦是其中之一。
  按:导气至于身外之法,黄师戒谓不宜多练,多练恐于身无利。但佛法密宗。息、增、坏、诛四法,除诛法不宜乱用,坏法、增法宜慎用,息法长可多用。盖高级功法,自别有善巧,此须学人道德高尚者方可用之。
  第七转 火气
  火气的修习,是增加健康、延长寿命、揭开人体生命奥秘的钥匙,须于闭气、导气已得自在之后修之。其法:观想丹田所在,有一红曰,色红,光明,透亮,火热,炽然,任何物体遇着,都会立刻变成火焰,其火焰温暖、舒适,能使人产生无限安乐。以观鼻前径寸之地,乃宇宙大气之精华,能使丹田之火,不断增长。于是,从容细匀吸气,纳入丹田,前后二阴之气,同时微向上提,与外入之气,会于丹田,尽融入于红曰之内,光热因之愈益增长炽盛。至气不能耐,缓缓放出,但红曰的观想不要放松,每次最少应修一百零八次呼吸。至丹田火生稳固之后,应观光热外侵,凡火热触处,立刻转为红热之火体。初由丹田而满腰腹,又由腰腹而满两肋,而满胸背以至四肢爪甲毛发,整个身体成为一轮红曰。凡火热到处,皆有温暖、舒适、安乐之惑觉,尽力而往。
  炼此火气之时,应多食乳酪、脂肪等增热之品;或更以壮阳益气之药物如上桂、附片、沉香、小茴、韭子、北味、枸杞、仙茅、鹿茸、红铅等药适当配丸长服之。
  又此火气修法即是佛家密宗拙火定。依准密法,火焰之增长不宜超过项轮,此点值得注意。
  第八转 水气
  火满全身,应修水气。先将全身放松,意想自身玲珑光洁而白亮,如水晶然。次观顶上高约一尺,悬一月轮,清凉皎洁,寂照光明,与秋夜碧空的月轮一样。次想皎月流出清凉甘露像乳一样润泽,冰一样凉爽,功能润枯泽朽,起死回生。斯后调整呼吸,用小停气法,于吸气之时,想甘露随气灌入顶门,直趋丹田,停息时,想润泽全身,安适异常,停后不需久住,吸、停、呼约各占一字即可。随呼气时,清凉安适观想勿忘,如是甘露愈积愈多,充满全身,全身即变成一个月轮。以后专住此观,呼吸任其自然,时间愈久愈佳。
  此上火水二气,一贯相承,乃是升降水火,调理阴阳的妙法。道家有,佛家有,印度瑜伽也有,不过观想不同。此处观法,与佛法密宗接近,不过不观脉轮。古哲云:性在天边,命沉海底。故此水火的观修,也是性命双修的一法,不要轻视。
  第九转 伏气
  伏气亦称胎息,是呼吸气微,仿佛鼻弄中无出无入的境界。前此都是有为功夫,到此方入无为正定。其法:先须停止头脑中的一切妄念,也不再去运用呼吸出入,一切不管,只存一一无所着之正念。不思过去,不想未来,不辨析现在,安安稳稳,舒舒适适,自在寂照而住,时间愈久愈佳。但初修每不能长住,需随时提起此念,不断熏习,不断缓缓增加住的时间。曰积月累,自然可以达到长住久住的境界。功夫到了这里,境界体验甚多,唯一的要诀,是见若不见,闻若不闻,既不跟着内外缘境转变牵缠,也不要去制止压伏它,只是自自在在地住在那难以住止的境界里,这就叫转不住为住却成大住长住。
  此上九转功夫,每一转修习时间的长短随修习者的体格、年龄、悟解、掌握等等程度的不同而有别。一般的情况是:一至三转,最少需修一百二十天;四至六转,大约需修习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天;七八两转,最少修习一百天。至九转伏气,则是终生(身)行持功夫了。
  3.善后尾功
  此中分二。
  (1)还虚功
  实修九转功夫,每座功之后,皆当接修此功。其法:初将心神凝照丹田,不再管呼吸的长短大小,任其自然出入,时间久暂不拘,能久一点更好。然后,遍身完全松开,呼吸任其自然,将凝照丹田的心神也随之放开照注全身,存想自身安住白云絮中,遍体空松通透,一呼一吸,无处不相通连,恍如身体与外界俱不存在,只是一片疏松空透的云霞一样。如此约五至十五分钟为准,可免走漏滑遗之险。
  (2)解座法
  凝气宁神,两手掌互相搓擦,至觉火热,一手在内,一手在外相叠,按于小腹之上,顺转三十六,逆转二十四,觉外摩内应,腹气随之盘旋,愈旋愈宽,广无边际,感觉舒适清泰为则。又再搓热,摩两腰,不计其数,火热为度。再两手浴面,开口吐气,令火外散。再摆腰腹,扭肩胛,旋颈项,舒手足,起身,活动手足,散步片刻而终。
  如身热有汗,应以干毛巾拭干,不可当风贪凉。若欲沐浴,需休息至少半小时后,始可行之。
  此真传易筋经功法的优点,是见效迅速,一步有一步的作法,可以循级而登,引人入胜。凡年龄不大,身体较好的人,修此最为相宜。
  若年老休弱,最好按柔气功修习法行动(可参考拙著《胎息经注释》),较为适合而无弊。若必欲修此,则须尽量做到自然舒适,不可勉强图效。且闭气一转须略去,导气亦当审慎从事为要。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二曰于忠州蜗居
真传易筋经补编
张义尚

  笔者前辑《真传易筋经》,乃将黄克刚老师当年所授舆公山人世代秘传之易筋经加以整理。发表于《气功》杂志19956—9期,旨在为有志于修习道家功法者指出一条简捷而效速之途。此后函询者纷纷,实难一一遍答,为进而阐释该法,使读者更为明了,故今作此补编。
  道家养生功法之第一步就是筑基。筑基有先后天之分,古哲多未明示。唯孙汝忠《金丹真传》有明白指示,此外练道家获大成就者张三丰有后天筑基歌,歌曰:气败血衰宜补接,明师亲授口中诀。华池玉液随时吞,桃坞琼浆逐曰吸。绝虑亡思赤子心,归根复命仙人业。丹田漫暖返童颜,笑煞顽空头似雪。盖后天为先天之根本,物质为精神之根基;修好后天,先天自见。故佛家密法有心气不二、脉解心通之论;在道家学说,以人身不外阴阳,阴阳即是性命,故千言万语,隐喻百端,无非是讲如何掌握阴阳,实修性命而已。阴阳之理是一,阴阳之事则迥异。道家重事不重理。事分内外,外事指地元炉火、天元神丹,目前已成绝响。内事指人元金丹、同类阴阳,目下亦已成鲁殿灵光,真知者稀,且修此者关及福德因缘,亦非一般人所可问津。故今补编所谈,皆就人身整个后天形(包括精)、气、神三者锻炼而言。
  这一功法,在道家称炼精化气。但此精非淫欲之精,故此处所说之形,就整个人体物质精华而言,即外而皮毛、肌肤、经络、骨髓,内而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皆在其中。养生方法无量,但总不出此形气神之三调。又调虽分三,但总是一体,即形调则气调,气调则心调;反之,心调则气调,气调则形调。炼精化气即是调形之功,炼气化神即是气化还原之法,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即是炼心养神之妙。精气属命,虚寂灵感属性,形气并炼,即性命双修也。又须知精气有形,心性无相,而气为形神调和之中介和枢纽,故道家功法特别重视气化、调息,古之养生家有炼气之士别名。
  形、气、神三者固然不可分割,然在具体运用上却不无有轻重之偏向。是以炼精化气即筑基,内容包括导引、武功、炼气服食、行善积德等。道家南宗之极功,同类阴阳之筑基、得药、结丹亦属此部。此皆偏重于炼形。形固则气神无有不随之而含宏光大者也。及至炼气化神,即进入忘形养气之境,此时自当以炼气为重。这与三元大法中之炼己、还丹与温养,正相当也。最后还虚合道,纯以炼神养神为主。此时通天彻地,无形无相,与宇宙界合而为一矣。至此,如司马承祯曰:浅者唯及其心,深者兼被于形。所谓化形而仙,与佛氏之涅般虹化相当也。
  简易万全功法
  我在前编《真传易筋经》中,有些地方未予详述,乃是让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素者可据本人情况量体裁衣,自作活计,而有些人就难领会;又,动功方面没有示范,这些都是遗憾。如外壮神勇歌九易筋骨成神勇的一步功夫,原来传授需童男(女)推揉拍打,这行之较难;而导引动作达三百余式又嫌太繁,虽经黄师紧缩成五行动功,但有动作机械断劲之感,不似太极拳之连绵自然。今据我个人六十余年研习之所得,整理出简易万全功,该法简便易学,而内涵深邃,习之有利无弊。本法分内外二部,今分述如下。
  一、动功修炼法
  1.预备法:首先是立志修身,认识真我。《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乐莫大焉!释迎牟尼夜睹明星而悟道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南宗初祖张伯端说: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儒家强调:舜何人也?余何人也?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有为者亦如是。凡练习本法者应具此信心,认识自己和前辈一样,无欠无缺,根据本有而不甘居下流。这是思想上要作到的第一步。
  其次是纳清吐浊,转换形骸。即用《真传易筋经》前编九转呼吸法中预备功法,以哼、哈、嗨”39出浊气,此为早起时必行之功。若在平时,则于认识真我之后。以鼻吸口呼。静、缓、匀吐出浊气3次。意想全身转换为光明无瑕之清净幻身。因心气本来无二,心转则自然身转,故可全身皎洁如秋月,光明似水晶而住。此依藏密无上瑜伽直观自身为本尊之理趣而建立者。
  2.正修法:人身气化赖五脏六腑以进行,脏腑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又与身外大自然相通。欲平衡阴阳,促进气化,当从治理脏腑着手,尤其治脏更为重要,脏治则腑亦治矣。
  (一)修补五脏法
  (1)清金——开天引气,内炼所宗。肺脏位于体腔中至高之域,为五脏之天,专司吸清吐浊,内外二气之转换。洁身始于此,如开天门,乃一切修身养生之所宗奉。具体作法是,心神宁静后,全身放松,两目向前平视,舌抵上腭齿间,两足显积立(足尖分开或并拢俱可),随后左脚向左方平开一步,使两脚距离比肩略宽,顶头拔背,沉肩坠肘,两手下垂,展指鼓掌,下身塌腰坐胯,气沉丹田,使两足有下沉感。如人地九尺,再意想全身舒活、自然、愉快,放银白色光亮,空明晃耀。安稳不动(如图1)。此是无极桩式,最少站三五分钟,多多益善。随后两手轻柔匀缓地向前上举,直至头之两侧,手心向前,举手时与吸气相配合(图2);再由呼转呼,两掌心翻向左右外方而下落,至与肩平(图3
  (2)安神——气能益神,金火交融。肺属金,主司呼吸;心属火,主司血液循环。两者相辅相成。若以气化论,金由火炼而益坚,火由风鼓而更炽,金火交融,红白两光所结,阳焰弥天,气血并茂,生命之力旺盛。具体作法是承上式,于呼气将尽转为吸气时,意想身放红光,与白光融和。动作上两手亦不停,随之转腕向下、向内、向两肋下腋窝穿去,身胸仍稳住不动(图4)。接着吸满转呼,身仍不动,两手转至与乳平,掌心向上,直向前面平伸而去(图5)。
  (3)益肾——火入水中,本固枝荣。如上风火交融,若无肾水相济,亢则成害,故必须引离火下入坎水之中,则水火既济,地天成泰。肾为先天之本而益固;肾又为肝母,母壮能益子,肝木亦能受荫,故曰本固枝荣。具体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转吸,身向下俯,两手翻掌,掌心向下,观想红白火焰迅速下流,直人于蓝黑色肾海涌泉,和融而成紫色之光(图6)。吸后即转为呼,两手随之沿腿上移,恢复身体正立,两手约抚于髋骨少腹两侧。意想全身上下内外显现白红蓝黑和融所成之紫色光明(图7)。
  (4)疏肝——木金交并,四象和合。肝属木,木得水荫后木气自能上升,以益心主;又肝司人身两胁,木气畅旺,脏气无有不壮旺者。至此金木水火,互为制约,互为生扶,所谓金火相拘,水火既济,木金交并,为四象和合归根。具体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转吸,身随之后仰(尽量翻仰,会使气充两胁),两手从髋骨再向左右分开至后背,使掌心紧贴两软腰部,两眼遥望天空,意想宇宙间充满白红蓝黑紫青绿之光明(图8)。气吸足后即转为呼,两手离开软腰,向后、向左右划圆弧而上,至与肩平,略成字,而两手心相对应,若将起抱状(图9)。
  (5)厚土——土资万汇,其德唯容。脾属土,内应胃府。土载万物,为后天之本,肺心肾肝四脏皆赖后天脾胃水谷之气以资给养与运化,就如上节所言四象和合,亦赖中土调和,所谓五行全要入中央。中央意土色黄,无物不包藏,故曰其德唯容。具体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转吸,以腰为轴,向后收缩,而同时臀部却反向前送,使成缩尾状。并且两手由左右外方再尽力向左右、向前划大圆弧,仿佛囊括宇宙间真气无遗,然后又向内、向后收至胃府,内外上下金光灿烂,两手同时收至胁下(图1011)。随即由吸转呼,两手转腕,向后、向左右横撑,直至前下方两膝之外(图12)。
  注意:以上5式,第(2)与(5)两式均有两手收腕至胁下之式。但第(2)式系由左右向下向内收来,收至胁下时随之手心向上,两手向前平伸而出。第(5)式由前向内上来,收至胁下随即转腕,两手心向左右膝外方,即两手向下、向左右撑出。两者转腕动作恰恰相反,宜知之。

(二)通调经脉法
  此为本法动功的第二段。人身十二正经、十五大络,以及奇经八脉,另有孙络、浮络,乃是脏腑与各器官、各系统之联系通道,一如电器电话系统之通路然。五脏既修补,经络当通调,方能显示出整个人体生命之巨大能量和活泼灵机。
  经络系统中,冲、任、督、带四者最重。此系根据内经学说而言,若就更深的人体生命科学而论,则人身既是统一体,并且是开放性的巨系统,身之与心是二是一,心即是身,身即是心,心身气脉,不可分割。大周沙界,细人微尘,弹指完成八万劫,一毛孔转大**,此近人全身无处不气路,无处不丹田之说所由出。此种经脉系统之调整,能使形质由粗化精,由钝转妙,能量由浅入深,由小变大。道家之导引功,佛密之金刚拳(不死运动),皆是本此理论而建立者。以下分述之:
  (1)通任督——理任通督,接连四末。
  任为阴脉之海,督为阳脉之海,接连四末,包括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即是道家之小周天和大周天的经脉通路,此节功夫,乃是人体的纵向采气纳气法。
  至此当观全身空明如水晶,前有红明之任脉,后有微带紫兰色之督脉,或者直观全身空明通透如虹霓。承前由呼转吸,手足阴脉与任脉相通无碍。随头身向下俯,目视尾闾骨尖,如欲以口咬尾闾者(图13)。随之头向上仰,身向前上钻腰脊下偃,臀部后上翘,全身阴脉贯通,有充实畅通而无碍感(图14)。此时由全身阴脉收摄整个宇宙之真气、灵力、声、电、光、能等合为一体。不停由呼转吸,两足随之蹬劲,缓缓使全身上起,恢复到入手立正之站式。同时收摄整个宇宙之真气、灵力、声、电、光、能等,充实于我之足三阳、督脉、手三阳等处。
  (2)通侧带——横通八极,活侧固带。此为横向理气采气之法。凡身之侧脉宜活,带脉宜固。承上不停,由呼转吸,顶头拔背,沉肩坠肘,紧缩带脉,气沉丹田,全身松开,外与整个宇宙之真气、灵力、声、电、光、能等浑为一体,随由前向左,向后平转,上身尽量左旋,下身自腰以下保持不动,右手抚于左胯外侧,左手掌抚于右臀之外侧(图15)。吸后转呼,身手随之向右平转,回复到正立之式。再不停吸气,上身尽量向右平转,下身自腰以下保持不动,左手抚于右胯外侧,右手掌抚于左臀之左外侧(图16)。吸满随呼,上身向左平旋,恢复如前正立之站式。
  (3)通全身——彻地通天,无物能碍。
  前之直通、横通,尚有定位、定点、定向,至此转入无方所,无时限,宇宙即我,我即宇宙,与法界合而为一,虚空亦复粉碎之境。随将两手仰掌上提,约至脐上膻中之位,不管呼吸(图17)。不停,以腰腹为轴,引右手仰掌,向左向前上方穿出,约与目齐,左手同时变俯掌,紧沿右小臂之外,由膻中经左肋,向下向后抽拂,亦可以肘倒杀(图18)。不停,随转左手仰掌,向右向前上方穿出,高与目齐,同时右手变俯掌,紧沿左小臂之外,向右向下后抽抵(图19)。如是左右手上下前后交叉相反穿刺倒抽,其动作路线皆呈螺旋形,同时以短吸短呼应之。如一吸而右穿左抽,一呼而即左穿右抽,如斯任意而行。最少连作12遍为准。
  前此两段动功,连行若干次(量力而行,不宜勉强)。至不欲再行时,以意念收摄整个宇宙、整个法界,归于神阙,想我即宇宙法界,宇宙法界即我,内外凝固,合而为一。如果至少三五分钟。一趟功圆。
  按:此为老年体弱者每趟功毕之尾功,若年壮体实之士,还宜依靠前编善后尾功,修还虚解座法,宜知之。必须注意的是,实际锻炼时,学者必须灵活自裁,因应变化,尤其在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上,篇中只是示例,如清金中开天引气的一式里,两手上举吸气,向左右分开下落至与肩平,呼气是一个呼吸,其实还要与动作的快慢、刚柔相配合,若上举缓慢而柔和,呼吸也很短促时,也可在上举时即有两个三个呼吸,甚至完全不管呼吸,如练太极拳一样。两手左右分开下落时也一样。但在上举之初必是吸气,上举完成之时,必是吸气之终。至于两手分左右下落之初,必是呼气,落至平肩之时,必是呼气之终。余可仿知。
  又按:道家的导引、佛密的金刚拳,都是着眼于形气的锻炼,在一个高级功法的整个进程中,动静各有其宜。是依功法本身的需要而决定的。故动功不比静功,一般都是依师而修,何时当修?要怎样修?都要靠师傅指示。不当修而修或修而不得法,都易出故障;若当修而不修,则功夫难以进步。需知动功的重要性,根据密宗经典和上师传授以及历代祖师传记,有专修金刚拳而即于座上解脱,肉身虹化而入涅槃的,在内家武术中,也有技近乎道的说法。也有由武入道以致成道的传说(如金道人)。不过静功是无为心法,多赖自悟,动功是有为法门,专赖师传。若不遇明师,怎么办呢?个人的看法:除本功外,太极拳(以杨吴两式为优)可当首选,若图精简扼要,金家功夫的开合功法,是大可值得利用的。但也都离不了得有明师的言传身教。故紫阳真人曰:始于有作无人见(看似简单平常,多不注意),及至无为众始知(功能出现,方感神奇),但见无为为要妙,孰知有作是根基。

 3.善后除障法
  不拘练动功或练静功,每一趟功毕之后,须更明了忆念自己不是庸俗渺小之躯,明确认识真我,并明确真我的价值和责任,精进以赴。
  收功,不是教你休息、散乱、放荡和胡思乱想。而是要你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过活,努力实行你所应当去做的一切。也就是把行动与生活打成一片。儒家说:吾曰三省吾身,也是这个意思,但还不够!这是本法与其他一切小术、小法、小道不同的分界线所在。
  若见时间不断推移,空间不断显现诸法,遂忘失真我,随缘妄行,皆是障碍,必须除之!方能善后。
  除障之法:第一,是常观自在,不昧真我。如上已说;第二,是明我本体无欠无余,一切含灵、非灵(包括所有动、植、矿)也无欠无余,和我一样,平等平等;第三,是随时体查身内身外所有一切信息,善则守之行之,恶则去之忘之;第四,是彻底明了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平常、平常!如是如是;第五,是要随时存心光明磊落,不为己私。宽以待人,严以责己,谦虚谨慎,助人为乐。人之有善,若己有之,人有恶念恶行,当怜悯之,多方潜移默化之。
  二、静功修炼法
  动功与静功,一阳一阴,犹如太极之两仪,阳之与阴,各有妙用,各有所宜,可以专修动功或静功,也可以二者合修,以一功为主,另一功为辅或二者平衡。大抵动静合修者,早起宜先静后动,夜功宜先动后静,都是直接相连,在前者先修前行预备法,动、静都是正行,正行修毕,方接修善后除障法殿后,这是一般的配合次序。但也有例外,当因应取舍之。
  易筋经静功正行,是以本身阴阳为主,凝神调息,性命双修,以启迪先天之法。入手须明后天的幻身,来自母体,而在母体与母相连之处,唯是脐带,乃先后天阴阳二气交会之所,故古仙云: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是乃修道者探求玄关、建立法基比较适宜之所在。故收心入静之后,即当凝神于斯。亦即两目寂照于是,两耳返听于是,全神内守于是也。
  静功是入定之前行,由静入定,功深者,行往坐卧,皆是修持,甚至亦无入出之可言,但初学静功入门,一般都用坐式,尤多强调七支坐(双翻趺坐法)。但由于生理、年龄、习惯之不同,亦不应过分勉强,故单趺坐、仙人坐、天王坐等,亦可随宜。易筋经静功入门,除坐式外,尤重站桩式,其法与动功第一段清金中之无极桩无别。
  随以手结太极印(亦称子午连环诀),即男子右手在外握左手,左手大指掐左手中指指尖,右手大指掐左手无名指根节(女子相反),覆于脐轮之上。或以右掌重叠左掌之上抱脐轮亦可,如跏趺坐、手结三昧印亦可(图2)。
  随即默查脐轮内动气之根蒂,氤氤氲氲,杳杳冥冥,用逆呼吸法,内气升则外与鼻吸相应,而觉宇宙之真气从全身八万四千毛孔而摄人脐轮,使全身皎洁晶莹,内气降则外与鼻呼相应,而感全身内外、脏腑、经络、筋骨、皮肉浑为一气,变为光蕴之身,与身外宇宙之净光真气合为一体,天地人三才一贯,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如斯久之,则内外相感,天人合发,自可亲见玄关一窍矣。
  此以静修气神为主之功法,可以激发人体之潜能,打通天人合发之秘键,功浅以气为主者,每座最少应修百零八息;若功深以养神为主者,或年老体弱不堪修习动功外壮者,则每次至少应修12小时以上或尽力而为之,总以多多益善。功能启迪先天,打破后天阴阳时空之限制,而与三维四维以上之宇宙相应,并可与高级生命之灵体相通。
  关于凝神调息,调息凝神之法,可参阅1982年《气功》杂志第10期拙著胎息经注释1993年第10就胎息经注释答读者问两稿,至于以炼神为主之修习法,即是见性明心之事,佛氏言之至详,当于金刚、圆觉、楞严、法华、维摩、华严及禅宗语录中求之;其在道家,则又当读周易、内经、老子、庄子、关尹子等古籍矣。为了聊示一斑,姑辑古哲训示数则如后,以资启悟:
  圆觉经句: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一了知,不辨真实!
  宋张拙秀才悟道偈: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原来(一作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烦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毕。
  诺那上师大圆满观:无修元证无证者,无取无舍任运住,真实体性真实观,所见一切皆法身,法性自性互含摄,明体之上无生佛,瑜伽者于此认得,即是本来大觉王。
  证验举隅
  为了能对学习《真传易筋经》有启发借鉴引深的作用,本处只选取了具有这方面代表性的安徽安庆石化职工大学教授余兆祖同志的来函,又因余君信几乎涉及了整个的佛家、道家、中医学说的探索和实践,为了精简内容,我这里只摘录了他对于易筋经方面的实践和认识。余君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945年,1968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分配到青海工作,1973年患肝炎、体质大为下降,遍服中西药而罔效,因而研究中医和道、佛学说,并坚持实践,才打开了他的困境,还得到了法乐,现节录余君来函如下。
  老师于近年来见诸于刊端的大作,如《道家养生内炼诸家举要》、《再谈修道》及1995年连载的《真传易筋经》等,弟子均悉心研究数过。晚学于近年来,游心于道藏释典,就粗览所得,皆未出老师《举要》一文所举之脉络,师以六十年所得凝于一文,可谓荟粹精华,纲举目张,而谆谆提掖后学之情亦滋于言表,读之感人肺腑,可谓晓之以道,动之以情。
  1973年因患肝炎,体质大为下降,为寻求康复的方法,开始研究中医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然遍服中西药物而未效。1980年在身体濒于崩溃,山穷水尽的情况下,接触到修道方面的书而开始步入修道之门,炼至10天,即有一股清凉之气沿督脉升顶。又7曰,丹田中有如大气泡翻滚、沿任脉冲至面部,整个面部抽搐、全身跳动,精神即为之一振,从原来一顿饭只能吃几口,一下就增加到一顿能吃一大碗。遂感到练功的确是太妙了。故从1980年至今已历16个年头,除每曰练功不辍外,继续系统地研究各种中医、道家、佛家经典,为了能对道家的修炼术有个全面认识,还自费购买了全套《正统道藏》和《藏外道书》及坊间所传各种版本的道书,藏书已达数万册。为使资料的整理工作更为有效完善,我三年前还自费购买了电脑,并组织了一个炎黄文化读书会,有十个志同道合修炼多年的道友,定期地在一起研究佛道经典和道家丹法。
  我是从1980年开始研炼道家内丹,由于未能得明师指点,故只能从研读丹经慢慢摸索,所依口诀,只是三丰祖师《道言浅近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勿忘勿助。故至今还不甚清楚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只记得炼到1985年时,全身如火烧,鼻息似喷火,后来就在丹田渐渐地聚成一个如同乒乓球大的灼热气球,每天炼功时热,不炼功时,甚至晚上睡觉后也灼热难忍。如此持续了将近两年。后来渐渐觉得全身毛孔开启,中脉贯通,可以接收到种种信息。呼吸也时时进入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状态。此后从功法来说,就只用无为沐浴,温养还虚。丹经曰:沐浴成空,则成仙机,不成空就落左道旁门。如此义温养了近十年。不料到近几年,常感有阴虚阳亢的景象出现:不能吃造火的饮食,不能穿太阳晒干的衣服,有大量浊气从双脚排出,还有出现了大圆满金刚练觉受等等。
  目前,晚学除了按一般的练功原则,在四正时,正式地打坐外,在行住坐卧之中,每有片暇便凝神调息,都可进入良好的功态。此外,针对自己体质的特殊情况,辨证练功,每晚到户外采星月之阴气以平秘自身之阴阳,并避免吃一切可能动火的调料与食物,用专门的干净锅来煮食物吃,经常服用滋阴降火的药物如知柏地黄丸等。尽管已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有时还是会因误吃食物而引起上火。若辟谷时,就感到身上最为舒服干净。
  晚学于11月初又系统地将老师诸文细细揣摩一遍,感到我初入门时所自悟的方法,竟完全与九转呼吸第一转、服气相同。一初炼时,由于未得明师指点,我只能自己探索。初从太极拳气沉丹田而悟,尝自问自答曰:何为气沉丹田?答:气要达至肚脐以下。问:如何得知气已到脐下?答:则必以意随气而下。亦步亦趋,同归于丹田。出则意气相随,亦步亦趋,同从鼻送出。如此曰曰不忘,时时相续,渐调息至细长匀深,或3分钟1息,或5分钟1息。炼至10曰,丹田跃然间出现一热气团。又于曰常行住坐卧之中,甚至吃饭、读书或将睡着之际,均惺惺昧昧,若有若无地操炼之,发现确是一曰中,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最妙莫过于午睡中之炼,息调匀后睡去,及至醒来,呼吸仍在不调自调之中,丹田乃至全身,都荡漾在一片浩然温煦的真气之中,真觉得虽未成仙,但神仙的境界已心领神会矣!故与此法特别相应。第二转未曾出现;第三转无意中也过去了。第四转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第五转的大停气功夫,当时是否出现,已记不清了。第六转导气未炼。但到19851986年,出现了丹田炽热,全身火烧之象,似乎与第八转火气相应,当时虽未如师文所示之法来炼,也未吃壮阳之药物食物,但特别喜欢吃花生米。1988年后,功夫似径入第九转伏气,鼻息似有若无,自在寂照,境界体验颇多不提。但总是丹田温度过于炽热。对照师文,发觉我往曰之弊端,均出自略去第八转水气功夫。故从今年(即1996年)114曰起,每曰23座,均补习水气功夫。每随观想月轮,及至清凉之菩提月液从顶灌下,润泽全身,则凉爽舒泰之感难以言状。及至1111曰,往曰之一派火感景象已纠至95%以上,可谓桴鼓相应、立竿见影。另善后尾功也很重要,吾往曰每坐中还虚功虽作,但远不及此完善解座法中之烦逆转也极有特色,一般的收功法均是收入丹田,而此处是愈转愈宽、广无边际,感觉舒适清泰为则。转毕,果如其文。每初上座,以哼、哈、嗨三字吐上、中、下三焦之浊气也很重要。按文操习之,只觉得终曰唾液源源而来,全身格外地感到轻松舒泰。我素不喜坊间丹经动辄任督周天运转,而崇尚老子清静自正、无为而成之道。老子曰: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无为而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而《真传易筋经》与老子之旨颇合,可谓是修道书中之珍本无疑。
  从上可见,余君是一个性格内向,学识渊博,夙根深厚,愿力广大的真诚修道者。其次,余君的科学眼光、求实精神、革新理论、坚定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余君修持整个16年的过程中,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第一是由于他已有相当的定力,故他对外界的影响特别敏感,证明了人体这个小天地与身外宇宙这个大系统确是息息相通的。故参同契说:阳燧以取火,非曰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气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第二是对于调理气血,升降水火,全凭临机应变,转换阴阳,故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吕祖说: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余君对外界的影响刺激既敏感,而对于升降水火,又能灵活掌握,量体裁衣,自作活计,所以虽无明师指点,也能练出不凡的功能来。这与他平曰读书之渊博是分不开的。不过对于同类阴阳问题,则仍是未能超越饶君智慧过颜阂,不遇真师莫强猜耳。

精彩评论4

duoqinghudie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7 18:26:37
duoqinghudie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5 11:37:28
不错,辛苦了!!
似水流年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9-22 22:06:45
谢谢楼主提供!!!
ace127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4 15:44:38
自编的还是咋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