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棚劲”及其要领?
在太极拳中将向上(向后、向侧)向外之力称之为棚,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一手前进我则逆对方的方向,承对方的进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劲力,使对方的劲力即不能达到我的胸部,又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所谓的棚劲。它是通长时期认真的对太极拳和推手的练习,练成一种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灵活而又沉重、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劲。具有粘、化、逼、捆的作用。要练到棚出时使对方失去平衡,而棚引来劲时自己的重心不被牵引。棚劲的弧线如(~),与直劲的(←)不同。太极拳是采用弧线动作来运劲的。
棚劲在推手八法中最为重要,在太极拳中也极为重要。因而放在八法之首,无论前进 后退 左转 右旋,棚劲不可丢。这里应该注意有三点;第一,棚劲是沾住对方,而不是与之相对抗。第二,棚劲要保持自己的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要使自己的前臂靠近胸腹,要留有余地。第三,棚劲要贯彻对方前进而我后退的原则,且此处的进退都是以腰腿为轴进行运动的。这样,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2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点,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劲力将失去着力点,这会破坏对方身体的平衡,并将受到我方的支配,从而使我方处于有利位置。
何谓“捋劲”,其要领是什么?
捋,“捋法”是顺着对方前进的方向而向自身又向两旁(左或右)用力引带的弧线运动。对方向我方进攻时,我沾住其腕时,顺其前进之势领向身体左侧或右侧,既在对方劲力上略加向旁侧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叫“捋劲”。捋劲是棚劲的反面。捋劲是一种常用的化劲,目的在于使对方进击或还击落空,并使对方身体向我身体的左方或右方倾斜,乘其不稳而加力于对方身体上。这就很容易收到以小力胜大力的效果。
凡是用意念贯注于身体手臂的任何部位,粘贴住对方臂部做螺旋式的划弧向后或左或右或下地捋化来劲,引进对方使之落空,使其身体立身不稳或失去平衡,都是捋劲的作用。捋劲的功夫越高深,捋法的威力也就越大。如果说棚劲要练到“挥之便去,不得不去”的威力,那么“捋劲”就要练成“引之便来,不得不来”的威力。
捋劲的关键有六点:一,要注意顺着对方的劲力而动,只要略微改变方向即可。二,要转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三,一定要注意控制住对方的腕肘,以防止对方因受捋劲而肩击胯打我方。四,在把对方捋引到自己身体的左恻或右侧时,手必须要棚住对方的来劲,并注意捋引时自己的手臂勿贴着自己的身体,“肘不贴肋”,使自己的手臂留有回旋的余地。同时肘尖不可移向身后,以免被对方所逼而不能出劲还击。五,还须注意“肘不离肋”,即进攻或引化时都须沉肘,不论肘尖距身体远近,都应该使肘尖对着肋骨,而不应该离开肋骨部位,这是自然保护肋部的作用。
“捩劲”的要领是什么?如何运用?
捩,是扭转或转折的意思。使对方身体扭转而失去重心。捩劲的特点是运用手掌或手指,以突击的方式在近距离内抖出的一种劲来。为已往擒拿闭穴的基础。捩主要是用于抖击,而不是发劲。常用于当手达其点而发的形势已变时,欲发不能,则改为捩劲抖出。
使用捩劲要注意五点:一是两端用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发生于同时,且两端用力必须错开,不然形成两个力相互抵消,反使对方稳定了重心。例如;对方用右手推击我左胸,我则向左转身顺化对方来力,同时用右手推其左胸或左肩。他力与我力形成力偶,使他身体扭转而失重。二是即可在对方两端用力,也可只用一端的力,而趁势借用对方发出的另一端的力。但前提是必须必须形成力偶。三是在出手做动作时,全身上下必须要协调起来,做到手到步到,并以腰为轴使全身劲力完整一气。一般用套步或斜步反套等法锁住对方后退之路。四是发劲时一定注意自己下盘要稳固,当对方摔出时,要防止对方抓住不放,发劲时要把对方的手打松掉,以利于发放对方。五是做动作时要灵活,快捷。总之捩劲与采劲,它们是一个对立面,在采的过程中遇到阻碍,即可转为捩。捩遇到租碍,可转为采。例如“野马分鬃”的一采一捩,对方如用右顺步拳打来,我则稍向左横步,向右侧身斜闪而避其锋,同时右手采执其右腕,我左手前臂粘贴其右肘,向右后轻捋,左足套封其右足外侧或后侧,趁对方防前倾而后收时,我左臂从其右臂下贴其胸部,肘击肩靠,向我左后方发劲捩去。对方身手后抽之劲与我左臂之捩劲形成合力,对方下方的前足被我套住,我上下两力形成力偶,迫使对方仰身跌到。
什么是“采劲”?其要领是什么?
在太极拳中,将采制对方的劲力称为“采劲”。采劲与挤劲相反,挤是双合,而采是双分或单分,它的形式犹如一手抓住树枝,一手采果一样。采劲为擒拿的基础,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出偶制偶和牵动对方。
按照一般的理解,采劲应是一松即紧,一落即拔,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突出表现是轻灵松柔,以技巧为上,在太极拳中的作用是抓住对方的手或臂,采制对方的劲路以牵制或牵引对方,在对方被我沉采引拽,身体重心不稳时,便顺势发劲采发,或先向对方施以下沉劲,引其向上反抗,随即顺势提带,在对方足跟离地和全身不稳时,便趁势发放对方。
使用采劲时要注意:一是采发前的动作要轻,若重就会被对方感知而化脱。二是采时发劲不但要用手上的劲,还应用腰腿的劲,以腰带动手,而不要手动腰不动。当对方被采得重心上浮,脚心无跟时,即可发劲将对方击出。三是发放采劲时,不可采两边,因为只一边可使对方重心偏于一侧,容易把对方“采”倒。如果采两边,对方不仅重心不易偏离,而且还可顺势借劲稳定重心,化解我方的采劲。四是要保持身体中正,沉腰坐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眼神下视。太极拳中的海底针就是采的运用。海底针后连以闪通背,是采后随发之意。
“肘劲”是如何体现的?
肘又称“二门手”,是靠近对方身体出击的手法之一。在对方靠我很近,我拳被对方封闭或我肩与腕被采制,我肘接近对方胸部或肋部时,都可以顺势用肘发劲猛攻对方。发肘劲时,应肘膝相合,腰腿同时用劲,再加以意气。身体保持中正,含胸拔背,以手心与肩相合,屈臂盘肘,松胯弓膝,眼神注视对方更为重要。
在大捋中使用肘,是当对方按我时,我用肘还击。推手中用肘,在于分开对方手之时,一手牵制对方的手,另一手用肘击其胸部。因此,劲凶猛,如用不得其法,易被对方借势。所以用时应多加注意。
推手中如何运用“靠劲”?
凡是用身躯的某一部位以抖劲的震弹力击人,均称为靠劲。使用靠劲时必须做到:一是靠出去时,重心不偏于一边,发劲着力点应在对方正胸,而不可偏于对方适合转向的一侧,不然我方极易失势落空。二是肩靠时须裆劲下沉,身体中正,前肩,侧肩靠出时,肩部不可超出膝尖。三是用靠劲须与对方身体帖近之际,用崩炸劲靠出去。四是用靠以顺步较为得势,在步法上不论采用插逼或封套,步子要深入并贴紧对方,立身必须中正,做到肩胯相合,上下相随,两肩平沉。五是在推手中发靠劲,距离要适中,不可远也不要贴住对方身体才开始发劲。不然,劲路易被堵塞,发劲效果欠佳,反易被对方所控制。
挤法的要领与用法?
挤法的要领:用技法要横排,先化后挤,挤要近身,上下相随,与其他招式密切配合。
技法的用法:用技法时必须要近身,才能充分发挥两手,两肘和腰腿,背臂之劲,这是一种上下肢合力。当发力时,不论使用长劲,短劲,都应贯以沉劲粘劲。正面发劲时应上下肢配合,上步要深,抢中门,在前脚落地踏实的同时,已经使对方挤弹而出,应做到手到脚到,上下相随。
挤靠可以破捋。捋挤兼用,凡用捋法不能得手,遇到对方在中途向后抽身,或对方顺势用挤法,靠法向我攻来时,我可以趁其进退之势,化开后使两手相合,进之以挤手,或以挤还挤,或以挤破靠。由于这种方法较为得力顺手,但我不可硬抗,只许顺势用靠。
如何运用“按法”?
按法可以分为单按和双按,即是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向下或向前按出。“按在腰攻”,按是要折腰,犹如一张弓,以腰为主力,两手只起到支撑作用。推按时要注意虚领顶劲,含胸拔背,上下相随,力要专注一方,要用腰劲带动全身。使全身“一动无处不动”,上下内外,使精 气 神相合,从而表现全身使用的“整劲”。因此,“按推须劲整”。在使用按劲时,不论是单按还是双按,可以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劲或短劲,或一长一短,先把对方打散或打直,然后再将对方发出,使其效果更加明显。
什么叫“化劲”?如何运用?
“”化劲“,是从推手练习的过程中,通过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等技艺练出来的柔化劲,其作用是将对方来劲引到利于我而不利于对方的方向,并使对方下盘不稳,馅于背势。
化劲由粘劲和走劲而成,随感随化。不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都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化的要点,全在我顺而人背。
化劲的运用要注意多方向分化对方的来力。推手方法中广泛使用转动,滚动和凸凹的虚实变化。转动和滚动是圆弧运动,使对方的支点(着力点)沿圆弧轨迹转移,凸凹变化实际是直线运动,使对方支点(着力点)做直线后退。两者都是使对方进攻的劲力落空,从而遇劲即化,或转滚,或进退。转动是身体或手臂先顺转以化解敌劲,然后迅速逆转以击敌人。当对方用大力作用我身时,只要支点(着力点)不落在通过重心的中垂线上,就可以用腰做转动,化除对方的劲力而保持自身的平衡。由于我身体的转动,支点(着力点)必随对方的劲力在空间内位移,而不能直接作用于我的重心。
滚动也是通过圆弧运动来化解对方劲力,当对方的劲力作用于我身时,我只要顺着对方的劲而滚动,就能顺势化解对方劲力。假设对方以大力作用于我手臂时,我即用相应的肩,肘,腕等关节为轴,顺应对方劲力微做滚卷,使其支点(着力点)的位置改变。此时,对方的支点落空,其身体则因惯性继续前移,重心移动,从而化解掉对方的劲力。
如何理解“听劲”?怎样把握“听劲”?
听劲是太极拳推手以柔克刚和“四两拨千斤”的关键。由于推手是双方搭手接触,所以相互用力双方都会感觉到,听劲是对对方攻击劲路的反应,其实质是对对方攻击的判断。双方搭手要判断出对方使用什么着法,发力大小,方向,在我身上的支点及其后续的劲路等。推手的听劲是一种技能的反应,是一种对策,即对付对手攻击的对策反应,这种反应非常迅捷,它是集听劲,化劲和发劲于一体,其时机稍纵即逝,这在太极拳中称为“神之使也”。
听劲必须严格遵守沾,粘,连,随这推手的“四要”。其关键在于心静,气 ,腰松,步稳,全身肌肉,关节松沉,而不要有丝毫拙劲呆力。这样才能通过逐步锻炼,使全身感觉和反应日趋敏锐,达到微感即知的地步。在用沾的同时,要如胶一样粘住对方,不即不离,防止对方突然袭击,即所谓“粘”。对待对手的动作,要因对手所动而动,随屈就伸。首先把自己安排稳当,在八面支撑和八面转换中,仔细体验对方一举一动,摸请对方动作意图和规律,即所谓“连。若能正确判断和掌握对方运动规律,动作意图,则对方任何破坏我平衡的动作,我都能及时调整,并采取正确的对策,即所谓“随”。
沾,粘,连,随都不能“丢”,也不能“抗”。丢是离开对方,失去接触,也就不能确切地了解对方的意图,从而有受到对方突然打击的可能性,同时自己的动作也失去针对性,变成盲动。抗是严重的顶撞,根本不去了解客观实际情况,不知对方虚实变化,仅用大力顶抗拒敌,只能是蛮干妄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