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八段锦] 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图解和功理作用讲解

[复制链接]
awagink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0-12 20:03:19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图解
    动作一:接上式。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臂伸直,掌心向后,指尖向下,目视前方(图28)。然后上动不停。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略停;目视左斜后方(图29)。

04.五劳七伤往后瞧01.jpg

04.五劳七伤往后瞧02.jpg
图28图29图30

    动作二: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图30)。

    动作三:同动作一,惟左右相反(图31图32)。

04.五劳七伤往后瞧03.jpg
图31图32

    动作四:同动作二(图33)。

    做三遍最后一动时,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4)。
04.五劳七伤往后瞧04.jpg
图33图34

 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领
 1.转头不转体,旋臂充分,转头用力适度,两臂于体侧抻拉拔长。

 2.动作二,成定势时,劲在夹脊,意气贯于指间。

 3.动作三,两掌收回按于胯旁时,两肩胛骨微外开,命门穴微后凸,脊柱竖直,保持头顶悬。

 本动作要点在于“向后瞧”时使整个脊柱产生螺旋的拧劲,一松一紧,交替进行。

 收功:两手手心相合,扣于小腹,安静数分钟,待身心完全平稳后方可活动。每次锻炼必须收功,否则效果不佳。

 呼吸:开始时可以自然呼吸,练至熟练后,可配合向后瞧时吸气,快转到极处时自然停止吸气,体会整个脊柱螺旋对拧而又有弹性余地的感觉,稍作停顿后,转正同时缓缓放松呼气。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转头时上体后仰,旋臂不充分或转头速度过快。注意后顶虚领,下颌内收,尽量旋臂,缓慢转头,做到旋臂与转头协调一致。

 2.转头时上体转动,两臂旋至体后。注意要立身中正、胸部保持正对前方,两臂外旋侧伸不超过体侧。

 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动作要领和体悟方法

 《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中表明: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方法是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臂伸直,掌心向后,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然后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略停;目视左斜后方。接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相反。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综观其动作方法,如何去体悟其动作要领呢?根据经络知识,以及本人练功体会和教学心得,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来体悟:

 1、头向上领,肩向下沉

 头向上领,肩向下沉是做好本式动作最基本要领。只有头向上领,肩向下松沉,才能使脊柱中正,对拉拨长,颈椎和手臂的旋转充分、到位,才能更有效对经过颈椎的经络产生牵拉刺激,调节经气活动,起到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健身效果。

 2、一正四平,起止轻灵

 一正四平,起止轻灵是顺利完成本式动作的基础。一正是指立身要中正,整条脊柱要正直;四平是指两耳要成水平、两肩要成水平、两胯要成水平、两脚要成水平。起止轻灵是指整个动作过程用意不用力,动作轻松,旋转自然。只有做到一正四平,才能使头部轻松、灵活,旋转自然、准确、到位、舒适,起到高质量的锻炼效果。

 3、转头旋臂不转体,内外相合意气随

 本式定势动作要求两臂随膝关节伸展而伸直,然后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部向后方转动,双目尽量注视斜后方。要完成好这一动,要求在转头同时旋臂,但不转动身体,身体只做轻微的上下升降运动;同时还要注意意念与动作的配合,在旋臂的同时意在刺激手三阴三阳经,后瞧转动颈部意在大椎,转肩意在内气从丹田上升至胸,劲达脊背及手掌指,蹲身时意在气沉丹田。这样才能使外形导引动作的升降开合与内气的升降出入相一致,内外相合,意气相随,达到通行血脉,濡养脏腑的锻炼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经络在人体生命及练气养生保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络及其学说不但是中医,而且也是健身气功功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学习和认识经络知识,了解经络的功能作用和规律,对学好和教好健身气功,提高锻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功理与作用
 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功理
 “五劳七伤”,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其实,“五劳七伤”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着多个方面。例如,《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的“久视伤血”。肝藏血,开窍于目,由于肝脏的经脉联系于目,人的视力又有赖于肝气疏泻和肝血濡养,因此,眼睛过度疲劳会伤肝,进而影响血的调节,所以有“久视伤血”之说),久卧伤气(是指人长时间卧床,会导致精神昏沉、萎靡不振,引起气的散内,得不到凝聚,久之则气散,无力化神,则人更是萎靡不振,神疲乏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由于人体呈坐姿时,身体肌肉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以维持身体的平衡,长时间坐着不动,则颈、腰等局部肌肉必然会疲劳、损伤。再者,人体呈坐姿时,由于体位关系,其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影响肌肉等组织的代谢活动,长此以往,肌肉的功能便会出现退化,所以说“久坐伤肉”),久立伤骨(是指人长时间站立不动,人体骨骼会因长时间支撑身体而劳损,引起骨或骨关节的发育畸形和活动障碍),久行伤筋(由于人的行走主要有赖于筋肉对骨骼的拉动,如长时间行走,必然使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筋膜等软组织因疲劳而受伤或劳损,这也是为什么人走路多了会酸痛疲劳的原因),是谓五劳所伤。”“五劳”有时还指人的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五种劳伤,而这“五劳”与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有着密切的关系。“七伤”是指因为“七情”太过而造成脏腑损伤和疾病的说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由于七情致病直接伤及脏腑,故又称“内伤七情”。再有另一种说法是《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提到的“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雨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由此观之,“五劳七伤”应理解为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较为恰当。   那么为什么五劳七伤要强调往后瞧呢?

 综观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功法动作及要领要求,首先可发现,往后瞧的转头动作能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得到舒、缩运动,可有效刺激颈部大椎穴及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心、肝、脾、肺、肾、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俞穴;其次是往后瞧的转头动作配合两臂向外充分旋转,能使脊柱微微成反弓活动,及使胸腹向上伸展,牵拉胸腔、腹腔内的脏腑。而由经络知识可知,这样动作能有效刺激身前的任脉、冲脉、身后的督脉和环绕于腰腹的带脉。由此可见,通过本式动作导引,使奇经八脉不断受到松与紧的交替刺激,进而起到调节十二经脉及周身阴阳作用,从而调和脏腑器官的气血运行,起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传统医学角度

 中医学“五劳七伤”指人因为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诸虚百损之症。所谓五劳,《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有时也指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种疲劳。

 所谓七伤,《诸病源侯论·虚劳候》中说:“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日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雨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 这些都是指由于过度劳身与劳心所产生的种种疲劳状态,久而久之形成疾病,就是中医所谓的“虚证”。

 该动作从歌诀来看,直接针对各种虚劳疾病进行锻炼。通过八段锦前三个动作的锻炼,在将肩周的气血疏通开的基础上,通过本动作的锻炼,进一步把颈椎周围筋肉通过松紧交替的锻炼,将之梳理正常。

 该动作还能较好地刺激、疏通颈部大椎穴,该穴又称为“百劳”,意指各种虚劳疾病均可通过该穴进行调理。该穴位于人体督脉第七颈椎下,手三阳走头,足三阳走足,皆行于颈而会于大椎,故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共七条阳脉的会穴。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颈项为其根基,其对大脑的供氧供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椎穴对头部的有关疾病、情志疾病及人体寒热有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往后瞧”从调节颈椎入手使身心同时得到调整,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对“五劳七伤”各种虚损型疾病的恢复均有所助益。

 该动作锻炼得法,还可体会到整条脊柱有一种螺旋的拧劲,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节节贯穿,通过有序的松紧交替,使骨节与骨节之间松开,进一步气血畅通后,沿脊柱两侧的经筋肌肉松柔而有韧性,可体会脱骨的感觉,这时候整条脊背感觉气脉通畅,元神清醒,眼睛明亮,举手投足之间轻盈灵活。

 现代医学角度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脑力工作者日益增多,加之电脑使用的普遍,患有颈椎病的人日益增多。颈椎病不仅仅表现为颈项部的疼痛僵硬,其他包括失眠、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肩背疼痛、手指发麻发胀、眩晕、心慌心悸等均与颈椎的病变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颈项部如果不健康会影响脑之思维,使大脑容易疲劳,没有灵感,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因此颈椎的调理运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很多颈椎疾病往往都是因为肌肉的过度紧张牵拉而导致椎体的移位,造成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等。

 因此,放松颈部肌肉是治疗颈椎疾病的不二法门,而该动作恰恰就是主要针对颈椎而进行的,通过缓慢的左右“往后瞧”可以使颈部肌肉得到放松,该动作的优势是不仅仅运动颈椎,而且还对整条脊柱进行旋转拧劲,运动中有弹性,避免了单纯运动颈椎用力不当导致肌肉拉痛的弊端。坚持该动作的锻炼会使颈部肌肉、韧带恢复弹性和活力,进而改变颈椎的关节小错位,使其气血通畅。

 人的情绪与大脑中枢神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大脑又与颈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该动作使颈椎得到锻炼,颈部血运通畅,则大脑的新陈代谢增强,神清气爽,头脑清醒自然会不期而至。而且,通过静力牵张,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内的脏腑,并结合呼吸,增大脏腑的血流量,从而对脏腑起到了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对应经脉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经脉是:督脉;任脉;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本经所主病候:头项强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目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

 本经主治病证:本经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对应穴位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穴位是:

 1、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2、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命门。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

 3、背俞穴: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故称俞穴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肺经的肺俞,心经的心俞,心包的阙阴俞,脾经的脾俞,肾经的肾俞,肝经的肝俞,大肠经的大肠俞,小肠经的小肠俞,三焦经的三焦俞,胃经的胃俞,膀胱经的膀胱俞,胆经的胆俞。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载有五脏背俞穴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而完备。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证,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证。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筋脉挛急等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可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萎及骨病等。

 对应脏腑

 练习本动作对应的人体脏腑是:肺、心、脾、肾、肝、大肠、小肠、胃、膀胱、胆。

 五劳七伤往后瞧的作用
 1、转头,即“往后瞧”这个动作。眼睛使劲往后看,眼神向后转移,这就锻炼了颈部后面的大椎穴。大椎穴非常重要,人体几乎所有的阳经都经过它。七伤是外界天地自然对我们身体的伤害,这种伤害必先伤阳的层面。这个动作通过扭动大椎穴,提升了阳的作用,使身体内部产生变化,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同时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糸统疲劳。

 2、旋转手臂。我们的手臂,阴经在前,阳经在后,手臂从里转到外,再从外转到里,其实是把阴经、阳经都打开了。五劳是内伤,阴经主内;七伤是外伤,阳经主外。所以,这个动作在旋转手臂、锻炼阴阳经脉的过程中,可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3、这个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静力牵张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内的脏腑。

 4、这一动作,还能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运动的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肌,改善眼肌疲劳的及肩、颈与背部等疾患。同时,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颈部疲劳。

五劳七伤往后瞧功效
 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好处
 练习本动作主要适用于头项强痛,胸椎疼痛,腰椎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目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人群。

 “往后瞧”就是转头能够看到侧后方的意思。

 什么时候转头呢?在肩胛骨夹紧、手臂旋转的情况下再转头,身体固定,两肩不动,头部左右转动只能到九十度,眼睛正好能够看到侧后方。这就叫做“往后瞧”。

 在转头的时候,下巴要一直收紧,目光平视,好像头顶有一个绳子把整个人提起来了,同时两个肩膀还要往下沉,把颈椎尽量地拉长。

 “往后瞧”的动作可以刺激大椎穴,肩膀固定不动,左右转头,对大椎穴是一个很好的按摩,可以促使通过大椎穴的阳气顺利地上升。

 阴雨天气容易使人萎靡不振,就是因为缺了太阳之气。同样,人体缺了阳气,五脏六腑就缺少了生机,同时人的情志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就像灯油,气就是灯芯,神是油燃烧以后发出的光亮。大椎穴就像灯芯,把油运输上来,让大脑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力的最重要体现!中医认为脑为髓海,为精气所化生,是元神之府。同时,人体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应,但还是受到脑的指挥。所以大椎穴的畅通是神志清明、五脏六腑功能顺畅的有力保障!

 “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的要点除了刺激大椎穴,还要刺激膏肓穴,按摩膀胱经,由表及里地刺激五脏六腑,促进它们的功能发挥。

 中国人都知道“病入膏肓”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人病得无药可救了,只能等死。在人体上,有一个穴位也叫“膏肓穴”,在膀胱经上有一个叫做“膏肓”的穴位,正好在肩胛骨的下面。

 和膏肓穴对应的穴位叫做“厥阴腧穴”。“厥阴”的意思是“脏腑深处”。医圣张仲景写过一本书《伤寒论》,书中论述了疾病的发展顺序,是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顺序逐渐深入的,越往里越严重,所以“病入膏肓”的意思就是病入厥阴,病已经发展到了脏腑的深处,无论是扎针还是吃药都很难发挥作用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刺激膏肓穴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刺激到脏腑的深处。怎么达到这一目的呢?

 “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要求两个肩胛骨要转动,向后转动,合在一起,只留一条缝,两个肩胛骨像弹簧一样的被拧紧,再松开,像弹簧一样被松开,再拧紧,周而复始,通过运动肩胛骨,起到刺激膏肓穴的作用,进而刺激到五脏六腑的深处。

 两个肩胛骨一拧动,不单单是按摩到了膏肓穴,还把整条膀胱经向中间进行挤压,然后再松开。要把肩胛骨靠在一起,这个挤压的力度还是蛮大的,这就等于自己在给自己做按摩,定向按摩,循经按摩,就按摩膀胱经,通过刺激膀胱经上的穴位,达到调理五脏六腑的目的。

 身体里的五脏六腑协调了,内部安宁了,人的情绪也就平静了,情志上就不会有大的波动。反过来说,刺激与情志有关的穴位,也是间接刺激五脏六腑,使脏腑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膀胱经在背部一分为二,象征着生命是由“身”和“心”组成的,过了背部又合二为一,说明“身”和“心”是不可分离的。

 “肺俞”穴对应“魄户”穴,肺藏魄,主忧;“心俞”穴对应“神堂”穴,心藏神,主喜;“肝俞”穴对应“魂门”穴,肝藏魂,主怒;“脾俞”穴对应“意舍”穴,脾藏意,主思;“肾俞”穴对应“志室”穴,肾藏志,主恐。魄、神、魂、意、志,合起来叫做“五藏”,“五藏”就是“五脏藏神”的意思。这个概念来自于“道教医学”,也就是“道医”,道医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劳七伤往后瞧讲解
 五劳七伤往后瞧每天做几次
 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三次。颈椎、腰椎病患者可加练该动作10-20下。

 五劳七伤往后瞧呼吸方法
 (1)呼吸方法(左后瞧):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旋,头向左后转(吸);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膝关节微屈,两臂内旋按于髋旁(呼)。右后瞧呼吸方法同左后瞧。

 (2)说明: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呼吸时,通过两臂的伸展外旋与内旋,带动肋间肌收缩而上提肋骨,使胸腔的上下、左右、前后经扩大与缩小,以增加肺活量。

 第二种呼吸方法

 动作一:两脚相并,松静站立。吸气两掌上提,然后稍微下按呈撑掌式。

 动作二:呼气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后拧转,眼看后方。

 动作三:保持向后瞧的姿态,同时闭气片刻,大概10个数左右。

 动作四:吸气,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恢复前平视。

 动作五:呼气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右后拧转,眼看后方。

 动作六:保持向后瞧的姿态,同时闭气片刻,大概10个数左右。

 动作七:吸气,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左转,恢复前平视。

 动作八:呼气,两手下落,气归丹田。

 呼吸要点

 第一步:动作熟练,配合呼吸。

 第二步:动作渐渐缓慢柔和,手脚温暖,全身放松,呼吸深沉。

 第三步:外在动作感觉逐渐淡化,内在气血运行与脏腑融通感觉渐渐明显,心神安定祥和,充满内在的宁静喜悦。

 五劳七伤指的是什么
 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脏受损。七伤指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绪对内脏的伤害。由于精神活动持久地过度强烈紧张,造成神经机能紊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该式动作实际上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尤其是腰、头颈、眼球等的运动。由于头颈的反复拧转运动加强了颈部肌肉的伸缩能力,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增强和改善其功能。此式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和增强眼肌有良好的效果。练习时要精神愉快,面带笑容,乐自心田生,笑自心内,只有这样配合动作,才能起到对五劳七伤的防治。另外,此式不宜只做头颈部的拧转,要整条脊柱甚至两大腿也参与拧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五脏的健壮,对改善静脉血的回流有更大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