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经总歌》臆解
《拳经总歌》初见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古拳谱,属太极拳的原始理论,全文共七言二十二句,如总结古代技击(踢、打、拿、跌)的一首古拳歌,它阐述了攻击与防御的战略、战术、故称得上是太极拳概括性的拳论。据武术史家唐豪先生(1897-1957年)考证认为:这是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奏庭所作。
《拳经总歌》文字浅近,唐豪先生也认为是“粗率”之作。但在粗率通俗之中,也颇见其拳法真髓。这确是一篇具有实用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古代拳法歌诀。
《拳经总歌》虽然文字浅近,通俗易懂,却非粗读所能理解。个中术语须从陈氏太极拳法中反复实践,细加揣摩,方能正确认识。太极拳流派日多,教者、学者的认识方法、功夫水平各有不同。虽然有人曾作注解,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就个人从习练太极拳四十余年实践中体会予以臆解,俾有利于共同研究切磋。至其粗疏谬讹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拳经总歌》全文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包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拳经总歌》臆解
【原文】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解】这两句讲的是战略,当然也包括战术。纵放屈伸,是指身法、步法、手法在旋转中不拘方向角度或伸,或屈;在劲力上,或纵或放,没有任何约束。纵敌而去,欲擒故纵,发而不放,放而不发,随意变化,做到“着随敌变,劲随着变”人莫知的战术。
说到“知”与“不知”,是大有讲究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从外形观察。首先,观察对方与我站立的方向,是在我的前方,还是左、右方;再看他的脚如何站立,哪只脚在前;看他身体会先向何方转动;最后注意他的眼注视我身体哪个部位。我们如能经过推手、散手阶段的实践,从中取得经验,便可以从对方的外形变化中明断其动向,而因敌变化时适当应付。但是,仍然遵守“彼不动,己不动”的原则,以静待动。
如果要使人“人莫知”,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个人所学拳套的着法作用和其变化,并且善于在什么时间变什么方向,恰如其分地,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顺应对方的变化。能达到这个程度,便是懂得太极拳法的对手,也难以预知我将怎样变化。何况陈氏太极拳的转关出奇处,不完全是“纵放屈伸”,而是螺旋形的“缠法”。它的横、直、斜、正又是周身多变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陈鑫先生诗云:“周身上下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确能道出实际情况。
古今拳家常说:“兵拳同源”。例如:《孙子兵法·形篇》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这些话中都包含了“人莫知”的意思,这充分说明,兵法与拳法一样,不仅仅是较力,较巧,而重要的是斗智、斗法。《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王宗岳《太极拳论》也明确提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战略要求。反之,若“人独知我,我不知人”则个人功力再大,招法再多,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了。
“诸靠缠绕我皆依”,是指双方交手接触的部位,我随势粘住对方,不丢不顶地顺势变化,使对方不知我的招法从何而来,同时我也能察觉他的招法从何而去。只有“我皆依”才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知与不知是战略,我皆依是战术。
【原文】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解】这两句歌诀中,劈、打、推、压、搬、撂、横、采,是指陈氏老架太极拳(七种套路)常用的八种基本手法,前四法以进攻为主,后四法以引化防守反攻为主。但是,陈氏老架太极拳的进攻和防守,是因敌相互转变的,“攻就是防,防就是攻”,攻防变化一势之中。防则守,不防则攻,这是太极拳特有的战术。“得进步”,是劈、打、推、压配合步法的进攻,如果配合的不好,进攻就不能成功,配合的好,才能体现“得”的妙用。得,是得机得势的得。“得机得势”是不断学习,实践,反复总结出来的。陈鑫先生说:“手到步到,发人巧妙,手到步不到,发人不巧妙”,充分说明了手法与步法配合的重要性。
“压”是太极拳“按”的前身,在古太极拳中称“压”,也含有“封”的方法,是破解横的手法。洪均先生在传授散手时常说:“直来横拨,横来捧压”。
难敌,是对方不了解我使用八种手法和步法配合变化,是攻是守难于招架。
搬撂横采,搬撂,是随势引化反攻的手法,横采,是拨转来劲的擒拿等法。
【原文】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解】钩、棚、逼、揽是太极拳常用的手法,人人都知道其外形的动作手法。但应用起来是很难掌握的,其中虚实变化,惊人的速度,巧妙的心理战法,都要在实践中揣摩。
闪惊取巧,是为了迷惑对方,使对方判断失误而导致攻守失败。惊,是引起对方惊惶失措。闪,在这里指的是闪击,也属身法的应用。闪惊取巧,是钩棚逼揽外形与内劲虚实巧妙的应用,我们必须从实践中去体会,不是人人可从外观知道的。
【原文】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解】佯输,以假象迷惑对方把真相隐藏起来。诈走,为诱引对手而装作败走。谁云败?谁说我真的败了?!引诱回冲,虚引诱惑对方,使其失机失势(重心失去平衡),我迅速回转冲其要害之处。致胜归,得到胜利的结果。归,归还原来的样子(动作)。借喻结果或目的,由虚到实,归回原来势子。正如陈鑫先生在《太极拳经谱》中,言简意赅地描述这两句话:“虚笼诈诱,只为一转”可见太极拳的技击打法都离不开一圈的变化。
《拳经总歌》所言战略、战术和诸着的应用,都是由圆而生,圈中而变。到今天为止,太极拳每个动作都是由“圆”到“圈”练习和应用的。
【原文】滚栓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解】滚栓,即擒与拿的连环运用。但在连环擒拿中,不能给对手一丝的空隙与时间,要在滚转因敌变化中施展擒与拿。滚栓,为陈氏太极拳老架擒拿法的早期名称。
搭扫,上搭下扫,指手脚并用。如陈氏太极拳“十字脚,摆脚,风扫梅花”等势,都含有上拱下扫之法。在陈氏太极拳推手、散手中“封手用脚”和“搭手动步、滚栓提膝”等法中,必须具有“灵敏”、“微小”,上引下击,才能显示出“滚栓搭扫”精细奥妙。
横直劈砍,即前、后、左、右的打法。联系到上一句,上搭下扫(上下打法),成为六方的连环进攻手法。横直,含有“直来横拨,横来捧压”的打法。劈,是陈氏老架太极拳法上下分开的打法(也是撩阴法),此势练法现存陈氏太极拳包捶(二路)动作的“劈架子”一势。砍,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连环手法,此势练法,是陈式太极拳包捶“翻花舞袖”一势。劈砍,劈砍的练法与应用,是陈氏太极拳连环之法。如包捶(俗称二路)中的“劈架子和翻花舞袖”相连练法二势。
奇更奇,是赞誉“滚栓搭扫,横劈直砍”的着法奇妙罕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