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太极_Michael    时间: 2016-10-7 17:03
标题: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简介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简称“混元太极拳”,是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陈式太极参第十代传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派宗师冯志强先生继承了陈发科老先生家传太极拳法的精髓,并糅入了胡耀贞老先生心意六合拳的道家内功,依据天地阴阳,混元运转的易理,结合中医养生之道,以自身几十年练拳行功的切身体会,特别是在教学传拳实践中,根据广大学员的身体条件及学习要求,创编的一种混元运动的太极拳法。

冯志强老师提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这一名称,既重师承不忘恩师,又指出了太极拳的本来面目。当今,混元太极在国内外传播非常广泛,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混元太极拳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所以要练好混元太极拳必须既明理而又懂法。

一、明理

要明白太极拳的理论必须认清几个问题。

1,什么是太极?太极与太极拳的关系是什么?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一书,书中描述: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两仪即阴阳,其阴阳相互依存,并永无休止地转换,是衍生天地万物的本源。这一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辩证法则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关于太极与太极拳的关系,冯志强老师常说:“太极是大道,太极拳是小技。”太极拳是中华祖先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了健康长寿,防身护卫,依据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天地阴阳平衡运转互换而生万物的辩证哲学思想创编的,集道、武、医于一体的混元运动方式。太极拳最初并无固定的套路,只是依理法而行功,后经数代人的研练,为了便于传授与行功,逐渐形成了拳架套路。拳架套路则是体验太极阴阳万般变化的载体。

2、什么是无极?无极与太极拳有什么关系?

“无极”一词,也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是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色无味、无声无象、无始无终、无可指名而得名,处于一种空空洞洞、混混沌沌的状态,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一种状态。“无极”的含义是无一物而包万物,原本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概念。太极拳集道、武、医于一体。

道,即道家的修炼思想。道家修的是长生,早在两千多年前,道家追求的是外丹,即“长生不老丹”。后因许多人(包括唐代多位皇帝)服丹后中毒而亡,逐渐改为修炼内丹。即所谓“人身自有长生药,外部采集枉自劳”。练内丹就是由后天返先天,借先天以化后天。它追求“虚静无为”,也就是从“无极”而始。道家认为,内炼之道,贵在心虚,心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虚静无为则百脉自然流通、精自化气,气自化神,神自还虚,虚灵清净则自生慧。故两千多年来道家的修炼是从“无极”而始,以太极阴阳混元而用的。

武,传统的太极拳是健身与实战并重的。按道家无为的思想,将各门派的武技战术巧妙地隐藏在太极拳的动作之中,形成了舍己从人,以柔克刚,后发先至,以变制快,以旋转胜强攻的实战原则;形成了含阳刚于阴柔之中,寄雄奇于淡远之内的术法分明、简洁缜密、端庄洒脱的太极拳法。它是按照求静、求松、求慢、求顺、用意不用力等动中求静的理念进行训练的,都是求无极而生太极。所以冯志强老师强调;“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

医,太极拳吸取了中国古代医疗养生法则,要求心静体松,中正安舒,以意行气,气沉丹田,从而形成了一种动中寓静,柔中寓刚,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及“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论述,指出了调摄精神是为了保持恬愉宁静的生活,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预防七情伤身,从而增进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太极拳的健身医理也是从“无极”而始的。

知道了无极、太极与太极拳的关系,就可知道太极拳是内家拳术,以修炼内功为本。基于此,冯志强老师提出了“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的修炼混元太极拳三项原则,作为进入太极之门的指路明灯。因而我们练习太极拳不能像体操那样追求外在形体的美,而应该在内功的修为方面下工夫,以养精、养气、养神为首要,藏而不露,厚积而薄发。所以练习太极拳又不能像练外家拳那样追求外形的勇猛。

简而言之,太极拳是中华祖先们在生活实践中,为了健康长寿,防身护卫,以道家的修炼思想,中医的养生理论为基础,糅合各武术门派的武技而创立的一门高深的武功。古人云“太极者阴阳也。”“拳者,武也。”片面追求健身养生而无实战武技,或强调实战武技而忽视健身养生,都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太极拳。

二、懂法

懂法,是要懂得修炼的方法,它包括练法、用法、研究法,即“三法”合一。这里主要介绍混元太极的练习方法。学拳容易练拳难,太极拳的拳架套路是一个载体,将太极拳的全部内涵承载于拳架套路之中,以便于传承。“入门引路须口授,古之学者必有师”,故此,太极拳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太极拳的练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层层递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俗话说:“天下武术是一家。”在遵守一般太极拳练习要求的同时,混元太极的练习要按照以下要求来练习。

1、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

具体说来就是练习太极拳须从无极而入,先求无极而后生太极。这里包括:(1)未练拳先站好无极桩,要求做到全身心的放松,静极生动;(2)未练拳先练功,体会太极拳的呼吸方式,培养内气;(3)在练拳时处处要放松,动中求静,也就是冯志强老师强调的“放松入门练太极”。

太极拳的放松是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的,首先是气息的放松,将全身的气息松归丹田,再松沉至脚下入地,即人与地合;其次是身体各部位的肌肉、韧带、关节的放松。肌肉韧带是松长,关节是松开,即伸筋拔骨。气息的放松是为了壮大丹田内气而强壮身体。肌肉、韧带、关节的放松是为了更顺更准地做好每个动作而不被对手发现。关于放松的重要性,在练拳中要不断地去体会,时刻牢记,概括地讲有“练拳容易放松难:松练为养,紧练为伤;松而不懈,刚而不僵:用意不用力,用力易断,用气易滞,用意则灵”等等要领要反复体会,逐渐掌握。

阴阳开合认真求,则要求在放松的基础上,将开合呼吸,进退升降,刚柔虚实,内缠外绕,动静快慢等内容,逐渐地体现在练拳的过程中,绝不能只学套路而忽视动作要领。所以练习太极拳的过程,是演绎太极内涵的过程,是在画美丽的太极图。

2、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混元太极拳是内家拳,以修炼内功为本。练内功首先是练内气。气为劲之体,劲为气之用。太极拳的内功威力是靠内劲来体现的,太极拳的内劲是拳术的统帅和核心,而太极拳的内劲是以精,气,神为物质基础的。所以要按照“练拳先练功,练功重于练拳,练拳也是练功”的方法来进行练习。混元太极拳从起式的开合呼吸,到收式的收气归丹,整个过程就是意、气、神、形合一地描绘阴阳太极图。开时气由丹田运四体,合时气由四体归丹田,使阴阳二气盈虚消长,以太极之形来运太极之气,以太极之气来走太极之形。每招每式的转换须似行云流水,内气的一呼一吸,外形的一开一合,相互转换而不间断。练功似蓄水,练拳似挖渠,有拳无功即是有渠无水,犹如一条干枯的小河:有功无拳即是有水无渠,那是一潭死水。因此、练拳练功不能断然分开,练到一定水准才能达到拳功一体的境地。

3、胸腹折叠运开合,节节贯串能成功

大多数人练太极拳只知道上下肢的开合,而不知道胸腹更要讲开合。胸腹开合折叠运化乃乾坤循环之道。五脏藏于胸腹,一身虚实在胸腹,一身缠丝由胸腹腰胯而运。若胸腹不思开合折叠,则丹田不能吸引推拉,内气难以鼓荡发动,中气难以达于脐下,真气难以出入循环,气不能缠绕于肌肤之间,更不能贯通于骨髓之中,便无缠丝劲可言。胸腹的开合促进了胸腹部气血的运行,滋养了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的功能逐渐增强。要做好胸腹开合,在练拳时必须处处体验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收腹敛臀。

有了胸腹折叠,开合运化,才能真正做到节节贯串。练太极拳讲究肩肘腕上三节,胯膝足下三节,腰腹颈中三节,另外还有许多小关节。九大关节松开后,还须将各小关节也尽可能地松开,气息劲力才能畅通无阻。“上下相随,节节贯串”练的是身体传导的能力和全身的柔劲。没有胸腹开合的传导就不可能做到全身的节节贯串,更谈不上整体的松柔圆活,化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太极拳的练习是一环扣一环的,缺一不可。

4、练就一身弹簧力,走遍天下谁能敌?

混元太极简单地讲就是混合的圆形运动,即不同方向角度的圆弧在同一个球体内和谐地运转。这就要求我们在练拳时全身各部位处处圆活。首先是圆裆开胯,胯圆活。这也是一身备五弓中最基础的一张弓。圆裆使下肢形成一个拱形。具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和弹性。中国古代许多桥梁都建成拱形就是利用了这一力学原理。其次是收腹、松腰、敛臀、腰圆活。松腰活胯是旋腰旋胯,身形步法的基础条件。太极拳不以架子高低论英雄,而是要求松柔圆活,气息顺畅,劲力顺畅。第三是要含胸拔背,胸腹圆活。含胸时,胸部肌肉放松。气息可以下行至腹;拔背时,背部肌肉特别是表层的斜方肌和背阔肌拉长,有助于做胸部的开合运动。胸开背合,背开胸合,又拉动了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的运动。肋间外肌能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可降肋助呼气。含胸拔背即保证了呼吸的通畅,又使胸背形成了圆弧形而具有弹性。太极拳无处不圆,一身备五弓,全身一张弓,含胸拔背是关键的一环。五弓齐备,少不了含胸拔背。许多人忽视了这一点而不得入太极之门。第四要松肩垂肘,肩背圆活。松肩垂肘是保证肩关节运动灵活和气息劲力顺畅的最佳状态,同时也使上肢形成了一张弓,而具有弹性。

总之,混元太极的练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凭心意用功,每个动作的内涵与外现都必须兼顾而合一,这样才能养成整体观念。只有意气神形的内外合一,才能做到混元一体。练拳,悟道,略有心得者即可壮体、护身、延命。这就是为什么要练太极拳及怎样练太极拳的最简要答案。
本文来源于 中华气功大全网(http://www.cn-boxing.com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