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箭簇简说 [打印本页]

作者: 鐵冰心    时间: 2016-5-10 11:56
标题: 箭簇简说
箭簇简说

箭头,通称矢锋,汉时叫做镞或镝。在早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捕猎时已采用已采用投射方式,最早的箭头已距今28000多年。到了新时器时代,石镞骨镞和蚌镞都有发现。镞的形制趋向多样化,有双翼、三棱、四棱、扁叶、圆棒形等。

到商代,箭头已由青铜制作,除狩猎外,多用于战场,成为远射武器。

到战国、秦、汉箭头有了更大的发展。其形状呈三翼形、双翼形、三棱形、四棱形、双翼双尾形、三翼三尾形。别外还有毒箭,即在箭头上铸有毒槽,把毒粉涂在槽内,加大杀伤力。还有一种“响尾箭”即“鸣镝”,传说是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发明的,鸣镝前端有锋刃,后面有铤,铤部上端带有葫芦形物,上有4个或3个小孔,借助强弓远射,飞行时发出声响,以发信号或警报,鸣镝有铁制、骨制和竹制。

箭镞,俗称就是箭头,就是箭的锋刃部分。镞字,在古代就是族字,“族”字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是一根旗杆下的两支箭矢,取其聚集的含义。而说文解字中说”族”: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 “矢”所丛集谓之“族”。从而引申出众多、成群、群体之意。现在常用的一些词比如上班族,民族等用的都是族字的衍生意思,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族右下的矢字看出它原本是和箭有关的字。爱好箭镞的人群可以把自己叫做族族,或者族2了。

说到箭镞,就必须先说弓箭。弓箭的发明,是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进步,在原始时代,它可以让人们避免和猛兽直接搏斗,扩大了狩猎的范围,大大增加了人类对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有力的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的进化。自然而然的,人们在争斗中也用到了狩猎的武器,箭镞很快成了兵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左转》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在古代祭祀和战争是国家机器的头等大事,而“言武事者,首曰弓矢”,在冷兵器时代,弓矢是兵器之王,战争之王。无论穿上多厚的甲胄,手中挥舞多锋利的刀剑,都无法抵挡呼啸而来的弩箭。历朝历代,军队都对弓箭非常重视,武举考科中必考的就是骑射和步射,军队中更是装备了大量的弓矢,唐代《神机制敌太白阴经》里面有唐军的箭支配备记载,唐军战士的弓箭配备是每人三根弓弦,三十六支箭,供十天作战之用,而弓箭手更是携带百支以上的箭以加强攻击火力。弓箭的精良与否,射程的远近,射速的高低,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比较极端的例子如在阿金库特战役中,英国的长弓手重创法国的重装骑兵,以500人代价射杀了近万名法军。战国著名的长平之战中,最后也是因为赵军首领赵括被秦军射杀,导致了数十万赵军的最终崩溃。

在中国,弓箭的发明至少已有万年的历史了。从远古后羿射九日的传说,到儒家六艺中的射礼,到古代生了男孩要“桑弧蓬矢以举之”的传统,都可以看出弓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惜由于材质的关系,除了弩机,弓弩的本体基本无存。古代箭体基本由竹木,苇杆木材等制成,完整保存至今的也非常罕见。存世量最大的就是箭镞,也就是箭头部分,还依然让我们领略到千年前的杀气。

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头,骨头等材质制造箭镞。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前期,流行骨镞。因为骨镞材质比较容易获得,软硬适中,适于加工。新石器时代后期,随着磨制工艺的发达,石镞渐渐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无论是骨镞还是石镞,由于加工材质的形状和制作人的喜好,镞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大小轻重不一,在战争中使用不便。而青铜箭镞的产生,解决了以上的问题,由于采用模具浇筑,后期加工,镞的统一性,锋利性得到了保证,很快成为战争的主角。青铜镞的形制主要有铤式和銎式之分,中原地区主要使用圆铤式箭镞,銎式也有使用,但是比起北方銎式往往多了一段镞体以容纳箭杆,可以称为管銎式。北方地区主要以銎式,扁铤式为主。箭镞的形制是由装箭方式决定的,与箭杆的材质是分不开的,中原地区箭杆多用竹,苇杆,中空。圆铤式箭镞往往在铤上缠上麻绳(增加摩擦力),纳入到箭杆中。而北方多用木材做箭杆,直接插入銎式箭镞的尾部,用销子固定。而扁铤式箭镞一般把木质箭杆头部劈开,纳入箭镞后用丝线缠绕而成。而青铜箭镞从夏商兴起,到西汉初期没落,历经数千年,是一部古代中国科技史,战争史,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下面,将以图片和文字来简单叙述青铜箭镞的发展,分布和演进。

[

中国最早的青铜镞发现于青海乐都柳湾聚落遗址,是锻造而成,镞长3.4、宽1.5厘米,形制为双翼倒刺式,刃缘扁薄均匀呈弧形,整体形似扁铲。两翼后掠形成倒刺,前锋呈弧形,中部起脊从铤部向前延长至全镞的三分之二处,未及前锋,扁平铤。其形制清楚地折射出石、骨镞的身影,同时已具备了商早期双翼倒刺式青铜镞的雏形。

夏代的青铜箭镞很少见,从出土的实物看,制作粗糙,形制不统一。商代是古代青铜器的顶峰时期,从箭镞来看,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几种风格,制造比较精密。总体来看,中原地区的主流商代箭镞是三角翼的双翼镞,早期商镞前锋较圆钝,双翼较窄,后锋在关前,本与关相聚较远。后期商镞前锋锐利,双翼较宽,后锋下移,比较锋利,本与关接近,甚至本关一体。同期南方的商镞比北方的形态更为夸张,体型大,后锋普遍过关,非常锐利。而北方草原的同期箭镞主要是叶式的銎式镞,也有三角形翼面的带后锋的銎式镞

西周的青铜箭镞比较统一。中原地区依然是双翼镞为主流,与商镞比,翼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镞锋利的后锋不再多见,主流箭镞的翼面从三角翼变为条状翼,并逐渐加长,翼面内侧向内逐渐凹进,双刃有一定的弧度,呈现一定的流线型。而北方草原地区是以叶式扁铤为主,脊铤连贯不分。同时叶式的銎式镞依然存在。

总体而言,中原商周两代的箭镞形制比较接近,虽然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比如主流翼面逐渐从三角翼变成条状翼,箭体变的流线型,但是往往同坑的箭镞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同时具有商镞和周镞的共同特征,单挑出一个往往难以明确判断确切的时间。同时,为何从三角翼变成条状翼依然是个问题,后期商镞已经明显呈现弧形的双刃,具有锋利的后锋,从杀伤力而言,比起条状翼只高不低,这类形制的箭镞在西周依然存在,但是主流箭镞的翼面变成了条状翼,其促成原因不明。个人认为除去古人审美原因,或许条状翼成品率更高是原因之一。西周后期与春秋时期的主流双翼箭镞,器型比起之前的箭镞演化比较彻底,变现为脊隆起,双翼收缩,镞身细长,头部截面呈扁菱形,很多箭镞翼形曲弧,镞身上做出血槽。比起商周箭镞强调杀伤力而言,春秋双翼镞更强调穿透力,这与战场上的防护日益增强有关。这一时期,各国征战频繁,双翼镞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各式各样的箭簇层出不穷,普遍铸造精良,中原,齐鲁,甘陕,南方,北方各地的箭镞体现出了各自的风格,让人叹为观止

在春秋末期,三翼镞已经开始流行。比起双翼镞,三翼镞的铸造比较麻烦。双翼镞用双范铸造,同一范可以有多个镞形,也就是说,可以同时浇铸多个双翼镞。而三翼(三-棱)镞需用三块范合铸而成,不能同时生产,这或许是三翼(三-棱)镞早已出现但未成为主流的原因。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战国时期杀伤力更大,穿甲能力更强的三翼镞终于等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主流。三翼镞,包括三-棱镞有长短镞身之分,但是无论长短,其重量都要大于春秋时期的双翼镞。而对目标的杀伤力和穿透力取决与箭的重量,硬度,锐利度,器型,和速度。三翼镞(三-棱镞)普遍有长的铤,重量较大,可以飞得更远,同时这也说明,弩的发明对箭镞的进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起弓,弩的发射力更大,射程更远,这也需要更重的箭来匹配。同时,三翼(三-棱)箭镞与弩是天生的绝配,无论如何放置,总有一翼(一愣)隆起起到准星的作用。而战国时期,出现了铁铤铜头的三翼(三-棱)镞,个人认为,这与生产装配的效率无关,主要还是出于保持箭镞重量的同时,用便宜的恶金来取代宝贵的铜资源的原因。战国时期,三翼镞也有自身演变的路线,表现为翼面越来窄小,越来越贴近镞身,后锋退化,从倒刺变为平收或斜收。三-棱镞晚于三翼镞登上战场,在保持了三翼镞优点的同时,更加简练,便于生产。而在北方草原地区,以三翼扁铤和銎式三翼为主。

秦统一中国后,箭镞的制式基本得到了统一,这从兵马俑出土的四万多没箭镞也可以看出,都是三楞长铤镞。镞身短小,仅三厘米左右,而铜铤长15厘米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秦镞抛弃了战国时流行的长刃三翼或三楞镞的形制,这并不是长刃三翼或三楞镞的杀伤力和穿透力不够,而是从生产方便角度出发,短小的三楞磨制方便,只要三面研磨即可,不似长刃三翼或三楞需要多面研磨,生产更为快速。同时,佩以长铜铤来保持箭镞的重量,以保证箭镞的杀伤力和穿透力。兵马俑出土的三楞铜镞的镞身和铜铤是分铸的,这也是从生产角度出发的。一体化的三翼或三楞箭镞越长,对三个范的精度要求越高。而镞身分铸可以提高镞身的成品率,同时铤可以用双范同时批量生产,这样大大提高了制造的效率。秦式三楞镞没有翼面,不容易受风的影响,射击更为精准。更让人吃惊的是,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收集到的秦镞,大小重量相差很小,这说明标准化的生产已经开展,秦军士兵拿到任何箭镞都有可以按经验射击,这让秦军保持了强大的攻击力。

如一镞师所说:西汉青铜镞制造是中国铜镞制造史上最后一座高峰,是铜镞退出历史舞台前的一抹辉煌。西汉的铜箭镞除了保持了秦式三楞镞外,还大量制造了制式的三翼镞。这些箭镞铸造一丝不苟,精美精密,充分体现了西汉那个时代高度的标准化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

西汉中期,随着钢铁用于箭镞的制造,青铜箭镞镞渐渐推出了历史舞台,如同制造,使用他它们的那些古人一样。但是数千年的岁月过去了,它们还是留了下来,风骨尤存,威风凛凛,让我们可以缅怀那些伟大的时代,那些充满了智慧的祖先。它们静静躺在那里,告诉我们历史的存在和厚重,在梦中,它们是否还愿意搭上弓弦,和从前一样,在风中呼啸向前,去续写铁与血的光荣!


[groupid=185]談詩論武[/groupid]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