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蔡李佛拳要 [打印本页]

作者: 鐵冰心    时间: 2015-6-8 01:00
标题: 蔡李佛拳要
本帖最后由 鐵冰心 于 2015-6-8 01:47 编辑

蔡李佛拳要 蔡李佛拳始祖陳享公遺著
前言
人之體魄,有強壯瘦弱之分,人之智能,有聰慧愚魯之別,人之壯弱亦有男女老幼之異,因此凡創宗立派,編製半譜,當顧及學者之稟賦,使能適合。而勝任愉快,不然者徒令學者之本能過於距離,必將影響其健康,余編製拳譜,及練拳行功心要,亦本乎此義,茲將本門練習程序分為兩階段,每階段分為甲、乙、丙三級,第一階段分為:(一)初基先導,(二)隨合剛柔,(三)動靜虛實。第二階段分為:(一)練習內勁,(二)器械及串子,(三)沙包及各種樁法。使學者循序漸進,而底於成。



(一)初基先導,拳之為用也,主要目的為強身健體,卻病延年,進而自衛禦侮,欲求卻病延年,須先將四肢百骸,加以鍛煉,使發育平均,無所偏重,舉手、投足、呼吸、吐納均須純自然,毫無緊張牽強,而影響健康,故本門練習拳式時,動作姿式,先求開展,自然放鬆,不尚拙力。

動作開展,則勁流而不滯,無微不至,自然放鬆,則肌肉骨骼,無牽強緊張之弊,呼吸深長,自能氣沉丹田,達於氣海,練習馬步時,須分別用勁,並且用內勁發出,噫或的、唏哈、五音,以配合動作,是練習內外相合法之一,在本門練功,十要(一得師、二苦練、三要當頭手不善、四節色、五補食、六要雄握標打力、七氣長、八發響、九敵奇逢來不讓、十要日久多磨推不動)中之七氣長,第八發響要是也,練習拳式時,發手為呼,收手為吸,降為呼,昇為吸,沉為呼,提為吸,合為呼,開為吸,各式過渡之時,有小呼吸,則為停式之意也。上述方法,初練習時,似有困難矯強,不宜執著,久而久之,則嫻熟自然,切忌速進,速則姿勢不正確,動作與呼吸不相配合,可能有傷營衛,及骨骼筋肉者也。

未練拳式之前,先習馬步,馬步有高低之分,(即高樁馬與低樁馬),初練馬步高低,因低樁馬,主步大而開展,使勁能達下肢。而透踵趾之間,佐不宜過低,過低則虛實不分,則變化不靈活,成為雙重而凝滯;高樁馬,步小而靈活,利於搏擊,但未熟練低樁馬,而用高馬,則步法輕浮而不穩,故學者勿好高騖遠,躐等求速,欲速則不達,本門初基所紀之五輪馬,其中包括各種步法;五輪法搥,更包括各種拳式,此雖然是練馬步拳式之初階,亦即將來一切拳術、器械搏擊之基礎,等於建築樓宇時之樁木,樓愈高,樁木愈,入地愈深,地基穩固,將來此幢高樓,雖處狂風暴雨之中,亦能屹立不動,所以初基先練五輪馬五輪法搥者,蓋有深意存焉,學者勿忽視之,只要將拳式刻意熟練,一式熟後,再練他式,倘只求快速美觀,恐易流於油滑,不著實用。樁步亦然,低樁馬熟習之後,方可練習高樁馬,四門橋馬等,然後及於較深之拳式,須知小者,約者,都由大者,博者而來,高者由低者而來,緊湊者由開展而來,學者可忽乎哉。

(二)隨合剛柔,何謂隨、合、剛、柔?隨者上下相隨也;合者,內外相合也;剛者,剛柔相濟也。何謂上下相隨?腰、腿,靈活、上下一致之謂。內外相合者,內而精氣,神,外而身、手、步,合而為一之謂也。依照初基先導之方法,練習馬步拳式,嫻熟之後,進而第二階段,始能練習相隨、相合、相濟之法。

拳之主宰在腰,根基在腿,無論拳械搏擊,任使動作,必求腰腿靈活,上、下一致,方能自如,把握機勢,如發覺進退失據,則毛病必在腰腿之間。

基根在腳者,當出拳發勁之際,馬步須穩重而靈活,腰腿一致發勁,然後方能得心應手,故訣有云:「練好手,不如練好走」也。論語云:「瞻之在前,忽然在後」,所謂好走者,用以形容步法靈活之謂。當然,拳擊方法,攻即是化,化即是攻,一攻一化,均須用勁,如不能穩重靈活,何能應變制機,訣云:「靜如山岳,動若兔脫」是也。


[groupid=185]劍膽琴心及談詩論武[/groupid]
作者: 鐵冰心    时间: 2015-6-8 01:13
本帖最后由 鐵冰心 于 2015-6-8 01:16 编辑

從上文所述,腰,腿,雖然上、下相隨,惟最重要者,更在於腰,腰為一身之主宰,訣又云:「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所以變換方向,前進後退,左右閃躲,均隨身之方向為所依。所謂用勁者,均由腰脊發出,而達乎四肢,無一不由腰主動,運動而不善用腰,等如時鐘之失發條也。

拳擊攻守,先頂至踵,均須用勁,其勁云何?勁成力之智者,須用一段時間,苦練而成,換言之,則未經鍛練之力,謂之拙力。發拳而用有形之拙力,外表觀之,似甚壯觀,可惜者,徒將本身有限之力,消耗於自己體內肩、背、肌肉之間,而只能陷諸體內,用勁,則能自己操縱此無形之勁,而發諸體外,高手用勁,`不見其形,疾如閃電,一發即收,尚巧不尚拙,拙力有盡,而勁則用之不禁,發之無窮也,本門之勁,種類繁多,如黏纏勁、覺勁、金剛勁、迴旋勁、誘勁、來腹勁、彈勁,就中尤以1黏纏勁、2覺勁、3金剛勁、4迴旋勁、5誘勁等為最主要,倘能將此數勁揣摩熟練,自能豁然貫通,操縱自如,收放由我矣。

主要之勁簡述如下
「黏纏勁」,黏者兩物相著,如膠如漆,不能分離之意,纏者亦有圄結不解之意,不論四肢軀幹,一經與對方接觸之處,即將對方膠著約束,不使有脫離之機會,練純勁時,必先凝其神,歛其氣,只與對方觸及之處,黏著不分,其餘全身放鬆,切不可用有形之拙力,主要在意,方能產生靈感靈覺,無論敵之剛、柔、虛、實、進、退、左、右,均因敵之變化而應付之,不自作自動,須記著「捨己從人」,切勿「捨近求遠」,雖然不先作主動,但有靈感靈覺,雖似被動,實為主動也,所謂「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到」,亦所謂「遲人天動,先人而至」也。
「覺勁」,分為自覺、覺他兩階段,凡練覺勁,先練自覺。自覺者,知己也,先求自覺,然後及於他覺。他覺者,知彼也,孫武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練習覺勁,除四肢之外,軀體亦須練習,如練覺勁,先熟黏纏勁,凝神、歛氣,靜以待動,以柔克剛,道德經云:「常欲靜以觀其動」,孫武子曰:「激水之疾,至卞漂石」此即柔能克剛之理也,習之既久,不能一百豁然貫通,達感覺圓滿之境界。

「迴旋勁」,迴旋勁者,本門主要之基本內勁也,不論前進後退、左右、上下,均須用之.迴者,轉也,還返也;凡環形團轉者,皆曰旋。迴旋勁者,來不拒、去不捨,順敵之來勢,用環返迴旋之勁,而包解之,敵人引退,即黏纏不捨以隨之,敵急則急應、敵緩則緩隨,其用勁也,如往而復,不往不復,往往復復,用迴旋勁以轉移敵方之目標及路線,務使我得機,人逆勢,然後發勁以放之,同時必須留意,練迴旋勁,勿用手、臂、肩膀,而是用腰,不要忘記,腰如上述為一身之主宰。黏纏敵人,須稍用勁,不拒、不捨,因敵之變化而應付之,有往來圓轉,活似車輪之意也,初練者,圈必大,熟練者,圈愈小,如練王臻化境者,從外表觀之,簡直無圈可見,即能用四兩勁,撥千斤力矣。

「金剛勁」,般若波羅蜜經喻其最堅最利,能制物而不為物所制,如克敵制敵,必須練就如金剛之堅利,無堅不摧,無往不利之金剛勁,但必先熟練黏纏勁、覺勁、迴旋勁相配合,剛柔相濟,方能發揮威力,經云:柔中帶剛,是為真剛中帶柔,是為真柔,剛柔相濟,是為圓滿。用黏纏勁、迴旋勁使敵方失去重心,自己得機得勢,然後發出,除得機勢之外,關於時間、方向,同為三大因素,發勁時,時間必須洽到好處,在敵之勁,新舊交替,舊已盡,新未生之際而發出,范蠡曰:「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既得機勢,時復準確,然後隨敵之涵向發放之,梅堯臣曰:「善俟敵隙,我則堂勝」,發勁之時,外示柔軟,內涵堅剛,足腿用勁,由脊發出,當機立斷,應發即發,不可遲疑,其發勁也,蓄而後發,不見其形,則如閃電,一發即收,一擊即中,否則坐失良機,不獨不能制敵,反將為敵所制。」孫武子曰:「騺鳥之疾,至於毀拆者節也,鷹隼之獲、搏,必能挫折禽獸者,以其善於疾,而存節制,故鷹隼一擊,百鳥無以爭其勢,猛虎一奮,萬獸無以爭其威」此金剛勁之所以無堅不摧、無往不利也。不見其形者使誤無機可乘。杜牧曰:「閉跡藏形,使敵不能測度,伺機有可乘之便,然後攻之。」則人不知我,而我獨合人,此孫武子所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者,其是之謂歟。」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