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鄭曼青 [打印本页]

作者: 鐵冰心    时间: 2015-5-12 14:26
标题: 鄭曼青
鄭曼青紀念館 興建設計的回想與建後感想
作者:盧常仁設計師

  當我接到徐社長憶中電話,告知宗師永和豫溪街故居已買下,要我準備一下,重新設計改建成紀念館,當時我用很興奮的語氣說:「好啊!」,便接下這令人興奮的工作。


  雖拜師於徐憶中老師門下十多年,但卻從未有緣到過 鄭曼青宗師永和故居,只是在一些記錄片上看到,宗師與眾位師伯、師叔們在自家庭院推手的情景,心理推測大慨跟我小時候住過的日式房子差不多。其實我對永和市十分陌生,翻翻地圖,憑著對方向還算有概念,我車子一開,按照地址啟程就去了,本以為應該很快就可找到幻想中的  鄭宗師故居,車子開到永和竹林路又繞進豫溪街,可是巷子越開越小,繞進又繞出,怎麼也找不到,問了路人,指東畫西的,又繞了一陣子,還是找不著,這下子糗了,趕緊聯絡楊祕書,請她出來幫我帶路,總算到達宗師故居 。站在門口愣了好一陣子,才慢慢回神,心想怎麼是這間呢?納悶的問了楊祕書:『隔壁那間幼稚園也是吧! 』她倒回答的很乾脆又肯定:「不是,就是只有這間,你眼前所看到的這間」。


  天啊!那我以前所看到那些影片裏的場景呢?一大堆人在推手的場地怎麼不見了呢?怎的由人間蒸發了?現在所看到的房子只寬約五米左右(目測),是兩層樓磚造房子 ,是間老舊不堪的樓房,朱紅色與白色直條細間的兩片大門 還算大方,但油漆大都已剝落,巷子又小又窄 ,只容一部車子可通過,大門只能開一邊,而不能全開否則會碰到牆壁,進門後還得先關閉大門,人才能從右側一條小小的不到一米寬的小廊道 ,然後再由側門進入,當時是用來充當時中學社的辦公室 ,非常簡陋,裡面隔了一間又一間的小房間,像是走迷宮一樣,到底怎麼上二樓都有點不清楚,又繞來繞去,然後從二樓一破舊的小側門出去 ,再爬上已經銹得快塌掉的防火梯勉強上了頂樓 ,頂樓是用力霸鋼架,上面加蓋石綿瓦當隔熱用 ,但力霸鋼架也已銹得差不多了, 二樓頂放個塑膠水塔 ,也還算乾淨,其中最讓我興奮的是,水塔後面二樓頂上的那些黑色瓦片 ,還很漂亮,(目前尚保留幾片在紀念館內留念),當下就拿起相機,四周圍看看,拍拍照片記錄,心想這工地要從何丈量起?又該要如何設計?這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


  回家的路上,想著一大堆的問(?)號,不過這已不是重點了,回到現實吧!心想一定要排除一切萬難完成此項設計案, 因人的一生中,能有這麼好的機會,為自己的宗師設計紀念館,是件非常榮幸的事,而且是獨一無二的,老天既賦予我這機會,當然一定要好好把握,讓宗師在天之靈得以安慰,更不能辜負 徐社長憶中,他一生為了鄭曼青宗師的傳承,而擔起弘楊師道的重任,又本著宗師「善與人同,兼善天下」的理念,到處弘揚鄭子太極拳,其到過的地方不勝枚舉,台灣本島不說,如東南亞、日、韓、歐、美、紐、澳、法、比利時…….等國,香港及對岸各省份只要有人邀請,幾乎全部參與,到處奔波,更與楊家太極拳後人取得聯繫,甚至遠赴天津南開大學…….等地,教授鄭子太極拳,付出相當多的時間、金錢與精力,只為弘揚及維護 鄭宗師所留下來的拳藝。 再者,鄭曼青宗師人稱「五絕老人」,其一生中所遺留下來的重要著作及資料文獻極多,也需要集中並好好保存下來,以便提供後人追思及研究發展之用,因而成立紀念館。


  卽然案子接下來了,就得趕快擬定計畫,準備資料,開始設計工作,首先開始丈量工地,但跑了幾趟左量右量奇怪就是兜不攏平面圖,這可是少見案例,
後來遇到對面好奇的老先生前來探詢,在閒聊之後才恍然大悟,原本主建築物只有前面這間,往後都是用增建方式,慢慢的一間一間加建,再往上加蓋,所以裡面沒有一道牆是直的,因基地本身就是歪歪斜斜的,又每次加建包商都不一樣,加上當時無所謂設計概念,也無人會按法規去申請,即使有規定也沒人管,到處都是違章建築,需要間書房就蓋間書房,要廚房就加間廚房,樓上想蓋房間就蓋房間,大小不拘,更好笑的是要上頂樓,必須從二樓小側門出去,然後爬上搭建在鄰居屋頂上的鐵梯 ;只要別人同意,都可從別人家屋頂爬來爬去,也沒甚麼關係。難怪我怎麼比怎麼畫,每道牆在平面上就是連不起來,這也是一個很好玩的經驗,歪歪斜斜的畫,總算也可劃出一張上下樓層勉強兜攏的平面圖。


  打開平面圖即刻開始為紀念館的設計理念構思,簡單的畫了一個草案後,盡快與社長及幾位時中學社前輩們,再加上「東海拳社」(徐憶中老師的入室弟子)幾位學有專長又熱心辦事的同學們共同討論,有關紀念館的用途及將來要成為陳列遺物及重要資料的場所,以及管理發展,而定出設計的理念及方向,每位都提出寶貴意見,也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提到故宮、歷史博物館、李梅樹紀念館、甚至大到羅浮宮、……等等,然後又慢慢拉回到現實,實際上我們只能做到一間既小巧又精緻的鄭曼青紀念館,待取得共識後,就開始進行設計規劃的工作。


  首先從外觀上只將圍牆及大門拆除 ,讓建築物本身能與外界不要產生疏離感,然後以原有建築物為架構,我盡量把它當古蹟來思考,盡可能的去保持它的原貌,故居本身建築 ,原就具有台灣三十年代那種古樸典雅的風味,這也正符合宗師本身具有文人風雅的特色,所以在外觀上,連原有的檜木格子窗 都盡可能用修復的方式保留下來,斷裂或腐蝕嚴重的也請師傅找一些舊房子拆下之木料來修復,這樣外觀大慨保住了。


  內部裝修部分就更頭疼了,因故居本就是老式民宅,大多用磚造牆當作建物本身之結構,然後往上蓋的,所以磚牆是不能隨便拆的,否則房子是會垮的,但如不拆隔間,又無法規劃出開闊的展覽空間,還要有會議室、辦公室、儲藏室、……等等,最後祇得考慮加蓋三樓以增加使用空間,不得已只有在工程進行中,一面拆一面用工字型鋼支撐,來補強建物的結構,再以輕鋼架隔間牆包覆整個內部牆面及天花板,從外表上,雖看不出到處補強的鋼梁、立柱的身影,但也牢牢地鞏固住建物的本身,過程雖然困難重重,總算也能一一克服,又因經費短缺,只得靠各地鄭門弟子、時中學社學員及鄭子太極拳研究會會員的捐款,因資金得來不易,每筆捐款金額雖有多有少,但這都是代表每位同門的心意,所以每用一筆費用,都得再三盤算,以免辜負每位捐款人的美意,必須在這有限的經費上,嚴加管控,務必要做到徐社長的要求,「錢要花得少,但東西要做得(最)好」。


  設計工作總算完成,但其實陳列展出的內容才是重要,為慎重起見,首先請社長出面,由李怡潔大師姐主持,召集所有「東海拳社」的同學們,開始按工作性質分組分工通力合作,首先必須將宗師故居裏的東西全部搬出,並商得李新生同學同意,特別提供他的工廠內一隅暫存。 其中有時中學社文物 ,大部份是宗師遺物 。 因此特由一組人員將宗師遺物及家用物品,一件一件的,不管有沒有用,全部先收集起來,逐一照相、編號 ,裝箱後打包並用封條蓋印封存,再請專門的搬家工人,運送至存放地點存放,為慎重起見,再請社長及幾位同學共同會勘故居,深怕將宗師重要遺物當垃圾清除掉,確定並無遺漏,然後才開始請工人清除垃圾,選擇一黃道吉日,開始動工進行新建工程。


  工程進行中,東海拳社的同學們,各組同時分頭進行各自的職責,諸如:收集資料,房子辦理過戶、向故宮博物館借宗師當年贈送的畫、照片整理、宗師年表、銅像製作、宗師生平介紹製作成DVD放映片、畫作的選擇、照片選定、送裱、…….等等,逐一檢討,事情繁瑣又多 ,實在無法一一列舉出。


  每月由社長親自督導,定期主持開會,由各組提出進度報告並檢討,內容是否充實,如何補強,各組相互提出建言及如何配合,因求好心切故工作壓力非常之大,但東海同學們,毫無怨言,全力以赴,為達成此一重大任務而努力。


  工程進行中,也發生了幾件妙事,其中以製作入口大門上「鄭曼青紀念館」 六個字的過程,最為神奇,應該說是機緣巧合,或許是老天爺、也或是宗師在天之靈自己刻意的安排,(我猜的,不得而知),我知道社長曾經有找了幾位書法名家寫過,但他老人家,好像總覺得氣勢不夠大方,所以也就一直擱著,每次我跟他要這幾個字時,總是說再看看吧!不急!不急!反正也真的還有點時間。


  有一天徐社長因心血管疾病須作心臟血管繞道手術,於榮民總醫院,正巧遇到五十多年未再見面的許崇明師伯 ,他也同時要做同樣的手術,雖說是在這種地點又同此狀況下,不期而遇,但兩老相見甚歡。 兩老是當年鄭宗師於中山堂頂樓敎拳時的第一期同學,當年跟隨 鄭宗師學拳的同門師兄弟,現仍然健在者,已然不多了,許崇明師伯也正是黑皮書內最後「太極拳論疑義答弟子問四節」問答篇的那位「提問弟子」,老天保佑,兩老手術均順利成功出院。 兩老可能因太極拳功力深厚內氣足,於手術後恢復迅速異於常人,無巧不巧 許師伯的書法造詣深厚,於是社長認為由大師兄來題這六個字應該是最恰當不過了,而許師伯也欣然同意,總算解決了一件心頭大事,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 許師伯這麼大年紀,又剛動完大手術,休養數日後就將字寫好,果然氣勢豪邁宏偉,不但如此,他的為人處事認真謹慎,還指定一位經常幫他刻字的師傅,並堅持要自己監督 ,要我陪他一起到八里 ,親自挑選石材,親自排字 ,刻完後上色,因上色時正逢四月,經常吹起南風,石材容易受潮,潮濕時顏料不易附著於石材上,他就一直叮嚀師傅千萬要注意,一直到將匾額安裝完成,才肯放心。他那一絲不苟的處事態度,盡心盡力,就為完成這一重大的使命,著實令人感動。


  在大家努力之下,總算看到了成果,從外觀上;在門的右側牆上可看到社長親自題的「鄭子太極拳研究會」 金字招牌 ,及種有戚樹(像楓樹)…等的花台,大門門楣上有許崇明師伯所題的「鄭曼青紀念館」 六個大字,門的左側牆上有一橢圓形銅版上刻有社長寫的紀念館建館弁言,另有一小花圃,特地種了一棵 鄭宗師生前最愛畫的紫藤樹 ,非常高雅又有親和力,使整個環境變的非常開闊大方,看了令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大門進去後,正面有幅與真人同高的大照片是鄭宗師的摟膝柪步雄姿,上印有宗師的座右銘 ,右側即可看到宗師的雕塑像栩栩如生 ,背景是宗師的年表 ,旁邊有一櫥窗,內放置宗師生前的遺物 ,對面牆壁則是掛幾幅宗師畫作 ,下有展示櫃,裡面放置宗師的書法墨寶 ,往後走 進入專門介紹宗師在太極拳方面的專區 ,一回神,迎面而來的是一大幅宗師的大魁星劍照 ,氣勢令人震撼,恰好將整個紀念館鎮住, 使紀念館生色不少。


  接著往樓上走 ,二樓前半部有簡報室可放映影片 ,另兼會客、會議、研討之用,四周保留了原有木製格子玻璃窗 ,光線充足,窗外正好有棵大榕樹相互輝映,使得空間格外舒適。 後半部是挑高的空間,剛好放置宗師生前所使用的書桌 ,將其佈置得跟當年宗師作畫、著書………等的情形一模一樣。 背後掛一小匾額,上刻有「夕長樓」三個字 ,往上看則掛一幀宗師遺照,兩旁有幅宗師寫的對聯,寫著「我 乏 屠 龍 手 君 能 捋 虎 鬚」 甚為莊嚴肅穆,正可顯現出宗師的豪情氣勢。


  三樓 僅有半邊就當時中學社、鄭子太極拳研究會辦公室之用。


  以上簡單敘述,因本人才疏學淺,文筆較差或有辭窮之處,無法以文字完整地表達並描述出來,如臨現場應有更真切的感受!正因如此,竭誠歡迎大家來參觀指教。


  「鄭曼青紀念館」的完成,意義重大,這是海內外無數鄭門弟子的期盼,如今在「時中學社」現任社長 徐憶中先生的領導之下,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全是些不計名利,犧牲奉獻,默默地分工合作的人,加上從各方募集了龐大的資金,如此在大家鼎力相助之下,前後大約花了一整年的時光,才能有此小小的成果,實在不容易。 本人在此再次的感謝大家在這段時間的努力,才得以順利完成以宗師故居所改建的「鄭曼青紀念館」。


  最後希望紀念館能永遠地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並且受到妥善地照顧、細心地經營,以免辜負這麼多人的努力與奉獻。
 
設計師 盧常仁寫于2010/04/15


附註:本館是于2006年6月28日完工正式啟用



[groupid=185]劍膽琴心及談詩論武[/groupid]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