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武艺丛谈》—拳经九论
[打印本页]
作者:
yaokai
时间:
2009-12-2 22:00
标题:
《武艺丛谈》—拳经九论
一、圣典崇拜
刀经拳谱、武笈秘录,在我们社会上,因小说电影电视之渲染,已形成一种「圣典崇拜」。大家相信最高的道理即存在于经典之中,只要获得经典,依法修参,便能证得无上菩提,登至最高境界。所以,为了获致经典,不惜巧取豪夺,大动干戈。取得经典后依之修行,亦为必循之径路。
圣典崇拜是各宗教各文明中普遍之现象,武侠世界自然也不例外。但武侠文学中出现这个现象的时间甚晚。早期只有侠义小说曾有宋江获得九天玄女三卷天书之类故事。可是天书玄秘,通常都是没有字的;仅在危难时焚香祝祷,才会示现天机。此亦为圣典崇拜之一种类型,然非尘俗世界得能仿效。尘世的武林,把拳经秘籍讲得最活灵活现的,是金庸的小说。我们试想:若无《九阴真经》《九阳真经》,射雕神雕诸传的英雄侠侣们还唱得成戏吗?若无《辟邪剑谱》《葵花宝典》,令狐冲林平之的曲折故事恐怕也讲不成了。同理,小胡斐的本领,全凭一册胡家刀谱。有人偷练了前面几页,便成了技击名家,经典之义,斯可谓大矣哉!
金庸之前的武侠小说名家,谈论秘笈者甚少,金庸则几乎每本小说均以秘籍为其情节核心,秘笈又特别多。九阳真经、九阴真经、辟邪剑谱,葵花宝典,胡家刀法之外,如六脉神剑、易筋经、紫霞神功、玉女心经、乾坤大挪移等均是。其小说之模式既以此为特点,当然也就因此而形成了格套,看来看去,似曾相似,不免有自陷窠臼之嫌。故以秘笈为叙事核心,乃其创格之成就,而亦遂为其缺点之所在。
何况,秘笈固为昔贤所创,笔录以传世。后世岂即无贤能之士,不能自我创获,非取而诵习不可?金庸笔下的圣典崇拜,往往被形容成武功一代不如一代。所以谁只要能得到圣典,便可练成当世最高的武功。此固为圣典崇拜之常态,但经是死的,人是活的,因崇拜经典,遂拒绝灵活通变、因革创益之机,恐亦非智者所应为。
此非苛责金庸,也不是要讨论武侠小说该怎么写。金庸之所以特别注意到圣典秘笈,并以此来做为情节核心,料想他有个特殊的时代社会背景,令他对此有感会,故下笔不觉其然而然,就表现出了圣典崇拜诸征象。
可不是吗?近百年来,康有为奉孔教圣典、国民党高举三民主义、共产党抱持马列教条、民进党以台独核四之党纲为神主牌。这些执政者(康有为百日维新亦可勉强算是执了政权),谁不在表演着他们的圣典崇拜态度呢?谁不宣称其圣典乃「圣人造作,具一切法」?谁不谨循其教,宁愿百姓遭殃、社会萧条,也不肯在党纲上稍做让步?这样的社会,出现这样的小说,又有啥可怪诧的呢?
二、易筋经
武林秘笈,来历最古、地位最高者,首推达摩祖师《易筋经》。
易筋也者,谓练武之人须改换筋骨,转弱为强。修习此经即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以血肉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
达摩被称为少林初祖,少林则为天下武学之宗,泰山北斗,因此这部经典在武林中简直地位崇高极了。关于这部经典的传说、小说叙述也讲得神妙无方。
可是,很少人真看过这部圣典。当然,无上妙品,不授无缘,流传本来就很慎重、很神秘,一般人自然也难得看着。不过幸而读者并不甚多,一般练武之士,文化水平又不见得太高;更少人关心它的理论性,而仅从练功的需要上去诵习,所以它才一直保持着它神奇且崇高的地位。真去取来参阅,它的西洋镜恐怕就要拆穿了。
先不说达摩与少林寺相关传说均属杜撰伪托,就只针对《易筋经》来说,甚中荒谬之处便甚多。
例如达摩是襌师,少林是僧门,《易筋经》却教人攒、挣、搓、拍睪丸;握、洗、束、养阳具。洗,指每天用药水洗泡。束,指用软帛束起。为什么要如此费工夫呢?因为要壮阳,以供房中鏖战。经文说:「吾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大于是法者?」这怎样可能会是达摩和尚的口吻,怎么会是少林寺里传习的功法?
此类功法,它自称为「泥水操珠最上乘之功也。」清顺治年间,一位海岱游人记载曾见西羌人习此法,可以「以长绳系睪丸,缀以牛车之轮,曳轮而走」,则彷佛现在市井间的「九九神功」之类。功在壮阳,与武艺何干?倘或更以泥水采战自诩,伤德败行,又岂有道之士所宜为?在道教练丹法中,对于藉助性交采阴补阳的功法,都是瞧不起的。称为泥水丹。跟金丹大道,相去霄壤。《易筋经》号为至高妙谛,而居然以泥水丹法自鸣得意,不是要笑煞人吗?
此经还有些附录,说:「男子骨白,妇人骨黑」「髑骸骨,男子自项及耳并脑后共八片,妇人只六片」「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六」,皆妄谬。
这本经典,所述功法,其实多杂采道教呼吸吐纳、导引以及内丹绪法拼凑而成。最重要的锻练方法则是「八段锦」。八段锦很普遍,会的人很多。但换个名目,称为「易筋十二势」,大家就觉得高深玄秘多了。
圣典崇拜,往往就是如此。一个时代、一个社群、一堆人,奉若神明的什么主义、纲领、教条,其实大部分也都是如此。高明神圣,徒子徒孙,万人景从,膜祗奉行,以为有甚深奥义,足以生死人而肉白骨,按而稽之,殆亦仅仅是另一本《易筋经》罢了。要改易筋骨者,该换的,其实不是筋骨,而是脑筋。
三、洗髓经
武林秘籍,《易筋》之外,尚有《洗髓经》。此经亦属达摩传授,而且比《易筋经》还要神奇。
据《易筋经》李靖序说,达摩卒后留下一口铁函,函中藏有这两本经书,「洗髓经帙,归于慧可,附衣钵共作秘传,后世罕见。惟易筋经留镇少林」。可见少林所传亦仅易筋法而已,洗髓功则为掌门衣钵之秘。李靖这篇序文是伪造的,但即使是伪作此序者也承认并不曾见过《洗髓经》。
故《洗髓经》可谓秘中之秘,历来修练之士看待这两本书,也持轩轾之见。例如玄同子藏本《易筋经》后序就说:「练易筋功行,成就已;以洗髓之功视之,犹是外功,不足以言工夫之上乘,必须进而练习洗髓,方为形神之妙道毕矣」。
少林掌门衣钵秘术,流传当然也绝少。不过据说后来慧可襌师发愿弘法,将此经翻译成中文,所以毕竟有了传本。
流传各本,内容甚为分歧,译文也颇有不同。其功法大略谓:夜中静坐,服气吐纳。五更起床后,也吐浊纳清。静坐吐纳时,舌抵上颚,咽津入腹,气归丹田。平时行住坐卧也要行功,然后再辅以按摩之法。
这样的功法,其实也甚为简单。但它跟《易筋经》相比,确实较有理趣,其〈无始锺气〉〈四大假合〉〈凡圣同归〉〈物我一致〉各篇,都不只是讲技术、操作手法,而是从宇宙气化讲起,谓宇宙因气化而成,故水火土风四大假合,人亦如此。生命暂有,终归太虚。修练者只是借假以合真,运用服气养气之法,以求长生。这样的理论,使它在各武术秘笈中显得较为深奥高妙,以致于它那极简单的功法也彷佛高深莫测了。实则其理论虽有理趣却是欠通的。若真能悟四大假合、生本虚幻,便能超脱生死关,何至于汲汲以长生久视为念?而其具体功法,则又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是呼吸吐纳而已。里面甚至还有一些「两手常在腹,扪脐摸下体」的动作哩。
如此功法,何以便能拥有那么高的声誉地位?
原来,圣典之所以能成为圣典,有时并不只因它本身的因素,而是因时因机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白话文学史》〈文学改良刍议〉本身也谈不上多么严谨深刻,议论亦多欠通,但掀起一代风潮,肇兴新文化运动,谁又能说它没有历史地位?不也有许多人迷信它,视为圣典吗?
《易筋》《洗髓》于今视之,浅陋可哂,妄谬亦甚可惊。但那是少林外家拳术在明末遭遇内家拳思潮崛起后的自我调整之作,希望吸收道家的运气行气说、呼吸吐纳功法、导引术来达到新的综合。这种综合,虽然简陋,但却成为清初迄今少林系统武术的基础,许多功法均由此衍申发展而来。此所以这两部经才会被推尊为武学宗祖,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四、剑经
中国兵器,以剑为尊。但后世剑法失传,剑在战阵中亦无所用,剑遂仅成为装饰性或表演性的技艺。真正讲武术的第一本《剑经》,其实乃是一部棍法谱。
这部棍法谱,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棍谱。以棍谱名为剑经,自有以棍代剑之意。剑的传统地位及作用,依作者看,是该让位给棍了。
这位作者,乃明嘉靖万历间名将俞大猷。戚继光曾任其副将,对他的棍法非常佩服,所以在编《纪效新书》时,把他这《剑经》全文收录书中,且增绘了二十四图势,以助了解。后来民国初年写《江湖奇侠传》的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也曾注释此经,并增图势若干幅,改名《子母三十六棍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本不仅具有历史地位,也深受内行推崇的经典。
俞大猷于嘉靖四十年路过少林寺时,因少林棍法从唐初即擅盛名,故请求观艺。但看后颇为失望,认为其棍法「传久而讹,其诀皆失矣」。于是挑了两名僧人来教诲,要他们学成之后「转授寺僧,以永其传」。所以后世所传少林棍法,恐怕也只是俞大猷的棍法罢。
俞大猷的棍法何以能有如此高的评价?或者说,它的要诀何在?
综合俞大猷与戚继光的看法,有几点可谈:
一、棍为兵器之首:「用棍如读四书,钩刀鎗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二、棍虽重要,但练棍者跳跃闪滚,多是花样,中看不中用,故棍法以实用为要:「俞公棍,所以单人打不得,对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无虚花法」。单人打不得,就是说棍法不是个人表演用的;无虚花法,就是说不准练者「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三、使棍时,须懂得短兵长用的道理。棍不如长枪大刀,乃是短兵。短兵利在速进,要抢到近距离才能发挥作用。所谓短兵长用者,是长驱直入之意。
四、两人对阵,不是演套路、耍招数,而是要乘其机、因其势的。所以他强调:「须知他出力在何处,我不此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待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然后乘之,所以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也」「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一句」。
这些论点,都是武学上的至理名言。习武者卖弄气力,矜炫姿势,乃人之通病。此经所说,可谓切中要害。可惜后世武术之发展仍然是以演套路、打招数为主,每家各派,以此自鸣得意、宏展宗派。既罕实用实战之效,又跟俞大猷博采各家之精神相违(他的棍法吸收了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的技法与经验),实在令人感慨。幸而,「后发先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之原理被太极拳等内家拳派吸收而发扬光大了,否则后人对此《剑经》岂不愧煞!
五、拳经
古罕有以拳法闻名者。魏文帝曹丕《典论》自序记其麾下奋威将军邓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能空手入白刃」,似是善拳技者。然曹丕记其术,乃是击剑,而非拳搏。曹丕弟弟曹植论手搏也不详。足证此道于古不盛。也正因为如此,清初编《古今图书集成》,在「拳搏部」,就几乎没什么东西可录,勉强把古代的角抵列入其中。但角抵只是摔角、相扑,跟我们现在所说的拳术搏击仍有相当的距离。这也可以看出拳术的发达实在是很晚的事了。
现今论拳术,动不动就说少林、讲达摩,或推太极拳之类拳法于唐代道士许宣平、宋朝道士张三丰,其实哪有那些事儿呢?就连《水浒传》里说拳脚,也粗略得很。李逵鲁智深,三拳两腿即致人于死者,非其术惊人,但凭一身气力耳。唯武松醉打蒋门神时,用了一招,说书人特别纪了一笔,谓此乃「鸳鸯脚」「连环腿」,可说已为拳术之滥觞。
《水浒》写成时代甚晚,但武松所处的宋代,是有可能出现这种拳招的。因为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创立长拳,岳飞也曾创立拳法。其技虽乏文献可以稽考,但后世拳术,泰半与它们有渊源,则是可以确定的。台湾民间,流传最广的,也就是太祖拳。
宋代这些拳法,传到明朝,颇有发扬。其间最重要的人物,即名将戚继光。
戚氏《纪效新书》末尾为〈拳经捷要〉,此为拳经之祖。它一方面沿续传统见解,谓「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一方面又提高它的地位,说「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拳法自此,才成为武技中的重头戏。
其次,戚继光又是当时拳术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博记广学,多算而胜」,故将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以及鹰爪王之拿、李半之天腿、千跌张之跌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编为廿八势,绘图、注诀以教人。后世拳谱均循其体例。后世一些拳法,其实也多脱胎于此。例如太极拳中的懒扎衣、金鸡独立、单鞭、探马、七星、跨虎,均本于此。
此外,戚继光不是经典主义者,他主张在实战中增进技艺,而非熟读图谱即堪应敌。因此他说:「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后世许多人都妄想寻获一本秘籍,以为据本子修练之后,就能立刻天下无敌。依戚继光看,天下是没这种便宜事的。这也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六、太极拳经
太极拳,可说是现今流行最广的拳术,但也是兴起甚晚的拳种。道光咸丰之后始渐知名,同治光绪间始大盛,入民国,更不断推衍发展,形成许多流派,某些诀法秘籍甚至迟至一九五八年以后才流传。所以也可说是仍在发展中的拳术。
这个拳种,历来神话最多。一是功用的神话,谓其足以健身、袪病、长寿。其实太极拳名家中李亦畬仅六十岁,杨班侯仅六十一岁,杨露襌七三,郝和七一、吴鉴泉七二,亦均非高寿。故太极拳虽可能有强身的功用,若说得太神奇,便过火了。拳,主要是应敌,能否健身长寿,其实是其次的。现在打太极拳的朋友,轻摸慢揉,以健身为宗旨,而不求其能克敌致胜,恐怕有些儿买椟还珠。
太极拳另一个神话,是起源。光绪七年起,将它推源于「武当真仙张三丰」;一九一六年袁世凯幕客宋书铭又将它推源于宋远桥,以及唐代李道子传明代俞莲舟;到民国八年,陈鑫更上溯于其始祖,明洪武七年之陈卜。人人扯人一个老关系,弄得太极拳史如坠五里雾中。
详细的考辨,得写一本书才讲得清楚,我在此仅能讲结论。结论是这样的:首先提出太极拳这个名称的,是山西人王宗岳,乾隆时人。但其拳本称长拳,有十三势,乃掤、 、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且其拳实已不传。今所传者,均由河南陈家沟来。陈家拳,本无太极之称,据我看,与王宗岳之法也不相同。如陈王廷,年代与王相近而略早,其〈拳经总歌〉七言廿二句,其实就只是依戚继光《拳经》而编的。陈家所传拳架及招式名称也颇多同于戚谱。故我以为陈家拳即是据戚氏拳谱发展而成者,所以与王宗岳并不相同。陈长兴〈太极拳十六要论〉等,讲身法、步法、刚柔、三合、六进,也并无所谓十三势。杨露襌以后,才将王宗岳十三势跟陈长兴所传拳法拳理结合起来说。但衡诸王氏之法,杨氏太极拳有黏而无走,非王氏「黏即是走,走即是黏」之旨。王氏只论四方四隅,杨则论方圆;王只说阴阳相济,杨则云颠倒阴阳;杨打穴,王不打穴;杨主张以粘黏连随等待于人,王主张舍己从人、因敌变化,可见两者仍是有差别的。
世之传习太极拳者,囫囵吞枣,把这些东西混为一谈,并穿凿傅会以说之,结果当然是治丝益棼。太极拳传来传去,分成了许多派别,事实上也正是治丝而棼的结果。
虽然如此,王宗岳〈太极拳经〉仍是值得重视的。毕竟各派都奉其经文以为典谟,而且太极拳主要的理论也由此奠基。
什么理论呢?
一、四两拨千斤,打拳是用巧劲而非使蛮力;
二、随曲就伸、舍己从人,打拳须因敌变化,非一味壮欺弱、快打慢;
三、刚柔动静在于气,非仅肢体动作而已。
这些理论已超越技术层面,蕴涵了许多哲理。它能造成巨大之影响,殊非偶然。
七、拳经拳法备要
少林拳威震天下,但相关传说,多属虚妄。真正足以考其拳法者,厥推清康熙年间张孔昭《拳经》一书。
此书认为:「拳法之来,本于少林寺」,确认了少林寺在拳法上的宗祖地位。其技亦本之「玄机和尚秘传」,后来虽另有心得及发展,但基本拳理和拳术架势,大概仍不脱此一渊源。后乾隆时人曹焕斗据其书作注解,编成《拳经拳法备要》,里面就仍可看到「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少林寺玄机和尚传授身法图」「少林寺短打推盘步法」等,渊源自不可掩。现在我们要考察清朝初年少林拳的姿貌,仅存此书可供追蹑了。
把天下拳术都推源于少林是不对的。少林在明代中期,仅以棍闻名,故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历数天下武术,只说「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 」等。后来少林寺僧人努力钻研拳艺,少林拳才声名鹊起。建立声望后,徒众渐广。其徒众推重师门,便不止说他的拳法本于少林,更要说天下拳法也都源出少林了。张孔昭这本书,序文照抄戚氏《拳经》论宋太祖长拳以下一大段,却在上面巧妙地加上「拳法之由来,本于少林寺,自宋太祖学于其中而名遂传于天下」,很能看出这番用意。
实则少林拳自有其特点,与长拳,以及以长拳为基础所发展的拳艺(例如戚继光的拳势或太极拳之类)并不相同。少林乃是短打。这不仅有短打步法、身法诸图谱可证,其拳理也属短打。
现在它所存各拳式图,都没有伸拳舒腿的。两肘垂于腰际,两手上不过肩,下不踰膝,门户甚小,下盘又很低,正是典型的短打型态。看来现今所传南派,即传说中由少林弟子洪熙官等人所创的洪拳之类,仍保持这种风格。传说中由洪拳发展出来的醉八仙拳法,也早就完整地记录在这本《拳经》中。
〈拳经问答歌诀〉曾对此有阐发,云:「问:『短打胜长拳,何也?』答曰:『短兵易入。长来短接易入身,入身跌拨好惊人,里裹打开左右角;外裹打入窝里寻』」。短打,因为架子小、出手短,所以要胜敌就须欺入敌人身畔。这本拳谱,反复说明身法步法,即是教人如何打入圈子里去。所谓打开左右角、打入窝里去、短身易入,均指此言。其论步法亦最详,如寒鸡步、颠狂步、梅花步、之字步,玄子步,回龙勾、太极八步 等,重在左右闪身、射入攻敌。强调:「凡与人对敌时,身法带缩,腰法带弯,偷步宜快宜活」,也是同一个道理。
这种拳法,可能是由猴拳发展来的。戚继光论古今拳家时已谈到猴拳;明人王士性也在〈嵩游记〉中说他曾在少林寺见过僧人打猴拳。这本拳谱里,铁拐颠椿式、站步式,亦均谈及猴拳。
八、苌氏武技书
明末清初,是我国武学突飞猛进的时代。突破的一个关键,在于将武术跟气论结合起来说。
早期论武技,只谈进退趋避、手法步法;可是到了晚明,武术跟养气、运气等气论结合了,使得武学内向化,不是注重力量、速度、技巧,更要强调内在的气的作用。如《易筋经》教人由外壮转而追求内壮,要人让气沈入筋膜之间,即为一例。这种内向化的倾向,导致「内功」逐渐盛行。同时,因为养气运气须运用一些佛教道教的修炼法门,也使得武术与佛学道学越来越紧密。
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有一本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就是苌乃周的《苌氏武技书》。
苌乃周是乾隆时河南人,曾撰《周易讲义》,是一位儒生。故其拳又号为儒生拳。著作甚多,后人整理成为《苌氏武技书》,凡六卷七十四篇。
其中卷六是枪法棒法剑法,卷五是拳谱,其余四卷倒是论气的多些。而其气论,却又不是儒家孟子知言养气那一套,乃是由道教丹法及医学上转化而来的。
因此此书开宗明义即是〈中气论〉,它解释道:「中气者,即仙经所谓元阳,医者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之正中,故武备名曰中气。此气即先天真乙之气。」靠着呼吸,将气运于周身,流行于经络脏腑,则「炼形以合外,炼气以实内,坚硬如铁,自成金丹不坏之体」。
此即内外兼修之法。在此书之前,我国武学从无此等论调,此后却成了普通常识。
其书卷一卷二,大抵讲的都是如何炼体内阴阳两气之法,追求「神以气会,精以神聚」。然后再教人炼形之法,炼形也讲究形气合一。其拳二十四式,每势均须配合气,阴阳流转,引出自然之力,而非使蛮力。
这本书的论述路数如此,而具体言说,则精义甚多。例如它强调心的作用。武术搏击,靠心智修为工夫,而非体能劲力,这就把武技提升为武道之层次。心是灵妙的,「触而即发,感而随通」,故它虽教人廿四势拳招,但却强调当机。其机只在敌人一动之间,敌不动我也不动,敌动,机现,我即因此机,乘其气已动而击之。这就超越了固定套路拳式之格套,而且以静制动。再则,粘法,也是此书首创。它说用功时两臂都要柔软,不可使力,粘到人时,气贯力出,才能伤人。若敌来攻,则邀住他手,粘连不离,随我变化。后来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慢打快、柔软、粘,都有承流接响之迹。
苌家拳,后世失传了,今所见者,均非原貌。但其拳谱之价值,实超越了一宗一派的意义。
九、形意拳要论
拳分内家外家。所谓内家拳者,据最先提出这个名词的黄宗羲说:「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可是因为早期的内家拳法业已失传,所以我们通常是以太极拳这类拳法为模型来认知所谓的内家拳法。
但一般也称为内家拳的形意、八卦,其实就跟太极颇为不同。起码它们不像太极那么静态、那么柔软、那么迟缓。
形意拳的名义及来历,也是个谜。一说达摩传法、张三丰演术、岳武穆创拳,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故称形意。一说乃张三丰创,岳飞为之着谱阐发大要。一说岳飞创「意拳」,清初姬际可获其谱。一说本名「心意六合拳」,为姬际可所创。
到底是形意拳、意拳、还是心意六合拳呢?看来达摩、张三丰、岳武穆也都不可靠,此拳应起于清初。重点也不在六合,而在五行。
今存形意拳谱,号称为岳武穆所传之拳经,有好几种。其基本道理,是一气化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为基本式,凡形意拳起手收手均以三才式为主。以三才基本式,配合身、手、脚、步四法,形成五拳。拳属五行:劈如斧,属金,可养肺;攒属水,可补肾;崩属木,能舒肝;炮属火,能养心;横属土,可理脾。
形意拳极为简朴,基本上就只这五行拳。练时一拳一拳反复练熟,再串起来练五行生克、五行连环,如是而已。
但天地运化,有五行之后,还要化生万物,故拳不能止于五行,更要以十二物来象万物之形,打十二形拳。十二形为龙、虎、猴、马、龟、鸡、鹞、燕、蛇、 、鹰。各形也是单独练,再串起来,称为「杂式捶」。如相对练习就叫「安身炮」。
五行拳只有五式,十二形只有十二式,又无套路,其简朴可知。但这套拳,几乎全是攻击进手,动作则讲究迅疾,谱云:「身如弩弓拳如箭」。拳则五行须如炮击、电钻、斧劈、崩撞,其猛烈也可知。跟太极拳迂缓柔软且以静制动者颇为不同。
但它有几个特点,一是讲究气的运用,此不仅在动作中的调呼吸,更在于运气。运气、形成了劲,是它第二个特点。劲不是力。它说劲有明劲、暗劲、化劲之分。练拳的人,初习拳以熟练拳式为主,用明劲。渐渐地就须练暗劲。否则拳式如此之简,欲能伤人败敌,岂能徒恃其力?再者,拳是配合阴阳五行而创的,也具有调理内脏的养生功能。这些,是它被视为内家拳的主要原因。
今存《岳武穆形意拳要论》共十篇,大概也是清人所造,与岳飞的口气不符,但论拳理而强调步法,甚为切要。形意拳拳式甚简,而能实战有效,步法奇幻,确为一大关键。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