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養生治病第一功__寶瓶氣
[打印本页]
作者:
yaokai
时间:
2009-11-16 22:08
标题:
養生治病第一功__寶瓶氣
呼吸與養生之道(養生治病第一功-寶瓶氣)
世間有兩大普遍的苦,一曰貧,二曰病,而貧與病相比,病比貧更可怕。一個人如果不病,他可以用勤儉來克服他的貧,因此其貧便變得不甚可怕;反之一個人象病不癒,其家本來不貧,也會變得貧。疾病與個人的苦樂、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繁榮、國家的強弱密切相關,因此從個人一直到一國的政府,莫不非常重視醫療保健的問題。
近年來因生活環境及作息時間的改變,已與上古時候人們的生活大為不同,故古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文明病」如雨後春筍般蜂湧而出,諸如癌症、不孕症、老年痴呆症……等等,而西方醫學診斷後卻仍找不出具體原因,只能斷定為某些功能缺乏或缺乏某些必須成份罷了。另外在中醫方面雖有完整之理論體系及療程、藥方,但因一般人對於中醫專門之措辭用語均感艱澀難懂,只憑口耳相傳之方式所瞭解,無法瞭解並一窺中國傳統醫學之堂奧,殊為可惜。而在這種觀念中只知生了某種病要「吃」「藥」病才能痊癒,這種觀念無異如佛教所言之眾生心不明瞭,攀緣外求,「心外求法」,不知心中自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只需塵盡光生,自能光徹三千大千世界。
人體自我免疫能力之啟發法不獨一、二種,諸如生機飲食法、斷食排毒法、中草藥、食物療法、運動、練氣……等等,不勝枚舉,在此本文謹舉出各種方法中之根本方法為要,精而不雜,條列詳細之原由與作用而已。凡所有之健康法門,其主要作用皆於此理所延伸及變化而來,實無另有不同之法。
古人司馬遷於其扁鵲傳中所言,病有六不治,其中第五項為形羸不能服藥中指出因身體因身體太過於虛弱而藥效無法發揮,同樣地,這樣的病人所食用的食物也無法吸收利用。這時稱為藥石罔效。
而練氣功者莫不以身心形聚氣凝丹,通暢有形無形脈輪,開通靈脈,以達脫胎換骨之功,生機飲食及斷食排毒法者以天然植物等來排除毒素,將體內血液中之毒素排出,並將血液之酸鹼值轉換成鹼性狀態,增加細胞含O2量,斷除不良毒素與癌細胞之生長助緣。
歸結以上結論並諸中西醫可知,一般人在家庭及工作方面,因長期勞累暨作息不正常,甚或熬夜而導致身心俱疲。在此情況下體內肝臟自然排毒之功能將嚴重受損,體內自然留存大量毒素,年久月深,對身體器官之功能無異是一大損害。
長期處於此種狀態下,因此體大將的大幅衰退,而無法有足夠的體力來支撐身體的重量,久之,將造成呼吸淺短(吸氣未吸滿即吐,呼氣未吐盡又吸,不能將氣吸滿肺部,亦不能將肺中CO2完全吐盡),這時心理上將產生急燥之情緒。
心中煩燥不安,更使得胸腔(包括雙肩)部位不自覺地使力上抬,形成短暫無法呼吸的狀態,且使得咽喉暫時用力閉住致使胸壓昇高,使得血液無法流至心臟及肺部致血液涸枯。因胸部不自覺地緊繃,更做得呼吸更形淺短,週而復始,最後使得肺泡無法大量吸收及交換O2,只能從肺泡中殘存大量CO2的空氣中再次吸收不足量的O2,因此人體體內血液中便含有大量的CO2,而O2的含量便不足。
同樣的道理,精神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因不能放鬆的緣故,經常會有暫停呼吸,感到胸部沉重異常。在這種情況之下,若能把以往此種不正確的呼吸一轉為正常呼吸、良好的呼吸方式,如此心靈的束縛將會自然消失。
我們知道,呼吸系統在吸氣時動脈血(含大量O2)大量進入腎、肝二臟,每一次吐氣吸氣時,脈的進度各有三寸(中醫所記之單位,約為各人四指幅寬),日夜呼吸次數共有一萬三千五百次,而脈運全身日夜各三十次。相同地,我們細胞所需的O2與營養成份均需靠血液的運行來輸送,是故除了藉由肺泡交換及吸收O2外,更需靠血液的運行全身來供給全身每一個細胞所需的O2與營養成份。
但在現在的社會中,一般人幾乎是屬於缺少運動一族(與勞動不同),故身體的血液循環速度本就不佳,比一般正常的速度要慢的多。血液散佈於全身之中,而位於心臟以下的血液又佔了全身血液總量的70%至80%。從心臟的動脈壓縮流出的血液經過腹腔,進入大腿、小腿、腳踝、腳掌,再由靜脈沿原路線回流方能維持全身的生命機能。在如此漫長的血管旅程中,光靠一顆小小的心臟來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卻是一件艱難的工作,實在是無法獨自完成的。因此一般並未有正常規律運動的人,其血液易滯流於心臟以下的靜脈中,這將會造成血液循環的遲滯,血液無法在一定的時間內回流至心臟,亦未能及時將肺泡中交換的O2流回心臟以送至於全身每一個細胞中。因此血液中勢必存留著高濃度的CO2。
因血液無法正常循環而造成缺少O2,縱使血液中富含大量的營養成份,如單醣、雙醣、胺基酸等各種人體必須或可經由人體合成的營養成份,但因缺少O2的緣故,這些營養成份均將無法利用,無法將其轉化成細胞所能利用之能量。久之,細胞將會失去其原有的活力,逐漸萎縮。而初期我們對於身體的感覺將是感覺全身不對勁,但做完全身身體檢查後,毫無病徵,但就是全身四肢無力,全身容易疲累,但就是找不出有任何疾病。
細胞失去活力的表徵,如皮膚、不再晶瑩剔透,心臟收縮力不足,使得收縮壓、舒張壓明顯偏低,因而血液循環更慢,腸、胃的吸收力減低,嚴重者胃、腸無法分泌足量的消化液來分解食物,胰臟、膽囊等亦無法分泌足量之胰液、膽汁來分解食物中之蛋白質成分,更使得人體血液中之營養成份大量減少,直接影響到我們身體的體力來源。
因一方面,因胸腔緊張導致上半身緊繃,除了呼吸淺短之外,更使得在呼吸的過程中,橫隔膜無法有效地上下運動,使得血液滯留在腹腔,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以外觀來說,腹部(尤其是小腹部位)無法有效地做收縮運動,小腹就如靜止一般,無法發揮其主要的功用。
我們先來觀察幼兒的呼吸,幼兒不管是白日或夜晚,其腹部的起伏很大。腹部在呼氣時用力收縮,將停滯在腹部中充滿CO2的血液壓送回心臟,此時下肢的血液將流回腹腔補充因小腹收縮而流回心臟的血液而空出來的空間。同樣地下肢的血液能順利流回腹腔,此時心臟就能將充滿新鮮O2的血液送至流向下肢的大動脈中流向下肢。而使得下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裡亦能保持溫暖的將態。
縱合以上腹腔的收縮而能使血液迅速的流動,使得每一個細胞不但能獲得充足的營養成分,及新鮮的O2而獲得無比的生命力。這就是為何幼兒及兒童的身體復原能力要比成人要佳的原因了。而一般人因長期的身、心、息失調,全身血液循環發生障礙,長年手、腳末端發冷,妨礙腹腔血液循行,導致肝、腎、膽疲累,更因胸腔緊繃,肩膀上抬,而壓迫到左右肩胛骨兩側通往左右兩手之大動脈,致使部血液無法順利流入手部而兩手無力。使得循環緩慢,引起倦怠感,行動失去信心,身心俱感疲勞。更由於神經系統過度緊張,導致日夜幻想連連,呼吸不整,而出現盜汗,兩腋常汗等,全身是病。至此病症已非鍼灸、藥物所能。鍼灸、藥物雖暫可減輕痛苦,暫得清涼,然旋出旋入,終非長久之計,無法有效地改善或根治此症狀。
此時可感覺胸腔用力呼吸,咽喉使力之時,流入肺泡及下肢的血液大量減少,甚或暫停。但人體之自我保護機能(交感、副交感神經等)將會使得心臟自動加快壓縮血液至全身,但心臟以下的通路因受阻無法順利送出,故大量的血液勢必將會送至離心臟最近的頸動脈而至頭部,使得腦部的血流量大增,此時雖身感身體疲累異常,但因腦部大量充血,腦部興奮,始終無法進入睡眠狀態,飽嘗失眠之苦,就是箇中道裡。
這種情形在中醫稱為「心火逆上,肺金焦枯。」心在五行之中屬火,心臟的血液無法輸送至下半身,也無法輸送至肺泡,卻集中於頭部(大量下行為順,大量上行為逆),血液如此行之日久,終將百病叢生,醫藥罔效。
以上所言及之情況皆為不正確的姿勢所形成的不正確的呼吸所造成的病症,如此之嚴重,我們實不可不慎於注意於自身的微細舉止。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