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神威——隋唐篇
53.名将·文豪·奸臣——杨素
杨素(字 处道,544-606)-隋朝将军、宰相
杨素一生扮演了四个重要角色——名将、诗人、书法家、奸贼。
杨素这个人可以说是“超级优秀”,首先长得相貌堂堂,和关羽一样是位“美髯公”,其次他的诗文和书法都达到了一流水准,是隋朝诗歌界的巨星和书法界的大师,而且知识渊博,饱读大量典籍。尤其让人钦佩的是,这位大才子还富于领兵打仗的本事,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亚于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早在北周灭北齐的战争中,他就立下不少功勋,杨坚执掌北周大权后,他消灭了起兵反抗杨坚的宇文胄,为杨坚顺利篡位立下大功。隋朝建立后,杨素指挥隋朝水军舰队击败南陈,当时他坐在大船上威风凛凛,造型不凡,看到他的南陈士兵竟然惊呼:“这位真是江神啊!”。隋朝统一天下后,杨素又率军驰骋江南和塞北,扫平了江南叛乱,击败了突厥可汗,可谓功高盖世,官位也一直做到宰相。
就是这么一个文艺才子兼帝国元勋,却“堕落”成了一个千夫所指的大奸贼。杨素一辈子做了不少令世人极其鄙视和痛恨的事。比如他为了讨好独孤皇后,征调大量民夫修建宫殿,导致死者上万,尸体成堆。为帮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夺取太子之位,他绞尽脑汁诬陷太子杨勇还顺便整死了他非常嫉恨的名将史万岁。杨坚病重之际,杨素又帮助杨广阴谋策划夺取皇帝之位。
在隋朝,杨素不但权势通天,而且可敌国,豪宅田地不计其数,僮仆数千,美女成群,亲戚朋友也都跟着一起发达,简直是腐败到了极点。不过杨广对这位帮他登基的重臣也只是表面敬重礼遇,其实巴不得他早死(两个都是歹毒阴险之辈,肯定心理不会互相喜欢)。杨素后来也知道皇帝对他十分猜忌,最终连病带郁闷撒手人寰。?6个字来形容这个人物就是——才华横溢、战功显赫、祸国殃民、毁誉参半。
想起了网络流行那句: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再加一句就是,流氓有文化,贪污又腐化/
54.被神化成“阎王”的灭陈大将——韩擒虎
韩擒虎(字 子通,538-592)-隋朝将军
这位将军的容貌、个性、用兵特点都与他的名字一样,威猛强悍。曾经有位突厥使者,听说他就是生擒陈朝皇帝的猛将后,吓得都不敢抬头看他。
北周时代,韩擒虎就率军屡次击败南陈军队。杨坚建立隋朝后,韩擒虎与贺若弼等人负责指挥灭陈之战(那位才华不凡的陈后主陈叔宝已经被酒色搞得无可救药了),他率领500精锐部队夜渡长江,一路告捷,逼近陈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当时好多江南人(甚至包括陈朝将士)都是韩擒虎的“粉丝”,他们久闻韩擒虎的威名,极为崇拜,纷纷昼夜不绝地跑到隋朝军营拜见这位将军。不久,韩擒虎带着500精锐骑兵突入南京城,占领了陈朝皇宫,经过一番搜索,隋军把躲在井中的陈后主和他的两位美女妃子张丽华、孔贵嫔全部俘虏。不过韩擒虎的部队军纪太糟糕——他的士兵们冲入陈朝皇宫后奸淫陈后主的嫔妃宫女——韩擒虎对此负有重要责任,也因为这个事,隋文帝杨坚没有给韩擒虎晋爵和封邑。
相比贺若弼和史万岁,韩擒虎算是隋朝名将中结局比较好的,55岁时病逝(贺、史两位都死得够惨,马上就会说到这两位名将)。可能是由于韩擒虎的威猛强悍,在民间传说中他死后变成了阎罗王,可谓“人间是大将,地下成大王(关于阎王的传说太多了,据传宋朝的包拯也当过阎王)”。不过对那位亡国的陈后主来说,韩擒虎将军倒真是位“活阎罗”。
以南陈后主昏庸无知,沉迷酒色来说,不觉得韩擒虎就有理由放纵他的士兵们冲入陈朝皇宫后奸淫陈后主的嫔妃宫女来作为某种冥冥之中的报应吧////但似乎有时还真是某些国人阿Q般的混帐逻辑/
55.兵扫江南 口舌惹祸——贺若弼
贺若弼(字 辅伯,544-607)-隋朝将军
贺若弼是与韩擒虎齐名的攻灭南陈的隋朝名将。他的老爸贺若敦是北周将军,在当时很有名气,但是因为嘴巴乱说话得罪了权臣宇文护被迫自杀,临死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一要完成他平定江南的遗愿,二要谨记“祸从口出”这一惨痛教训,光说怕儿子记不住,他还用锥子狠扎贺若弼的舌头让他加深记忆。后来,贺若弼果然继承老爸遗志,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就是与南陈打仗。
在跟随北周名将韦孝宽伐陈时,贺若弼给主帅出了不少好主意,连夺陈朝数十个城池。隋朝建立后贺若弼自己也当上了主帅,奉隋文帝杨坚之命与战友韩擒虎分兵渡江大举进攻南陈。贺若弼先率军攻占了陈朝都城南京东北的门户镇江(当时叫京口),又在南京紫金山(当时叫钟山)以8000甲士击溃陈军主力,生擒了陈朝猛将萧摩诃(此人极其勇猛彪悍,被世人比作关羽、张飞),继而攻入南京城。
贺若弼完成了老爸的遗愿,但没记住老爸“祸从口出、言多必失”的教训(看来当初锥子也白扎了),他自恃功高,骄横自负,总喜欢非议别人,他因为生擒陈朝皇帝的功劳被韩擒虎所获而嫉恨韩擒虎,也很看不起同为大隋名将的杨素与史万岁,最后甚至私下非议起隋炀帝杨广,如此一来上到皇帝下到满朝文武都极不待见他。杨广最终以诽谤朝廷罪把他杀死,贺家人或被流放,或被贬为奴婢。
又是一位先知先觉的老爸---------知之深,爱之切/
56.平南扫北的猛士——史万岁
史万岁(549-600)-隋朝将军
史万岁15岁从军,精通兵法,功夫高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史书上有四个字形容他的身手——骁捷若飞!在隋朝四大明星战将中(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他是武力最猛者,但也不乏指挥策略。
隋朝初年,史万岁受到大将军尔朱勋谋反的牵连,被发配到敦煌当兵,从将军变成了小卒。但人家到底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猛士,身处逆境壮志不改。后来隋军与突厥军开战,史万岁来到辕门请求上阵效力,当时突厥军派出一名勇士挑战,史万岁纵马与之交手,迅速斩掉了这个突厥勇士的脑袋,吓得突厥军目瞪口呆,不敢再战,这一精彩表现使史万岁又从小卒变成了将军(这真是一个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
此后,史万岁转战于江南和云南,为隋朝扫灭了这些地区的叛乱,在江南他率领隋军战斗数百次,转战千余里;在云南,他率军经过了当年诸葛亮平定云南时立下的石碑,他下令把石碑倒置,继续前进(估计表示自己行军之远已经超越诸葛亮了),横扫敌军30多个部落。突厥军侵犯隋朝边境时,史万岁再次出击,突厥军一听隋朝将军是昔日威震敦煌的史万岁后,吓得慌忙撤退,史万岁率军追击,大破突厥。
可怜史万岁的赫赫战功遭到同僚杨素的嫉恨,他诬陷史万岁与太子杨勇勾结图谋不轨,隋文帝杨坚信以为真(这位业绩显赫的隋朝开国君主有时也糊涂得过分),下令武士直接把史万岁杀死于朝堂之上(殿堂上诛杀名将,残暴至极)。
史万岁/--------感觉是名字取错了/姓的谐音也不太好。比较前两位,老爸不行,不称职/
57.军事全才 神威远扬——李靖
李靖(字 药师,571-649)-唐朝将军
大唐帝国将星璀璨,最耀眼一颗当属李靖。早在李靖年轻时,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就说:“可以与我谈论孙吴兵法的,唯有李靖。”隋朝宰相杨素也很看好他,有一次拍着自己的坐位对李靖说:“你终有一日会坐到这个位子上。”(预言李靖未来能当宰相)。
隋朝末年,身为隋朝政府官员的李靖(当时是郡丞,相当于副市长)觉察到太原的李渊正密谋造反,李靖准备到扬州向隋炀帝汇报,不料刚走到长安就遇到交通堵塞,被迫停留。李渊攻占长安后,李靖落到了李渊手里,处以死刑,李靖临刑前高呼:“阁下起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为何以私怨而处斩壮士!”李渊一听,感觉李靖不是一般人,再加上李世民又站出来帮他说情,于是免去了李靖的死罪,从此李靖成为大唐军队的一员战将。
李靖为大唐立下了四大战功:一是平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的梁王萧铣;二是扫灭了在江淮反唐、自称宋帝的辅公祏;三是率军击败并灭亡了强大的东突厥汗国,俘虏了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四是出征吐谷浑大获全胜,打跑了吐谷浑的伏允可汗(此人后被部下所杀)。在这些战争中,李靖表现出了罕见的军事全才,水战、步战、骑兵战,战战精通,战战皆赢。他也官至宰相(代理中书令、尚书右仆射),封爵卫国公,成为“凌烟阁”(唐朝皇宫内一小楼,上面画了24位唐朝开国的精英元勋,除了李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柴绍、秦琼、尉迟恭、程咬金、李世勣等)上的夺目明星。
在一些民间传说、演义小说或武侠作品中,李靖更加神奇,他被虚构成一个传奇大侠(在《说唐》里,他是一位腾云驾雾、法术高超的道士),文武双全,纵横江湖,是“风尘三侠”(李靖、虬髯客、红拂女)之一,与女侠红拂女(才貌双全,慧眼识才,原为杨素相府歌妓)演绎了一段浪漫的乱世爱情故事。也有不少人经过研究认为,那位《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哪吒老爸、托塔天王李靖就是这位唐朝李靖被世人神化重新包装后的新造型。
是金子总会发光,何况还是夜明珠。
58.从草莽好汉到大唐元戎——李勣
李勣(本名徐世勣,字 懋功,594-669)-唐朝将军
在传统小说《说唐》中,李勣(即徐茂公,原名徐世勣,归唐后被赐姓李,又因李世民的名字有个“世”字,为了避讳,他就变成了李勣)被塑造成一个神机妙算的道士,是瓦岗寨的谋划大师,后来跳槽加入李世民的队伍,成为唐朝开国元勋。其实在历史上,李勣是一员既能运筹帷幄、又能驰骋疆场的战将,在唐朝初期的众多将星中除了李靖,就属他用兵最牛。
李勣17岁参加瓦岗军造反,后成为瓦岗军最出色的战将,多次击败隋朝军队,曾在战场上击毙隋朝猛将张须陀,还曾向瓦岗军首领李密献策夺取黎阳仓,开仓济民,壮大了队伍。后来李勣随李密投奔唐朝,从草莽战士变成了正规的大唐帝国军队的战将,他跟从李世民征战天下,扫平了那些割据一方自封老大的乱世群雄(如“郑王”王世充、“夏王”窦建德极其余党刘黑闼与徐圆朗、“宋帝”辅公祏等)。李世民即位后,李勣与李靖率军平定了东突厥,封爵为英国公(可不是欧洲的英国),后来又率军灭掉了薛延陀汗国并参加指挥了征讨高丽的战争。唐高宗时代,李勣率军攻克平壤,终于平定了高丽。
李勣是一位特讲义气的人,当唐军俘虏了他的好朋友单雄信(一员猛将,原属瓦岗军,后投王世充,王世充投降唐朝后单雄信被唐军处决)时,李勣多次请求愿意用自己的官爵来换单雄信的命,但李渊不许。单雄信临刑前,李勣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单雄信吃,让自己的肉和单雄信一起入土。
李勣在政治上是个极其精明的人。唐高宗欲立武则天为皇后,众多大臣都强烈反对,作为军方代表的李勣却对高宗说:“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这就等于默许了此事,还坚定了高宗的决心。他还亲自为武则天主持了封后加冕仪式,高宗与武后对这位老将能不喜欢吗?可见李勣不仅打仗无敌,而且还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高手,这在名将中可谓少见。
不过李勣可没想到,他去世的10多年后,他的孙子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被杀,徐家获得的荣耀全部完蛋,李勣的坟也被刨了。
感觉整体上确实与《随唐演义》小说中描述的徐茂公相差太远///
59.公主舞刀剑 另类“娘子军”——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623)中国唐朝公主,女军事统帅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平阳公主,一个是西汉景帝的女儿、汉武帝的姐姐、大将军卫青的夫人;一个是唐朝高祖李渊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开国名将柴绍的太太。这里说的是唐朝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叫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黄易在《大唐双龙传》里给她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秀宁。她是李渊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这个柴绍是唐朝开国24元勋之一,但在《说唐》里被塑造成了一个帅哥公子的形象。
李渊起兵反隋时,平阳公主为老爸征募了一支7万人的军队,这支军队原来多为造反的江湖势力,但却被平阳公主这个小女子“降服”,成了为她效力的军事力量,而且被公主整治得纪律严明,相当正规。平阳公主统率这支军队占领了兰田到武功一带,数次打败隋朝军队,为老爸占得不少地盘。因为老百姓都称呼平阳公主为“李娘子”,所以就称她的这支军队为“娘子军”(并非部队都是女子组成的“娘子军”的意思)。此后,平阳公主与老公柴绍、哥哥李世民一起,指挥军队攻克了长安。相传山西的“娘子关”就是因为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才得名。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又做了些什么大事呢?史书上没有记载,估计这位女英雄不能闲着,还得为唐朝平定天下而继续戎马岁月吧。
平阳公主去世的时候多大年龄呢?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只知道她的葬礼相当了得、与众不同——是用正式军礼安葬的。也许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她是唯一一个去世后以军礼安葬的公主,也是唯一一个以军礼安葬的女人吧。
确实与众不同-----硬要找人来比较的话,我觉得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应该是以她为蓝本塑造出来的/////
60.身经二百战 陷阵总当先——秦琼
秦琼(字 叔宝,?——638年)中国唐朝开国将军
在《说唐》等传统小说、民间传说和评书中,秦琼一直是隋唐故事的“主角英雄”,他在传说中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胯下黄骠马(后来换成了“呼雷豹”),手中一对金装熟铜锏(必杀绝技“杀手锏”),虽武艺一般,但义气当先,极有帅才,是唐朝开国的重要元勋,还被神化成“门神”。历史上的秦琼虽然没有“演义”中那么传奇,但也却是身经百战,而且功夫相当了得,比“演义”中的秦琼要厉害多了(在历史上秦琼是隋唐年间了不起的猛将,但在“演义”中却菜鸟极,武力排到第10多位),也确实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元勋。
秦琼原来是隋朝的军官,曾与战友罗士信(也是隋唐猛将,《说唐》英雄罗成的原型)突袭敌营,登楼拔掉敌人旗帜,一连砍死数十个敌兵,又放了一把大火,胜利完成任务。后来,秦琼加入了李密的瓦岗造反军,负责与程知节(即“程咬金”)等人统领“近卫军”。在一次战斗中,李密中箭落马,秦琼挺身而出,独自奋战保护李密脱离险境。后又率军反击,击败敌兵。李密兵败后,秦琼归顺了隋末军阀王世充(也是一代枭雄),后来感觉跟王世充混没前途,就投奔了李渊和李世民的大唐部队,从此在唐军中扎下根。
秦琼随秦王李世民平灭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乱世群雄,又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登基立下功勋。每次大战中,秦琼都担任先锋带头冲杀,只要敌阵中有勇将出阵挑衅,李世民肯定令秦琼出马,而秦琼也特别争气,每次都能跃马挺枪在万军之中干掉敌将,几乎无人可当,他的勇猛程度在当时估计只有他的战友尉迟恭才能与之并列了。唐朝建立后,秦琼成为大唐开国24位功臣之一。
秦琼戎马一生,参加大小战事200多次,受过几次重伤,流血过多,经常得病,他的病逝或许和他经常负伤、身体屡遭重创有关吧。
难得历史真实的秦琼和小说如此惊人一致,也就不奇怪 秦琼会成为民间大众最受欢迎的猛将和门神了/
61.神槊无敌——尉迟恭
尉迟恭(字 敬德,585——658)中国唐朝开国将军
尉迟恭是与秦琼并列的“门神”,在很多“演义”小说和评书里,他面如黑炭,粗莽悍勇,手使钢鞭,是李世民麾下著名战将和大唐帝国的开国元勋。历史上的尉迟恭确实武艺绝伦,猛烈盖世,但并非“演义”中说的是个“钢鞭高手”,而是“马槊高手”(槊——长矛也。但我在漫画中还是画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手握钢鞭的尉迟恭形象,就像没让关羽拿长矛而让他拿“演义”的青龙刀一样,看着习惯些)。
尉迟恭原来是隋末反王刘武周的部将,曾大破唐永安王李孝基,生擒数名唐将。刘武周战败后,尉迟恭归顺唐朝,受到李世民重用,随李世民平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各路“反王”,有过不少“个人英雄主义”的精彩表现。
打王世充时,尉迟恭和李世民带领的500骑兵遭遇王世充率领的数万骑兵,王世充麾下猛将单雄信飞马直取李世民,尉迟恭在危急时刻跃马横槊,瞬间将单雄信刺下战马,掩护李世民突出重围,然后又率军反击,打败王世充。
打窦建德时,李世民发现窦建德军中有一匹隋炀帝的宝马,被王世充的侄子王琬所骑,李世民问左右部下谁能将此马夺来?尉迟恭请战,带领另两位将军突入敌阵,生擒王琬,夺得宝马。打刘黑闼时,李世民被敌军团团包围,又是尉迟恭率领勇士冲入包围圈,一阵拼杀,使李世民脱险。
当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企图收买尉迟恭,但被尉迟恭拒绝,李元吉便派刺客暗杀尉迟恭,没想到尉迟恭把大门打开,坦然卧于堂屋,刺客见到这种架势,愣是没敢下手。此后,尉迟恭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元吉(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为李世民夺位立下大功,大受封赏。
尉迟恭的武功绝技不但在于“马槊刺敌”,而且还善于躲避敌人的马槊,又能夺得敌人的马槊再回刺对方,所以他才能N次在战场上使用此招制胜。但尉迟恭自恃功高,颇为自负,有一次在酒宴之上闹事,王爷李道宗(李渊的堂侄,也是唐朝名将)上前劝解,竟被尉迟恭把他眼睛几乎打瞎。李世民对“拳殴王爷事件”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了尉迟恭,从此这位猛爷就老实了,再没干什么出格的“暴力事件”。
这位才是中国功夫中---空手入白刃技术的老祖宗///
62.生擒三个“外国”首脑——苏定方
苏定方(名 烈,592-667)-唐朝将军
苏定方在《说唐》等传统小说中被写成了一个大反派,枪法绝伦的帅哥英雄、隋唐第七条豪杰罗成就是被他用阴谋乱箭射死的。其实罗成只是小说虚构的一个“假人”而已,而苏定方倒是历史上一位真正的英雄悍将。
隋朝末年,苏定方的老爸在乡里拉扯起一支队伍防范盗贼骚扰,苏定方还没成年就骁勇异常,15岁时跟着老爸冲锋陷阵,老爸死后他开始领兵,屡次击败盗贼。他是典型的在战场上长大、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名将。唐朝建立后,苏定方成为李世民麾下的军官。李靖出征东突厥,苏定方担任先锋,他率领200骑兵直捣颉利可汗大营,一阵狂砍,吓得颉利可汗狼狈逃窜;后来苏定方跟随程知节(即程咬金)出征西突厥,他又以500骑兵大破敌军。
担任主帅后,苏定方更有发挥的空间了,他的战绩简直可以用“超级辉煌”来形容,能在几次大战中俘虏三个外族(或外国)首脑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先是大破西突厥军队,灭掉西突厥汗国,生擒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将其带回唐朝;接着平定了西域思结部酋长都曼勾结疏勒、硃俱般、葱岭三国的叛乱,生擒都曼带回唐朝;最后东征百济王国(朝鲜古国,今韩国全州曾是其都城),击败了倾国迎战的百济大军,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投降,也被带回唐朝。
对于这些倒霉的外族(或外国)首脑来说,大唐悍将苏定方确实是个惹不起的狠角色(还要特别说明的是,苏定方的这三大辉煌战绩,都是在唐高宗时代取得的,历史上的高宗李治也并非有些历史文学作品描述的那样懦弱无能)。
如果按中国象棋的规矩,擒王捉将才是取胜的标准,那么象大唐悍将苏定方这样的战功才算得上完胜,也够得上无人能及了(其他人的战绩只能算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了)。真是太强了/////
63.三箭定天山——薛仁贵
薛仁贵(名 礼,614-683)-唐朝将军
薛仁贵在中国老百姓中知名度颇高,是不少民间传说、评书戏曲和演义小说中的主角。在传奇故事里他和《三国演义》的吕布一样,都是使方天画戟的盖世猛将。《水浒传》梁山108将里有个郭盛,虽然本领一般,但很崇拜薛仁贵,绰号就叫“赛仁贵”(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说郭盛是郭靖的祖先)。历史上的薛仁贵虽然没有文艺作品中那么神奇,但也确是智勇双全,威名赫赫。
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时,看到一位身穿白袍、手舞长戟、腰悬两弓的年轻将军冲锋陷阵,杀得高丽军人仰马翻,唐太宗十分惊喜,后来得知这位将军名叫薛仁贵,于是大加封赏,这位农民出身的将军开始了人生的辉煌之路。唐高宗时代,唐军再次征讨高丽,薛仁贵单骑冲阵,连续射箭,干掉不少敌兵。当时高丽军中也有一个神箭手,射杀唐军10多人,薛仁贵闻之大怒再次冲阵,这个高丽神箭手还没来得及抵挡就被薛仁贵生擒,高丽将士无不惊骇。(称霸现代奥运会多年的韩国射箭队看到这一段历史,想必也会有所收敛了把/)
铁勒九姓反唐,薛仁贵再次奉命出征,临行前为唐高宗表演了“一箭穿五甲”,高宗大为惊讶,赏赐他坚甲一副。铁勒军一开始盛气凌人,与唐军对阵时派出数十名骁勇骑士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吓得其余敌军立刻下马投降,薛仁贵乘势征讨天山以北的铁勒主力,俘虏了敌军首领,当时唐军军中兴奋地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此后薛仁贵又参加了平定高丽、讨伐吐蕃和出征突厥的战争。在与突厥作战时,突厥人得知率领唐军的大将是薛仁贵,吓得胆战心惊,纷纷逃散,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获全胜。不过薛仁贵身上也不全是闪光点,干过坑杀战俘和收受贿赂的低劣事,所以说人无完人啊。
64.战舰灭倭军——刘仁轨
刘仁轨(字 正则,602-685)-唐朝将军、宰相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兵戈较量发生在唐朝,结果是日军惨败,这真让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虽说是古代的事)。指挥此战的中国统帅就是老百姓们并不熟悉的唐代著名将相刘仁轨,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海军统帅。
刘仁轨并非职业军人,而是一位文官,曾因执法严明受到唐太宗的赏识。唐高宗时代,担任青州最高军政长官(刺史)的刘仁轨因负责海运遭遇风暴翻船,结果自己的人生之路也翻了船——被免职随军效力。不久百济军(百济王国当时已被唐朝征服,但此时又举兵反抗)围攻驻扎其府城的唐军,刘仁轨奉命率军救援,他的人生出现了大转折。刘仁轨指挥唐军大败百济叛军,百济实在没法子,只好请求日本(当时称“倭国”)来援助,日本天智天皇同意派军。
刘仁轨率领的唐朝舰队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遭遇援助百济的日本海军,刘仁轨指挥舰队四战四捷,焚毁日本战船400余艘,日本将军朴市田来津被击毙,百济王逃往高丽,百济王子率众投降,百济全境被唐军占领。这一战打得日本人惊惧不已,从此不看小觑大唐帝国。这一仗也让刘仁轨咸鱼翻身,声名鹊起,官运亨通,后来他一直做到宰相之位,晋封公爵。武则天执政后,对这位又能打仗又能处理国务的大臣也很赏识,让他继续留任宰相。刘仁轨当了10年宰相,84岁时病逝,武则天为他停朝三天以示哀悼,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纵观一些中国古代关于唐朝的史书,多是把刘仁轨作为一名著名宰相来描写的,对他指挥唐朝海军击败日本海军的辉煌战绩并没有太多的渲染,但更让今人感兴趣的或许还是他那大震华夏国威的白江口之战吧。
武则天为他停朝三天以示哀悼,这比降半旗更隆重吧/
不会是 女皇上已经预见到中国军事力量中最少实战机会的海军可能会给这个帝国未来带来的历史机会和几乎致命的冲击吧///
65.兵不血刃擒敌魁——裴行俭
裴行俭(字 守约,619-682)-唐朝将军
裴行俭出身名门望族,他们裴氏家族从晋朝到隋朝几乎代代出牛人,什么宰相、将军、尚书、刺史、太守……数量多得吓人,简直是批发高官的家族!裴行俭年轻时曾跟随降伏三个王国的名将苏定方学习兵法,深得名师真传。和苏定方一样,裴行俭也是在对外战争中打出高水平、建立赫赫威名的(估计向苏老师学了不少对付“外虏”的好办法)。
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联合吐蕃与唐朝对抗,裴行俭以护送波斯王子(波斯即现在的伊朗)回国为幌子领兵西进,又以打猎忽悠西突厥,看准机会突然出招,兵不血刃,俘虏了都支可汗并把他押回长安。不久东突厥又开始起兵闹事,裴行俭奉命出击,他率领300辆粮车,每车暗藏携带兵刃的5名壮士,又派老弱残兵护送并埋伏精兵,突厥军前来劫持,结果都被灭光(这一战堪称中国唐朝裴版的“木马计”),他继续前行,重创敌军,活捉了突厥叛乱头子阿史那奉职。不过突厥依然痴心不改,继续闹事,裴行俭大玩反间计,开始挑拨突厥叛乱头子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德温傅的关系,使前者生擒后者归降了大唐,终于扫除了东突厥的余党,把叛乱头子押回了长安。
裴行俭不但打仗有一套,还是一位书法大师,精于草隶,他曾骄傲的说:“禇遂良如果没有好的笔墨,就不会动笔,不择笔墨写字的人,就只有我和虞世南啦。”他所说的禇遂良和虞世南就是和欧阳询、薛稷并称的“初唐书法四大天王”。
说起来,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些却不是为人自傲的本钱。裴行俭的自信与自傲应该不在于此吧/////
66.驰骋中亚的唐军外族大将——高仙芝
高仙芝(高丽人,?——756)中国唐朝将军
大唐军队中有不少少数民族名将(即“番将”),这些“非汉族”将军不但不被歧视,而且还都被重用,比如突厥人阿史那杜尔和哥舒翰、百济人高丽族的黑齿常之、铁勒人契苾何力和仆固怀恩、还有那个把唐朝天下折腾得一塌糊涂的胡人安禄山。这里不说别的,说说高仙芝——一个曾在中亚打仗的唐朝外族大将。
高仙芝是高丽人,长得漂亮,功夫精湛,骁勇聪明,从形象到才能几近完美。他与老爸一同效力于唐玄宗李隆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将军。当时西域的小勃律国国王因为接受了吐蕃的珠宝和公主,就加入了吐蕃反对唐朝的阵营,这一搞可不要紧,西域其他20多个邦国都臣服了吐蕃,与唐朝对抗。高仙芝展露本领的机会来临了,他奉唐玄宗之命率军征讨,翻越葱岭(今帕米尔),大破敌军,攻占了吐蕃的连云堡(今阿富汗境内),俘虏了小勃律国王。
此后高仙芝又率军讨伐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大获全胜,俘虏了他们的国王,掠取好多珍宝。石国王子逃走后向大食(阿拉伯)等国求援,中亚一些国家就计划共同对付唐朝。高仙芝知道这个消息后率军进攻大食,双方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交战,没想到这次大战使高仙芝遭遇了出道以来最大的一次重创,带着残兵败将逃离了战场。不过这次败仗还引发了一个意外的文化方面的大事——中国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因为阿拉伯军队俘虏的唐军士兵中有些造纸工匠,中国的造纸术也就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得传遍亚、非、欧各地。
和好多悲剧名将一样,这个威震中亚的唐军外族大将最终没能战死沙场,当然也不是善终了,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手上——安禄山叛乱后,他奉命御敌,却遭到监军边令诚的诬陷,被唐玄宗处死。
古代造纸术的应用广泛应该和现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有得一比吧?只不过那时没有一个正规渠道收取西方盗版者的专利技术费而已。
67.再造唐朝——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唐朝将军
郭子仪和薛仁贵一样,也是一个在民间知名度比较高的唐朝传奇名将,经常在戏曲舞台上(或者电视屏幕)亮相。被多次拍成戏曲和影视作品的《醉打金枝》(主角是郭子仪之子郭暧和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讲得就是他们老郭家的事儿。
郭子仪年轻时是个“外型”与“内功”都很出色的男生,长得漂亮,身材魁梧,精通武艺和兵法,学习成绩很优秀,考中了武举。不过在和平的盛世年代,他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平平淡淡地过了几十年,直到快60岁才干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平定安史之乱。当时唐朝全国战乱、叛军猖狂,郭子仪临危受命,担任唐军平叛总指挥,与安史叛军激战多次获胜,联合回纥兵收复了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以及其他许多州县。这个时候的唐朝早已没了盛世雄风而且一天比一天衰败,安史之乱的战火刚刚熄灭,曾为平叛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仆固怀恩也发动叛乱,勾结回纥、吐蕃兵相继进犯,70多岁的郭子仪再次出击,他先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口才亲自跑到敌营把回纥军忽悠得归服了唐军,继而大败吐蕃军,又一次拯救了唐朝。
唐德宗即位后,郭子仪被尊为“尚父”(和姜子牙在周朝、诸葛亮在蜀汉的待遇差不多),官至总理兼国防部长(中书令、太尉,实际上只是荣誉职务,兵权已经被免了)。郭子仪几次在危亡时刻拯救了大唐、挽救了皇帝、挽救了百姓,功高盖世,历任四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地位显赫,而他依然忠心耿耿,坦荡无私(当然也对政治精通得很,懂得如何在皇上眼皮底下做事),搞得一些坏分子想陷害他也陷害不成(曾被罢官,但有惊无险,又被启用)。正所谓“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如此境界自古有几个人能达到呢?可见郭老元帅处事本领是也是想当高超。
武举制度始于唐朝武则天,这个时候,文与武还没有正式分家,所以即使比起后世明清朝的武状元来,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在天差地远。
68.荡平安史叛贼——李光弼
李光弼(契丹族,708-764)-唐朝将军
李光弼,契丹酋长的儿子,在平定安史之乱的重大军事行动中,他与郭子仪是两颗最耀眼的沙场明星。
这个少数民族将军从小就与其他小孩不同,他不爱嬉笑玩耍,严肃刚毅,长大后擅长骑射,胸藏谋略,是一个成熟和深沉得有些过分的年轻人。当时的名将王忠嗣很赏识他,说李光弼以后肯定能成大将,另一位将军安思顺也很器重他,甚至想把女儿嫁给他,不过李光弼没答应这门亲事,装病跑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弼进军河北,收复常山等10多个郡。守卫太原时,他以一万弱兵对抗叛将史思明和蔡希德的10万大军,他挖地道,飞巨石,死守城池,大破叛军。河阳战役中,李光弼再次击败史思明军队,有一次他下令用母马把史思明军的公马都勾引到自己阵营,堪称战场趣事。后来唐肃宗轻信宦官鱼朝恩的鬼话,强令李光弼进攻洛阳,加上部将仆固怀恩不听命令,导致唐军溃败,幸好皇上这时比较清醒,没把李光弼怎么样。不久叛军头子史朝义(杀死自己老爸史思明的家伙,爷俩都够混蛋)骚扰江淮,李光弼奉命镇守临淮(今江苏盱眙),数次挫败叛军,使史朝义始终没好日子过(最终兵败自杀)。
李光弼在战场不惧叛军,却很害怕朝廷里鱼朝恩这帮宦官谋害自己,当吐蕃攻入长安、唐代宗出逃河南时,朝廷紧急命令李光弼出兵勤王,但李光弼担心被害,借故拖延(最终长安还是李光弼的战友郭子仪收复的),这件事遭到不少人非议(李光弼最终也抑郁而死。)。不过李光弼的军事才能还是没争议的,世人对他用兵本领的赞誉超过了他的战友郭子仪。
救国家于危难,安邦定国的大将军居然害怕一个宦官,由此可知中国武人的社会地位从此风光不在多时了/
69.大唐拯救者——李晟
李晟(字 良器,727-793)-唐朝将军
李晟年轻时就是一位武艺不凡的豪杰,他18岁时投奔名将王忠嗣(时任河西节度使)。一次与吐蕃的战斗中,唐军遭遇吐蕃悍将,屡战不利,大为恼火的王忠嗣下令招募弓箭高手,李晟报名参加,纵马出阵,一箭干掉敌将,王忠嗣兴奋得拍着李晟的背称赞他是“万人敌”。
自安史之乱以来,唐朝日趋衰落,天下形势一塌糊涂,李晟数次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吐蕃进犯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李晟仅率1000骑兵迎击,他没去宁夏,而是奔了甘肃把吐蕃军后方基地的军需物资全给烧了,围攻灵州的吐蕃军断了粮草,只好退兵。10多年后,吐蕃又不老实了,他们拉上南诏合兵10万进犯四川,李晟率领精锐的神策军(唐朝禁军,十分强悍)前往救援,神速突进大渡河,大破吐蕃和南诏联军(敌军有被击毙的,有掉到河里淹死的,有落下悬崖摔死的,有过度饥饿疲劳死亡的,惨极)。
唐德宗即位后,大批手握兵马的节度使集体闹事,割据四方,称王称帝,最悲哀的是连长安都被造反头子之一朱泚占领了,唐德宗啥都不要了,仓皇逃跑。危亡时刻多亏李晟率军反攻,大败叛军。在激战中,李晟曾亲率100多名骑兵在皇城与叛军厮杀,很多叛军士兵知道是李晟来了,纷纷逃窜(朱泚逃跑途中被部下杀死)。李晟收复长安,感动得唐德宗泪流满面,大大封赏。又过了几年,吐蕃再次闹事,大将尚结赞进攻唐军,唐德宗准备再次逃跑(够无能的),关键时刻又是李晟出马,大破吐蕃军,逼迫吐蕃求和。
多次拯救国家的业绩使李晟成为与郭子仪、李光弼齐名的唐朝中兴名将,但功勋太大的将军总是让皇帝不放心,李晟最终被唐德宗解除了兵权,67岁时病逝。李晟有15个儿子,其中最出色者就是创造“雪夜袭蔡州”经典战例的李愬。
70.雪夜刀兵影——李愬
李愬(字 元直,773-812)-唐朝将军
作为唐朝中兴名将李晟的儿子,李愬继承了老爸的谋略、武艺和勇气。他做了20多年的文职工作,军事才能一直没被发现,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这人就被彻底埋没了,看来只有才能没有机遇是不行的。
当时唐朝的局势依然混乱不堪,各路造反头子疯狂折腾,淮西造反头子吴元济盛气凌人,唐军屡次派将征讨都劳师无功。唐宪宗正为难时,李愬毛遂自荐,请求带兵出征,他先故意示弱麻痹敌军,又收服了不少敌军名将为自己所用,待时机成熟时冒着狂风大雪率军夜行,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了叛军总部——蔡州城(河南汝南),俘虏了叛乱头子吴元济,创造了“雪夜袭蔡州”这一中国历史上的超经典的奇袭战例,征讨淮西之战也胜利结束。此后李愬又指挥唐军平定了另一个叛乱头子李师道(此人相当嚣张,曾派遣刺客暗杀了宰相武元衡),历经11战,生擒敌将50多个,歼敌一万多人。
关于“李愬雪夜袭蔡州”有不少绝妙诗句,诸如王建的“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大文豪韩愈还写过一个赞扬平定淮西的经典碑文,不过碑文中并没有吹捧李愬,这让李愬和李愬太太(唐宪宗姑姑唐安公主的女儿)感觉很不爽,这块石碑刚被立下不久,就被李愬的部将石孝忠给砸了。由于李愬是功臣又是皇亲,唐宪宗下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摆平了此事。
兵法上说:打仗要以正和,以奇胜。但真正作到军事上的出奇制胜并不多见。难怪军事上的奇袭战例总是会被文人浓墨重彩大加颂扬记录一番,如现代的奇袭白虎团。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