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我的三十年--中华拳术、科学、科技
[打印本页]
作者:
yaokai
时间:
2009-11-11 21:54
标题:
我的三十年--中华拳术、科学、科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三十年(中华拳术,科学,科技)纪念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之际,总结过去,寄希望于未来。 改革开放之初,我还是一个快毕业的小学生,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初中三年,男孩子们的群体游戏、小说、评书等成为了全部内容。考高中,上大学,成为天之骄子,我是不敢期望的。农村户口,注定了我的前途。一部“神秘的大佛”,一本“公安擒拿技术”内部教材,引领我走上习武的行列。十几岁的男孩子,走出校门,翻遍了年长八岁兄长的全部藏书,一本日本人写的“青年心理学”,使我对人生有了想法。家庭的变故,给了我人生第一次打击(现在想来,我母亲病故在医院,是护士的疏心,算是医疗事故了)。八十年代,中华大地兴起的习武热,使我遇上恩师崔一峰。我是同期几十个学生中,三个月后,唯一留下来的,是一开始就只当徒弟不当学生的,是唯一从开始就叫师父的(师兄弟有叫伯,叫叔,还有叫爷的)。是唯一不知天高地厚要求师父把要点从头到脚说清楚,讲明白,如何用。敢提出疑问,不接受师兄带教的……两年后,恩师说,谁学完他的技艺,就必须负责他的晚年。我犹豫了,当时的大环境,民间传统武术前途莫测。我借故出门打工,从此离开恩师身边。当时,有一位师兄,年长我几岁,既有工作又上电大,各方面都比我优越,我自愧不如……在外几年,感触城市的隔膜,一事无成,不能为师父有所作为,无颜面对他当初的告诫,自己的任性、虚荣竟成为师徒间最大的障碍。对阅读的喜爱,几年间收藏了几大箱各类书籍,尤以拳术、哲学、外国文学等为多。九十年代初,我父亲因病去世,因心情的原因,接触了喜爱易经的朋友,对传统神秘文化有了适当的了解,及时地悬崖勒马,从易和术数的诱惑中跳脱出来。一时人生没了目标,就想回到师父身边,重拾往日的技艺,不料“子欲养,而亲不在”,没等我准备好,他确永远地走了。成为终生的遗憾。当初我看好的师兄,因工伤落下残疾,让人唏嘘。我当初的承诺,成了负担。身边有几个钱,能够支撑三五年,为报答恩师当年的疼爱,专业地论证研究他守护的师门内家拳变化规律。以他当初地告诫为教诲,走访师兄弟们参考论证,尤其我李全保师兄,集十几年实践经验,秉承恩师风格,有问必答,关怀备至。武师兄与我相互参学,共同进步。别的师兄也多有帮助。小师弟,我只认识一个。历经六年,完成了论证过程,写了“拳艺漫谈”,投寄给自己欣赏的专业杂志社,并且给体育报、武术管理中心寄去推荐信。随后,以放松休息的心情,应内兄邀请,进成都盆地做粮食生意代表。第二年,入川,代办生意的当地何老板,了解详情后,说:四川这个地方不会埋没人才!多次相邀,愿支持民间武术。我并无发扬光大的想法,川中人喜武,使人欣慰。为落实扎实的应用功力,我对规律进行了更深入地探索,历经三年,弄清了规律在身体结构中的源头和变化。以“六面劲”、“变劲八式”的清晰体验为标志,写了“中华拳术”(2003年),寄给四川的一家报社(因川中有写“中国武术史”的教授),一月后,另寄一份给专业杂志。终无消息。又写了“形意拳概论”(2004年),这次先给杂志社打了招呼,说“中华拳术”太长,版面有限,等等,这次会认真对待。收到稿件后,说“形意拳概论”文太长,正组织专人压缩,请耐心等待。三个月之后,我不再信任该杂志。这时,我身心具疲,这几年,内兄在生意不好的情况下,无怨地帮助,欠了他上万元,亲朋、师兄弟多有关照,欠了许多人情。我的成果,是传统武术的结晶,在现有人体基础科学之外,纯华夏文化的技术科学,学术界不相信凭个人之力能够完成。因为特殊,所以不便公开,这也是武林前辈历来守密的根源。现有的专业研究方向已成定式,惯性地力量难以改变,我无意冒犯他们,真心做个学者,成果贡献社会,继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术内容。为此先后向各级政府、科技部门、科学院、电视台、体育局,体院等写信反映情况,皆无下文。这一年,秋季的雨特别多,年久失修的房子开始漏雨。这一年冬天,我开始给朋友打工。这是我的二零零四年。2005年,我从当地科技局,找到地区科技局,局长接待了我,认为,为检验我地成果的科学性,需要进口大型科研仪器,风险太大,局里资金有限,并且没有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地资格,无能为力。建议找体育部门会好些。科技部门急切需要地是短期见效的产业成果,上下都一样。我为现代科技服务的愿望(仿人机器人)就这样放下了。看看武术界的现状,还是继续打我的工,为生计忙碌吧。小师弟有一天来说,当地电视台愿意免费为师门做一期节目,我已无心,婉拒了。打工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武功的力学和生活中的力学地矛盾,这正是现代武者进步慢的最大障碍。有太多的民间传统武术习练者,奔波在各个基建工地上。2007年,朋友买了电脑,时常邀请去看看,看到了各种活生生地资料,喜忧参半,喜的是,有这么多地传统武术继承者,习练者,忧地是,大多数,水平让人不敢恭维,大家在争着越来越小的空间。看着日本、法国的机器人技术,更是让人担心,国外是否在搜集传统拳术技术的科学,我不敢断定,但我看到了,传统内家拳的催胯技术,在日本仿人机器人领域,依赖先进的电子技术,开发出了帮助老年人省力行走的各种器械。他们的机器人在独立时,还存在弱点,配合相应的技术,拳术的结构有解决的方法。2008年,买了一本新的科技进步条例,个人从事基础研究,社会人员,必需有挂靠单位,所以,找到地区体育局,答应可以挂靠。上网查询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个人申报成果、论文必需是武协会员,网上申请加入成功后,在地方补办完相关手续,寄出,从四月汇出入会费,今天都无消息。何况申报成果必需有两个教授推荐。假如这一切都做到了,就要考虑保密的问题,不知道的给知道的评定,会是怎样的结果。网上是每个人都可以说话的地方,喊两声,不招惹谁,是不可能的。专心做一项基础研究,前后用了十一年,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服务国家,已经过去五年,是否还需六年,让人疑惑。十一年亏欠家人太多,科学技术让我变成穷人。对当今国家领导人深化改革地期待的信任,是我的2008年。这就是我的三十年。
二〇〇九年一月九日星期五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