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怎样运用太极拳治疗疾病——1.起居有时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竺葵    时间: 2012-8-31 10:24
标题: 怎样运用太极拳治疗疾病——1.起居有时
续:五、要避开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干扰,保持愉快的心情。否则也练不好。

     六、癌症病人和其他严重慢性病人,在练太极拳治病期间,严禁性生活,病愈后亦应节制。
     七、练太极拳时间的安排,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病人,练太极拳时间可以多安排一些,因为病人的主要任务是治病。一般早晨应练2-3小时,下午和晚间再练2-3小时。如果是坚持上班或病愈恢复上班的人,时间紧,练太极拳时间就少,但每天至少坚持晨练1小时。
     八、牢记“圆、软、远”
     “圆、软、远”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口诀。不论练哪种动作,都要做到圆、软、远,在做漫步行功时尤要如此。
     圆:在练习时,躯干和肢体活动都要保持圆形(包括弧形),四肢各关节不要僵直,以利气血流通。
     软:颈部、躯干和肢体的肌肉和大小关节都要松软,不要僵硬死板。练功时,既要保持一定的松软度,又要做到“松而不懈”即“柔中有刚”。
     远:闭眼练时眼睛虽然轻轻闭着,但要平视前方,不可上视、下视或斜视,否则头部会感到不适。初学练功时,意念活动应集中在身体外面;只有在相当熟练之后,才可意守丹田。
     九、掌握:"意、气、形"
     意是意念活动,包括思想、感情、意识、思维等活动。气是元气。形是形体动作,即式子。意、气、形是什么关系呢?大家知道:练太极拳就要练出元气,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补气血之不足,增强免疫机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要想更多地产生元气,就要正确使用各种导引法,过好三关(即松静关、意守关、调息关)。练太极拳中各种动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中意念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势子导引、呼吸导引对意念导引也有反作用,因为轻松、柔软的肢体活动有利于意念的放松,有利于大脑的入静;同样,悠长匀细的呼吸,也有利于大脑的入静。
     正确使用意念调节动作,能使大脑皮层各部位兴奋与抑制的状态得到调整,从而得到轮换休息。只有练习太极拳时将意念集中于一点或一物,才能开动气机,产生更多的元气。因为元气是意念导引产生的,所以叫做“意引气”。练太极拳时,除了意念活动外,还需要配合以正确的式子。正确的式子可以帮助产生元气,使已产生的元气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初练太极拳者由于式子不熟,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式子;式子动作一旦熟悉了,就不要过多想它,这样练出的元气才会自然引导出正确的式子,这在气功里叫做“气引形”。
     初练太极拳者在熟悉式子时,意念活动是集中的。式子一旦熟悉了,杂念就会多起来。这时不能让纷纭的杂念占据脑海,也不要因想式子而使"意落于形“,因为”意落于形“和丛生的杂念都产生不了更多的元气,这时必须将意念集中于丹田之一,以便引导出更多的元气,元气再引导出正确的式子。初级阶段,意、气、形的关系只能是意引气、气引形。
     养生锻炼里还有"意领气“之说,它和"意引气”是不同的。其区别就在于:”意引气“是以意念活动为主,配合式子活动和调息活动产生元气。”意领气“是用意念指挥元气运行。对初学太极拳者来说,是不宜做”意领气“的。因为:第一,形体未柔;第二,气未和;第三,不熟悉经络循行路线,勉强去做,很少获得治病效果。
      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俗语说:”得病如山倒,治病如抽丝。“练太极拳治病也是如此,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日坚持练太极拳,”元气“逐渐增多,”病气“逐渐减少,以至于消失,获得痊愈。太极拳练得勤、练得多,产生的”元气"也就多。。但也有一个“度”即“火候”的问题,超过了“度”,即“火候”过度,也是不利的,有时反而有害。所以,练太极拳的时间多少、长短,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身体的强弱而灵活掌握,“揠苗助长”必定是“欲速不达”,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十一、松静自然
     这是太极拳养生中的一项根本要求。《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上古天真论》有这样一段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段话可以说是练太极拳养生的总的原则。所以,练太极拳贵在松静自然,只要做到松静自然,就一定会产生元气。元气产生后,也要听其自然,不要乱加意领。出现各种想象,如肉跳、身痒、麻、胀、凉、热等,都要处之泰然,不要去介意、去追求,所有这些感觉都会自生自灭。
     练太极拳只要做到松静自然,就一定会产生元气,但不要刻意去追求产生元气,也不要想有自发动作就是“气感”“得气快”没有自发动作就是“没气感”或“得气慢”等意念活动。总之,顺乎自然,千万不可蛮干。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