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手不离面,落手劈三山 “三山”指对方的左颧骨、鼻梁、右颧骨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是人体最脆弱的地方。通背拳讲求技击的实效性,出手不离对方面部,击中则仆,无需花哨动作,强调出手准确,有的放矢。 (二)放长击远,直出直入,身随步变,步内含腿 通背拳强调放长击远,注重“鞭劲”甩膀抖腕,在中、远距离与敌周旋,克敌制胜。远则长击,近则冷抽。出手要直,回手要快,走直线,重实用。拳诀云:“急上又加急,打倒还嫌慢。” 通拳依靠步法的闪展腾挪,进速退疾,灵活多变来完成击打过程,讲究“胯如奔马,腿如钻”。通拳对于腿法有明、暗、奇、绝之分,通常明腿较少,暗腿较多,以步藏腿,步中含腿。“提膝有法,落步有腿”,腿法与步法配合运用。 (三)出手为掌,点到成拳 通背拳练拳,出手为掌,只有击到才成拳,虚虚实实,灵活多变。名为通背拳,其实用拳不多,掌法占主要。 通背拳的源流与发展 通背拳是我国武坛上久负盛名,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拳术之一。 由于各流派内容、风格的不同,通背拳就其名称而言,“背”字有手臂的“臂”字,脊背的“背”字,也有用战备的“备”字。辽宁省流行的通背拳,基本上都沿用脊背的“背”字。通背拳的流派较多,主要有:白猿通背、五行同背(即祁氏通背)、活叶通背、劈挂通背、太极通背(即洪洞通背)、五猴通背等。其中东三省以五行通背拳流行最广。 通背拳就其源流而言,众说不一。究竟始于何年?谁人所创?发展与演变过程史料均无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惟据有关文献和拳谱遗存的文字记载:早在宋朝赵匡胤打关东、打关西、打韩通时,韩通使用的就是通背拳。“赵打了三次韩通,天意归宋,韩通乃降。”(引证《中国体育史》)通背拳是否是韩通所传,无据可查。明末著名学者黄宗羲在《南雷集。王征南先生墓志铭》的六路歌诀中即有“佑神通臂为最高”的说法。其子黄百家为王征南先生的高足,在其《学箕初稿。王征南先生传》一文中,进一步为六路注释:“通臂,长拳也”,说明此拳远在明代就已有流传。 三十年代(1938年)日本人武田熙曾著有《通背拳法》一书,言称“通背门拳术又叫白猿门,通背猿门,行门”;“通背门为战国时,白猿者,所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山西洪洞县太极通背,则源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 辽宁省流行的五行通背拳,据拳谱记载,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浙江人(亦有人认为是河南或山西人)祁信,因事避难,寄居于河北省固安县琉璃河尹府中,糊口谋生。一日尹、杜二家为争口岸之权,争执不休,直至拳棒相助,双方愈战愈烈。祁信为助尹方,手持长杆参战,即有数人围攻,祁舞动长杆,点到者便倒,器械碰上便脱手,真是“兵器满天飞,伤者无其数!”使尹方大获全胜。自此祁信威名大振,始有“杆子祁”之称,并就此立场授拳,广收弟子,称“祁家门”。其子祁太昌,学艺数年,武艺高强,与其父弟子交手均获胜,从此代父收徒传艺。此后有老派、少派之分,老祁、少祁之别,老派祁信,动作大劈、大开、大捋、大挑,刚多柔少。少派以祁太昌为代表,动作细腻,以柔为主,刚柔相济,变化多样;摔、拍、穿、劈、钻五掌、及扑鼠等动作方法更显柔软灵活。继后历代皆有传人,到了清末民初,此拳大为昌盛,好手辈出。河北、京津一带的张策、刘月亭、刘智和辽宁的修剑痴等均是近代通背拳名家。他们不仅继承了通背拳术,并且不断充实拳法内容,有所创新和发展,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代表人物,为通背拳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使传统的武术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通背拳以其特有的风格特点,独树一帜,成为开展群众武术活动和全国武术观摩表演、比赛大会的表演、竞争内容之一。 通背拳不仅流传于国内,而且在国外如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的传播,一些爱好者还建立了专门团体,出版了通背拳专著等。通背拳为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