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111 [打印本页]

作者: dudugyh    时间: 2011-5-5 19:09
标题: 111
太极拳所以有别于武林中的各种拳种,是因为它于其他武术的技击健身理论之外,依道家太极理论入手,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在太极理论指导下进行修炼。在太极拳教学中产生了一些专用术语,虽太极拳
界各门派均各有所长,但有些术语是古往今来大家所共用的。第一天学拳听到的就是老师讲分清虚实、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领顶劲等;练拳时又要求用意不用力,快慢相间,尽量放松,劲走螺旋等;技击时又讲究引进落空,沾黏连随,不丢不顶等等。至于开裆松腰之类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这些流传的专用术语实在是练好太极拳之关键。这些术语既是基础又是至高点,是深奥中归纳出的浅显,浅显中仍包含着深奥,蕴含着太极拳的真谛。正确理解把握了这些术语,便是抓住了太极拳的要领。因此,本篇中我们仅就部分术语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要想弄清这些要领,首先要有两个明白,一是明白太极的真正含义,二是明白人体自身的组成部分。自从孔子在《周易·系辞》中提出太极理论之后,两千多年来,对太极状态的解释可谓汗牛充栋,但不得要领者居多。到了宋代周敦颐为了弥补语言上对太极状态的解释不足,画出了太极图,但又引发了后世一些人不去以图会意,反而是以图想形,实在使周子在天之灵啼笑皆非了。太极的最权威也是最正确的解释,是大家公认的“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用白话讲,太极是由无极而来,它含着动与静的发生机关,可以再生出阴阳。它不是无极,也不是阴阳。周子的太极图一个圆中含有鱼形的阴阳两种物质。它是在一个圆中但又黑白分明,并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紧密相抱,相互补充而又不化为一。根据这些,我们应该把太极状态理解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含着二而不是分成二,二合为一而二仍存在,它是一的分而不离、二的合而不化,含一含二又非一非二的状态。也就是含着阴阳而阴阳未分,阴阳相合而阴阳仍各自存在的状态。这也就是周易中的太极相摩、八卦相荡之理。

    再谈我们身体的部位,人的身体由多个骨节组成。这些自然节的相交处称为关。关是关,节是节,不可把关节混为一谈。人身是关节的组合,关节全身无处不在。人受命于天.所以头为根,身为梢。身再分上下,腰为身的总关,靠近腰的节便是根,离腰而去的便是梢。臀与背都是根,腰以上向上行为梢,腰以下向下行为梢。所以腰为身体总根,根要沉稳收藏,梢要灵活善变。手为上身之梢,脚为下身之梢,万不可把脚作为全身之总根。关有关的根梢,节有节的根梢。腰为根,腹为梢,腰连着臀与背,腹连着胸与胯骨。胯隙为根会阴部分为梢,总称为裆。胯隙连着胯骨,会阴连着大腿。腰为根,上肩下裆都为梢。若论节则背为根胸为梢,胸为根大臂为梢,臀为根胯为梢,胯为根大腿为梢。躯干上的关与四肢上的关不同,肩肘膝踝腕左右各一明确分离,裆则上下左右裆紧密相连。但太极拳还要求必须把它们一分为二,不得要领是一辈子也办不到的事。腰比裆更难,前后左右更难一分为二了。躯干上的节与四肢上的节不同,四肢上的节左右前后分明;躯干上胸与背是一节,胯与臀是一节,都是很难分开的。手脚的节与其他节不同,所以才有手脚的节的运转为踩,四肢的节的运转为挒,全身的关的转动为,躯干的节的运转为靠之称谓。

    四肢的根梢可以全面互相转换,谓可变位之节。躯干之根梢只能转换劲势,不能转换位置,谓不可变位之节。
   
    明白了太极拳理与身体部位,才可以探讨专用术语。

    1.太极拳的虚实
    太极拳的虚实即是阴阳,虚为阴,实为阳。太极拳的运动方式就是用一种适当的运动方式(简称势),配以阳刚或阴柔之力(简称劲),把身体的某个部位运转到适当位置(简称位)。这势劲位的三个方面都有阴阳的两重性,也即是都要分清虚实。不能简单地把负重与有力的部位称为实,反之称为虚,这只是劲的一个方面。劲上的坚刚有力为实为阳,松柔为虚为阴。势的发放为实为阳,收敛为虚为阴。位的在外为实为阳,在内为虚为阴。势上实则劲上虚,劲上实则位上虚。同一部位走阳势则用阴劲,走阴势则用阳劲。阴位换阳位用阳势,阳位换阴位用阴势。还有同一节上的根走阳梢走阴,梢走阳根走阴。这就是常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掤捋挤按就是走势,肘、膝、肩、胯各关的上下左右对比就是显位,刚柔轻重之力即所含之劲,这才是太极拳遵循的虚实阴阳规律。阴阳虚实是分明的,“实非全实、虚非全虚”的说法是不明确也不准确的。在技击上,变势既可以被动化解对方来劲力的方向免受正面冲击,也可主动引偏对方的来势使我顺人背。换位换劲可使与对方力点接触之部位化虚化无,使对方失空、失控,将你自己的力点换在另一个有利部位上顺势进攻,在对方力点的前位可内收顺引打,在对方力点后位可外放随对方走势打。用位势劲的阴阳虚实变化可使自己在与对方对抗中改变方向变换位置得机得势。所以说,虚实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是重中之重。虚实的变化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东西,一定要对太极拳的虚实正确理解,全面掌握。

    2.太极拳的放松
    太极拳的练法大凡都讲放松,但这种放松决不是不用力的松懈,而是根据太极拳原理把每个关和节在运转中放到适当位置。初学时用力尚且不能做到,何敢松懈?久而久之,练到自然顺遂了就轻松了。这种能自然轻松准确地使各关节灵活运转,就叫放松了或松开了。松是气脉通畅、关节灵活的外在表现,是太极拳的高级阶段,而不是用力与否的练习方法。有意放松不能松,无意放松自然松。初学时,着意练拳,不可放松,练到松时功夫就上身了。松是功夫的体现,一分工夫一分松。刻意练松到老无功,练到有功自然松。

    3.太极拳为什么特别重视腰、裆
    太极拳讲究的就是两重性两面性的配合。四肢上的两面性是非常明显的,如手分左右,腕肘也分左右,左阳右阴很容易配合。裆则本身相连易合死而不容易分开,腰则更难一分为二,本身的合而不分容易化而为死一。胸与背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四肢上的根收换为梢收很容易做到,腰裆的根梢互换则难办得多。太极拳的锻炼有二个要点:①根与根的配合。②梢与梢的配合。③根与梢的配合。具体到腰裆上即是:①臀与臀互换,背与背互换。②胯与胯互换,胸与胸互换。③臀与胯互换,背与胸互换。太极拳无论多少招式,无非是在各种态势下对这三种变化的体现运用。例如,左臀收换成右臀收,左胯收换成右胯收,左臀收换成左胯收等等。太极拳的收有一个原则:节向关收,关向身收,身向我收。因臀的关在腰,腰在臀之上。收臀必须向上提内收,所以有提臀、敛臀之说。放臀自然要离腰向下走,有人就叫溜臀,下溜必须外开。收的部位用主要意念,相对部位自然就松了放了。收用主意念,放的部位不是无意念的失控,只是要分清主次。武术中有从收入手有从放入手,就如同中医有善用泄有善用补一样,异曲而同工。胯骨在裆之上,收胯自然要下沉;大腿在胯之下,收大腿自然要上提。因为胯与大腿都在裆之外侧,收时均需里裹。所以有沉裆、提裆、裹裆之说。开裆松裆是指放的方面,这里不做多论。有人讲会阴上吸如忍粪状,就显得滑稽可笑了。含胸是指右胸向肩关上提内收时,左胸下放外开,左胸与右臂对右胸就成一个包含之势,所以称含胸。含胸决不可左右胸同时向内挤压,这为顶。无沦势顶劲顶,都会造成胸闷气短,不思饮食,甚至胃出血。拔背与此同理。重视了腰裆决不是说可以放松四肢的阴阳配合。它们同等重要,只是腰裆的太极状态更难实现罢了,配合是位、势、劲、阴阳、虚实全面的配合,不可顺此失彼丢掉任何方面。
   
    常用术语很多,略述一二难以尽言,愿我们在发掘中甄别真伪,在继承中发现提高。
作者: 太极妞妞    时间: 2011-5-6 17:26
感谢分享,学习咯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