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浅谈咏春与太极 [打印本页]

作者: megaplayboy    时间: 2010-6-2 16:34
标题: 浅谈咏春与太极
今天凭我对武术的一些粗浅的理解,来谈谈咏春与太极的一点区别。咏春拳在墨尔本还是很火的,原因很简单,张卓庆(william cheung)和黄淳梁等一大批高手都在此设馆教学。有人要问我张卓庆是谁,他自然就是那位叶问的早期入室弟子,李小龙的师兄,一秒钟打了8.3拳的大师了。其实张卓庆、黄淳梁、李小龙都是叶问在香港的早期弟子,只是李小龙才学了几年就离开了叶问,因此在咏春拳的造诣方面没有师兄们深。加上《叶问》的热映,相信更加激起了不少热血青年学习咏春拳的愿望。

太极拳在整个澳大利亚一直都挺流行,柏斯有傅声远,悉尼有陈小旺(不知道是否真的坐镇教学),墨尔本有俺老师,当然还有一大批其它老师。说到太极拳,其水平则相对参差不齐。我个人认为,不少老师还只是停留在拳架外形层次上,甚至改成了健身操,这样其实是不够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很多人才对太极拳有误解。

说了那么多,忘了提我想说的中心意思。
什么情况下该学习咏春拳?
1. 想快速成为“武林高手”。咏春拳强调的是速度、反应、紧凑和灵活,与常人习惯并无两样,而且容易学、容易懂。好的咏春老师会把实战和技击作为咏春拳的唯一学习目的。跟随这样的老师学习的弟子,大概2-3年就可以达到防身自卫的目的。对付街上的地痞流氓应该没有问题。学5-6年,应该可以容易打败其它流派学习类似时间的人,特别是太极拳这种慢功的。如果坚持学习了5-6年,我想打败90%的学太极拳的人是没有问题的。

什么情况下该学习太极拳?
1.想学更高层次的武术技巧。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代表,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不过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太极拳的“内劲”能做到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效果,这与它的理论深奥、反普通人思维有关。
2.把武术作为终身学习目标的。太极拳是一个耗时又耗力的流派,由于太极拳的理论精深,又与常人思维相悖,花几十年还是初中级水平很正常。学习了10年可能才可以开始对付街上的地痞流氓,学习了20年才可以去挑战其它流派的人。相比咏春,这个自然是个大缺点。
3.想同时达到健身、修身、养性目的。太极拳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武术,同时具有健康和修身养性的“副作用”。这个已经经过多方证实,我不必多说。咏春拳作为南少林派的一个分支,自然是外家拳的代表。苦练外家拳的同时如果不注意练习内功(例如易筋、洗髓二经),很容易伤身体。在老年更明显。
4.想让拳架打起来更好看。这个很明显,太极拳套路比咏春拳自然复杂很多,也更有观赏性一些。

一句话:想速成加逞强,学咏春;想学高层次内家功夫加养生,请学太极。技击:咏春两年=太极十年?(如果老师不行,可能一辈子都赶不上)。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