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咏春拳的拳法与心得【转】 [打印本页]

作者: bestoon    时间: 2010-6-1 11:28
标题: 咏春拳的拳法与心得【转】
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

  清嘉庆年间,福建有一位名叫严四的少林高手在连城隐居,他的女儿名叫严咏春,从小随父习武。她将蛇鹤相斗的缠绕吞吐动作结合南派少林拳法创编出早期的咏春拳。严咏春又将此拳技传给丈夫梁博涛(江西人)。此后,夫妇在连城县设馆授徒,后辗转江西南下,在广东省南雄县和高要县广授弟子。弟子们在广东各地亦陆续授徒,为咏春拳的普及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咏春拳盛行于广州、佛山、肇庆、顺德、鹤山及福建、港澳等地;国外加拿大、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亦有流传。

  咏春拳动作姿势较高,招招式式既重规格又重实用。身法讲求闪身、贴身和紧迫快打。防守时务必将对方的攻击点排斥在自己的防守圈外,进攻时要抢进对方的防守圈内。对方进攻时要吞其来势,牵其来力,引进落空;一旦对方抽手逃脱,要顺势而入,送招反击。

  咏春拳的主要特点是:动作朴素,招法实用,手法丰富多变,起脚必配手,发腿隐蔽,出手护中。短桥手,上拦下按,连消带打,贴身靠打。

    一个咏春高手朋友的练习体会:

    我认为咏春是女性所创。中国的传统女性讲究的是内敛与矜持!所以咏春拳的拳意也应该是内敛的。只有内敛才能更好的达到棉里藏针的意境!所谓的长短桥只是没、各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而作出的具体演绎罢了!刚中有柔或是柔中藏刚都是一样的道理!所谓最好的武功并不存在世上。正如霍元甲中李连杰所说:“世上没有最强的武功,只有人使武功后才有了强弱之别。”
  我个人认为硬是要说什么才是最好的武功的话,用我的理解就是所有人学了以后都可以发挥强大力量的格斗技巧就是所谓最好的武功。但是太多的技法都被各种因素所限制。正如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举起一百公斤的力量与那种强壮的体质一样。所以我认为追求力量与刚强的功夫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一个正常人要作到以拳风震灭一根点燃的蜡烛却是任何人在掌握了技巧以后都可以很容易作到的。所以我认为武学之道一刚不如一柔。力大不如集中。
  正如我初初接触咏春的时候一位师傅跟我说的那样——要作到松!我们一直追求的松正是柔的表现,而劲力的集中则是刚的演绎!不求力大,后发先至,连消带打,四两拨千斤,才是内家拳的体现。一味持力大压力小,手快欺手慢。这种根本不是内家拳,这样的咏春根本就失去了原来的拳意!
   咏春拳源自少林,凝聚了中国传统武术格斗精粹,一门拳术的优劣,在于训练手段之实效性,以自然体力、自然体格、有素训练,即可获得超群的搏击能力。这就是咏春拳的魅力所在,舍弃了任何与实战搏击无关的艺术性、观赏性,以制人为唯一目的,以实用为唯一宗旨,无所不用其极的搏击术,及简洁、高效而科学的训练手段。可缠可封、可长可短,大至街头、小巷,小至斗室、电梯间均是其用武之地。由于其很强的实战性,在冷兵器时代咏春前辈谨守三不教的祖训(不忠、不孝、不义)。加之近代咏春源于佛山,流行于珠三角一带岭南富庶之地,前辈们不用以拳谋生,故以往仅在本门多以一个师父带数名徒弟的方式传授而无大规模的教习,故不甚为外界知晓。  
  时移势易,搏击以不是一种暴力和解决暴力的重要手段,而提升为健身、防身,锻炼品质、意志的文化艺术。海内外在叶问、李小龙等一批咏春先驱的大力推动下,短短数十年间咏春之花开遍全世界。并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可比性、实用性及极具成本效益的可操作性,不可争辩的战斗实力深受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美国、德国、意大利、埃及、法国、比利时等数十个国家特种部队、警察、司警及安全部门将其编入搏击教材,实实在在风靡全球。世界无处不中华,国际武坛无处不‘咏春’,全球数以千计的咏春拳场馆,培育出数以百万计的咏春拳爱好者。武林流传一句话:“无论您身在何方、哪怕举目无亲、言语不通;只要您懂得咏春拳,只要您掌握咏春拳 ,就能获得同志和朋友”。充分体现咏春拳卓越不凡的风姿、魅力和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随着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牵起的中国文化热潮不断升温。作为我大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功夫,极需大批后来者继承与发扬。借此机会笔者想通过自己对中国功夫咏春拳的理解,向对咏春拳了解不深的朋友介绍作一翻介绍。
  现代社会比较功利,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压力特别大,更易受‘快餐文化’的影响,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还有将传统精粹误为糟粕的。互联网上曾有这样的言论:“现代搏击才是实战精华,以前由于没有现代搏击概念才有传统功夫的市场,如果几百年前有现代搏击,XX、XXX等大侠也要俯首称臣”。中国数千年经过无数先辈一拳一脚、真刀真枪、浴血奋战凝聚而来的真功夫反不如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国外竞技体育实战性强?令人啼笑皆非!可悲的是持这种观点的并不是个别现象。
  咏春拳在国内的发展,由于历史、地域和现实等原因,与海外同仁相比,有不少值得向他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近十年来在武林同道共同努力下已有很大的改观。但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很多挖掘、整理、推广的工作还有待众位咏春同仁加大力度、共同参与。否则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还会延续及扩大,洋人来我国传授咏春拳、出口转内销之事也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生。


  一部“品三国”,牵起了一股中华文化回归的热潮,易中天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风格解读三国、解读历史,深受普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使原来不喜欢历史、不大了解历史、不懂得以史为鉴的相当一部分民众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缺乏国家认同感、缺乏自信心、缺乏民族凝聚力,就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我中华大国,更应该珍惜、爱护、发扬我们的优秀文化,让我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 jiuxiayishou    时间: 2010-6-1 16:53
沙发哈 这几天看叶问看的我也挺喜欢咏春的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