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武术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slh123
时间:
2010-5-24 09:32
标题:
武术资料
大家看看,杨式传承另类说法
作者:
ghz
时间:
2011-3-24 16:25
杨澄甫非杨氏太极拳正宗传承人拳架心法均有异
笔者现年64岁,晚年习练杨氏太极拳。现寄去《求真求实 ,从宗师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一稿,此文对杨澄甫先生“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人”的身份有所质疑,若能发表,或许会引起拳界的一场争论。但这个疑问,在笔者及笔者周围的拳友心中已存在多日,现直言不讳,一吐为快,谨希望能得更多师友教诲,辩明真理,脱困解惑。谢谢!
一、问题的提起
为什么会产生“杨澄甫大师是不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这个疑问呢?
杨澄甫出生于1883年,到1917年其父杨健侯去世,已经35岁了。按照陈炎林的说法,杨澄甫年近弱冠开始学拳,即从1899年起,到1917年,拳龄已是18年了,这个年龄对于杨氏太极拳承上启下的责任来讲,应该是“完整准确”地继承了杨氏拳法的成熟年龄了。可是,杨澄甫的拳法为什么与其父的拳法就不一样呢?难道是杨健侯没将太极拳传给儿子吗?依据封建社会的传拳理念,这绝不可能!难道是杨澄甫笨而惰学吗?据陈炎林讲,杨澄甫练拳是绝顶聪慧的天才。然而事实上,父子两代所传之拳,无论是拳架、练法上,还是在理法、心法、劲法上的差异,简直判若两派,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半个世纪以来,拳界一个占绝对压倒优势的说法,是杨澄甫继承并发展了祖辈、父辈的太极拳,“三代研习而定型”之说,是流传最广且为很多人所赞同的结论。但这种结论未提供事实依据,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推测。既然说“经三代研习”,就必须讲清祖孙三代是如何研习的,其研习成果之间的传承关系是怎样的,最后“定型”的内容是什么,意义何在。如果没有上面几个问题的事实考证,就不可妄下“杨氏太极拳,经三代研习而定型”的断语。下面,笔者对这一结论,谈一谈自己不同的看法。
二、杨澄甫并未继承其祖其父的拳法
杨氏太极拳包括本体和应用两大部分内容。本体指拳架套路,应用指拳式的使用法和破解法。两个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内功。而内功的训练和培养是靠太极拳的理法、心法和劲法。杨澄甫究竟是否继承了祖辈、父辈的拳法,本文将其父与他的拳架、内功理法、心法和劲法做个比较就清楚了(笔者:杨健侯的拳法,以汪永泉所著《杨式太极拳述真》及其弟子魏树人的著述为准,杨澄甫的拳法以其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及其弟子的著述为准)。
先谈拳架。杨健侯在京溥伦贝子府教授的拳架是老六路共89个拳式。杨澄甫在上海教拳据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记载,其拳架共80个拳式;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中,记载的拳架共78个拳式;1933年,杨澄甫将自己创编的拳式定型为85个,分三节九个套路,并将其中快速的技击性招式,改为健身性舒缓动作,遂出版《太极拳体用全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定型”,是杨澄甫给自己创编的拳架套路定型,并非给杨氏太杨拳拳架套路定型。据魏树人大师所著《太极拳内功理法》之《拳苑记事》里披露,汪永泉大师在向杨健侯学拳之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坚持杨健侯所传的老六路拳架及其练法,并将其一并传给京都一脉的众多弟子。这种拳架及练法与杨澄甫定型拳架及练法根本不同。由此可见,杨澄甫的拳架本体与其父杨健侯的拳架本体根本没有传承关系。
再谈练法。杨健侯教授拳架套路,反对盘空架子。他根据“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认为,太极拳是阴阳互根、内外相合的统一体。初学者没有内功,如果长时间地盘练拳架,只练了外形即阳面的招式,而没有内功培养即阴面的支持,就会出现盘空架子,形成外形僵硬呆滞状况。应当先给初学者讲清一招一式的理法内涵,使其树立“意在先”、“以意导形”的意识后,再去练拳式。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盘拳架。这是事半功倍的练拳途径。杨澄甫的教授方式是给初学者一天教两个拳式。初学者姿式基本正确后,第二天再往下教授两式。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把架子盘完。然后再研究掌握太极拳理法、心法以及推手劲法。上述是两种根本相悖的练法,其间哪有什么传承关系呢?
第三谈理法。杨健侯在教授盘拳时,总是要求习练者首先要从意识上树立松散、通空的观念。他认为横向上散和纵向上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没有散,就松不下来;不能松,也就散不出去。通是散的延伸,空是进入无为境界的保证。杨健侯认为,习练者盘拳之前刻意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心静无为的前提条件才能保证习练者意识上的松散。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只提到盘拳“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在《太极拳说十要》中,只提到“全身松开”、“肩松开”、“松腰”之语,至于怎样“松开”,根本没有涉及。这不能说是继承其父的太极拳理法。
在对待老拳谱“虚领顶劲”、“顶头悬”的提法时,杨健侯认为这些概念不易理解而不好掌握,却秘传杨氏的“后脖颈蹭衣领”要领。将“虚腋”的提法,改成“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练拳”秘传。改“含胸拔背”为“开胸张肘”;改“松肩坠肘”为“肘意坠腰圈”;变“尾闾中正”的提法为“塞腰和三道气圈”,并有“胸前十字”、“两个劲源”、“三关运用”“八种劲别混合运用”等一系列可操作法则。而杨澄甫却未提出上述理法的传承,只借用了陈式太极拳的一些旧提法,诸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这些法则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操作性,极容易产生认识混乱。比如,陈微明编著的《太极拳术》一书,将“含胸拔背”作为一条理法写进《太极拳说十要》,立即遭到李雅轩的批评。他认为:长期“含胸拔背”地练拳,就会练成罗锅。他肯定地认为,这个理法不是杨老师的东西,是陈微明的私货。弄得陈微明只得再作出修改性的解释。
上述诸多事例的枚举,足以看出杨健侯、杨澄甫父子两代太极拳在理法上没有传承关系。
第四谈心法。所谓心法,是指练拳人在行拳中精神思维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精神思维活动,即意识,习惯上称为“意”。意引领气,称为内劲。太极拳的行拳心法就是保证内劲在培养训练时贯彻理法的步骤和方法。杨氏太极拳心法的核心内容是意的变化。有确定的内容。不断变化的意引领内气去充盈、支持肢体作出各种不同的外形动作。在这方面,杨健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造出整套理论。详知其整套理论,可阅读汪永泉著《杨式太极拳述真》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篇《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形体动作、意气走向说明》和魏树人所著《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二<行拳心法>》。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只在第六要中谈到“用意不用力”的心法。但是,何谓“意”?又如何去“用”?在行拳中意是变化的,还是一致的?由于这个法则太抽象、太原则,欠具体、明白,缺乏可操作性,致使习练者易产生理解上的随意性。甚至连大师级弟子也因此争论不休。
从上所述,不难看出,杨澄甫在行拳心法上,没有杨健侯的传承。不是杨澄甫秘而不传,而是靡而无传。
第五谈劲法。劲法是习练在掌握内功理法的前提下,以心法保证神、意、气相合的内劲得以培养、滋润和发挥的规律和方法。杨健侯在老六路拳架的教授中,特别注意训练和培养习练者的基本功。他把对拳架以具有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劲别和招中术、术中招的混合劲及其相关小劲的训练,尤为重视。为了检验习练者对每个拳式运用内劲的融通程度,他特意将拳架拆开,变成单手应用。总之,是让习练者逐步掌握内劲的妙用。为更好培养习练者的内功,杨健侯还将揉手的劲法予以讲授、训练,使弟子们掌握“听劲”和“懂劲”的应用内功。除了把多种小劲的手法传授给弟子外,还将秘而不传的轻劲,大气球用法与九曲珠劲法等高级揉手技艺也一并倾囊相授。
杨澄甫在教授内功劲法上让习练者自身体悟。他说:“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太极拳说十要》)。他强调说:“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太极拳之练习谈》)。为了自身体悟内劲自生,他提倡走刻苦盘练拳架之途径:“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费一日之功力,即得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无论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太极拳之练习谈》)。为了训练内劲的运用,他也教授了推手的五种形式。但只是突出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手法,而没有八种劲别的混合功劲。至于64种小劲,根本没有提出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杨澄甫在劲法上也与杨健侯没有传承关系。
杨澄甫在太极拳法上虽然不是其祖其父的正宗传承,但是他却著作出《太极拳体用全书》,教授出像李雅轩、傅钟文、赵斌等许多大师级弟子,其拳业是宏大的,贡献是重大的,客观上,他开创了杨澄甫太极拳一派。
三、汪永泉大师对内功劲法作出重大贡献,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
生前曾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的汪永泉先生,很晚才被太极拳界广泛认知。多亏他给我们写出了《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既将自己的传承关系公诸于世,也挽救了濒于灭绝的杨氏正宗太极拳法。随着魏树人大师关于杨式太极拳《内功理法》、《行拳心法》、《拆架拆手》、《内功修练法》、《内功劲法》5部著作的问世,进一步确立了汪永泉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的地位。
汪永泉生于清末,8岁便随父汪崇禄到杨健侯府习练太极拳,受到杨健侯、杨少侯父子两代人的严格教导与培训。父亲是杨健侯的入室弟子,也经常在自家辅导他练拳。就这样,在三位大师的精心培养下,经过自己多年的苦练和凭借聪慧的天赋,他继承了杨氏太极拳的真传。
确定传承人,不应该从形式上认定,只注重名份,更重要的是看他继承了谁的拳理拳法。这是实质上的内容。从汪永泉所传授的拳架本体和应用来看,他已经继承了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两代人的拳理、心法和劲法,并且在劲法上,从学习杨少侯劲法经验和自己揉手实践的结合上,又作出了重大贡献。
太极拳界近五十年来普遍认为,杨氏太极拳到了杨澄甫第三代,才趋于完善成熟。 “三代研习而定型”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认为这两代人的拳法是不成熟的,从而否定了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父子两代人的研习成果。
事实上,杨露禅自从以比手的方式获得了“杨无敌”的称号,就标志着祖辈拳的完善、成熟;杨班侯17岁进京打擂,战胜了连败七省武林高手的“万斤力”,就标志着父辈拳的完善、成熟。所以尊甫(杨澄甫)忘祖(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讲“三代研习”,应弄明白杨氏太极拳上两代研习的方向与第三代研习的方向是否一致。如果舍弃上两代研习成果,另起炉灶,两个方向,两类成果,能够合到一块去“定型”吗?
我们应当破除迷信,求真务实,从对宗师的迷信中解脱出来。杨澄甫不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承人,就是笔者不讲,也总会有别人去讲的。陈炎林早在1943年就说过:杨澄甫“年将弱冠,才开始从父学拳。父在世时,并未深研拳中奥妙,父亲去世后,顿起觉悟,日夜苦练,终负盛誉。其各种功夫自研而得。”陈炎林在那时只是讲得含混,没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
笔者捅破这层窗户纸的目的,就是为拳界恢复习练杨氏太极拳的传统和捷径。有一个说法是,“少林3年打死人,太极10年不出门”。像目前社会上练的太极拳,包括传统拳在内,恐怕练10年还真的出不了门。笔者认为,应当恢复杨氏拳的传统练法。据齐一先生在《功夫、情操?事业——纪念汪永泉老师》这篇文章透露出的信息,汪永泉大师直至暮年,还酝酿向有关部门建议,选派10名青年由他教导,采用他的教案和练法就可在三年内培养出确有功夫的太极拳人才。汪永泉宗师 “三年练成太极拳“的说法不是吹牛皮。他培养出了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张孝达、高占魁、魏树人等成功的弟子,这说明在练法上是有捷径可循的。
在本文最后,笔者对汪永泉宗师把杨氏太极拳的传承延续当作性命一样关切的态度,感到由衷地敬佩。他年逾80高龄,几次组织弟子帮他整理杨氏一脉正宗传承的练拳理论,并从理论和自己70年练拳实践的结合上,对内功劲法作了发展性的总结。他恳切地说:“这里头的东西,要是我不说,让它断了,就是再花几代的时间,都别想再找回来!”这些弥足珍贵的话语,激励着众弟子将秘而不传的内功心法、劲法全都公诸于世。而汪永泉弟子中之佼佼者魏树人先生,则以“知无不言,言必由衷”的态度和作风,从习练内功功法的5个方面给自己练拳的实践做出了完整、准确的总结。师徒两代人的人品与武德,连同这些宝贵的理论法则,都将永远在太极苑中熠熠生辉。
笔者后记:写这篇文章很让一些拳友为我忧虑,担心有人前来比手,制造麻烦。我坦然告诉他们说:“我写这篇文章是学术讨论,不是摆比武擂台。我不是太极拳功夫的分水岭、试金石,即使把我打倒在地,也不能证明什么。这个道理,相信大家还是明白的。另:本文中关于陈炎林的引文内容,均出自其1943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此书1994年由青山石恒重新编写,书名为《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
(文/张光燄 编后:关于“杨澄甫是否传承了其祖、其父”这个问题,本文作为一家之言,是言之有理还是主观武断,读者诸君尽可以心平气和地发表看法。此外,编者也有一些问题向作者张先生求答:1、截至到目前,我们所知的的拳学著作中,是否只有汪永泉先生及其弟子魏树人讲述了杨健侯拳法? 2、作者心目中认可的杨健侯承传者,除了本文已经提到的汪永泉之外还有谁?他们或他们的弟子是否有著作传世?如果有著作,这些著作关于拳架、练法、理法、心法、劲法都说了什么?这些说法,与汪永泉先生乃至魏树人先生著述的同与不同?希望能得到张先生或其他知情者的指教。)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