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议太极拳之“意”——意用太极 [打印本页]

作者: 美妮儿    时间: 2010-5-21 09:54
标题: 议太极拳之“意”——意用太极
太极拳重意不重力,平日行功走架,务必静气凝神、精力集中,切忌心浮气躁、神意涣散。每见学者习太极拳多年,自称有意无力,尚意不尚气,所谓在“意”者也。然功力与之不俱增,何也?太极拳讲究内外兼修,内多指意,外多指形,功力如何体现?靠的既非外形,又不是意念,非二者结合不可,但学者往往只看重外在“功力”的增长,却从不注意内在意力的加强,这样就失去了内在的基础,又怎么会有长进呢?如此的虚有其表,华而不实,去太极远矣。吾谓之曰:“终日苦练,消磨时间,费尽心思,皆非意念,生不见长,悔之已晚”!

       初学者走架,手在向前挥伸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中途停滞、断续 不前,停了再走,走了再停,如是再三。严格来讲,手在途中停了一次,意念便更换了一次。反复的意念切换,非但不能更好的运使气力,反而会使人心烦意乱,信心全无,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功力的增长。若要尽可能的减少中断次数,就一定要加强意念的修养。正所谓“功有功力,意有意力”,而意力绝非同于平时所说的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之类。它和功力一样,必须要靠锻炼获得。锻炼的方法有很多,少私寡欲,练气归元,守中绝妄等等。归结而言,不过“取舍”二字。取者,取其所利,又需取中有舍,能舍方有取,殊不知“拿得起,还需放得下”?取之亦然。

      太极拳所以要慢,是由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太极最重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之道,阴阳以蔽之。阴阳又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总是通过互根、消长、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阴阳不能和平,则病乱丛生。初学太极,周身皆硬,通体为“阳”,性如木棍,与太极不合度。陈鑫有云:“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跟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配备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 。”五阴并五阳,太极个中藏,阴从何来?非慢不可。

        太极拳的意念又是唯一的,这就像人体只有一个大脑,虽然能形成很多种想法,但总归由一处产生。太极变化出的不同形式,以及依据这些形式作出的各种动作均为人的想法,而意念即为发出这些想法的大脑。所以说,意念是绝不可能从根本上转变的,它的千变万化也只是适应了不同的意识状态。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致虚守静,要处的就是营魄抱一,而不能改变的则是一心一意。

         太极拳最忌讳的就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有些人就是这样,不思勤学苦练,总想一步登天,整日想着功力如何精进?外形怎样才能圆满?却从不去检讨一下自己的意念。“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欲得于尺,必进于寸”。这么浅显的道理谁都懂,遗憾的是,偏偏却有人会错了“意”。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就要靠自己的修持,才能真正为己所用。知道并不等于做到,要领一定要靠苦练才能掌握。意念又何尝 不是如此?所以说,意念是一种境界,一种可以维持的状态,它有高低之分,也不会转瞬即逝。

          外形永远是别人的,而意念永远是自己的。所以先辈们主张“有意”,更提倡“得意忘形”,其情之切,其言之信,非精诚不能会其义。今之众人,习太极拳者不在少数,诚能如先人所言者,又有几人?知而不修和无意又有什么区别呢?相反,只要意念增强了,太极一定事半功倍。谨以此文献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希望大家对意念给予足够多的重视。
作者: 三乐    时间: 2010-7-22 10:24
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