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太极拳之“式”、“氏”、“派”解 [打印本页]

作者: awagink    时间: 2008-6-18 18:46
标题: 太极拳之“式”、“氏”、“派”解
当前,太极拳不仅在中国发展迅速,还风靡世界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然而,多数研习者对太极拳的称谓不一,甚是迷惑。某“式”、某“氏”,众说纷纭,究竟哪一个最贴切呢?让我们沿着太极拳发展历史这一脉络去寻找答案吧。
  太极拳原名“十三势”、“长拳”,源于河南温县。长期以来,仅以家族形式一脉相传,本无流派之别,是为“萌芽状态”。清末,杨禄禅、武禹襄将这一技艺带回永年时,当地人称为“绵拳”、“粘拳”、“黏拳”。虽然杨、武二人师承不同,但毫无门派之见,互相切磋交流,过往甚密,禄禅之子班侯曾师从武禹襄,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及其传人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结合实践,深研拳理,对原有拳势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经几代人不懈努力,终使太极拳发扬光大。尤其是武禹襄,首先打破家族垄断的陋习,不拘一格传太极。前三代主要代表人物: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三代三姓,后人称之为“武、李、郝本为一体”,而且,各代均在继承中有创新,有发展。
  杨、武两家的探索各有千秋,杨家传人致力于拳术的传授与推广,武、李、郝则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讨与研究。因而,同源温县的拳术,经再创造后呈现两种不同的风格。那时,广府南关多是杨家传人,拳架较低,舒展大方,人们称之为“杨架”。城内则是武家拳的天下,拳架较高,结构紧凑,因多为郝为真传人,习惯上被称作“郝架”(武、李家资殷实,不以教拳为业,罕有传人)。“郝架”因其轻灵圆活、步法多变、虚实分明、开合有致,又叫“活步架”、“开合架”。当然,这些名称多出现于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之中,史料上鲜有记载。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正孕育着太极拳流派之雏形。
  根据《从古城走向世界》一书中记载,太极拳得名的由来是这样的。
  杨禄禅携子进京传拳,有一次,著名书法家、帝师翁同和观杨禄禅与人比手时,赞叹日:“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随欣然手书一联赠禄禅: 手捧太极震寰宇, 胸怀绝技压群英。 “太极拳”之名由此而诞生。 那么,太极拳有了流派特征,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始于何时呢?它最早见于清末民初。马立伯先生在《体育旬刊》之《太极拳派别》一文中写道:“近代太极拳共分三派:一曰河南陈家;二日永年杨禄禅;三日永年郝派,即为真先生,而师事李亦畲先生者也。”太极拳鼎峙而三,有了流派之分,称为:陈沟、杨派、郝 (武)派太极拳。这种称谓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响应,如王新年、陈炎林、徐震、唐豪等撰文均以“派”相称,一直延用到建国前夕。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唐豪先生根据陈、杨、武、孙四家的记载以及实地考察后,把太极拳细分为十一个类型,基本勾勒出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之轮廓。
  新中国成立后,“国术”改称“武术”,成为一项体育运动。政府为增强人民体质,首先从推广太极拳人手,编制了易于学习掌握的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后又编制四十八式太极拳,并印成图书和挂图在学校和机关团体推广。这些拳势基本上以杨澄甫先生所传拳架为蓝本。这一时期,散居各地的太极拳家也纷纷出山传艺,使传统太极拳得到长足的发展,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关部门委托顾留馨、傅钟文、郝少如、徐致一、孙剑云等编写传统太极拳谱,并沿用国家定名“二十四式”、“四十八式”之方法,分别称为: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从而形成国家认可的五大太极拳流派,这是传统太极拳术称某“式”之伊始。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悄然出现了以“氏”命拳的迹象,并逐渐被一部分人所接受。其实,“陈氏太极拳”之称,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1933年,河南开封出版社再版陈鑫《太极拳图说》时,出版社更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说》。因非陈家之本意,无人呼应而昙花一现。如今,又重新起用,显非明智之举。
  上世纪末,太极拳理论、太极拳史专家吴文翰老师经深思熟虑,倡导“某派太极拳”之称,并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沿用。影响所至,形意、八卦拳界也不乏响应者,如尚派形意拳、程派八卦掌等。时下,太极拳界可谓某“式”、某“氏”、某“派”兼而有之。
  综观太极拳发展史,初期本无流派之别,至永年杨、武两家介入后,特别是杨氏父于进京传拳之后,太极拳崇尚技击,作用于搏击。清末民初,随着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技击的拳术也相应地淡出历史。而太极拳此时一枝绽放,实有赖杨、武传人,特别是杨澄甫等人对拳术革新之力最巨。其强化了健身、养生功效的太极拳迎合了大众品味,而得到广为流传。太极拳从武士的专利演化为公众的强体健身术,进而升华为一门人体力学艺术。这顺乎时代潮流的创举,开辟了太极拳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然而,许多太极拳家因为对太极拳理解不同,所传拳势各具特色。“一个流派的形成既有着社会因素,也有本身因素。成为一个流派其本身离不开师承独立的教学手段、拳理、拳法和大量的练习者。”(引自芦苇荡先生文《郝为真与武派太极拳》)无“流”难以成“派”,只有广为流传,才能演为一派。拳术通过个体的传承而繁衍,每个人的形体条件、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知识层次等不同,使传承者的拳势呈现千姿百态、各有差异的“样式”。自由发展的传统太极拳不可能像比赛场上的规定套路一样,有不变的模式标准。俗话说“一个师父教了十个徒弟,练出来的拳十一个样式”,即便是老子教儿子,手把手言传身教,也不可能父子之拳一模一样。郝月如先生说过“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样式不尽相同,但共同具备一定的基本准则,当属一个流派。也就是说,在一个流派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支系共存。“样式”千姿百态,不足为奇。在一定的拳理、原则指导下,每个人可以充分阐释自己对拳理的不同理解。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样式”差异,而引发的“谁是正宗”的无谓纷争。一个流派有许多支系组成,越流越窄最后可能会枯竭。许多支脉汇在一起形成江河,就可以汇成澎湃汹涌之气势而奔流不息。
  因此,以“式”命拳名,明显的单薄而有局限性,难以准确地反映一个流派的全貌。
  那么,“氏”字呢?就更狭隘了。无论哪一流派太极拳不是某人、某家族的私有财产,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它绝不像文物一样不可改造,可以据为已有,以武禹襄所创太极拳而言,武家后代至今再无练拳者,皆因其他姓氏之大力弘扬,难道这还是武氏之祖产吗?郝少如先生胸怀坦荡,在定拳名时,不忘创拳始祖,称“武式太极拳”,其高风亮节,倍受后人敬仰。各流派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都倾注了不同姓氏许许多多人的智慧和心血,如王西安、蒋家骏、刘常春、马岳梁、马海龙等。所以,简单地用一个带有封建家族思想倾向的“氏”字命名,更不足取。
  我十分推崇吴文翰老师倡导的以“派”言拳的主张。“流派”不是“宗派”,不要以“拉山头,搞宗派”的落后思想去理解这个“派”字。试想,太极拳发展至今已远远超出一门武技的范畴,成为一门艺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艺术如文学、音乐、美术、戏曲等,它们的流派均以“某派”称之,如“岭南派”、“荷花淀派”、“潭派”、“梅派”等。为什么作为艺术的太极拳就不能以“派”相称呢?以“式”或“氏”定性一个流派不利于太极拳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从求大同,存小异发出,称“派”比“式”或“氏”要好。
  最后,用吴文翰老师的一句话作个小结吧:要流派,不要宗派!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