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速健身
标题: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鐵冰心
时间:
2019-2-23 11:59
标题: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2011-01-23 17:19:07)转载▼
文/梅墨生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 同门师兄 - 同门师兄
笔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吕德和师兄引荐于
李经梧(1912-1997)老师。后天忝列门墙;亲承教诲;得窥太极堂奥。1989年冬有一次去北戴河见老师(笔者当时生活工作于秦皇岛市),恩师取出《太极拳秘宗》嘱我抄录一份,并再三叮咛说:“你有文化(恩师十分尊重文化人),要认真研读,要多琢磨,太极道理尽在其中啊!”我一看是一本很旧的手抄本线装书;虽不破,但边角已毛边。恩师还要求抄完即送回,可见他对此书的珍重。我当时是用钢笔抄录的,月余后便将原书壁还。老师告知,这本秘谱是赵铁庵师爷珍藏的,临别郑重赠他,时约在1945年秋。我的抄本一直珍藏身边,偶尔取出翻阅。
2003年非典时期居家不出,笔者又以毛笔小楷重录一遍。适有文雅堂主人来访建议正式印行,我未允,他又提出用宣纸仿真印刷若干,我同意,于是加上朱丝栏原大印刷20册,分赠几位师兄同门及个别太极友人,今手头仅存两本。
就我所知,老师此书很少示人,便是弟子学生也不是轻易得见。老师允我回去抄录,足见厚爱。在当时,有关秘本面市甚少,益见珍贵。尤觉可惜的是,恩师1997年5月2日归道山后,此旧本已不知去向。亦曾询问老师次子树峻师兄及长女美江师姐,均言不在手中。好在恩师命我手录一遍,得以存稿。冥冥之中,因缘甚妙。笔者虽不材,但少年嗜武好文,近年尤潜心于太极拳习研,偶笔之于文,当年师命或属偶然,而正缘此才使珍贵文献仍保存下来,以供世人研究。恩师所嘱望于笔者,复何敢辞!恩师辞世已十三载,旋又近清明节,笔者仅以此文纪念恩师。他日或师藏本又能拂尘面世,深期望焉。
李经梧老师所藏《太极拳秘宗》系32开本大小,线装手订,深紫红色书皮,约一厘米厚,毛笔小楷,字迹端秀。尾页原跋文为:
“民国癸酉重阳前七日;铁厂(音an)兄授以拳术并属抄此谱,遂不敢计字之工拙,敬录以呈。后学弟金宇宗缮本。”
由此跋文看来,当年赵铁庵命金宇宗抄录了这本秘谱。但赵给金的底本是何人所藏已无从知晓。有一点是肯定的;金抄本是照底本抄录的“缮本”;应该是全貌,就如笔者当年抄录时一字不漏一样。因此,虽非原本,但其抄录皆忠实底本却是一致的。
1993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曾摘录了部分《太极拳秘宗》内容。2007年当代中国出版社的《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也选录了部分《秘宗》内容,但均非全貌。
在今天,所谓“秘笈”“秘谱”均已披露于世,已无秘可言。先有吴公藻1935年出版《太极拳讲义》,但未收入有关内容。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再版《吴家太极拳》(前书更此名)时增附杨班侯传吴全佑之“手抄秘本”,即李经梧师所藏本之泰半内容,名为《太极法说》(为论述之便,以后简称“吴本”),封面有吴鉴泉亲笔签名。扉页吴公藻记曰:
“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方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一百多年。公藻在童年时即保存到如今。”
1985年上海书店又影印出版仍名《太极拳讲义》。此书所附《太极法说》算空白页计47页;相比于李经梧师所藏本(以后简称“李本”)缺少前边约三分之一内容。2005年香港杨氏太极拳创会会长马伟焕先生转赠我一本有杨振基、裴秀荣夫妇签名钤印的《杨澄甫式太极拳》(再订本)。此书由杨振基演述、严翰秀整理,200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初版于1993年)。在该书影印的“家传古典手抄太极拳老拳谱”后杨振基记述 “手抄本太极拳老拳谱32解长期在我母亲处保存,1961年末我要去华北局教拳,母亲将此手抄本交与我,
由于此本作为自己的内修本也就没有外传,今趁出书之机把它公布,让广大爱好太极拳者藉此有新的思索和提高太极拳理论水平,这是我所盼。”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 同门师兄 - 同门师兄
该书影印“老拳谱’为42页(以后简称“杨本”),其抄录内容与“吴本”完全相同(极个别字有别)。
2008年,太极拳研究家路迪民先生由西安惠寄所著《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2008年3月人体版),其中在“经论谱”部分亦以“杨式太极拳老谱”收录“杨本”,加以标点和误字改正,并附影印原件,可惜字太小且印刷不清。路先生有篇关于“老谱”的《附考》,很有价值。他说:
“《杨式太极拳老谱》,最早见于杨澄甫所著《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其中载有老谱16篇,没有统一篇,且分布不集中。《大小太极拳解》在76页,《八门五步》等15篇在119-125页。在后来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又把该部分内容去掉了。” 此外,杨振锋先生所著《中国杨氏太极》(1997年8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李立群先生所著《吴式太极推手汇编》(2005年1月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等书也选入相关内容。杨著放在开首“杨式太极要论”部分仍称“太极拳老谱三十二解”,并标明“杨澄甫传”。而李著则作为“附录”选入,略加注释,并标题为“杨钰(班侯)传(杨澄甫、吴鉴泉收藏)《太极法说》(另名:杨班侯全体大用诀)”。
上述杨家所藏与吴家所藏本内容几乎无异,只是个别字有讹误而已。
此外,顾留馨先生在《太极拳研究》(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也选录“老谱”14条,注云:
“此谱系沈家祯从杨澄甫处抄得,共有43篇论文,据云由其祖杨禄禅传下,何处得来不知。”
还有就是吴图南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国术概论》以及后来的有关吴式的著作中(如《吴图南太极精髓》、《太极拳之研究》等),也多处涉及”太极拳源流与历史”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都在“李本”中所有。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 同门师兄 - 同门师兄
关于“程灵洗”、“许宣平”、“夫子李”等内容,零散见于前人著述中都明确地称为“宋氏家传源流支派论”;董英杰先生在《太极拳释义》(1997年香港版)中则改为“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而“李本”则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署名“宋远桥绪记”。这部分内容是“杨本”和“吴本”都没有的。
“李本”实际上包括了”宋氏家传谱”与“杨式太极
拳老谱”(吴家称”太极法说”)两部分内容。这是目前所知惟一的一本“两全本”。
关于“吴本”来源,吴公藻先生明确记述是全佑得自杨班侯的端王府抄本。路迪民先生也考证:“杨家将此谱长期保密,说明吴家所藏,不是后来从杨澄甫处得到的”(见《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而且杨振基先生的记述也佐证了这一点。不过;“杨本”与“吴本”内容却无差别。
据说吴图南先生早在清末时期(约1908-1909年间)就从一友人处得到了《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并自抄留一本,同时又抄两本分送乃师吴鉴泉和杨少侯,之后又给纪子修、许禹生各抄一份。此事见于(太极拳之研究)。
该书是吴图南先生的弟子太极拳研究家于志均先生2008年赠送于我的。该书由吴图南讲解、马有清编著,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2005年出版,吴图南还与当时这些太极名家去访“宋氏源流”的传人宋书铭。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 同门师兄 - 同门师兄
所谓“宋氏”的始祖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安徽人氏宋远桥。
而当时为袁世凯幕僚(相当于机要秘书)的宋书铭即自称是宋远桥的十七世孙。他精研易理;擅太极拳,拳式名三世七,因有37式故名。吴图南等人拿着从友人处所得书去访宋书铭,宋也出示了同样内容的书,但题为《宋远桥太极动源流支派论》,且吴鉴泉、纪子修.许禹生、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多与之推手而不敌(见许禹生弟子王新午1927年所著《太极拳法阐宗》)。据《宋远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所言及李师融.李永杰考证:“宋远桥既得许宣平‘三世七’之传,又得张三丰‘十三势’之传”(见《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6月版)。因此,《宋远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是一件珍贵的太极史料与研究文献。也就是说,“李本”在目前面世的同样版本中;它是相对来说内容最全面的一个手抄秘本。
有必要对赵铁庵略作交代。赵铁庵是吴氏拳的第三代传人,他是清光绪年间生人,为吴氏太极拳“南吴北王”吴鉴泉、王茂斋两位宗师的入室弟子,也是顶门高足。据说,他当年学吴氏拳时,六个月都学不会一个“揽雀尾式”,老师说:“你就甭学了。”但赵说:“老师那我就跟着吧。”于是此后练拳最早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认真刻苦,寒暑无间,又加天资淳厚,先师王茂斋,继拜吴鉴泉,为习武终生未娶,终成炉火纯青之功夫,尽得吴氏拳奥妙。据李经梧师说,赵铁庵长于“七星手”,李师曾在太庙(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亲见赵用吴氏“抱七星式”将一个来拳场挑事的壮汉放出近两丈远,壮汉被发出倾倒在紫藤花架上,时正紫藤花盛开,花朵被震得漫天飞舞,散落一地,而壮汉已不能动弹。据某吴氏传人告知,当时王茂斋有三大高足之说:一为次子王子英,一为赵铁庵,一为修丕勋。而吴鉴泉南下传拳(原是应弟子褚民谊之请拟委之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后因故未能就任,此事允另文介绍)时,便邀赵铁庵陪同南行教拳。抗战胜利后,赵拟隐退。有种说法,赵先生去了重庆后转道赴台湾,但已更名改姓。另说抗战后不久去世,因其生平行迹神秘,待考。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一) - 同门师兄 - 同门师兄
李经梧老师的“李本”即是当年赵铁庵临别赠与他的珍贵礼物。今日太极拳界知道赵铁庵的人不多了,可在当时他可是吴门翘楚。武学研究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尽管赵铁庵后来可能与大汉奸褚民谊有往来,在政治上有不够光彩之处,(他与褚同为吴鉴泉弟子;是同门师兄弟),但他的武功是理应客观看待的。据旧本(太极功同门录》(1929年印,为吴氏同门)载,第一代为吴全佑,第二代为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第三代第一人排的就是赵铁庵,足以说明他在吴氏门的位置。而在印谱的1929年,李经梧还未入门,所以谱上未列名,但赵铁庵门下已有九位弟子(今皆未闻有传人出现),可是赵铁庵却将这本太极拳者珍如拱壁的秘本送给了李经梧。
从《同门录》也正可印证李师生前所说赵铁庵是王茂斋、吴鉴泉共传顶门大弟子的史实。正如前述,“吴本”比“李本”少了一部分“宋氏源流”等内容,那么赵氏所藏本之由来我们不易确定了。但是据吴图南所记述,当年吴鉴泉去访过宋书铭,吴图南还曾将从友人处得到的《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手抄转送给吴鉴泉一本,不知何故,“吴本”却没有这部分内容。吴公藻记述他家藏本是“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那么合理的解释是,当吴家得此谱本时,吴图南从友人处所得本以及宋书铭家藏本都还未出现。全佑拜杨门是在十九世纪后期,而 吴图南得谱据其自述是在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1908——1909),宋书铭出示家藏本约在民国初年(李师融、李永杰考为约1916年前后),因此。现面世的“吴本”或即确如吴公藻所记述,是很早的。
显然,“吴本”出于“杨本”。而吴图南本未见过影印本,来处无法详知。“李本”是赵铁庵所藏,但赵氏当年何所得也无法确知。不过以赵铁庵当年的吴门身份,他的藏本来路推断有三:一是得自吴家,但是将不同时期先后两部分内容让金宇宗合抄于一本上了。二是得自老师王茂斋门,但目前未知同门一脉有此谱传出。三是将“吴本”与宋书铭家藏本同样得到而合抄于一本。关于第二种可能的说明 因为据说当年名满京城及北方的王茂斋也曾去访问过宋书铭,并有过切磋交流(据王茂斋弟子修丕勋之传人战波先生说),那么,宋氏将“宋氏源流”本转抄于王茂斋之可能不是没有。无论如何,这是一本难得的武学文献,对于研究太极拳史和太极拳功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前边这样啰唆地说明相关问题,只有一个目的,即仅可能提供可信的史实和尽可能多的信息,供热心人士探究,因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关于李经梧老师所藏《太极拳秘宗》(原封面名)的相关介绍就到此。下边主要是依据自己粗浅的理解对这本旧谱略行注释。由于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太极拳功深奥玄微,笔者的武功实修与武学知识皆有限,一定有不少浅陋,仅供高明指教。[groupid=185]談詩論武[/groupid]
作者:
鐵冰心
时间:
2019-2-23 12:01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2) (2011-01-23 19:32:04)转载▼
文/梅墨生
(续上期)将李经梧老师藏“秘宗’本(以下简称‘’李本”)内容,与吴公藻藏”“吴本”。杨振基藏“杨本”以及吴图南本与宋书铭本做一横向比较测可知“李本”是相对最全本,“俞氏家传”部分内容与“三十二日”部分内容均有,仅欠吴图南与宋书铭本所有的“无极歌”与“太极歌”二条目。
众所周知,关于宋书铭其人,世人尚有疑义。一是怀疑他的身世,到底是否宋远桥的十七代孙。二是既然怀疑他这个人,当然也就怀疑他拿出来的“谱”。还有就是关于吴图南藏本来源吴本人只说得自友人,并未详加交待。他自述是在清末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时(1908-1909)得到“宋氏源流”那本书,并抄送乃师吴鉴泉、杨少侯各一本。据李师融等考证认为吴图南、吴鉴泉、许禹生等去拜访宋书铭是在约1916年前后。但是,在一些人的私议中,对于吴图南的年龄(当然就涉及到生年)也有疑义。而且王新午1927年著《太极拳法阐宗》中记述去访宋书铭者有纪子修、吴鉴泉、许禹生、刘恩缓、姜殿臣诸人;独未言有吴图南。是吴图南根本未去,还是他年辈轻而未见论述存疑待考。而关于宋书铭其人,除了王新年的论述,还有他的老师许禹生1921年著《太极拳势图解》的论述,记述宋书铭“善太极拳,颇有所发明,与余素善,日夕过从,获益匪鲜”,并说纪子修、吴鉴泉、刘彩臣等均执弟子礼,其尊崇钦佩之情显然。要知道,许、王师徒的记述是在1921和1927年,其资料的可信度是较高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天不应该“信而好古”,但也不能“盲目疑古’,否则就会再次堕入上世纪初的盲目疑古思潮模式中去,而变成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于一些目前查无实据的悬案,在肯定和否定都无十足证据时应采取一种存疑待考的态度,不要遽下结论,不要“武断”。中国古文化有特殊性,确实有隐秘和口传身授的传统,这是历史事实,后人应该尊重历史和传统。对宋书铭其人其书地应作如是观。何况,《宋庆太极功源流交派论》和《三十二目》(即《太极法说》)的道理已然受到珍重,他们是太极拳功的经典理论;与王宗岳等人的思想脉络是一致的,我们不要轻率持否定态度。
还有,关于‘杨本”(即《三十二目》)“吴本”(即《太极法说》)与“李本”中同样出现的“体育”一词;有人有异议,路迪民先生在考证杨氏“老话”时已有辨驳,可参看。其涉及古汉语修辞,并不是“体育”一词便不可能出现于明清时代,正如“革命”、“人文”二词都可以出现在《易经》时代一样。
总之,“李本”是一本极有研究参考价值的文献,证其真也好,证其伪也好,它至少已存在了近百年。而笔者认为,其深奥的道理以及所揭示的拳功、所披露的历史,并不是什么人可以随便臆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展开多方面的讨论研究;但都无碍于它的经典价值与文献性。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其伪前,笔者相信它的真实性。
笔者水平有限,对武功这门实学修证不高,所注所解难免不当。而于一些较易理解的词句就不再费笔墨。因原文无句读;略加标点。
原文: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主派论宋远桥绪记 所谓后代学者,不失其本也。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业于唐于观子许宣平也①。至余为十四代焉。有断者,有继者。
许先师系江南徽州府歙县人,隐城阳山,即本府城南紫阳山②,结詹南阳辟谷③。身长七尺六,髯长至脐,发长至足,行及奔马④。每负薪卖于市中,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回。所传太极拳功,名三十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谓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名(目)书之于后。
笺注:①“李本”将“于欢子”作“于观子”,而吴图南本作“于欢子”。笔者以为其“于欢子”无解,而于观子”乃取于老子《道德经·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之意;②紫阳山,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许。明、清两朝归徽州府管辖;③辟谷,道家之功也;④行及奔马,长于轻身之术也。近代孙禄堂亦有类似功夫;⑤王宗岳《太极拳论》有:“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6“名目”,原文失一“目”字。
关于许宣平,《太平广记》有记许宣平;新安歙人也。唐睿宗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时或负薪以卖,担常挂一花瓠及曲竹杖,每醉腾腾拄之以归,独吟日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迹来三十余年,或拯人悬危,或救人疾苦,城市人多访之不见,但览庵壁题诗曰“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人歌陇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好事者多咏其诗。有时行长安,于驿路洛阳、同、华间传舍(按:人所止息,前往后来之客馆)是处题之。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览之,吟咏嗟叹,曰“此仙诗也。”乃诘之于人,得宣平之实。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屡访之,不得,乃题其庵壁回云云。(按:李白《题许宣平庵壁》诗载《李太白全集》卷三十: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速,云林隔大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载余。)是冬野火燎其庵,莫知宣平踪迹。百余年后,成通七年,郡人许明奴家有妪,尝逐伴入山采樵,独于南山中见一人坐石上,方食桃甚大,问妪曰“汝许明奴家人也,我明奴之祖宣平。”妪言:“尝闻已得仙矣。”曰:“汝归,为我语明奴,言我在此山中。与汝一桃食之,不可将出。山虎狼甚多,山神惜此桃。”妪乃食桃,甚美。宣平遣妪随樵人归家,言之,明奴之族甚异之,传闻于郡人(出《续仙传》)。
又《太平寰宇记》载城阳山;在歙县南,环回孔高,为城郭之衿带;居郡之南,故号为城阳山焉,即许宣平得道之所;亦为李白所寻不遇,今山上有遗迹存。
上引二书关于许宣平的记述,可与“李本”许宣平内容参看,中不乏互相印证处。唯“李本”谓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回”,在《太平广记》中则为“屡访之,不得,乃题其庵壁曰云云”。是另有题望仙桥诗否?待考。
原文:四正四隅云手弯弓射雁、挥琵琶、进搬拦、簸箕式①凤凰展翅 雀起尾 单鞭 上提手 倒辇猴头② 搂膝拗步 肘下捶 转身蹬脚 上步栽捶斜飞式 双鞭 翻身搬拦 玉女穿梭 七星八步 高探马③ 单摆莲 上跨虎 九宫步 揽雀尾 山通背 海底珍珠 弹指摆莲 转身④ 指点捶双摆莲 金鸡独立 泰山生气 野马分鬃 如封似闭 左右分脚挂树踢脚八方掌 推碾 二起脚 抱虎推山 十字摆莲
此通共四十三手⑤。四正四隅,九宫步,七星八步,双鞭,双摆莲在外,因自己多坐用的功夫。其余三十七数是先师之所传也。此式应一式练成再练一式,万不可心急齐用。三十七式却无论何式先何式后,只要—一将式用成,自然三十七式皆化为相继不断矣6,故谓之曰长拳。脚趾五行,怀藏八卦。脚之所在为中央之土上,则可定乾南坤北,离东坎西。棚捋挤按四正也,采列肘靠四隅也7。
笺注:①“李本”将“簸箕”误为“菠’;②“李本”将“撵”字省略为辇”;③“李本”之“高探马”,吴图南本为“高深马”;④吴图南本将“弹指摆莲”与“转身”作”弹指”、“摆莲转身”;⑤吴图南本此处作“共四十二手”。查“李本”多出一个“八方掌”;6吴图南本凡此处“李本”之“式”字皆作“势”。查《辞源》“式”为“规格、榜样”意。“势”为“形式、趋势”、“态势、姿态”意。二者似均可,但若用于具体拳招,似以用势为宜。“李本”强调“应一式练成再练一式”,此为拳法古朴简易之证;7自“为中央之土”后,吴图南本为“八门五步,以中央为准”,而无“李本”之“则可定……四隅也”一段。自“四隅也”之后,“李本”为八字歌、三十七心会论、三十七周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用功歌”等内容;而吴图南本则无。且两相比较,前后顺序不同。读者可比照异同。不知是吴图南本与"李本”抄手讹误,还是原本便不出于一本。待考。吴图南本仅止于“授秘歌”,以后“杨本”、“吴本”、“李本”之相关内容则无。以“李本”之八卦方位看,“乾南坤北离东坎西”正是先天八卦太极图方位。俞氏所传乃先天拳,与宋氏家传三世七虽不同宗,但均名“太极功”、“十三式”或为“失天拳”道理一致也。
原文: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沾连粘随俱无疑。採列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果能沾连粘随意,得其家中不支离。
笺注:棚捋挤按,即四正,採列肘靠;即四隅。四正四隅即八门八卦也。此八门为显于外者,其含于内者则为八劲八法。八劲以棚劲为首,棚劲是诸劲之总劲。棚劲八卦为坎,意如水之浮力;捋劲八卦为离,如火势之空灵挤劲八卦为震,意如雷电之闪进;按劲八卦为兑,如沼泽之沉陷;探劲八卦为乾,乃用整劲也;列劲八卦为坤,乃用断分之劲也;肘劲为八卦之艮,如山势之倾倒;靠劲八卦为巽,如风吹物也。然八劲之关键在“若能轻灵并坚硬”,“得其寰中不支离”。轻灵并坚硬是外示柔软内含坚刚。得其寰中不支离,即守中用中,力不出尖,力不方直。故八劲必以中定为体,有中定劲然后有八劲,是谓得其寰中。
原文:三十七心会论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猴头为第二之主宰①,心地为第三之主宰②;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掌指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笺注:①猴头即喉头,男性喉结。本书下篇即有“三要猴头永不抛”句。即不可仰头露喉之意;②心地,《太极拳谱》(人体版)作“地心”。结合全段文字理解,此节所言是说内功心法不涉外部,故名“心会论”。腰脊在太极拳中之作用是第一主宰,这说得无比明白。腰为主轴,脊主运化,武禹襄所谓”刻刻留心在腰间”,又谓“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腰如车轴’(见《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论要解》),特别是王宗岳说“命意源头在腰隙(见《十三势歌》),都是在强调腰与脊的重要支配作用。太极拳功就内丹修为言乃动功;最终要练到大小周天通;腰与脊均为督脉所经过的地方。而在对待较技时,劲力也要相对放在后面腰脊上。所以说腰脊是第一之主宰。喉头之为第二主宰;笺注者理解是因为喉头与头顶是一体,只有收敛并上领,才能达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王宗岳《十三势歌》)的效果。心地之为第三主宰,古有说“心为太极”,又有“先在心,后在身”之说;心乃藏神之所,即心神为主宰。太极拳功深,是肢体自然反应,故肢体之关要是腰脊,而心神反倒退而其次。腰练的是命门;是先天气,失天气“觉知”对待在先,而心神为后天识神,相对而言倒显次要了。经梧师曾说功夫上身后,用则有,不用则无,就是这个意思。
丹田此指脐内下之下丹田,古有说“腹为太极”。丹田与命门前后内外作用。丹田功成可健身,命门充实可技击。丹田可以协助腰脊作用,故为第一宾辅,手足则为车轮,实施腰脊的运儿与发劲。丹田与命门为根,就人身太极言,手与足皆是梢节。凡以足为根,便不是太极劲,不合太极之理。“足为跟”是指发劲之一瞬间。本质上腰(命门)与腹(丹田)为根本。(待续)
作者:
鐵冰心
时间:
2019-2-23 12:03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其笺注(3)
(2011-01-23 19:32:50)转载▼
原文:三十七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断续不能停①,三要猴头永不抛②,问尽天下众英豪。如询大用缘何用?表里精粗无不到。
笺注:
①《李本》将“继续”误为“断续”。
②猴头即喉头。《太极拳谱》(人体版)将第一句“心性”间加一顿号,似无必要。此句是指练太极拳“先在心,后在身”,“心为令;气为旗”(武禹襄什三势行功要解》),势势存心揆用意”(王宗岳什三势歌》);即是第一位的要在“心”与“意”上用功夫,心性要求中和,意念要求专静,才能“无处不轻灵”。太极功乃”天人之学’,中国传统学问就在于“尽性致命”,一个人的心性将决定一个人的拳功修为深浅高下。经梧师说拳劲是人性的反映。
笔者认为;什么人出什么劲儿。心性之秉赋,乃先天之本性,刚柔急缓大小藏露均会自然地反映在拳劲上。性功为要。意念是心性之用,要有传授,这些内容是“内功心法”。得内功心法而后才可以语“轻灵”。“静中触动动犹静”(武禹襄《十三势行动要解》)动静之机,唯轻灵者觉之。只有“遍体气流行’;才能“无处不轻灵”;才能“继续不能停”如长江大河滔滔无间,才能“表里精粗无不到”,也才能达到“周身大用的境界。而“问尽天下众英豪”,此处之“问”,是问劲的问,是身问体问,因为能周身大用,所以所向披靡。这段文字说的是练拳要松静、轻灵、圆活、连绵、中正、严密,含蓄诸要领,正是太极拳劝必须共同遵守和追求的东西。要想“遍体气流行”、“表里精粗无不到”,无疑是要达到小周天和大周天全通达的状态才可以。十二正经与寄经八脉全通畅,则意到气到;意到气也“周流而不殆”,才能身为太极,浑身是功,挨何处何处发。经梧师说挨哪儿哪儿“说话”,用招者下乘,用功者中乘,有意无意之间者上乘。“喉头永不抛”是同类太极拳论中所没有的提法;强调的是虚灵顶劲与立身中正含蓄;应予以重视。
原文:十六关要论①
活泼于腰,机灵于顶,神通于背②,不使气流行于气,行之子腿,蹬之于足③运之于掌,足之于指④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纵之于膝,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笺注:
①《太极拳谱》(沈寿点校,人体版)所选“十六关要论”顺序与此不同,是由足开始。可参看。因沈寿当年点校(太极拳谱)时未能看到李经梧藏本,所以该书中未提及。
②《太极拳谱》本此句为“灵通于背,神贯于顶”,又有的书为“灵机于头”。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阎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可参看。
③此句(太极拳谱)本无“不使气’三字。另多本将“足發”作“蹬”。蹬音拨,脚踏之意与蹬略不同。
④《李本》误“通之于指’为“足之于指”。十六关要中有腰、顶、背、腿、足、掌、指、耳、鼻、口、膝、身、毛十三关要都是身体的不同部位,是外面或内外交通要道,有气、髓、神三个关要是内在内容。关于腰、顶、腿、足、掌、指、耳、鼻、口、膝等,笔者不拟多言。笔者在此想特别提出的是“神通于背”、不使气流行于气、“敛之于髓”、“达之于神”.浑噩一身与“全体发之于毛’几个关要的习修。“神通于背”是指气行小周天后,神意能通达于脊背。前提是丹田、命门气足。而在正宗的太极修炼中;是有步骤阶梯的,在盘架子过程中要习练内功,内功由心法支配,其具体方法就由丹田聚气,充实命门,通贯带脉开始。这三步做到后,才有可能”神通于背”神通首先是气通。太极功以腰为主宰,但运化在夹脊,
用什么运化?要有气为能量;这个能量够了,再以神意运用,始克成功。太极动成,整个人体练成圆浑的气球或气柱,背脊是十分重要的关口。就通周天功而言,夹脊又是督脉三关之一,其重要不言而喻。“不使气流行于气”,经梧师生前常讲。他教诲说前一个气是指内气,后一个气是指口鼻呼吸之气。不要让内气(丹田气)与呼吸气浑同。笔者理解,内气是丹田气,是先天气,口翼呼吸气是后天气,要让后天气返还到先天气,让呼吸气忘掉,自然与先天真气合一,因此说太极动是内丹功夫,是返还的功夫。能内呼吸而后有轻灵、有从容、有不用拙力、有小为胜大力。目前所见练拳者,多不明此理,大多强调呼吸自然。呼吸自然,
当然无流弊,但那是“顺则几”的事儿,也就练不出“逆则仙”的太极真功夫。有不少人推手较技时三五分钟即气喘不已,正是后天呼吸之故。因不能先天呼吸,没有内呼吸;运动量大、体力消耗后只有迅速快吸才能补充氧气,由于肺叶扩张收缩加大,所以气喘大汗。
上述体征正是练反了,练的不得法。太极动成“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王宗岳),关键在于以元神、元气(先天气)为用。一般人达不到纯用先天气,但起码要先后天合一。武禹襄说:“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太极拳论要解》,这个“在气则滞”的气就是指的后天呼吸之气。后天气是养先天气的,即以水谷饮食之气培养先天真一之气。这个真一之气武术家也称为内气。内气充沛,养若浩然,发而为劲。所谓“活泼”、“灵机”、”行、“运”、“敛”、“达”、“凝”、“自”、“纵”之用语,非气机者何?“敛之于髓”,武禹襄所谓;“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腹内松静气腾然”(《十三势行功要解》)、“心贵静,气须敛,神宣舒”(《太极拳解》)、“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太极拳论要解》),均是在说收敛气劲。太极劲前后而言走后,内外而言走内,阴阳而言走阴,刚柔而言走柔,但根本上言是走中,守中用中。就体言,中在丹田,就上下言,中在命门,就四肢百骸而言,中在骨髓。“敛入于髓”则骨坚筋韧,外柔内刚矣。故太极拳功以气机气口为关要中之关要。举凡传统技艺皆如此,不如此即不为传统技艺。欲修太极拳功,必弄懂气机,否则徒劳无益,而成操、舞而已。”“敛之于髓”、“达之于神” 的都是内气。所谓内气,有者自知,无者自不知。它确实目前还不能为现代科学所解释,但它是存在的。其实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存在”多了,不能因现代科学不能解释就武断地说它不存在。当然,内气也有它的限止,它到底能有多大能量?还待研究。
“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真气运行于全身,内气在周身经络布满,即是混元气,是“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蒋发传诀),恰好体现的是同一旨趣。因为“腹内松静”、”虚灵在中”所以“气腾然”、“皮毛攻”、“全体发之于毛”。外面的皮毛之“发”,之“攻”,实是内气的“虚灵”、“腾然’使然。中国文化艺术技艺莫不重视“诚于中发于外”,故不懂“中”便不懂中国文化。近代武学大家孙禄堂对此体认甚深,曾说“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形意拳学》);又谓“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也。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八卦拳学》;“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拳意述真》。因为内里有一气虚无,其发露于外时测体现在皮毛上,实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浑元气是一个整体,其“合”则收敛于丹田之内成一点生机,其“开”则弥漫于奇经八脉四肢百骸八万四千毛孔。这是小大周天皆通后的动态,是“浑噩一身”的,是“遍体气流行”的。唯亲证实修者可知,非坐而论道者可梦见。
实际上,十六关要皆系于一关,即“玄关”是也。古来丹家从不明指玄关为何物,就我师胡海牙先生指点:说在身中不是,离了此身又不是。十六关要已经暗示了玄关之用。
原文:用功歌①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想四两拨千斤②,开合鼓荡主宰定。
笺注:
①《太极拳谱》本作“功用歌”。②《太极拳谱》本为“若得”。夫太极拳者,以“懂劲”为先,懂劲以“轻灵活泼”为要。“神似捕鼠之猫”(武禹襄太极拳解)),轻也,“精神能提得起”(引同上),亦轻也,“能沾依,然后能灵活”(引同上);灵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武禹襄什三势行动要解),轻灵活泼也。“左重则主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腑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意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王宗岳《太极拳论》),亦轻灵活泼也。”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引同上),轻灵活泼,阴阳既济,乃懂劲。孙禄堂谓“学者能于开合动静相交处,悟彻本原测可在各式圆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太极拳学》)。盖阴阳既济;开合动静相交处,乃“几”也,“机”也;知机则为用,“听劲”即听此机会也。对方旧力已去新力未生,机也;而于自修则静极而一阳生为几,动静而一阴生亦为几也。知机则可制敌,知几则可采药,此炼内丹之必需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王宗岳《太极拳论》),“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王宗岳(打手歌),四两拨千斤,乃太极名句,然聚讼纷纷,莫衷一是。“四两”是彼家是我身的?联系(李本)全句看,显然是指我身的四两。“若想(用我的)四两(功)拨动(你)千斤(力)”,(必须)“开合鼓荡主宰定”!开合.鼓荡、主宰.定者,均指太极一气也。此气浑元,大则弥身或放之六合,小则敛纳于丹田脐内。当其用也,在腰(命门)腹(丹田)间开合、鼓荡,然此开合、鼓荡必有基础,即中定之功。“中定”以心为体,却以腹腰(丹田命门)为用。所谓“守中用中”,守住中土不离位也。如是乃有开合鼓荡,乃有四两拨千斤。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