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二力三功夫之【力】/铁冰心 铁冰心按: 广东人有句俗话:一胆二力三功夫 60年代的香港,习武风气相当盛行,在武术界流行一句行话说:「一胆、二力、三功夫」,导致当时有些学武的人,除了经常与人砌磋之外,三不五时也喜欢跟人打打架,来鍜练胆量,更流行到健身房锻练肌肉,按照上述论点,搏击胜败的三大元素,「功夫」才排行第三。 胆量排第一,任你有何通天彻地的本事,没有足够胆量的话,什么事也成不了。胆量即勇气,当然有勇也必须有谋,有勇无谋是匹夫之勇,谋者,智慧也,出手时不懂审时度势,不懂灵活变化,最后只会出大乱子。练武者有功夫在身,没有智慧,不懂待人接物,到处卖弄,冲动暴燥,只会害人害己。所以胆量排在第一位,代表着练武者的勇气,智慧和忍耐。 二力三功夫,没有一定的力度是胜不了别人的,所谓四两拨千斤也必须有四两力,习武者要下实在功夫把力量劲度练出来,不能投机取巧,这里所说的「力」,指的应该是「功力」,并非一般的「蛮力」,是大苦功。 三功夫,便是门派中的打斗方法,即手法,腿法,打法,擒拿法,发力和化力等方法的结合,即是从自己门派的所有学识中下功夫,把所有东西都练通练明白了。还应该有全面、正确的功夫鍜练过程,方有所获,而不要被「一胆、二力、三功夫」所呈现出来的表面含意所误导。 覇王举鼎! 力拔山兮气盖世! 古往今來... 誰能再有如此氣魄和氣勢! 力拔山兮气盖世 力拔山兮气盖世! [译文] 我的力量可以拔起一整座山!我的气魄可以压倒全世界的人! [出典] 秦朝 项羽 《垓下歌》 注: 1、《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2、注释: 气:气魄。 3、译文1: 我的力量可以拔起一整座山!我的气魄可以压倒全世界的人!时机于我不利,战事于我不顺,千里马也跑不起来了。马都跑不快了我还能怎样啊,虞姬啊,虞姬啊,我把你怎么办呢? 译文2: 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可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 4、项羽,名籍.字羽、秦末时候、下相(今江苏肖宿迁西南)人。项家几代都是楚将,封在名叫项(今河南省项城东北)的地方.就以项为姓氏。他的叔父叫项粱,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项羽身长八尺开外,力能扛鼎,但从小不喜欢读书,学剑术又不好好学。项梁对他大发脾气,他却说:“学书只要能记得自已的姓名就行,剑术只能敌一人。不值得学,要学那能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开始很高兴,但略知大意,又不肯学了。后来项梁因故杀了人,带着项羽逃亡到江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横渡钱塘江时,项羽和项梁也站在岸边观看。项羽遥指秦始皇说:“他可由我取而代之。”项梁连忙掐住他的嘴说:“快别胡说,要灭族的”。但项梁从此对项羽暗暗称奇,觉得这个孩子不同凡响。 由于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的不满。分封不久,握有重兵而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在齐地起兵,自立为齐王。项羽发兵攻打田荣。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进兵关中,消灭了项羽所分封的关中三王,接着挥师东下,与项羽争夺天下。于是项羽和刘邦又进行了四年战争,史称“楚汉战争”。在这四年战争中,开始项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但由于他搞分裂,违背历史发展的方向,又不善于用人,致使将士离心。加上他为人残暴,军纪又坏,所到之处,烧杀掳掠,丧失了民心。刘邦在上述诸方面的作为则正好和项羽相反,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公元前202年,刘邦联合各路诸侯对项羽发动了最后的攻击,把项羽围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此时项羽兵少食尽,夜间听到汉军在四面唱楚歌,楚军军心大乱,于是项羽连夜率八百壮士向南突围,跑到乌江,被汉军追上。这时跟随他的只剩下28个人了,项羽仰天长叹:“此乃天意,非战之罪也1”为了证明他的失败是天意,不是他的过错,项羽又杀死几名汉将,消灭汉军100多人,自己只损失二人,终因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时年31岁。 项羽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至死不屈,确实余勇可嘉,有一股英雄气概;明朝著名学者李贽在《藏书》中称他为“千古英雄”;李清照也曾写诗称赞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是,他过于迷信自己的勇敢和武力,不重视政治,不讲策略。不注意团结内部,又不善于用人,致使韩信、陈平、英布等杰出人才纷纷离去,最后连一个范增也留不住。所有这些,都是导致他失败的政治原因。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余勇可嘉,但缺乏政治能力,战略目光短浅,又不注意人心向背,导致了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必然败给刘邦,导演了一出恢宏壮烈的悲剧。 5、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 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残酷的战争。他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即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给读者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其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 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6、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凝视那些岁月的时候,已经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去抚摸和聆听那些尘封的记忆的时候,总有一大串名字在历史大漠的朔风中盘旋,回荡。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一个被人所敬仰,被人所惊叹,被人所憎恨,被人所叹惋的一个名字——项羽。 项羽这名载史册的西楚霸王,年少时就有石破惊天的“彼可以取而代之”之雄心,曾双臂举鼎,力惊四座。秦二世时,为破秦军,鏖战巨鹿。霸王命将士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使战斗九战九捷。那血流成河,尸横疆野天地的血刃场面,看得人撕心裂肺,肝胆欲碎,天地为之颤栗。诸侯援军都膝性而前,不敢仰视,皆叩关入秦。那时,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封赏天下,何其壮哉! 霸王一铮铮铁骨男儿,博得美人虞姬爱慕,嫁之为妾,随霸王征战,不离左右。令人荡气回肠的是他们最后刎别的时光。悲风不止的坷下,残阳如血,天边最后一抹余晖掠过阴霾流连在因战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死亡的气息弥漫每个角落。当四面楚歌响起,霸王抚摸着虞姬早已失色的脸,洒泪而歌,慷慨而悲凉: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人言帝王无情冷酷,可霸王在英雄末路之时,没有想自己应如何保全性命,想到的却是自己琴瑟和鸣相守相伴的爱人:虞姬啊,虞姬,我最心爱的人儿,倘若我先你而去,那孤寂冷寞之痛苦你如何能承受?虞姬泪水涟涟,挥剑起舞,悲怅而歌: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一道寒光闪过,虞姬那一缕香魂随风而息。 乌江河畔,霸王浴血突围,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身负重伤数十处,汩汩流淌的鲜血模糊了霸王的双眼。血光中,有人劝之曰:霸王如肯过江东,可东山再起。项羽惨笑曰:八千子弟无一归还,纵然是江东父老怜我为王,我何以面目见之!一腔热血从霸王的颈中喷薄而出,奔涌的乌江水也为之呜咽悲鸣,一位三十一岁的英雄事业未竞的悲哀,一位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血性汉子的感天动地的浩然之气,随着横无际涯的乌江水流淌。 千年之后,李清照与夫君流亡到乌江镇时,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的夫君赵明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是啊,历览数代战场之骁将,有几人能象项羽一样,勇猛无比,快意恩仇,敢作敢当,气势轩昂,忠于爱情,敢于直面人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毕竟人无完人。鸿门宴上,心慈手软,放走刘邦,养虎为患。巨鹿大战后,近乎残忍,活埋降卒二十万,失信于民。称霸成阳,不顾亚父的极力反对,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火烧阿房宫,赐死字婴,黔布,令股肱之臣寒心负气。作战不注重战略,最后导致势败兵孤,大片楚地皆归小人刘邦辖矣。这些事实,不知长眠于地下的霸王是否能重新审视和思考,是否还执迷于“天要亡我,非用兵之罪矣”之荒谬的理由中不解败北之原因。 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霸王坦荡浩然之气长存,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诠释霸王在四面楚歌之时写尽平生心境的这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项羽被围垓下时唱出的生命悲歌,这是一个末路英雄的生命绝响,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如山呼,如海啸,如雷鸣,似万钧,强烈地震颤着我的心灵。 反复吟咏这七个字,一个气吞山河、力举千斤的英雄形象傲然挺立在我的面前。悲壮而高大,失败而不沮丧。 力可以拔山,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气足以盖世,这是何等的能力和风度!这是无与伦比的豪气,这是勇力罕见的自信。 只可惜英雄的长路已走到了尽头,等待他的将是死亡的宣判。只有无尽的浩叹,如凄凉的悲风,在楚军的营帐里,旋转,呜咽。 曾经,他是一位众望所归、叱咤风云的义军领袖,而今他是强弩之中、四面被围的末路败将。曾经,他率领八千子弟从江东起兵,所向无敌,威震天下,如今,兵败如山倒,士卒纷纷散。 曾几何时,在巨鹿之战中,他率领义军,以一当十,九战九捷,以几万楚军与40多万秦军,开展一场惊天动地的世纪大豪赌。那英武之气,那勇猛精神,那卓越的指挥才能,那破釜沉舟的致命一搏,使多少人瞠目结舌。 上将军的称谓由此而来,楚汉之争的历史也渐次拉开序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那纷争不断、呼唤英雄的时代里,项羽身披铠甲,手持长戟,目光如炬,在历史的大幕中闪亮登场,上演一幕幕战争的神话。 灭秦后,项羽凭着赫赫战功,分封天下,称霸诸侯,自称西楚霸王,企图成就一国之君的美梦。可是,他的身后早有一双乌溜溜的贼眼在窥视王权,与他展开殊死较量。 又一次灭顶之灾来了。刘邦率领大师,乌压压遮了半边天,直逼楚军都城彭城(现在的徐州)而来。“乌云压城城欲摧”,刘邦是来摧毁项羽的老巢,要他的命来了!身经百战、气压万夫的项王岂能被吓到?正在攻打齐地的项羽,急忙搬师回城,与刘邦展开了一场惊天骇俗的大决战。出乎意料的是,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仓皇而逃。 项羽以3万之师对抗刘邦56万大军,又一次普写了战争史上的传奇。想来,刘邦夹着尾巴逃跑之时,是多么的狼狈和尴尬!他该不会在嘲笑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吧? 数不尽的过往,历历如在眼前,那惊天的大决战,那一次次的战役,如云烟,在项王的头脑里一一再现。而眼前的垓下,已成为项王的伤心地,陪他征战多年的乌骓马,还有她心爱的爱妾虞姬,都成了他心底最深的隐痛。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士卒逃散,一代袅雄,仰天长叹。他起身饮于帐中,作此悲壮的《垓下歌》。司马迁在叙述当时的情景时说:“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曾经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勇将成了末路英雄。如今,只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深深感叹。辉煌不在,兴亡盛衰,时不再来,他再也无回天之力。 没有不败的英雄,也没有永远的冠军,在人生的舞台,无论你扮演何种角色,随时都要准备迎接失败。只不过失败后的凄然一笑,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灿烂。 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最后自刎乌江,宁可死去,也不愿乘坐乌江亭长的小船,过江而去,东山再起。他起兵于江东,如今已无颜见江东父老,他的气节和操守感动了多少人。 当宋代的李清照逃亡经过乌江时,面对着滔滔江水,心头波涌浪滚,她随即吟出了一首《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个女儿家的豪气不弱男儿,她感动于项羽宁为“人杰”和“鬼雄”的气节。 杜牧在《乌江亭》里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胜败乃兵家常事,能忍辱含羞,才是真正的男儿。陆游在《项羽》诗有两句:“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显然,杜牧和陆游对项羽都是持同情和颂扬态度的。 “无情未必真豪杰”。这个气壮山河、勇冠三军的英雄末路,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慷慨绝唱,也有“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万缕柔情。辉煌与失败,自信与真情,欢笑和泪水,纠结于项王的内心。 那时,那地,那人,该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该是怎样的肝肠寸断? 我喜欢项羽这个悲剧英雄,虽然他刚愎自用、蛮横崇武,但他身上人性美的光点烛照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唏嘘悲叹之时,怜惜感动。 读着这首《垓下歌》,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金戈铁马的时代。有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绝唱,有岳飞“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满腔豪情,也有文天祥“人死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笑傲生死的高尚气节。 时勢造英雄,英雄也绚烂了历史的天空。历史因为有他们,而风云迭起,波涛汹涌。 8、“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霸王美人一行泪,江山已成昨日。可怜前途,英雄气短。 如今站在乌江的岸上,望着眼前涛涛的江水,便不觉勾起对项羽的怀念。想当年,金戈铁马、铁蹄纵横,是何等的英武。而如今,欢声和笑语已被历史的风吹散了,而那痛苦的血泪也随滚滚红尘奔向远方。 残阳映入江水,把江水染成红色,而且是血红的。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血字的传说!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除了涛声我什么也听不见。突然树上几只鸟的叫声打破了我宁静的思绪。使我辈的心现出一丝悲哀,眼前闪过一幕幕,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 王含泪决别虞姬,八面受敌二十八骑东城快战;解名骓以赠亭长,乌江自刎首级奉送故人。这些场面是如此悲烈和壮观,不禁使闻者都心惊胆战。 是啊,项羽是一个传奇的历史悲剧人物,轰轰烈烈,一生的悲剧无常,会稽山下的一吼“彼可取而代也”震惊始皇。后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楚军以一当十,杀声震 天,威振诸侯。又征战九州,纵横天下。然鸿门宴错失良机,放虎归山,又错误点阿房,火烧三月,失心天下。再中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终造成垓下之围,又自刎乌江。 项羽虽败,但他的威望却远高于刘邦,太史公司马迁也是如此认为的吧,《项羽本记》刻画项羽如此生动,歌颂其作战的勇猛,灭亡时的不惧和壮烈,毫不失英 雄本色,对其失败的结局则笔端含情,时露惋惜之意,因此对坑秦卒、烧秦宫、屠咸阳、烹说者则只是轻轻掠过,而或许这与作者个人的不幸,对败者的同情有关吧。 往事已去还需正视现在,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今日的青年人,在追念项王的同时,更要面向未来,面向成功! 9、“垓下遗址”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旧属灵壁县)。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与项羽在此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决战,这就是“垓下之战”,这场战役后被军事家们列为世界七大战役之一。战役期间,项羽屯兵的据点称霸王城。霸王城是一座土城,呈椭圆形,占地400多亩。历经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土墙轮廓依稀可见,护城河里虽然淤泥壅塞,但旧貌尤其清晰。垓下遗址上今天已遍是田园村庄,霸王城上的村庄就叫古城村。 (注意月亮的作用,以景衬情,悲壮)月亮升起来了,周围有一圈光晕,今夜的月亮像时空深处一滴悬而未落的泪水。在垓下的月光里我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说起项羽,那是何等的英雄人物,他从江东起兵后,身经大小七十余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天下为之震惊。想钜鹿之战,他和士兵只带三天口粮,烧毁营舍,破釜沉舟,那是何等的胆略与豪气!然而,他在垓下时已是雄狮犹困,汉军十面埋伏,十面埋伏啊,每一声战鼓,每一声呐喊,步步紧逼绝境中的英雄。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也似今夜的这般月色吗?当四面楚歌声起,项王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披衣而起,独饮帐中,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能说些什么呢,说再多安慰的话也不能改变现状。她能做的,只是表明自己和项羽不求同生只求同死的心迹,她抽出剑,剑光如雪,边舞边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英雄美人,一歌一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引颈而刎。这是绝世红颜生命的最后一刻,天地间涌动着一股悲壮凄艳的气氛。英雄泪,美人血,二者在风中洒落,混合,流淌,世间还有什么比此更令人断肠! 那晚,垓下的月也同今夜一样像一滴泪水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霸王别姬,多少年来,京剧舞台上一直在慷慨悲凉地唱。霸王别姬,总是告别。人生就是不断地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故乡,告别心爱的人。最终,人也要同自己告别,这样就过完了一生。(由月这一意象联想到离别) 项羽的垓下之诗更是抒尽了一个末路英雄心中的无奈和苍凉。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甚至认为此诗“把人类看作是无常的天意支配下不安定的存在”(《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对命运对无望的前路悲壮而激烈的叩问。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举步就是深渊。这个末路英雄悲怆的绝唱总是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败了就败了吧,在天地间树立一个悲壮的坐标,好在历史从不以成败论英雄。只是,败在刘邦这样的人手里让人总有些不服。刘邦何许人也,《史记》中说他“好酒及色”,一个经常赊酒喝得烂醉且好色的准无赖,才智与勇武皆不及项羽,起兵后屡战屡败。像勾践那样,他能忍辱负重,在项羽要烹杀其父是时还大叫要分一杯羹。当项羽要与他一决雌雄,他笑着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作家柏杨把项羽与刘邦比作壮士与苍蝇,这是很确切的。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当项羽撤出关中处于弱势时,他又抓住时机落井下石。一句话,刘邦具备了一个封建政治家的基本素质。相比之下,项羽在这方面则逊色得多。也许,上天安排这个人物出场就是让他成为一个惊心动魄的英雄,成为悲剧,而不是让他做一个帝王。(英雄和帝王的区别,项羽是英雄而不能称得上帝王帝王可以勾心斗角,可以耍弄阴谋权术,而项羽不会) 皖北平原,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村庄与田园,在如水的月色里古朴、庄重,垓下遗址有一种江河日下的泱泱大美。 月光如刃(化泪为剑)。在垓下古战场漫步,不知不觉间你就走进那种悲凉的氛围里。护城河蜿蜒而去,里面长满了芦苇。遗址上多刺槐,尚末发青的枝条在月下看上去像箭矢,如乱戈。除了刺槐外,还有我喜欢的泡桐树——除了在童年时的家乡,我差不多已有十多年没有看过这种树了,我悲凉的心境竟有了一些温暖。再过些日子,这里就将遍是洁白的槐花,蓝幽幽的泡桐花,刀光散去,空气中已是浓浓的花香。 垓下遗址并不像其他旅游景点那样火爆,那样游人如织,遗址基本处在未开发阶段,这反而更加自然、真实和悲壮,更加适合我的心境。我和村庄内的一个中年人聊了很久。他说在他小时候,这儿的土城墙还有一人多高。我问他平时这儿的游人多吗,他说不多,但常有,前些年还来过几批外国游客。垓下,一个悲壮的地点,当我站在这儿的时候,就有着江山微凉的心情。 凌晨,一夜风吹,我起床的时候发现西天的月亮脆得像一张纸。古战场上,一位早起的农民正在专注地侍弄自己的麦田。 待續... |
續上... 10、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文人雅士的浩然正气,为历史记载,为世代传颂,为后人敬仰。这一口气不仅仅造就了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也成为多少人心灵最深处的悸动。 司马迁,韧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多么豪壮的呼声啊,惊天动地。司马迁身受宫刑而面无愠色,忍受着非常人能承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忍下一口气,所以他成功了!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终于横空出世。时至今日,那人,那书,在历史文坛上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口气,成就了司马迁名垂千古的传奇人生。 项羽 ,傲气。从“巨鹿之战”到“大战彭城”,从大泽乡起义到称霸天下,他每一步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他不屑用阴谋诡计,以至于在鸿门宴上让刘邦溜走;他并非有勇无谋,破釜沉舟是高明的战略;他并非冷血无情,他与虞姬的凄美爱情显现了铁汉柔情的一面。他垓下战败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他选择在千军万马中厮杀,宁愿自刎都不过江东。“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是项羽的绝唱,铸造了西楚霸王傲视群雄的英姿。 康熙,勇气。从年幼登基的无知孩童,到大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的一生就是用“勇气”撰写的。他联合辅命大臣铲除鳌拜;收复台湾,力排众议;御驾亲征击退葛尔丹,为后世创建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内部……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奠定了持续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康熙,在史册中留下千秋万代永不泯灭的功勋。 李白,豪气。李白的一生,最在乎的就是酒了。他的诗歌飘逸洒脱,具有浪漫色彩;他的酒气浪漫而忧郁,使人不能忘怀。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是李白传奇一生的亮点。功名利禄,他不在乎,美女财物,他视为粪土。李白明白皇帝不是惜才,而是施舍,他毅然抛弃官场的一切,回归青山绿水的悠闲生活。“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口气,使中国文坛上多了一位白衣飘逸的“诗仙。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逐而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皆因一口发奋之气。 古人曰:“一气一世界,一气成一人。” 11、张济海,作为书法家,他不以书法为稻粱谋,也决不为走向市场而追风媚俗。书法不是他的工作而是他的生活,他以艺术的名义活着,他的生命本身就是经过数十年的历练而形成的书法力作。 是的,统览张济海的书法作品,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心动的艺术境界,张济海早已越过“点画用笔”的地平线,突破“结体取势”和“章法布局”的层层烟岚,在一个更自由的领域展翅翱翔。不是么?在他的书法作品中,那“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旷远之美,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澄明之美,那“翻身向天仰射云”的奇警之美,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雄之美,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奔腾浩荡之美,使他的书法形成一种内聚多种美质的结晶体。 力度之美的丰富内涵,给人以多元的审美感悟和人生启迪。 其一,它不简单等同于表面的宏大、强盛,弱小的事物亦可蓄积非凡的力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为人不屑的离离原上草,不是显现着烧灼不灭的强大生命力吗? 其二,力度之美不单纯为成功者所拥有,有时垂青于虽败犹荣的一方。谚云:“虎死不倒威”。英雄末路的西楚霸王,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悲歌,用“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生命轮回,演绎出力度之美的千古绝唱。 其三,逆境与厄运,是力度之美的磨刀石。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西谚云:“风平浪静时,谁都会掌舵”。回避艰难困苦的人,注定与力度之美无缘。失意男儿的泪水,应当用饱经风霜的拳头而不是用花手绢擦去。 其四,力度之美是陶冶男子汉气质,医治“娇”、“骄”二病的一剂良药。其五,力度之美不仅表现为出类拔萃的个体,更突出地表现为万众一心的辉煌群体。一根枕木、一节钢轨的作用也许是渺小的,但千百万条枕木与铁轨的完美整合,足以托起两条钢浇铁铸的臂膀,让时代列车隆隆驶过,这种轰轰烈烈的力度之美不是更富有感染力吗! 13、四面楚歌,虞姬唱着“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用生命舞了最后一剑,而项羽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旷世绝恋,纵观历史,我觉得只有项羽和虞姬当得此话,他们真正创造了无人企及的爱情神话,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泪下。这样在那边他也该不会孤独了吧! 14、“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 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 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十面埋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0MTUyOTcy.html |
欢迎光临 纳速健身 (https://nasu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