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旭东的文章点评
最后点评一下童旭东的文章。 1,“张一生精研八卦拳,技艺之深纯,近代罕有,常闭户不出,终日研修。张虽居闹市然不喜结交,故知者甚少,其邻里亦不知张身藏绝技,知张者皆当时之高手。”——张玉魁并非大隐于市的隐士,而是必须谋生的平民,他不仅与武术界人士交流往来,而且还收了很多徒弟,在社会上很有名气。 2,“其同门马贵驰名当时,知张技精,特访焉。两人切磋,良久马不能粘其身。马遂拱手曰:‘君如灯影相随,虽未出手,吾已知己之破绽露之无余矣!’”——童旭东又在编造故事了。董海川再传弟子中,以马贵、宫宝田名气最大,故童旭东此处拿马贵来衬托张玉魁,故伎也。 3,“时李书文、韩慕侠、尚云祥等皆曾与张试艺,三人均叹其功夫高深。故张於武林中遂有“神手张玉魁”之号。”——所谓“神手张玉魁”的名号,大概和“天下第一手”一样,都是孙禄堂传人发明的。张玉魁的真实外号就是“磨倌张”、“磨官张”,孙禄堂真实外号就是“活猴”。 4,“张技至动静相合,无我无他之妙。无论彼如何暗发心机,亦难沾其身,常使彼看似击中,一发则空如击形影,待彼自知不济,则止矣。故与张较技者虽多为当时名手,然虽负亦不与张结仇。张德行至此,自可於恬然宁静中,悟求拳道,养气功深。”——显然,这是童旭东根据孙禄堂的文字想象出来的情景。文字的功在修饰,过也在修饰,修饰后的东西总是要偏离其本来面目的。 5,“有马元甫者,沧州人氏,精铁指功。马久闯江湖,西至嘉峪关东至朝鲜元山专访尘隐高士,多得指点,足见其非等闲之辈。马元甫来京访张,佯扮收乞丁儿(收破烂)者,於张宅前徘徊多日,未见张做功夫,盖因张每日只在深夜练功。” ——张玉魁白天磨面粉时练功不辍,被童旭东幻想成“只在深夜练功”。所谓“西至嘉峪关东至朝鲜元山专访尘隐高士”的马元甫,实有其人乎?其必如伪造的《了 然集》中之“陈垣”,分明一个臆想杜撰出来的人物。习武者,只访世上名家,哪有访尘隐高士的?“尘隐高士”都隐在红尘,怎么访?因为在童旭东眼里,张玉魁 是尘隐高士,又需有个轶事显示武功,故童旭东就创造了一个“专访尘隐高士”的马元甫。 6,“张虽技艺高超,然常隐而不露,当世知其者甚少。於武林史料中更鲜闻其名。”—— 童旭东所据史料唯有孙禄堂《八卦拳学》,故言“武林史料中更鲜闻其名”,且幻想出“隐而不露”。张玉魁本来享有大名,为何鲜有史料提及呢?盖名气流传于口 耳之间,未必能形成文字。张玉魁意气风发的时代,更不会有文字史料。孙禄堂如非晚年幸遇李景林提携,到江南风光了一把,又恰逢媒体兴起的年代,他能有多少 文字史料?所以,光凭文字史料的多寡来评判一个武术家的功夫地位,是极为不科学的做法。孙剑云、童旭东后来自知这种方法的局限性,重量又重质,于是伪造了诸多重口味“史料”。 童旭东《神手张玉魁》通篇文章都是依据孙禄堂《八卦拳学》的相关内容幻想编造出来
的!孙禄堂推崇张玉魁武功高绝,故童旭东把张玉魁描绘成尘隐高士。孙禄堂说“伸缩往来飞腾变化,如入无人之境,而身体气力自觉无动”,故童旭东形容张玉魁
的武功都是让人摸不着。所谓马贵、尚云祥、李书文、韩慕侠与张玉魁的试艺,都是童旭东捏造的谣言。所谓“专访尘隐高士”的马元甫,更是童旭东为他幻想的张
玉魁而量身打造的。幸好关于“磨倌张”张玉魁的若干史料依旧可查,这又让童旭东编造的文章成为一个笑话。 |